环球影城的“一周年”和迪士尼的100年

近日,北京环球度假区正在积极为开园一周年做准备,将陆续呈现系列周年庆祝活动。与此同时,明年即将迎来100周年的迪士尼,也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大庆典,推陈出新。

从2016年上海迪士尼作为首个在中国大陆开业的国际主题乐园,到如今众多乐园纷至沓来,6年后,国际主题乐园还将带来多少想象力?

环球影城/迪士尼的“周年”新鲜感

不难发现,无论是开园一周年的北京环球影城,还是诞生即将100周年的迪士尼,都试图借助独特的时间节点,呈现出更多新鲜感。

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周年庆祝活动中,囊括了周年优惠门票、度假套餐等,还有多个线上粉丝福利活动。而到9月20日,环球影城更将呈现一场特别仪式,除了园区内的一周年欢庆元素外,还将上线一周年主题纸杯蛋糕、北京环球影城探索护照一周年特别奖章等限量美食及纪念品。

同样也在这段时间,创立于1923年的华特迪士尼公司即将迈向100周年新里程,也即将迎来其100周年的诞生庆典。

在近日召开的D23 迪士尼全球粉丝大会上,迪士尼正式宣布为了庆祝100周年,将正式启用最新logo——“百年传奇”。与此同时,全球的迪士尼也将以奇妙的旅程向迪士尼传奇的60部电影致敬。

在香港、巴黎、东京的迪士尼乐园,将分别呈现三个“冰雪奇缘”主题乐园。在香港迪士尼,“魔雪奇缘”主题园区将于2023年下半年瞩目登场。同时,从2023年农历新年起,“奇妙一百年”的连串庆祝活动将陆续展开,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等迪士尼朋友将穿上全新的“奇妙一百年”主题服饰,由华特·迪士尼创作的幸运兔“奥斯华”亦会首次现身香港迪士尼乐园。

除了“奇妙一百年”庆祝活动之外,全新的华特·迪士尼和米老鼠铜像亦会在香港迪士尼乐园亮相,与宾客一同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而在上海迪士尼,更具体的庆祝活动虽尚未公布,但迪士尼全球粉丝大会也宣布,将在上海迪士尼打造首个拥有《疯狂动物城》的迪士尼乐园。

无论是环球影城还是迪士尼,国际主题乐园并不因“国际”之名停滞,而是以领先者的姿态,在入华多年来,不断创造新鲜感。

国际主题乐园入华小史

2016年,上海迪士尼的开业,正式拉开了国际主题乐园入华的脚步。不过,国际主题乐园对于中国大陆市场的关注与考察,还可以往前推得更远一些。

时间倒回到1990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朱镕基在访问美国期间,应邀到访了位于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回国后,朱镕基认为上海很适合兴建迪士尼乐园,第一个提出要建上海迪士尼。而迪士尼公司恰好也在亚洲寻找第二个公园建造地点,双方在接触过程中显示了合作的兴趣,但进展缓慢。迪士尼方面一直研判在中国建设主题乐园的构想。

1932年1月的《良友》画报,用整版介绍了米老鼠,并借机用这个迪士尼卡通形象为自己做宣传。

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就出版发行了《米老鼠漂流记》;

1938年,迪士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面世半年之后,就正式登陆大上海的电影院与中国观众们见了面。

迪士尼船队的第六艘邮轮——迪士尼宝藏号,将于 2024 年启航,以冒险为主题构思了一个全新的旅程。 此外,迪士尼游轮将于明年开启首次南太平洋航行。

在迪士尼对中国市场研判的同时,环球影城也开始了与首旅集团的接触。据北京国际度假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他一回忆,2001年,美国环球主题公园度假区集团来到北京,希望在北京建立一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北京市旅游局在大量调查研究之后决定引进美国环球影城主题公园,2001年10月27日,北京市政府和环球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9年后的2010年,上海申迪(集团)公司也与美国迪士尼公司签订了正式协议。自此,两大头部国际主题乐园悉数入局,开启了漫长的落地之路。

上海迪士尼的落地算得上顺利。经过多年谈判,迪士尼方面的出资大幅度提高到20多亿美元,成为迪士尼公司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项目签约次年便破土动工,2016年建成开园。而被称为跨越26年“世纪之恋”的上海迪士尼,也在开业当年,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相比起动作迅速的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的落地,算得上一波三折。从2001年筹建,到2014年正式获批,2016年项目土方填垫工程启动,2018年8月,北京环球度假区主体工程才正式动工,环球影城的建成时间很快,只花了两年多时间,但前期却颇为磋磨。但在开业后,环球影城也一度火爆,正式营业的小高峰时期,园区在限流政策下涌入了5万人游客。

迪士尼与环球影城的接连入华,加之上海迪士尼营业第一年所获得的瞩目成绩,给予了梦工厂、默林娱乐集团等国际主题乐园有了紧随其后的信心,当时有数据显示,亚洲排名前20的主题乐园中,11座在中国,还有59座在修建中。

早几年前,默林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Nick Varney表示,“默林未来计划在全球打造20座乐高乐园,其中至少5座将落地中国。”而就在去年,继四川、深圳的乐高乐园动工之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也正式步入了动工阶段。

同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演艺类主题乐园普德赋将落地云南大理。普德赋品牌听起来或许很陌生,但作为一个历史主题的演艺乐园品牌,它已多次被国际组织评选为“全球最佳主题公园“。

伴随着大众熟知或不熟知的国际主题乐园接连进入中国,国际主题乐园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外来和尚”的本土困境

作为国际主题乐园,其自身具备的知名度与IP优势自不必说,但在充满生机、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这些优势,尚不能让“外来和尚”们高枕无忧。一系列本土困境,仍值得关注。

选址影响人气

对于依靠客流量的主题乐园而言,选址尤为重要。上海迪士尼在落址前,朱镕基会见时任美国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埃斯纳时,大力推介了上海的区位优势,“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本身有1500万人,周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江苏和浙江。中国人都愿意参观上海。如果有迪士尼乐园,去上海的游人就更多了。上海的海陆空交通都很方便,中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就是从北京到上海。”

2011年1月,上海申迪(集团)公司与美国迪士尼公司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中国26个一二线城市的6142个样本调研分析,预测上海乐园开园年的潜在客流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而事实证明,上海迪士尼达到了这一预测。

选址北京的环球影城,则因气候原因,入园游客有了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今年1月,马蜂窝数据显示,环球影城在近期的游客数量较上月下滑了11%。

有北京线下商业从业者表示,气温对于北京线下商业影响一直非常大:“在北京是做三个‘半’生意,半天、半年、半条街。”在极端情况下,北京一些线下门店冬天营业额可能只有夏天同期的一个零头。

除此之外,当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被头部主题乐园一一进驻之后,选择新一线或二线城市的新入局者,或许将遭遇选址带来的人气影响。

竞争带来压力

尽管国际主题乐园有自己的光环,但进入一个充满前景的新市场,来自“同辈”的压力并不会少。

一方面是同样带有光环的国际主题乐园,已经开业的环球影城、迪士尼,以及即将开业3家的乐高乐园,都在提升着国内游客的游乐阈值,提高了后来者的入局门槛。与此同时,主题乐园不断创新以满足游客新鲜感,也让竞争在暗地里硝烟弥漫。

另一压力来源,则是已在本土深入发展的本土主题乐园。经历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国本土一线主题公园如华侨城、宋城、长隆、华强方特等,早已抛开了地产思维,它们不再高声呼喊要“成为迪士尼”,而是做自己的主题乐园运营商。它们凭借主场优势,寻找新的破局,甚至能转过头来,力压国际主题乐园巨头。

根据世界主题公园权威研究机构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与第三方旅游行业研究及咨询机构美国AECOM集团发布的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显示,华侨城已经实现了超过了环球影城,成为排名第三的主题乐园,方特则紧随环球影城其后,差距甚微。

文化遭遇冲击

发源于异国的国际主题乐园,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尽管自带高光与前期的客群培育,不同文化带来的强冲击,却也常常让其难以把控“本土化”的度,要么用力过猛,要么理解偏差。

去年北京环球影城,就被不少媒体认为是对“本土化”的一次理解错位。但无论是“土味营销”与“中国元素”,看起来都更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的粗暴运用,反而带来负面印象。

而2019年迪士尼因“禁止游客自带食物”的规则被消费者告上法庭,在风口浪尖上呆了大半个月,最终发布了食品携带细则,也可被视作是国际主题乐园与本土消费者的一次“交锋”。其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在于,国际主题乐园“一版规定走天下”的扩张形式已成为过去,更具个性的本土消费者,开始有了更多本土化需求。

国际主题乐园的未来想象力

随着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默林娱乐这些国际主题公园品牌接连进入中国,国际主题乐园的入华史,也将被持续书写。不过,相比起延续旧有的发展范式,本土市场无疑期待着国际主题乐园呈现更多未来想象力。

可持续新鲜感

有业内人士指出,“主题是主题公园的灵魂,创新是主题公园的生命。如果主题公园主题相似或一致,游客就会对这些公园失去兴趣,导致公园客源大减、利润降低。”

即使是早已有知名IP与大批拥趸的国际主题乐园,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文章开头提到的环球影城与迪士尼,都借周年庆的由头,推出了新的活动与项目,以期为游客带来新鲜感,也为拥趸者带来归属感。

在去年9月,上海迪士尼新成员玲娜贝儿的亮相,则一度掀起了社交狂潮。不到三个月,玲娜贝儿就已经登上了数十次微博热搜,超话阅读量也达到7072.4万,待遇堪比一线明星。迪士尼商店里的玲娜贝儿周边在上线首日就要排长队购买,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价格翻了两倍不止。

作为完全依托于迪士尼乐园的全线IP系列,“达菲和他的朋友们”作为迪士尼乐园的全新IP,在此之前,就已靠“星黛露”收割了一波流量。如今,则不断为乐园创造出新的故事,吸引新的游客。

与城市共生共建

作为一项颇为大型的项目,国际主题乐园不仅仅是一座乐园,而是城市的名片,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共生共建。

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其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其开业后,已逐步显现。据中信建投研报,北京环球影城年接待游客数量约1500万至2000万人次,预计每年营业额在250亿元到300亿元,产生的辐射效应或许会是景区本身收入的10至15倍。

350亿元的建设投资,人均GDP直接提升一个百分点,这是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对北京经济发展的直接拉动。而根据城市规划,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影响不止于此。今年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大运河与环球主题公园实现水上连通。打通之后,环球主题公园与大运河进行水路连接,形成通州特有的水上旅游观光通道。届时,大运河与环球主题公园的游客客源即可实现互通。

布局连锁经营

相比于本土主题乐园的扩张速度,国际主题乐园的布局相对更为保守。迄今为止,全球仅有6家迪士尼,5家环球影城。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迪士尼还是环球影城,都在美国本土有2座乐园——这或许给出了国际主题乐园在同一市场连锁布局经营的经验。

而放眼国内,连锁布局几乎是本土主题乐园突围的关键,如华强方特,仅用10年已在中国建成24家主题公园,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默林集团乐高乐园,似乎正在试图尝试连锁布局的经营,在深圳、四川、上海分别落子,以赶上中国主题公园市场上升的势头。

回望国际主题乐园的入华史,从“彼此有意”到真正牵手,走过的时间与共同克服的困难自不必说,而接下来的携手之路将如何走下去,则考验着双方的共进力。作为一项需要坚守长期主义的品类,国际主题乐园的未来,将为中国市场提供怎样的新鲜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环球旅讯)https://www.traveldaily.cn/article/166550

上海迪士尼乐园持续扩建的背后:创新、IP转化成主要竞争力

成功运营迈入第七个年头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近期官宣全新的项目和体验,以及在建中的扩建项目的新细节。

在今年的迪士尼终极粉丝大会 D23 Expo期间,上海迪士尼官宣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第八大主题园区——“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的部分全新细节,涵盖了最新的建设现场照片及部分主要角色的机械动画人偶照片和视频。据悉,开幕后,该园区将成为全球迪士尼乐园中首个以“疯狂动物城”为主题的园区。

开园六年多来,上海迪士尼乐园已经进行两次扩建。多位受访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迪士尼持续扩建的原因主要源于该公司对中国旅游市场充满信心。同时,迪士尼不断创新的能力让游客对迪士尼乐园始终保有新鲜感。

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潜力十足

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开门迎客。当年11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首个重大扩建项目——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破土动工。2018年4月26日,“迪士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园”开幕。开幕不到一年,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9年1月23日宣布 “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其中,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更是创下了该公司最快扩建纪录,而上海迪士尼乐园也成为迄今为止扩建速度最快的迪士尼乐园。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迪士尼不断扩建有两个原因。一是推新是迪士尼的传统,正如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名言所说,只要想象力存在于这个世界,迪士尼乐园就不会完工。通过不断推新,保持乐园的新鲜感、保持客流量。二是中国主题公园市场份额非常大,这坚定了迪士尼投资中国的信心,促使该公司在过去多年内不断扩建。

《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绿皮书》) 提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主题公园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累计开发主题公园旅游点近3000个,其中规模性的主题公园300余家,包括大型和特大型主题公园,总占地面积600亩及以上或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及以上93家。

《绿皮书》还指出,根据近五年来公布的数据,中国大型主题公园市场主体数量增长速度领先世界其他地区,客流量增速高,结合“十四五”规划相关指标预测,中国大型主题公园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曾参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谈判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原局调研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叶永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从第六个主题园区到第七个主题园区的扩建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全球没有任何一家迪士尼乐园完成过。

他补充道,六年多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扩建速度表明该公司对中国、对上海浦东充满了信心,认为中国市场能够满足盈利的预期。

事实也证明如此。上海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板块下最快实现盈利的海外项目。在华特迪士尼公司(NYSE: DIS)2017年Q4财报会议中,时任迪士尼CFO Christine McCarthy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其第一个完整运营财年获得盈利,这也超过了迪士尼公司当时对其的预期。另据2017财年年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园运营帮助迪士尼集团抵消了财年内集团部分服务性收益的损失。

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开园第一年就接待了超过1,100万游客,叶永平认为这在中国的主题乐园行业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预计这个量级即使在未来也很难被超越。叶永平补充道,上海迪士尼亮眼的表现,不仅体现在开业初年游客新鲜感集中的时期,而且在开业六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都在游客中收获极高的热度。 

创新、IP成为主要竞争力

随着中国主题公园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主题乐园进入中国,希望共享发展机遇。2021年9月,北京欢迎影城正式开业。与此同时,默林集团也官宣了旗下三个乐高乐园(上海、成都、深圳)的中国扩展计划,派拉蒙也将落户昆明。

不难看出,迪士尼的竞争对手日益增多。那么,迪士尼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对此,林焕杰认为,迪士尼最大的吸引力是它的品牌。迪士尼三个字在全球游客心目中拥有较高的地位,远超其他主题乐园。其次,迪士尼的服务也位列前茅。无论是园区服务、项目互动还是销售服务,以及对残障群体的照顾都令人印象深刻,让游客愿意重游或是进行二次消费。

林焕杰补充称,与其他主题公园相比,迪士尼的游客群体跨度较大,几乎没有年龄限制。“迪士尼在园区内缔造了一种共同体验的快乐。” 此外,上海迪士尼对于产品和体验不断推陈出新、让游客“每一次重访都有新鲜体验”,吸引游客不断打卡。

推陈出新不仅体现在主题园区的扩建上,也体现在屡屡上新的IP。过去一百年,迪士尼创造了无数的经典IP:米奇米妮、唐老鸭、狮子王、加勒比海盗、皮克斯、漫威…这些IP从电影转化为游客可体验的乐园项目,让电影的粉丝有机会与角色近距离接触,找到情感的共鸣。

林焕杰向记者表示,迪士尼所打造的电影与动画长盛不衰,影响了几代人。而迪士尼乐园出色的转化能力使这些经典IP能够走进乐园,成为游客可体验的项目。“这方面水平”是高于任何一个同业的公司。”

以电影《阿凡达》为例,作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在国内外拥有无数影迷。在其续作 《阿凡达:水之道》即将上映之际,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9月22日推出沉浸式主题展——《阿凡达:探索潘多拉》,带领游客探索更多奇妙的互动体验。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及总经理薛逸骏介绍,这是全球首个在迪士尼乐园内举办的《阿凡达》主题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在电影上映前,我们希望能给中国的游客提供更进一层的新体验。”

除了经典之外,近年来不少IP也备受青睐,比如“达菲和他的朋友们”。申万宏源的主题乐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指出,达菲家族与迪士尼之前的 IP 有明显不同,且都诞生于东亚地区,其中达菲 (2005 年)、雪莉玫(2010 年)、杰拉多尼(2014 年)、星黛露(2017 年)、奥乐米拉 (2019 年)首发于东京迪士尼,可琦安(2019 年)首发于香港迪士尼,而玲娜贝儿(2021 年)则首发于上海迪士尼。

据上海迪士尼乐园成立五周年披露的相关数据,星黛露自 2018 年至今销售出的星黛露主题商品叠加,其总高度相当于 119 座珠穆朗玛峰。

玲娜贝儿是达菲家族的新成员。去年9月,她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一亮相就成为社交媒体的顶流。上述报告显示,2021 年 9 月 29 日,IP 形象“玲娜贝儿”发布,在短短几个月内引起极高的话题讨论度,从上海迪士尼园区, 到抖音小红书,再到微信表情包,玲娜贝儿成功出圈。截至 2022 年 2 月 4 日,#玲娜贝儿# 微博超话阅读 8.4 亿次、讨论 608.4 万次,圣诞系列在得物等交易平台上甚至被炒到近万元。

林焕杰对记者解释称,玲娜贝儿的火爆离不开迪士尼各个团队的紧密合作,从开发到运营,这些团队的成员包括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等,他们能精准捕捉市场信息,研究和推出新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什么样的颜色与产品可能会产生共鸣,并将在产品的设计和规划中加入这些必要元素。“产生共鸣一是加深人们对迪士尼产品的热爱,二是刺激游客的消费,促进乐园的二次消费与重游率。”

叶永平补充道:“有了这些大师级的人才,迪士尼借助文化IP,可以不断创新乐园内容,人们也会因为热门的IP对园内游艺项目和体验不断产生兴趣。”

从中国上海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 玲娜贝儿已经正式走向全球,这无疑为以后更多具有中国元素的IP出海奠定基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迪士尼乐园里将出现更多与中国有关的IP与项目。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自设计之初就打出了“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的设计理念,而这一理念也贯穿上海迪士尼的设计、开发、运营始终。林焕杰认为,未来上海迪士尼乐园应该会继续涌现经典的中国元素的项目,但仍需时日,因为研发周期较长且资金需求也较高。

叶永平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目前已有不少中国元素的体验,不过迪士尼的创新精神不会让其固步自封。既然已经进入中国,那么就会逐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
(环球旅讯)https://www.traveldaily.cn/article/166694

北京环球影城开业一周年:逾1380万人次观演 周边产业收入同比增367%

9月20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一周年,其官方公布,自园区开门迎客以来,累计超过1380万人次的游客在这里观赏了6.8万场以上的各类表演、演出,总时长达1.4万小时,游玩模式从一次打卡到多次重游,向主题化深度体验转变。

据悉,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以来,游客更加倾向于通过数字化工具来规划行程、游览园区。开园至今,超过2500万人次的游客享受入园及园内一站式多项无纸化畅游体验,节省的票务纸张相当于种植2000多棵树木。近一半的游客在入园期间使用官方APP和小程序,查看地图、进行园内导航等。即使因疫情园区短暂关闭期间,仍有总计1100万人次的游客通过访问官方App和小程序“云游园”。 游客们在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畅饮了超过100万杯黄油啤酒,享用了100万支小黄人冰淇淋;一年间,北京环球度假区共推出超过3400款主题商品(开业时已有3000款),平均每天至少上新一款。超过8.5万名游客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庆祝自己的生日;团队成员每日持续进行清洁与消毒工作,一年来累计清洁消毒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约等于7000个标准足球场。

北京环球影城也拉动了周边和相关产业的消费。2022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据显示,北京环球度假区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发展,2021年通州区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收入同比增长367.4%,住宿业收入增长122.6%,溢出效应初现。统计数据显示,在环球主题公园强劲带动下,北京副中心2022年一季度文化体育娱乐业收入同比增长532.7%。

2022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休闲度假活力旺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在阿尔山旅游度假大会上发布的《2022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旅游度假产业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当前休闲度假已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多样化的旅游度假体系正在稳步建立,呈现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特征。

《报告》显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带薪休假成为人们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的主要时间选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是获取休闲度假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家人朋友进行休闲度假已成为常态,这也是提升家庭凝聚力和稳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气候景观和生态环境等是选择休闲度假的主要因素。滨水休闲、生态康养等是主要的休闲度假方式,湖泊型、滨海型、温泉型、山地和森林型、草原型目的地占比较高。《报告》显示,人们对休闲度假型旅游感知较为正面,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休闲度假型旅游是值得的,满意度较高。不过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性价比和服务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各类设施不完善,产品类型单一,是休闲度假型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度假区在旅游产品供给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等方面形成了较大规模,而且对整个旅游度假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旅游度假区早期更多是空间概念,而现在的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更多的是一个综合性消费场景。

目前,旅游度假类型更加多样,产品开发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强调文化体验。近两年,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受到欢迎。各地开发了一批相应的微度假和周边度假产品,如自驾游、房车营地、郊野游和乡村度假等。

《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阶段,休闲度假正在成为美好生活的新内涵。疫情虽对远程休闲度假造成一定冲击,但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新时期旅游度假发展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引领、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摘要:报告显示,虽然受大环境影响,但人们仍然抓住各种机会外出旅游度假。99.63%的受访者在2021年开展了旅游活动。出游2次的占比最多,为58.75%;出游1次的次之,占比为25.48%;出游3次的占比为15.32%;出游0次和3次以上的合占0.46%。

92.21%的受访者在2022年上半年中进行了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以下简称休闲度假型旅游),7.79%的受访者未参与。

相对于其他目的的旅游,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或愿意进行更多的休闲度假型旅游。40.35%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愿意,35.80%的选择了愿意,18.76%的没有倾向,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的分别只有4.58%和0.51%。

随着国家持续发文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利用带薪休假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的越来越多。

“旅游+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使人们的旅游方式日趋智能化、数字化。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