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走红第三年,酒店为什么还玩不转?

五月份,新媒体渠道发生了一些大事。

抖音上调了对商家的交易抽佣,企业微信实行软件服务接口收费制度;在视频内容方面,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借由演唱会的形式来了场隔空交战;小红书的商业化进程再度提速。

诸多新媒体渠道正在逐步成为酒旅商家的运营阵地。截至2022年3月21日,抖音生活服务合作旅游门店超70万个,覆盖全国超50%的城市,截至2022年1月,GMV同比增长234倍。在小红书上,“旅游出行”是2020年以来小红书增速排名第二的品类,仅次于美妆。

5月30日,在2022年环球旅讯数智论坛(DIC)重庆站上,丽呈集团品牌副总裁吴梅、雅诗阁中国区域副总经理(重庆、武汉、长沙)许哲荣、OTM(中数旅科技)创始人孟令航围绕“酒店数字化转型在私域与渠道运营中的进展及趋势”的话题展开讨论,本环节由环球旅讯市场经理曾琳昕主持。

01

私域流量不是“躺平”的酒店会员

三年前,酒店行业还对“私域流量”的概念比较陌生;今天,私域流量已经成为了酒旅企业的标配。

在孟令航看来,构成私域流量概念的三大核心是可触达、可互动、可交易,私域池的最终目的是让用户与酒店达成交易。私域流量可简单称之为会员,但不是指“躺在”酒店会员体系内的“电话不接、短信不看”的用户,因此酒店需对会员按等级、间夜量消费力、消费行为等进行区分,通过完善会员画像助力企业私域池的搭建。

过往,酒旅企业往往在微信平台上构建私域流量,吴梅认为,私域流量不应该拘泥于某一个工具或平台。

公开资料指出,目前微信有超12亿月活,抖音有超6亿月活,快手月活近6亿,小红书月活达2亿,破亿月活的平台对酒店品牌而言都属于公域流量。酒店应该将各家新媒体平台的公域流量沉淀到自身的私域池里,不断触达,形成“认知—喜欢—忠诚—裂变—推荐”的链路。

许哲荣也认为,酒店要通过多平台推广品牌,吸引“志同道合”“需求匹配”的群体进入私域流量池,再通过会员奖励计划加强私域池里的用户粘性和促进复购。

“自2019年雅诗阁全球会员忠诚度计划——“雅星会”,这个集团内部最大的私域流量开启运营以来,每年的会员增速约为40%;而通过微信小程序、官网等渠道获得的线上直客订单,约90%来自于我们的会员,会员复购率则约为50%。”

“不过,无论线上、线下用户都存在用户生命周期,从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到流失期。”吴梅指出,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是通过C端用户需求倒推产品需求,而后倒推运营需求,通过产品开发、运营SOP迭代,刺激酒店产品营销和服务的提升,才能帮助酒店更好地服务好用户。

02

用户在哪,酒店去哪

“酒店营销、运营方式的改变,都源自科技的发展。”孟令航指出,在时代车轮向前滚动时,酒店往往乘坐的是“末班车”。

孟令航提及,一些业主认为酒店物业是固定资产,选择了不错地段,流量即可源源不断涌现,但事实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强有力的曝光才可能激活酒店市场更大潜力。当下,视频正逐步将用户的注意力从图文手中夺走,所有行业或许都值得用视频或者直播做一遍。

不过到了2022年,就算是视频和直播渠道也在多元化,这让酒店品牌眼花缭乱。

“用户在哪,酒店去哪。”吴梅认为,酒店运营新媒体为的是品牌传播和品效转化。品牌传播宜选择流量高地,而用户画像匹配则能强化交易。

在许哲荣看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平台运营有不小的困难,应选择符合自身调性的平台重点运营。“酒店首先要明晰自己的用户画像,探寻用户和媒介的匹配度。目前,抖音和微信是用户生活和娱乐两大渠道,是酒店可以核心押注的两大媒介。”

“抖音走的是算法逻辑,用户在被商品或视频触达后,通过观看时长等机制被贴上特定标签,进而抖音向用户不断推送相似的内容;微信视频号则是熟人社交圈的模式,以社交圈的好友为起点,进行社交裂变。”

孟令航认为,即便二者看似差异化的算法逻辑,但实则殊途同归,微信以私域影响公域,抖音从公域沉淀私域,两者都在将公域和私域的流量相互交融。

对于酒店而言,无论是运营抖音,还是运营微信视频号,真正需要做的是归纳运营逻辑,形成标准SOP。孟令航分析到,微信的启动核心是通过企业微信加好友方式,加大、加宽、加深私域池,再凭借企微或运营工具,将产品或优惠券等福利发给用户,形成复购和转化,抖音则是抓住酒店核心传播点,做到单点突破。

但是相比微信,近两年抖音上无论是团购体系的建设,还是兴趣电商以及本地生活的概念更为火热,如何挖掘抖音平台的红利也成为行业焦点之一。

“抖音自带内容属性,要掌握流量密码才能突围。目前抖音在酒店类目的布局还处于初期,这给了酒店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机会。”吴梅说。

在抖音开店和线下开店,在吴梅看来逻辑是相通的,“投流就是让品牌被用户看到,可以看成拥有线下的黄金地段;账号内容即是酒店门面的装修,而达人和代理运营机构即为酒店品牌的分销商和代理商。”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商家为了提升在新媒体矩阵的运营效率,也促生了大量代运营公司。据艾瑞咨询统计,截至2020年底直播服务机构在电商机构中占比超80%。

许荣哲指出:雅诗阁的新媒体渠道,基本由集团自主运营,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内容选择及投放上做到更准确、更灵活、反应更快、主动性更强。未来,随着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开发,不排除引入第三方的可能。

03

从全员营销谈起

需求衰退下酒店如何找到出路

私域流量大热的背后,是曾经多个营销概念在媒体层面的“退烧”,全员营销就是其中之一。

全员营销的概念过往更多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众所周知格力电器曾经运用全员营销实现销售的增长。

简单来说,全员营销是指调动员工、门店导购、经销商、合作伙伴、用户的社交资源,借助他们的社交影响力,实现用户价值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信作为社交工具的兴起,全员营销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虽然“全员营销”已很少被公开讨论,但一直是酒店营销的一种思路。

雅诗阁就是全员营销的践行者之一,许荣哲认为,每位员工都是酒店的一份子,与酒店息息相关的存在,全员营销的沟通策略和内容与品牌形象紧密相关,酒店员工对酒店品牌有自豪感,对品牌有价值认同,就可以形成一个站点感染其周围的群体,甚至可借助外部KOC的影响力,把酒店的品牌扩散而出。

相比全员营销,吴梅认为,基于全员营销扩展至全民营销更为关键,“只有酒店将服务做好,才能形成用户端的口碑效应,继而让用户愿意推荐酒店,再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用户运营以及员工激励,让用户和酒店员工都成为酒店的代言人,实现真正的全民营销。”

无疑,酒店想利用全员营销低成本获客。但用户出行频率被疫情压制而减少,酒店全员营销的价值很难发挥到最大。

“当下,或许是酒店经营品牌的时机。”吴梅指出,当下酒店可通过预售或内容种草持续让用户产生感知,丽呈在丽呈会小程序、服务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种草占比也逐步增多。

此外,吴梅认为,市场低迷之际亦是酒店转型之机。举个例子,丽呈東谷酒店过往以商旅客为主,如今也正在探索如何吸引休闲旅客。今年3-4月份丽呈与携程社区合作丽呈東谷超级品牌日之“春日城市微度假”主题活动,与用户共创在城市及周边酒店旅行的方式,该活动获得超1亿的曝光量,超30万的用户互动,且有2.96万的用户发帖参与话题。“目前消费形式很明显,本地市场是酒店市场的主阵地,酒店要学会变通,依据消费形态创造酒店新的产品形态。”

 “时代转折已经发生,酒店应该思索如何面对新的生态、新的用户、新的消费方式,从而改变酒店过度依赖于差旅客户的模式,利用好渠道,重新包装产品,服务好本地客户才是核心。”孟令航总结道,酒店需要持续找准用户需求,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迈向获取新渠道流量之路。
(环球旅讯)https://www.traveldaily.cn/article/162721

KFC(肯德基)私域运营推广策略

前两天我去肯德基买鸡腿堡的时候,店员小姐姐对我说,现在加他们的微信群能得到新人福利。本着羊毛不薅白不薅的原则,我立马扫码加了群。结果在群里待了几天以后,我是早也下单晚也下单,还时不时蹲个 1 元秒杀,连同事都说我最近怎么这么钟爱肯德基?

讲真,肯德基的私域确实玩得好,不知不觉我都快被转化成成熟用户了!

并且我发现 ta 已经完全将社群和小程序打通,而且社交电商那一套儿也玩得贼溜,堪比拼多多……

再看看隔壁麦当劳的私域社群,简直被肯德基吊打完虐好吗!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深度扒一扒肯德基私域运营背后的秘密。

01、引流:进行流量积累

想要做好私域运营,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用户的基本盘。

那么,肯德基的流量都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

1)线下门店引流

对于肯德基来说,引流的第一步,当然是线下门店。

首先,在肯德基的取餐大厅里,放着很多引流海报。

肯德基没有通过人力劝说,而是通过海报上的优惠信息,引导用户扫码加群。

这样一来,既节省了人力,也能够为用户提供加群动力,大大提高了引流效率。

当用户进群以后,群里会自动弹出欢迎语,引导用户点击“入群福利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当用户进入“入群福利指南”页面时,系统会提示用户添加群主企业微信,才可以领取新人礼包。

这样一波操作下来,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流程,就能够将用户沉淀在社群、小程序和肯德基企业微信账号上。

其次,当用户在排队时,店员还会通过话术,引导用户在小程序上下单。

您好,现在排队人数较多,您可以扫码进入小程序,在小程序下单取餐噢!

你看,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用户排队的问题,又能够将用户引流到小程序上。

2)公众号引流

要给小程序引流,最方便的肯定是同生态的微信公众号。因此,肯德基对公众号和小程序进行了深度绑定。

用户一点进肯德基的微信公众号,就能收到肯德基自动发送的欢迎语,并且被引导点击进入小程序页面。

并且,肯德基还会在每一篇推文的下方,贴上小程序的跳转链接,这样用户上一秒看到吮指原味鸡的最新优惠,下一秒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小程序下单。

这样一来,既简化了引流过程,又降低了操作门槛,引流效率是不是分分钟提高了!

02、社群:触达和转化流量

讲真,肯德基的社群做得好不好,你对比一下麦当劳就知道了。

要我说,麦当劳的社群运营简直可以成为业界反面教材了……

1)欢迎语文案:展现社群价值

一进群,就能够从欢迎语文案上感受到肯德基和麦当劳做社群的差距。

麦当劳的的欢迎语文案,虽然押韵且”对仗工整”,但是内容非常单薄。

ta 既没有第一时间表达清楚自己的社群价值(所谓的“优惠”和“福利”是什么?怎么领取?),也没有利用新人礼包完成首次转化(进群的好处统统没有)。

这就意味着 ta 没有给出用户留下的理由,很可能导致用户快速流失。

对比之下,肯德基的欢迎语文案就“专业”多了。

首先,肯德基一上来就清楚明白地告诉用户,群内有新人入群专属礼(提供链接)、秒杀活动、每周尖货推荐和不定期的惊喜。

这样一来既展现了社群价值,又为用户提供留下的理由,方便用户留存。

其次,肯德基在新用户进群后立马进行了福利反馈——引导用户点击链接领取新人礼包,快速转化新用户的同时,还能树立该群“确实优惠”的形象。

最后,为了证明群内确实有优惠,还发送了优惠小程序链接,链接上清楚写着“今日优惠上新啦!”,这样一来大大缩短了用户的下单路径,提高了下单率。

2)群主设定:拉近双方距离

在两边的群里带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群主设定完全不一样。

麦当劳这边的群主非常像一个机器人……(我怀疑但没有证据)

因为,麦当劳所有的社群群主都统称为“麦麦小助手”,并且无法添加为好友。我尝试从群里添加 ta ,但遗憾的是我的好友申请一直没有被通过。

此外,从添加页面上看,麦当劳这个店长的名片也十分简陋,只有麦当劳餐厅的企业认证和实名认证。

这样一来,麦当劳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只会推送信息的机器人,很难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对比之下,肯德基的群主就非常具有真实感。

肯德基的群主就是该店面的负责人,你不仅可以在资料页看到 ta 的企业认证、店长职位,还可以看到 ta 的真实姓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优惠活动,或者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和 ta 私聊,进行一对一的对话。

这样一来,对于用户来说,即使在线上,也有一种被真人服务的感觉,体验感 upup !

3)触达节奏:培育成熟期用户

做社群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群内的触达环节。

还是拿反面教材麦当劳举例,ta 的推送节奏不仅缓慢,而且“古早”——不是按照就餐习惯,而是根据各种“节假日”和“店内活动”进行推送。

比如,因为 5 月 28 日是“国际汉堡日”,于是麦当劳在下午 4 点发起了送汉堡的活动……

你看,一方面大家对这个“国际汉堡日”没啥关注度,参与感自然很低。

另一方面,下午 4 点这个时间既不接近午饭,也不接近晚饭,用户就是想领优惠也很难产生需求。

而在肯德基的社群内,所有推送都是有时间节奏的:

首先,肯德基每天的第 1 条推送,一定是当天的特惠集合。

一方面,店长会以集合的形式,让大家清楚明了地知道当天哪些产品有优惠活动;另一方面, ta 还会配上这些产品的精美海报,烘托购物氛围,进一步刺激用户下单。

其次,每天中午 12 点和晚上 6 点左右是肯德基的固定推送时间。

比如,中午 12 点的时候,店长会在群里发起每日难题“中午吃什么”,进而推荐起当日的优惠午餐。

一方面,肯德基利用“午餐吃啥”这个问题,为用户创造了合理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又通过“推荐优惠午餐”刺激用户下单。

从长此以往,说不定用户就养成了在肯德基吃优惠午餐的的习惯,复购率自然就上去了!

最后,肯德基还会不定期在群里发起各种各样的“ 秒杀”活动,刺激用户持续关注:

比如,店主时不时会在群里发蛋挞等小零食的一元秒杀活动,给用户营造一种群内比群外更优惠的感觉,这样一来用户就会经常关注,粘性可不就提高了!

4)呈现形式:促进社群转化

在呈现形式上,麦当劳也踩了社群运营里的很多雷。

比如,麦当劳有的购买链接不是微信小程序而是淘宝的购物码,用户想要下单就必须复制购物码,打开淘宝 app 然后在淘宝下单使用……

再比如,麦当劳还经常出现重点信息藏在超长图片里,想要了解相关信息就得下载并查看原图这种现象,既浪费用户时间,又降低打开欲。

相比之下,肯德基的推送形式,就显得十分高效且专业。

一方面,ta 每条推送的信息量不多,重要信息上下有空格,并且会配有每周wow会员独享的优惠产品海报,这样是为了方便用户一眼抓住有效信息。

另一方面,肯德基的每条推送下方,都会紧跟着购买链接,用户无需另外打开 app 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加购页面,大大缩短了购物途径,提升了转化效率。

03、小程序:多渠道促进转化

肯德基做私域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通过小程序,利用多方渠道进行转化。

关注肯德基的用户会发现,肯德基有很多小程序,最主要的那个叫“肯德基+”,ta 下面根据功能不同,又细分了很多小程序……

1)社交裂变:口袋炸鸡店

口袋炸鸡店是肯德基的一个下单小程序,用户可以在里面购买各种兑换券,然后凭券去线下门店兑换产品。

官方数据显示,肯德基的“口袋炸鸡店”上线三个月的时候,交易总额就超过目标额的 900%。

肯德基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提供个性化的线上店面,利于分享。

肯德基的口袋炸鸡店,不仅能够让用户以个人名义线上开店,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还可以让用户通过更换皮肤装点自己的炸鸡店。

这种自定义式模式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为用户和朋友分享提供“类似炫耀”的心理动机。

其次,利用优惠券激励,促进裂变。

口袋炸鸡店的主要玩法是以“优惠券”做奖励,引导用户向自己的好友分享特惠单品兑换券。

该用户的炸鸡店,每产生一百块的交易额,ta 就能够得到 5 到 10 元的优惠券。

这种“社交裂变”的方式,可以让一个消费者产生多个订单,从而提高下单率。

最后,邀请明星入驻,增加订单量。

肯德基巧妙地将 ta 和当红明星结合在一起,让每个明星都拥有对应的“炸鸡店”,比如,王一博的炸鸡店、朱一龙的炸鸡店和王源的炸鸡店等……

粉丝想要支持自己的偶像,就必须进店“送糖”(增加人气)或者购买炸鸡。

截止到目前为止,排名第一的朱一龙炸鸡店已经产生了将近 150 万的订单量。

2)活动预告:大玩家

肯德基有一个小程序叫大玩家,就是专门用来推送各类福利活动的。用户只需要打开大玩家小程序,就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最近的活动信息。

这些活动覆盖了付费会员、红K管、甜品站等众多肯德基下设的小程序,不仅品类全面,而且时间清晰,方便用户高效获取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增强用户和小程序之间的粘性。

你想想,用户没事儿就会过来看看最近肯德基有什么优惠活动,这用户粘性不就提升了吗?

3)用户分层:红K馆和亲子乐园

除了口袋炸鸡店和大玩家以外,肯德基还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了细分小程序。

比如,为咖啡爱好者提供了红 K 馆小程序,用户可以在里面下单各类咖啡和烘焙甜品。

首先,在用户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首页,肯德基一方面选择通过大篇幅咖啡海报进行氛围烘托,增强购物欲望;另一方面通过文案“购买现磨咖啡,享受超值烘焙加购价”,强调咖啡“现磨”并且价格“实惠”的特性。

其次,肯德基在红 K 馆选购页面的设置上也是十分用心。

基础操作——自动定位并标明送达时间,方便外卖用户下单。

同时,鉴于常喝咖啡的一般都是时间紧张的职场人士,肯德基在分类上将人气推荐排在最前,而且大多是搭配好的咖啡套餐,既降低用户的选择难度,又无形中提高了客单价。

在页面左下角,还有跳转炸鸡小程序的路标箭头,方便用户跳转到普通购物界面,降低用户操作门槛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再比如,肯德基还为有小朋友的用户提供了亲子乐园小程序。

家里有小朋友的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小程序报名“餐厅故事会”、“制作创意汉堡”和“体验餐厅服务员”等亲子活动,为孩子预约肯德基主题生日派对,还可以购买亲子卡,享受亲子折扣价……

不同类型的小程序,本质上是肯德基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通过细分小程序功能,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

04、会员体系:分层激励降本提效

众所周知,成为会员的用户,更容易对品牌保持忠诚,在用户生命周期内也会为品牌创造更多价值。

为此,肯德基准备了一套细节满满的会员运营,你不服都不行:

1)激励普通wow会员

首先,肯德基会员运营的第一步,就是降低会员的注入门槛,让更多的用户成为免费的 wow会员。

现在,注册成为 wow会员非常容易,只需要微信一键登录“肯德基+”小程序就行。

手机号可直接从微信拉取,详细信息也可以注册后补充,注册路径很短,有利于扩大会员基础。

其次,建立恰当的用户激励体系,对于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提高用户复购率具有重大作用。

为此,肯德基针对 wow会员在两方面进行激励。

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消费积累 V金,然后在小程序 V金商城进行商品兑换,消费掉自己累计的金币。

在小程序首页,用户还能够实时看到自己的金币变化,这种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也大大加强了用户的消费动力。

另一方面,用户还可以通过做任务获得勋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任务的完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户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获得勋章,另一种则是通过下单获得勋章。

这样一来,肯德基获得大量用户数据的同时,还提升了用户 arpu值。

2)细分各种付费会员

有了庞大的 wow会员基础以后,肯德基还推出了付费会员小程序。

首先,在付费会员的设置上,肯德基对用户进行了精细化运营。

小程序里,有五种会员卡可以供用户选择——大神卡(常规会员)、亲子卡(提供受亲子套餐折扣)、宅神卡(免配送费)、咖啡卡(提供每日咖啡优惠)、早餐卡(提供早餐折扣)。

发现没,肯德基在为普通用户提供一个覆盖范围广的大神卡(享受所有优惠,但是优惠力度又有限)以外,还进一步拆解了用户需求,将其场景化,然后推出更多专项会员卡。

比如,向有小孩的家庭推荐亲子卡,让他们享受到优惠套餐的同时可以参加各种儿童活动;向每天喝咖啡的白领推荐咖啡卡,让他们享受到廉价的现磨咖啡;向喜欢点外卖的居家人士推荐宅神卡,点餐免配送费……

这样一来,专项会员卡和对应人群的适配度更高,更有针对性,转化能力也就更强。

比起通过大神卡降价促销吸引用户,肯德基所花费的成本自然更低。

其次,在付费环节,肯德基还做了钩子。

举个例子,咖啡包月卡对新人有一个活动,只需要花 38 元,就可以实现每天只花 1 块钱就能买到现磨咖啡。

于是,在第一个月里,很多用户会出于最大化利用会员卡的心理,反复购买 1 元咖啡。

这样一来,不仅复购率大大提高,而且还有利于用户养成消费习惯。养成习惯后,以后即使没有 1 元优惠,可能也会选择继续购买……

3)和其他品牌开展异业合作

单单大神卡这一种付费会员,肯德基就推出了多种购买链接。

比如,常规大神卡是30元/90天,但是用户只需要加 8 元,就可以得到喜马拉雅一个月会员,或者必胜客尊享卡/宅享卡等权益……

这种异业合作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用户客单价,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了用户圈层,为彼此引流。

05、结语

说真的,现在私域运营这块儿确实很火,无论是新零售还是传统行业,都想要乘着这股东风,分一杯羹。

但是,私域的本质是为用户服务,如果像麦当劳一样只是套着私域的壳子,粗暴地把用户拉到微信群里发广告,是很难实现高转化的。

反观瑞幸、肯德基这些品牌,从线上线下引流,到各种精细化运营的细节创新,几乎都是紧紧围绕着用户需求,一步一步往前推进。

超强的用户意识不仅让这些品牌的更上一层楼,更是帮助瑞幸在爆雷之后凭借私域起死回生:

所以说,在如今人人强调私域经济的大环境里,谁更能够从用户视角出发,谁就能够抢占一席之地。

作者:青瓜早报

来源公众号:流量Plus(ID:liuliangplus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