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放开了,微度假还会持续火爆吗?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深受疫情管控影响三年之久的旅游市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跨区域流动,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园、景区,几乎都取消了核酸、健康码、落地检,全国旅游出行重新迎来了无码时代。在这三年内,具有时间短,路程短,体验性强等特点的微度假成为旅行主流模式,越来越多人选择利用周末时光就能达到度假的基本目的。随着疫情管控政策逐步放开,微度假的热度还会持续上升吗?

如今,微度假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一个非常火热的现象。从2019年到2021年各季度游客所选的目的地的距离的统计数据来看,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50公里以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坚实的选择范围,到了2021年,选择50公里以内的游客比例接近于50%。把50公里的100公里都加起来,这个比例已经远超过50%。由此可见,旅游业整体进入到以微度假为核心特征的时代。

2019-2021年各季度游客所选旅游目的地距离半径

随着微度假的兴起,本地游和异地游越来越趋同了。这个图是本地游客的变化,对于一个城市或者旅游目的地来说,本城市居民去景区消费的比例在快速地上升。

2019-2020年本异地游客占比变化
现在的游客对旅游景点的关注已经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型、微度假型景区,在进入的异地游客的关注列表。从美团网络热度前20位的网红打卡地来看,有很多目的地,比如SKP、华熙LIVE、故宫角楼咖啡等等,都是城市居民更加热衷于打卡的地方。而这些目的地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被推送到游客的关注列表里,形成了一种本地和异地消费混杂的新趋势。

美团平台网络热度前20位的网红打卡地

01 成为出行主流的微度假

作为一种新兴的差异化旅游形式,微度假一般以大都市为中心,周边寻找2小时车程以内的目的地,游客放弃长途旅行,避免费时费力的准备工作,并以自驾游为主要出行方式,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离开世俗的喧嚣,融入世外桃源,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体力支出、时间支出、情绪支出都逐渐轻量化,但并不意味着费用支出的轻量化,人们追求新体验,追求文化获得感,追求家庭全员参与的幸福感,追求餐饮与住宿等基本需求的精致度。

微度假大致可分为“城市微度假”与“乡村微度假”。从出游的“有钱、有闲、有欲望”三个基本条件考量,微度假与传统度假旅游相比的优势是客源层更宽、时间更短、花费更少和度假目的更综合。所以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选择更高频的微度假来满足出行需求,使得微度假市场不断升温。

一是旅游者客源层更有宽度,微度假适应我国三大主流旅游消费群体的社会需求,即90后、00后有着激情的青年休闲度假体验族;缓解压力的中年上班创业族;“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的养老健康族。二是时长更契合大众的周末休闲度假需求,度假时间相对较短。三是花费更适合大众群体,由于微度假的业态丰富,所以根据个人需求旅行开支更可控。四是游客的度假旅游目的更综合,微度假可以是城市微旅行,也可以是户外休闲,或近郊的康体养身,形式更综合多元。

此外,从惠及民生角度来看,传统度假旅游是让少数人幸福的产业,而微度假旅游是让更多人幸福的产业。

02 微度假热是疫情带来的特殊现象

其实,回顾2019年上半年的出游半径数据,60%都市游半径已经在80公里以内了,乡村游、自驾游平均的出游半径是117公里、242公里。也就是说,将关注时点拉长,中国旅游业一直存在微度假变得越来越重要的现象,疫情只不过是使微度假更加突出而已。

2021年-2022年6月游客出行半径

微度假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它的市场源实际上是两个市场共振的结果,一是本地的休闲市场,他们越来越追求户外化,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二是异地旅游市场的近城化。这两个市场交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以媒体出圈+自驾为外在特征的微度假现象。

从近期趋势来看,三重效应导致微度假必然增长。第一是疫情带来的消费的收缩效应、距离收缩;第二是消费的集中效应,消费变得越来越集聚;第三就是媒体的放大效应。三重效应集聚于微度假于一体,所以导致近期的微度假增长非常的快。

从中期趋势来看,过去的开发规划主要平均在一些重点区域,而近几年国家层面的开发规划则集聚于城市群和城市圈,是一种均等化的发展思路。从平均化到均等化,必然会形成大国大城大户外。微度假立足于大国大城大户外,也将会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北京、珠三角、长三角,包括成渝地区都已有诸多大型文旅企业布局微度假产品。微度假的走热,除了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双向选择外,也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持续推动。微度假的内容供应与产品供给将不断迭代,越来越多的游客将享受到更好的短期旅游度假体验,微度假也将成为未来我国旅游市场的消费热点之一。

03 微度假目的地的三道门槛

但是行业的火热,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泥沙俱下。要想在微度假的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吸引城市人群到此治愈身心,满足微度假目的地的三道门槛就变得至关重要。

可控的时间成本

从最常见的5+2微度假模式来看,时间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长时间在路上,不仅浪费了难能可贵的休息时间,也会对度假的心情产生负面的影响,交通便捷和距离不远,理想的微度假目的地两者必须得其一。

自然的度假环境

度假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换一个环境,一个与城市完全不同,充满自然与鲜氧的地方。微度假就是为了暂时的告别城市,寻求自然所带来的心灵慰藉。在乡村田野,山林溪涧,沐浴阳光,感受美好,放空心境,为生活重新积蓄能量。

多元的综合体验

对节奏更快,享受性目的更明确的微度假而言,人们对度假目的地的可玩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满足孩子的游乐园、萌宠园,满足成人的飞盘、骑行,满足老年人的高尔夫、钓鱼等等都需要被兼顾。每一个年龄段的喜好都被充分照顾到,每一种放松的需求都能够满足。

短停留、高频度、高关注、多玩法的微度假,正逐步演化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兴生活方式。以之为依托,与户外、亲子、休闲等相结合,带来了一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转型升级的新潮流。微度假热潮,无论是对于居民需求端,还是对于产业供给端,都并非只是疫情中的权宜之计,其中体现了市场之所向、行业之所依、逻辑之所变,折射出旅游休闲产业复苏发展的新动能。
(环球旅讯)https://www.traveldaily.cn/article/169941

后疫情时代下,“微度假”将成为引领旅游业的风向标

图源小红书用户@TO旅行记

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同时,“微度假”、“微旅游”被正式写进《“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这也预示着“微度假”将迎来在休闲度假旅游中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后疫情时代,“微度假”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图为江浙沪热门旅行地东山岛,图源小红书用户@swing-窝

后疫情时代,“微度假”的旅游趋势逐渐升温,以破竹之势挤进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快车道!

1、2020年,轻量化、低负担的“微度假”成为旅客出游的重要趋势

据马蜂窝旅游发布的《2020全球自由行报告—我的中国,就很美!》报告显示,国内游和周边游仍将是2021年旅游市场的主旋律。较之以往的异地“长线游”相比,春节期间消费者更青睐短期、周边游的度假方式,而在短期出行中,满足游客“微需求”的“微度假”成为了关键。

受“微度假”的影响,2020年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本地用车需求呈上升趋势,景区门票的预约接连爆满。而享受“微度假”的游客在春节期间更热衷于选择“宅酒店过大年”。本地消费促使温泉房、电竞房、影音房等休闲酒店的预订量较之2019年同期上涨32.5%。

带温汤的度假酒店;图源小红书用户@语自在UTTAMAM

可见,2020年受疫情原因影响,本地游的热情被极大释放,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微度假”方式,这种轻量化、低负担的“微度假”正成为时下旅客出游的重要趋势

2、2021年“微度假”的出游方式,仍然占据旅游业的主流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全球自由行报告》指出,以周末游、周边游为主的“微度假”大幅增长,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据数智酒店大数据出具的《2021酒店业年度总结报告》显示,以短途游、本地游为主的“微度假”时间变得更短,但从游客人数来看,2021年当天下单的用户比例相比较2019年更高。可见,“微度假”这一出游方式,在2021年仍然占据主流。

成都人暑期周边游热门民宿-釉白

3、2022年,“微度假”将是“休闲度假”的主要出行方式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期国内有60%以上的旅游搜索都和短途游有关,并且呈上升趋势。由于“家门口”的度假需求持续表现强劲,后疫情时代的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本地化特征。

“家门口”的景区热度高涨;图源小红书用户@呆呆爱旅游

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同时,“微度假”“微旅游”被正式写进《“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这将预示着2022年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短途旅游仍将热度不减,“微度假”将是2022年大众休闲度假的主要出行方式。

“微度假”为何会成为

旅游市场的“香饽饽”?

后疫情时代,露营掀起旅游市场热潮

后疫情时代,微度假成为旅游市场的“香饽饽”,是受时代、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1、 后疫情时代,大众的出游方式由长线游转变为近郊游

后疫情时代,随着跨国游的戛然而止,跨省游相对又具有风险性,人们的活动半径受到了限制。看似疫情为旅游度假按下了“暂停键”,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却从未改变,这也让以周边游、本地游的短线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新宠”。

周边游、本地游热度高涨;图源视觉中国

2、微度假的“微成本“可以满足大众“说走就走”。

微度假是以周边游、本地游为主的短线旅游,它的特点是:以亲子、家庭、情侣、朋友、同事等“小单位”为消费客群主体;距离消费者“家门口”仅在300-500公里以内;可以利用周末或小长假出游;开车或乘坐其它交通工具时间在1-3小时之内。

“微度假”就意味着可以说走就走;图源视觉中国

微度假“出游时间短”的特点,不需要提前做旅游攻略、订机票等,不仅省去了旅途中的舟车劳顿,完全可以说走就走。而“微度假”酒店或民宿提供的环境优美、场景灵活、体验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让旅客获得短暂的身心放松。

3、酒店需要在市场变化中灵活调整酒店客源

当疫情的波动性呈现常态化局面时,与之关联的重点地区的客源会随之进入“速冻”状态,此时,酒店需要面对客源结构的变化进行迅速、灵活的调整,这也是酒店在后疫情时代的生存技能之一。

北京乐多港万豪酒店;图源小红书用户@九点的大太阳

比如,曾经集会议、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北京乐多港万豪酒店,为了抓住后疫情时代下“亲子游”这一消费群体,于2022年2月转型为度假酒店。想必在后疫情时代下,还有其它的很多酒店都在及时做转型,这也是当下与时俱进地“拥抱变化”的表现。

总之,疫情导致旅游客群的出游方式以及旅游客源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故后疫情时代下的“微度假”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香饽饽!

灵活组合的“微度假”产品

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越来越多微度假产品,开始做除了配套之外的服务
微度假产品既可以依托于传统景区,也可以是独立的资源构建,表现形式为酒店+、民宿+、乡村+、商业+等不同的形态,而在这些形态里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微度假产品是资源优化的组合,运用品牌效应、特色的优质服务、多业态场景转化,形成了“1+X”的生活体验方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创意性地打造产品场景体验,满足多元化的客群需求 

像“开元森泊”就打造了多个住宿产品:网红树屋、泳池别墅、星空房等。此外,它针对亲子游、家庭游这类后疫情时代下的主流客群之一,每一家酒店都设置了数百种娱乐度假配套项目,如水上乐园、超大型儿童乐园、户外游乐等,以满足多元化客群的度假需求。

开元森泊散落在森林湖泊的1200+间客房

拿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为例,这是一家以酒店+乐园为核心的短期度假生活方式,集住宿、游乐、餐饮、商务为一体。在产品设计上,合理化地满足了80、90后的“亲子家庭”的客群需求:在乐园的各个场所设置了家长休息区,既可以亲子互动,也能让家长在照看孩子的同时享受美味的下午茶。

北京日光山谷;图源携程用户@xia****ing

再比如,“北京日光山谷”,它是以共享院子、多餐厅的方式来吸引以北京高端金领家庭为核心的客群,但它同样也是朋友聚会的良好度假场所。

后疫情时代,单一的细分领域已经无法让酒店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创意性地打造多个场景体验,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2、打造当地特色体验,提升本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除了关注安全、卫生、私密性和高品质,更喜欢参与户外活动,探索当地的特色体验。 比如,杭州雷迪森龙井庄园的泳池客房,无论是追随恋人,还是陪同闺蜜,闲暇地坐在阳台上小憩,一边品味空气里弥漫着天然的“龙井”茶香,一边品尝香醇的咖啡,享受慢生活的“小确幸“。而到了傍晚,纵身一跃跳入一池碧水畅游后,喝几杯酒店自酿的青梅酒,伴着清幽的月色,任随自然的能量沁入心脾、涤荡灵魂。精致的沉浸式特色体验,也是当下消费者追求的高品质生活。

杭州雷迪森龙井庄园

第二天清晨,游客还可以穿上汉服,在杭州龙井雷迪森庄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茶园亲手采茶,制茶,泡茶,从中获得茶文化的洗礼,而这些韵味十足、古色古香的瞬间都被工作人员记录下来。游客对于“既自然,又生动”的图像感到欣喜时,也会自愿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甘愿为酒店代言,最终让酒店实现了社交货币,这是酒店在激烈的市场中所具备的竞争力。而手工、采摘等当地特色体验活动,是因地制宜,不断挖掘本地消费市场的潜力,将成为后疫情时代酒店复苏的重要课题之一。

3、建立与主题IP一致的强文化关联,打造差异化产品

以北京环球影城度假村为例,其中的北京通州环球度假区丽柏酒店,以提供“哈利波特法袍租赁”服务来契合“环球影城”的主题,除此之外,酒店还设置了“网红“打卡地:网红餐厅打卡地、菲特尼斯健身打卡地、网红萌宠玲娜贝儿拍照打卡地,受到年轻客人的喜爱,令其娱乐、休闲两不误。

北京环球影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而北京通州环球度假区丽柏酒店正是与主题乐园IP相吻合的同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差异性产品,门店自开业起连续满房,RevPAR从最初的350上涨到407(数据截止2021年1月)。所以,建立与主题IP一致的强文化关联,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产品,这也是“微度假”产品与时俱进的迭代需求。

总之,“微度假”产品在满足住宿的基础功能后,以“住宿+”为核心,以周边300-500公里的客人为核心客群,形成“餐饮+咖啡馆+手作工坊+亲子乐园“等多业态形式,不断提升消费者在“吃住行游购娱” 的一站式度假需求。但由于潜在的疫情风险,消费者对于防控安全和卫生会持续关注,这也是众多“微度假”产品需要在防疫上持续做的功课,而让安全和卫生变成常态化,是微度假产品的重要竞争力!毕竟全面落实卫生和安全防范措施,为消费者的安全入住保驾护航,不仅是为客人、员工负责,也是对全社会负责!

杭州绵羊牧场咖啡馆;图源小红书用户@77CHIANG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认为,疫情加速游客需求改变,旅游半径从出境游、长线游转向至短途、近郊、周边游。旅游出行目的从单一旅游观光转变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

据预计,2022年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市场收入规模预计将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周边游将成为旅游市场回血的主力,这也预示着后疫情时代“微度假”将成为引领旅游业的“潮流”风向标!近距离、高频次、大众化的“微度假“旅游产品将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及竞争力,酒店投资的下一个方向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