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发布《2021用户旅行新趋势洞察》盘点2021旅游消费新趋势

2021年即将接近尾声,穿越疫情两年周期,旅业与旅行者在挑战和生机中不断前行。2021年,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旅游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出游半径更周边、旅行脚步更户外、更深入乡村、旅游方式更私密、种草引领先囤后玩……12月27日,携程发布《2021用户旅行新趋势洞察》,通过更周边、更户外、更私密、更种草、更囤货和更乡村的用户行为特征向消费者解读最新的旅行趋势洞察。

更周边:“两小时高铁旅行圈”增长三成 省内高星酒店预订量涨四成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自2020年国庆假期以来,游客平均出游距离和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趋势:国庆假期游客平均出游距离从2020年的213公里,下降到2021年的141.3公里;游客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从2020年的14.2公里,收缩到2021年的13.1公里。

相对于2020年,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让更多的用户选择了短途周边游。这直接催生出“两小时高铁旅行圈”。2021年,在携程购买2小时以内高铁火车票的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近三成——尤其在小长假,短途高铁游深受出游人群的追捧:例如,今年端午,热门线路的旅客高铁游单程平均时长为2小时13分钟、平均出行半径338公里。

携程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热门2小时高铁旅游线路TOP5分别是:广州-深圳、杭州-上海、上海-苏州、天津-北京、重庆-成都。由此可见,高铁网罗的一二线城际旅行圈最受欢迎。

2021年,有更多用户选择在离家不远处“宅酒店度假”。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携程省内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35%,其中本地酒店预订量增长60%以上。并且,今年很多用户养成了“就地过节”的消费习惯,传统节假日的本地酒店订单占比甚至超过五成。

更户外:短途徒步同比翻番 露营产品搜索量大增8倍

以户外运动体验为主,兴趣圈层明显的主题游,在旅游圈逐渐脱颖而出。携程平台上,体育旅游类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超八成;尤其以最受用户喜爱的徒步登山游为主,今年订单量相比2019年增长150%。相较往年主题游偏向专业圈层,今年以周边为主的轻量级户外游增势迅猛。携程数据显示,2-3天的短途徒步产品同比去年增长翻番。

还有一种远离都市喧嚣,家门口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方式在今年出圈。携程数据显示,今年露营在携程站内搜索量同比增长8倍,露营人均花费约550元。精致露营也成为80、90后的爱,在携程报名露营产品的游客中,80、90后各占40%;同时,露营也是就近遛娃的好去处,携程平台上亲子露营的比重高达60%。

更私密:私家团规模暴增超10倍 自驾游同比增80%

对于出游安全的考量也是疫情之后萌发出的最核心诉求之一。消费者逐渐摒弃以往大团、长线、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私家团就是在这一趋势下,成为家庭出游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旅游方式,从团队游规模占比不到3%上升到1/3。今年携程平台上,报名私家团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0%。呼伦贝尔、三亚、西宁、贵阳、丽江、桂林、张家界、西双版纳、九寨沟、乌鲁木齐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十大私家团目的地。今年国内私家团人均花费为4200元左右。平均每团人数为3.6人,基本相当于一个三口或四口之家。

而得益于自由灵活的特性,加上私密空间特有的安全感,自驾游的需求激发了租车市场的巨大潜能,今年通过携程预订租车自驾的订单同比增长80%。通过自由行前往一座城市在当地租车自驾的比例显著增加,携程数据显示,租车与机票、酒店、火车票预订交叉渗透率都有明显增长趋势,在携程平台购买了火车票同时也购买租车的预订交叉渗透率同比增长近50%。同时本地租车自驾趋势也非常明显,例如重庆,本地租车订单占比达41%,同比去年增长11%。

更种草:直播观众同比大增171% 社区发布1000万条点评

携程数据显示,2021年浏览过携程直播的观众人数同比增长171%;44%的用户观看直播后在24小时内下单直播间商品;近70%的用户观看直播后会在30天内下单携程全站商品。

针对年轻人喜欢写点评的习惯,今年5月,携程社区推出“创作激励计划”,鼓励用户旅行结束后发笔记赢取现金奖励。不仅将旅行中的喜闻乐见用生动的内容呈现给观众,还可以亲自参与到旅游产品的点评闭环中,为更多等待拔草的游客提供真实的体验和建议。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携程社区创作者总计发布200万篇帖子,1000万条点评。今年的总评论数达到去年的2倍。目前,参加“创作激励计划”的帖子数量占总帖子数量的四成以上;最多一位作者参加以来发布了1773篇作品。有趣的是,2021年携程社区用户发帖最多的目的地是故宫、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以及丽江古城;今年笔记量“突飞猛涨”最多的城市是素有“洛阳后花园”之称的栾川。

更囤货:囤货新用户持续增长 80、90更爱“先囤后玩”

自疫情爆发以来,优质的性价比、宽松的有效期、退费自由是促成用户养成“囤货”消费习惯的重要动力。2021年购买携程预售产品的新用户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最爱囤货的用户是80后,占比48%,其次是90后,占比25%。以上海、三亚、杭州、珠海、成都为目的地的商品最受“囤货族”的青睐。

在消费观层面打造了“携程天天有好货”的新认知。今年8月至今,携程发起的大促活动,如“919囤货节”、“1028携程周年庆”、“双旦大促”等,活动持续时间总和占四个月总时间的近八成。

更乡村:省内乡村酒店大增55% 乡村遛娃人群增长30%

向内走,下农村,今年旅行者的脚步也更加深耕。乡村游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带领下,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携程数据显示,今年通过携程预订乡村旅游产品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三成。从行走距离来看,一半以上的游客选择探索家乡本地的乡村,携程平台上报名本省乡村游的订单占比超五成;今年预订本省乡村酒店的订单同比增长55%。

此外,2021年去乡村遛娃成为亲子家庭的一种新风尚,今年乡村游的订单中,亲子家庭订单同比增长近30%。

从报告可以看出,疫情之下消费者的旅行脚步并没有停下,而是走近了、走深了、走去大自然;游客因为五花八门的内容被种草,进而更爱先囤货再旅游;此外更加私密省心的出游方式正在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2021年,旅行通过不断更新迭代以另一种新鲜而又美好的面貌展示在大众眼前。

2021,携程迭代

尽管去年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大势向好,但在疫情新常态之下,携程的焦虑在于必须找到一条“增长第二曲线”。“旅游营销枢纽战略”是携程破局重要一步,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包含着携程对私域流量、旅游营销、内容生态等问题的最新思考。

 01 

3月29日,上海中心大厦。 梁建章出现在舞台中央,与众不同的是,他少有的带了一副黑框眼镜。

尽管去年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大势向好,但在疫情新常态之下,携程的焦虑在于必须找到一条“增长第二曲线”。“旅游营销枢纽战略”是携程破局重要一步,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包含着携程对私域流量、旅游营销、内容生态等问题的最新思考。

撰稿 :陈 杰

编辑 :壮 壮

01

3月29日,上海中心大厦。

梁建章出现在舞台中央,与众不同的是,他少有的带了一副黑框眼镜。

这个小小的细节,和他即将发布的内容一样,在某种意义上,被媒体解读为携程正在谋求改变的一种信号。

当天,梁建章发布了携程的全新的战略——旅游营销枢纽,官方解释是:

该战略将通过“1+3”的模式推进:以一个星球号为载体,聚合流量、内容、商品三大核心板块,叠加丰富的旅行场景,打造强大开放的营销生态循环系统。该战略旨在创造新的交易场景,通过内容转化和营销赋能为泛旅游行业创造增量收益,并助力行业伙伴运营好自身的私域流量。

这是一个庞大的新系统,伴随着一连串陌生的新名词:旅游营销枢纽、星球号、交易场景、内容转化、营销赋能、私域流量……

其实,不管新战略发布什么,有一点必须明确,费这么大劲,携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一条“增长第二曲线”。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主营业务会面临增长稳定、增速放缓的局面,虽然企业依然健康强大,但缺少资本市场和行业内最关心的“未来高速成长价值”。此时,企业的选择有两种:

横向,寻找新业务,讲个新故事。

纵向,深化老业务,提出新逻辑。

前者的典型案例是文旅新贵“融创”,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在最近5年将“地产+”的文旅业务明确定义为“增长第二曲线”,博得高度关注。

后者的典型代表就是携程。作为旅游垂直行业的巨无霸,携程一向缺乏跨界需求新增长点的意图,因此纵向深入发展是必然。2020年10月19日,携程新战略发布会的主题“深耕国内,心怀全球”已有暗示,出境游重张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携程已经计划暂时搁置曾经的主战略“全球化”,转而向旅游行业纵深的国内游深耕。

02

携程当下面临最大问题是什么?

用户停留时间太短。

携程拥有旅游垂直行业最庞大的MAU,这一数据超过2亿,而且是很纯粹、高质量的交易用户,他们很清楚自己在携程上需要什么,无论是机票,还是酒店。

这一用户群体的优点是,交易价值度极高。缺点更明显,来了就订,订完就走。

携程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要么,不断扩张高质量的交易用户,但在2亿MAU这个基础之上,携程的空间并不大。要么,让这些用户想办法多在平台停留一会,多逛逛、多看看,激发新的购买诉求。

携程的选择是第二种,在主交易链条之外打造一个新场景和新流量入口。

OTA与传统电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用户在预订完成后,购买需求下降的非常快,而前者的用户则不同。这源于旅游产品的特性,在平台下单完成后,旅行还没有开始,但旅行服务才刚启动,一直到旅行开始、进行和结束,这期间有一个充裕而宽松的时间周期。

如果平台能够利用好这个时间周期,理论上就能够激发用户创造更多的订单。为此,携程选择了一个切入口:

旅游营销。

2021年随着国内旅游持续复苏,中国旅游业面临一个既定事实,那就是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旅游产品供给大量且丰富,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

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各类旅游产品供应商势必要加大对产品营销的投入,内容是营销的重要推动力。2021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复苏及旅游供应商广告投入强度的增加,预计全年中国旅游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800-1000亿元。这块蛋糕以前不是携程收入的主流,但如果携程最终能实现“佣金+广告”的新一代营收结构,在资本市场上也将获得重新估值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携程将新战略定位“旅游营销枢纽”的根本原因。

03

我们来全面解构一下携程的“旅游营销枢纽”,其载体或者核心是“星球号”,官方定义:

携程为全网旅业生态角色打造的私域运营空间,根据旅业众生的不同身份、不同角色,为其打造完备的定制化私域运营工具和变现通路。

星球号其实就是旅游商家在携程上的一个“整合营销平台”,可以通过一切官方容许的方式,包括开直播、发图文、创作短视频、发起话题互动、挑战活动等,为自己的品牌、产品、理念等造势营销。

携程为此打造了一个样板“长隆星球号”。作为携程首个同时聚合品牌产品、内容、活动的官方星球号,自1月9日上线至今,获得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

截止3月9日,“长隆星球号”粉丝总量20381人。

截止3月5日,总曝光量(站内+站外)达1.5亿。

截止3月5日,内容生产共65篇,内容浏览次数共150万+,用户互动次数达2万,总内容互动率1.25%。

星球号最大的意义,是携程对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关系的一次尝试性改革。

传统OTA模式下,平台的流量是高度集中的,旅游商家想要在这条公域流量大河中获得红利,高度依赖平台对商家的流量倾斜。旅游商家的产品越好,流量倾斜就越大,这符合市场规律,也带来两个尖锐矛盾:

其一,“大者恒大,小者恒小”。OTA成为旅游大商家攫取流量红利的舞台,众多中小商家出头越来越难,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中小商家怨气很重的直接原因。

其二,公域流量难以转化为私域流量。旅游商家在这方面最大的感触就是,平台肯倾斜流量,自家生意瞬间报表;平台不倾斜流量,自家生意永远冷清。流量只认平台,不认商家,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之间是隔绝的。

星球号出现后,携程罕见的首次提出了旅游商家“私域运营空间”的概念,并且主动给商家提供私域运营工具和变现通路。

携程希望旅游商家侧出现两点改变:

流量获取方式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索取;

流量运营更强调主观能动性和主动运营;

在这方面,携程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携程酒店旗舰店和度假旗舰店将全部升级为星球号旗舰店,并且带来两个新变化:进一步丰富了营销工具包;增加了商家与粉丝群聊功能。

这意味着携程给了旅游商家进一步的运营空间,后者可以在携程平台上公开建立私域流量池,养自己的粉丝,而且还是公明正大的将携程宝贵的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让携程用户转变为商家用户。

对于携程,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新。在旅游业内,上一个如此强调商家私域流量和官方旗舰店概念的还是飞猪,也从侧面说明,开放平台公域流量,向旅游商家私域流量转化,正在成为行业大趋势。

04

携程对能够开星球号的“旅游商家”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企业,而是“全业态全链路”的从业者,包括:

旅业KA品牌商家:酒店品牌/航司,目的地/景点

旅业生态从业者:民宿主/导游/定制师、本地玩乐达人/跨界红人

旅行内容创作者:B站UP主、小红书博主、抖音、快手达人

旅行消费者:旅行爱好者、携程优质用户

其中有两类“旅游商家”是携程先期重点扶持的:

目的地/景点;

旅业营销人;

目的地/景区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拓展线上影响力,往往只能收获短期流量和曝光,缺乏私域空间和流量运营机制。而且目的地/景区的内容创作更为UGC,大多存在于游客的一言一句中,分散性强,很难聚合。

携程希望尝试通过目的地/景区入驻星球号,把全网的内容聚拢起来,配合上携程的投放系统,实现一站式组织、生产、投放、内容聚合和流量沉淀。为更多目的地/景区打造“丁真+理塘”的爆款项目,做铺垫。

旅业营销人,是导游小哥、民宿老板娘为代表的庞大个体从业者的统称,他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也最缺乏关注。携程计划未来开通星球号认证通道,让这些个体能够有一个营销阵地和私域空间。

从传统旅游商家,到目的地/景区,再到旅业营销人,携程布了一个很大的局。

旅游营销只是革新的切入口,携程进一步发力的是“内容生态”。

05

内容生态是旅游营销枢纽的底层设计,也是星球号实现旅游营销的具体手段,有两个重要的支撑点:

直播平台;

携程社区;

去年3月,携程为应对疫情冲击,临时上线了梁建章个人IP为特色的“携程BOSS直播”,没想到一炮而红,自此梁建章不仅放飞自我,携程也在一年之间摸索出一条通过直播打造内容生态的新路径。

2021年,携程将直播平台化,开辟专门的直播频道,旗下三档栏目《BOSS直播2021》、《携程全球特卖联播》和《携程超级品牌日》。

从任务分工上看:

《BOSS直播2021》倾向于携程官方品牌推荐;

《携程全球特卖联播》针对中小旅游商家和景区目的地,解决的是这些B端用户直播从0到1的问题;

《携程超级品牌日》针对大旅游商家、品牌旅游商家,通过扶持头部玩家做大做强,引领整个供应链商家体系;

这一直播平台架构已然完整,基本覆盖了大中小旅游商家,能够在2021年形成较为稳定的直播内容输出能力,携程也成为继飞猪之后,旅游行业中第二个能够搭建直播平台的巨头。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携程向所有旅游商家开放了直播的功能和权限,但是在短期之内建立自己的直播生态依然有挑战,主要原因是中小旅游商家直播并不活跃,大旅游商家和品牌旅游商家是主力,这是旅游行业性问题。

携程社区升级包含三方面:

创作者升级:KOL和UGC之外,还引入KOC、行业专家、商家、跨界机构等;

内容升级:除了旅行攻略,扩容到生活方式、吃喝玩乐、打卡测评等领域;

玩法升级:打造一个集线上线下活动、综艺IP、跨界演出、年度盛典等形式为一体的花式玩法;

劲旅君观察到携程社区几个很有意思的点:

创作者的优质攻略,有机会在携程站内外的各种渠道推送给全网用户,包括APP首页、Boss直播、产品详情页,还有机会登上携程的开屏或者景点酒店的官方推荐。

帮助创作者们从潜力用户的KOC升级到签约旅行家KOL,再到明星旅行家KOS(Key opinion Star)。

启动《城市攻略簿》的栏目,将每个城市结合它的性格,制作最具风格的盘点内容,帮助第一次来的游客快速找到想玩的地方。

打造了官方帐号“魔都探店情报君”和“魔都探展情报君”,网罗最值得吃喝玩乐的店。

大家是否从中看到了“马蜂窝蜂首”、“小红书探店”、“穷游锦囊”的影子?不可否认,携程正在吸收各家之长,打造一支忠诚于携程的内容创作者团队,在完善旅游攻略社区的基础上,向生活方式社区进一步过渡。

回到携程新战略“旅游营销枢纽”。

作为一个在用户、创作者和供应链三者之前搭建的平台,谋求通过不同产品对内容、货、流量、变现这些不同需求,提供流通和转换。

理论具备,框架初建。

至于这个“枢纽”是否能够按照推演的模式运转,携程还需要更多时间。

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新战略不会一蹴而就,甚至在未来会面临失败与调整,只有经历过这些磨难,携程才有可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