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旅博会如期开幕 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新潜能

9月10日,2021年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下称“旅博会”)如期开幕,线上线下3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内21个地市的文旅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数十家旅游目的地和文旅机构企业参展。

同日,广东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共发放约1000万元惠民补贴券,首期惠民补贴消费券第一期已发放5.85万张,金额合计306万元,预计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

旅博会走过十余年来,已然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盛会。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如何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下好文旅消费的先行棋,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记者在本届旅博会上看到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文旅展区”首次亮相

数字文旅被视为广东文旅产业最具潜力的板块。

戴上VR眼镜,通过交互式系统的简单操作,仿若亲身踏上梅关古道,这样的数字文旅体验已经愈发广泛运用到文旅场景中。广东星海演艺集团携手12家成员单位开设“数字文化站”专区,现场展示了VR文博、VR非遗、VR旅游、VR演艺、VR展览、VR红色主题展演以及沉浸式交互剧场等数字文旅新应用。

该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负责人何超说,依托互动沉浸式数字体验技术的成熟运用,云端数字文化内容通过大屏、小屏、穿戴等设备,突破空间定位,可以输送至各线下站点以及千家万户,实现文化惠民。

围绕5G+大数据、VR、数字孪生、裸眼3D等技术,广东移动展现了多项应用场景,深度呈现其数字文旅为景区管理所提供的智慧管理方式。

旅博会向泛旅游延展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户外休闲运动正在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在本届旅博会的参展商名单中,不乏做体育用品的企业。

迪卡侬(广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场营销负责人彭敏君说,文旅和体育是密切相关的,未来将在广东市场拓展露营、滑雪、水上运动等与文旅紧密联系的业务,为大众提供品质生活方式。

“冬奥会的举办让我们看到冰雪旅游的新商机。”在广州凯乐石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产业运营副总裁杨龙看来,广东户外休闲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他希望可以借旅博会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专业的户外运动服务团队,特别是冬奥游有望带旺冰雪旅游,登雪山、滑雪等专业户外休闲运动的消费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深挖。

多年来旅博会不断向泛旅游领域延展。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同行业与文旅跨界产生的“新文旅”不断涌现,让文旅产业呈现出新气象,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动漫、研学成文旅融合重镇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文化元素在旅博会上得以呈现。在2021广东文旅推介大会上,广州交响乐团、广东歌舞剧院、广东粤剧院带来的精品文艺演出,彰显了地道的岭南文化韵味。

广东省动漫行业协会秘书长敖刚敏向记者展示了展厅上数十个广东动漫原创IP。在他看来,动漫行业聚焦内容生产,可以为文旅行业做内容方面的赋能,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旅游消费有望转化为文化消费。

在旅博会上,研学领域的参展商亦表现积极。在明礼德展位上,负责课程研发的璞远教育研发总监谢天天告诉记者,广东是最大的旅游集散地,让优质的研学教育产品触达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是该公司本次参展的初衷。他认为,在“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正在为更广大的家庭所关注,而研学旅行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中,文旅融合的产品亦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和去年一样,在出国游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国内游、省内游高端优质线路仍是今年的主打产品。

“尽管疫情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应对突发更加从容。”在广之旅常务副总裁赵文志看来,旅博会线下办展,也让更多公众看到了旅游业的韧性和复苏的信心。

剧本杀火遍文旅,是用户入戏太深or业内自嗨上头?

近日,重庆邮轮剧本杀引发舆论热议,6月9日,央视网发文《高考结束后去哪儿玩?#重庆推出游轮剧本杀#》,随即大量网友参与评论并转发,微博话题:#重庆推出游轮剧本杀#冲上热搜榜,截至6月17日9时,该话题阅读次数达1.8亿,讨论次数1.8万,受此推动,景区剧本杀爆火出圈,业内给与高度关注。

这是继火热的“盲盒”营销后,旅游业又一次营销出圈事件。而剧本杀这一备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社交娱乐“新宠”,也成功引起各方注意。剧本杀游戏,逐渐从写字楼、商业街一步步更深层次融入到旅游相关产业之中,从景区到酒店,再到邮轮,旅游圈以剧本杀为创意IP切入点,拉开新一轮营销“混战”。

所以,出圈的剧本杀,会是旅游业的下一个风口吗?

01、剧本杀出圈,旅游圈内卷

近日,火出圈的重庆邮轮剧本杀,是由飞猪联合世纪邮轮共同打造推出的首个邮轮剧本杀产品。该款产品5月24日在网上进行内测,招募游戏玩家,活动场景设置在重庆长江邮轮,邀请6名玩家开展一次长达3小时的民国风主题沉浸式剧本杀探秘推理体验。活动推出后,经营方收到高质量简历超150份,报名用户包含剧本杀资深玩家、剧本创作者等,参与者均是年轻消费者,95后、00后占多数。

来源飞猪旅行

剧本杀走上邮轮,飞猪并非首例,早在今年3月20日,武汉最大沉浸式剧本杀《暗礁——长江专场》在“知音号”游轮开演,项目运营方将“知音号”打造成四层各具特色的船体空间和复古舱房,5幕互动话剧会贯穿整场剧本杀,200名玩家跟随任务线进入游轮的各个区域,执行各类主线任务和互动游戏,沉浸感十足。

此外,酒店集团也成为剧本杀的重磅玩家。5月10日,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与 NINES 推理馆正式签约,这是国内首家传统五星级酒店与剧本杀的首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酒店+剧本杀”沉浸式实景游戏产品,以酒店现有设备、地理位置与内部环境条件为核心展开设想,初步计划于6月面世。产品形式分为三种:桌面剧本杀、实景剧本杀和两天一夜式剧本杀。随即不久,郑南雁创立的百达屋集团也宣布推出剧本杀品牌“甜水镇”,将有可能在酒店场景落地。

除了上述形式,近年来,剧本杀与文旅景点的融合也愈发广泛。最早名动业内的成都青城山“壹點探案”是全国首家两天一夜实景沉浸式探案馆,凭借沉浸式剧本杀+特色名宿+当地美食的系列经营服务,为消费者带去耳目一新的体验。自2018年底开业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批消费者前往打卡,这种独特的沉浸式剧本杀体验直接推动当地民宿产业升级换代,“景区+剧本杀”这一经营模式也为其他景区打开了创新运营的思路。

随着剧本杀在旅游业的渗透加深,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剧本杀+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酒店、民宿、景区、古镇、古城、温泉、剧场、文化体验园等文旅场景中,陆续出现剧本杀的身影,放眼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海口、南京、长沙、成都、洛阳等城市,“剧本杀+文旅”的沉浸式产业建设势头正热。

来源微博

就近期来看,山东各大景区开始打造沉浸式项目,实景剧本杀也包含其中;飞猪在端午节前夕,APP川渝好戏页面上线了成都崇州街子古镇的全沉浸式剧本杀,这也是全国首个古镇剧本杀;6月10日,爱奇艺自制剧《风起洛阳》与中渡签约仪式在洛阳洛邑古城举办,双方就《风起洛阳》影视剧IP授权展开合作,合作内容包括《风起洛阳》大型沉浸式剧本杀。剧本杀正在一步步融入文旅行业的版图。

02、旅游圈为什么要做剧本杀?

邮轮、酒店、景区等旅游相关产业纷纷引入剧本杀,可以看到,“剧本杀+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已成趋势,而文旅产业争相做剧本杀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究。

首先,最直观的原因在于剧本杀的火爆以及其潜在的巨大市场经济潜力。剧本杀有多火?根据艾媒咨询分析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以36.1%排名第三,位于看电影(38.3%)和运动健身(36.4%)之后;另根据日前发布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在剧本杀消费用户中,超七成用户为30岁以下年轻人群,其中,学生群体占比高达近28%。

对应此次飞猪联合世纪邮轮推出的邮轮剧本杀产品,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年轻消费群体对剧本杀的喜爱,希望借此获得年轻人的关注。飞猪整合营销负责人程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飞猪的90后消费者占比已经超过60%,如何推出能吸引他们的产品是飞猪一直在思考的命题。此次推出游轮剧本杀、景点剧本杀产品,是一次创新尝试。创意的灵感来自飞猪年轻的整合营销团队,剧本杀作为团队成员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正是启发团队将其打造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灵感来源。

其次,剧本杀蕴藏着极大的市场经济潜力。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度,全国剧本杀店铺爆发式增长至12000家,规模突破百亿;另据《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国内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消费者规模或达941万,超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超四成用户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及以上;而按照艾媒咨询的推测,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0.2亿元。

在看到剧本杀市场表现出如此诱人的市场经济红利后,嗅到商机的资本在心动之余已经展开行动,抢占市场先机。以百达屋集团推出的剧本杀品牌“甜水镇”为例,根据郑南雁的介绍,目前剧本杀还没有大型连锁品牌,百达屋作为空间运营商,有机会把这一项目做大,也有机会和其他业务协同。百达屋的剧本杀体验馆可以开在百达屋或开元旗下的酒店,也可以开在购物中心,同时百达屋也在投资小团队做沉浸式演出,将这类活动与酒店住宿体验结合,提升住客的参与感。

对于“剧本杀+文旅”的融合发展,黑猫白猫推理社创始人夏弢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从剧本杀业者的角度出发,他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这一现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剧本杀这个行业,不可能总是在一个房间、几个人,当做一个桌面游戏来玩,想要更长远的发展,一定要破圈,并且需要更多的业态去发展。因此跟文旅相结合可以达到互补效果,不仅强化剧本杀的品牌概念,还能促进文旅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如增加门票营收、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并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是一种双赢、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

不过,尽管看好这种模式,夏弢并没有盲目试水。他表明,如果要尝试,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该融合业态发展尚处于探索期,风险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如果是和文旅产业合作,他自身经营的剧本杀店所在地区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当地最出名的几个游乐园虽有可谈合作的机会,但他本人的精力和成本有限,尚不具备入局的条件。

03、“剧本杀+文旅”这股风能吹多久?

只是,对于旅游圈内掀起的剧本杀引入热潮,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看法。除了认可的声音,也有人认为该现象是旅游产业受困于流量焦虑所致,为了解困不免会出现盲目跟风。后疫情时代,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创新化、品质化追求更甚以往,在国内旅游行业复苏后,为满足游客多方面需求,市场供给端在旅游消费的内容产出上可谓是“挖空心思”、极尽所能。

当下,剧本杀在旅游圈风靡一时的状态,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热度高涨的旅行“盲盒”类产品。今年清明节前夕,同程旅行推出“机票盲盒”在全网爆火,博得大众眼球;随即,“盲盒”营销之风席卷了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携程、马蜂窝、去哪儿、飞猪群起而效仿,“五一”小长假前,各大OTA平台的“机票盲盒”“酒店盲盒”“目的地盲盒”等系列产品应声而出,“盲盒”营销在旅游圈内引发的盛况犹在眼前,但一段时间过后,热度已悄然冷却。

有鉴于“盲盒”营销的表现,此时再看剧本杀掀起的波澜,也就能理解业内人士的质疑与担忧。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分析表示,剧本杀目前十分火热,一些文旅产业引入剧本杀,一定程度上会存在跟风的原因,与此前很火的“机票盲盒”相似。但这一现象也反映出,现在旅游行业所存在的一个痛点,即内容业态的缺乏,不论是景区、酒店、还是邮轮,都面临着如何更深层次地挖掘用户消费空间的难题。

但剧本杀又不同于“机票盲盒”,“盲盒”产品是一种游戏机制,但引入剧本杀却是实实在在的投资,需要更为谨慎地对待。周鸣岐指出,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型业态,适当引入文旅消费场景,的确会给旅游行业注入新活力,但引入剧本杀的门槛较低,容易造成跟风泛滥;此外,剧本杀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原封不动地引入并不可取,在场景、内容、参与机制的打造上,皆需长远规划、灵活调整。

夏弢也提出相似看法,剧本杀行业是高度消耗内容的产业,所以打磨好的内容是跟文旅行业相结合的重中之重,与一些文旅产业的融合匹配也并非易事,包括运营模式、服务水平、产品更新迭代,如何保持可复制效应,掌控更新节奏,都是未来需要去探索的事情。

周鸣岐强调,旅游出行与城市休闲有一定区别,“剧本杀这一业态主题太过明确,受众群体也会因此局限,其作为城市休闲娱乐项目来说,前景广阔,但至于融入旅游产业后将会呈现何种发展趋势,还需时间检验。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旅游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业态产品产出,特别是针对旅游度假,而这更需依靠业内自身的力量推动实现。”

直白来说,借用外力破局非长久之计,行业向内突破才能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