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先行一步”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孟苑全景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1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决心在乡村振兴领域实现新突破。邹城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市委、市政府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杠杆作用,实施“个十百千万”行动,包括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培育10家农文旅融合型“小巨人”企业、扶持100个乡村精品文旅样板、培植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激活乡村万众创业,开创了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邹城模式”。

大项目引领,蓄水引“金鱼”

近期,投资15亿元的孔孟研学文创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包括国学文化馆、六艺体验馆、综合服务中心,集研学体验、文创商品研发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有望盘活周边乡村文旅资源。

4月初,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后,邹城市立即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邹城市“个十百千万”计划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成立由邹城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邹城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利用3年时间,以文旅产业激活乡村万众创业。

邹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壮大文旅产业雁阵集群,当地投资8亿元建成使用的孟苑项目,是2022年山东省旅游发展的重要观摩点。同时,邹城市强力推进孟苑、两孟、峄山三大优势资源一体发展,创建5A级景区,投资50亿元盘活片区内建设用地、老村址,规划布局孟母小镇、九里花溪等项目,拉动项目投资近60亿元。

邹城市坚持大项目引领,落实“四个一”助企攀登措施,实施A级景区提升计划、农文旅企业孵化计划。过去5年来,当地先后建成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等投资3亿元以上的乡村文旅项目12个。

此外,邹城市坚持市场牵动原则,年列支100万元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年均拉动消费500余万元。当地提出“小微文旅产业园”理念,实施文旅创客行动,拟规划投资2亿元,建设10处“悦农家”消费集聚区、10处“后备箱”购物市场、10处“夜画邹城”乡村夜经济消费集聚区。

品质第一位,特产变名产

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为邹城留下数不尽的民俗文化遗产。为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当地近年来建立手造资源、项目产品、非遗名录3个“信息库”,推出邹鲁糊粮食茶、峄山松墨等手造产品128项,吸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人。

比如,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村村民张扬创办的山东伏陶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

同时,当地实施“千家旅栈”计划,市财政列支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金,重点扶持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已培育上磨石村“柿子红了小院”等品质小店180余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乡村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依托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城市开设京东邹城文旅旗舰店,上线“一部手机游邹城”智慧平台,新发展电商专业村6处,发布24个系列300多种孟子文创IP,将文创延伸到乡土产品等领域。

邹城市还采取“文旅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大束蘑菇、看庄土豆、张庄大樱桃等乡土优质特产,擦亮地理标志,形成品牌溢价。石墙镇农民张兵投资5000万元创办的山东光头李记食品公司,借助乡村游东风,2021年冻干果蔬精加工实现产值790万元。

聚焦乡村游,生态获红利

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邹城市的上九山古村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上九山古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为国内罕见的石头村落,村内至今保存着玄帝庙、南山寨、老古井等古迹。

近年来,邹城市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探索“古村+商业”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投资8.9亿元开发上九山古村,再现柳编坊、酒坊等作坊工艺,打造婚俗院、老学堂等经典特色小院,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

依托东康王村秀美的田园风光,邹城市招商引资建成两万平方米的采摘体验馆和“亚洲第一玻璃栈道花桥”,打造田园生态示范园,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收入1200万元。

同时,为做好“自然+文化”文章,当地将大洪沟村70余套农院、400亩土地整体流转,建成乡风大礼堂、集市街区和19套民俗小院、6幢大师工坊,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万元,所在镇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在泉山沟村,邹城市相关部门支持社会力量保持原生态村落风貌,通过租用农村闲置资源、农民入股土地等形式,建成精品民宿客栈8间,改造青年旅社17间,打造民宿院落36处,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邹城市将坚持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推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和市民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构建乡村文旅大市场,激活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全国首个《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发布

近期《上海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发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乡村社区共同体。

继2018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发布之后,“社区生活圈”理念进一步延伸到上海全域。此次发布的《导则》是面向未来的上海乡村规划建设新起点。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将通过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实践行动,展现“让老年人在乡村快乐生活,让年轻人回乡生活和就业,让儿童回归大自然和本真,让都市人实现美好田园梦”的上海未来乡村美好愿景。

这份《导则》不仅仅关注乡村环境和服务,更将视野拓展到乡村的生活、生产、生态、治理等方面,这将给上海带来怎样的变化?

乡村社区生活圈:是指以满足村民和新村民的日常需求为核心,慢行可达的范围内涵盖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单元,是乡村地区宜居、宜业、 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

其工作目标是:

  • 明确乡村社区生活圈的配套标准。聚焦村民和新村民的日常“衣、 食、住、行”和社交、自我实现的全面需求,形成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 和建设标准,提高乡村生活的幸福指数。
  • 指导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建设行动。从行动计划的拟定、行动主体的构成和职责、行动推进的流程等方面,指导社区规划的实施,切实落实乡村社区生活圈目标。
  • 促进多方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乡村基层自治组织民主协商作用,探索村民和村集体、乡贤能人、乡村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依托乡村熟人社会的邻里关系,营造乡村社区场所感和认同感,提高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乡村村民“量身定制”社区生活圈

提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便利”。201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这一概念,要在市民在一刻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截至目前,有180多个项目相继落地,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新建城区。

和城区相比,上海乡村配套相对薄弱。“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还存在短板。”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王训国表示,上海正在进一步研究设定各类设施的标准,按照社区生活圈理念进行规划统筹、整合引导、复合设置、节约集约用地和分类指引。

因其自身特点,乡村和村民需要的社区生活圈,和城区并不完全相同。“虽然我们的目标都是打造‘五宜’社区共同体,但是乡村的居住群体、居住形态、生产生活方式、出行手段都不同于城区,需要更精准的社区生活圈配套。”市规划资源局乡村规划处处长顾守柏说。

最明显的区别,是把“15分钟”尺度的服务半径进行扩大。根据《导则》,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服务半径按照“行政村”“自然村”两级配置。自然村层级(乡村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是300到500米,主要解决家门口的服务;行政村层级(乡村便民中心)的服务半径是800到1000米,可以解决更大范围的复合型服务比如老年人、儿童所需的活动空间、公服设施。

乡村社区生活圈将打造融党建群建、事务办理、老人就餐、日间照料、看病配药、医疗保健、文化休闲、亲子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厅”。顾守柏表示:“城区的社区生活圈,人口相对密集、需求相对集中,一些业态功能的诞生是自然而然的,但乡村更需要规划去引导,让公共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自然村和行政村层级设施布局示意

创新生产也成为《导则》的一大特点。据了解,上海将引导乡村在传统生产商引入现代化作业方式,包括电商直播、智慧物流,为村民增加收入,吸纳外来人才,提供返乡创业机会和灵活就业岗位。

引导“大都市乡村”的差异化配置

《导则》针对乡村特点提出了8类不同主题功能的社区场景,包括睦邻友好、健康养老、自然生态、创新生产、未来创业、艺术文创、旅游休闲、智慧治理等。 引导村庄服务设施进行针对性、差异化配置,以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为衡量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乡村生活共同体。

智慧治理场景是对未来技术革新,改变乡村治理方式的场景设想,将结合智能技术构建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社会管理、健康管理、生产管理体系。

睦邻友好场景是应对乡村“空心化”问题,增强乡村亲缘、地缘联系,重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场景设想。

图为乡村公共服务基础必配模块包

图为不同乡村的按需选配模块包

健康养老场景应对老龄化程度突出的村庄,以及具备生态环境优势、适合发展医养、康养产业的村庄。奉贤“四堂间”盘活了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屋,为农村留守和独居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自然生态场景展现乡村生态保育功能,兼顾自然教育功能,基础设施应达到低碳循环要求。创新生产场景展现乡村农业产业转型,农民在地多样灵活就业的愿景。

未来创业场景是乡村承载新功能、新业态的场景设想,围绕创新产业和青年人的需求,提供服务和配套设施,体现乡村价值优势。

艺术文创场景,发挥乡村特有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为艺术家、建筑师等团队或个人参与美化乡村的行动提供服务。

旅游休闲场景,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乡村特色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丰富乡村“食、宿、游、购、娱、体”等功能,增加乡村游憩趣味的场景设想。

抖音乡村数据报告

2月14日,抖音发布《乡村数据报告》(下称“报告”):过去一年,抖音乡村相关视频增加3438万条,获赞超35亿次;全国网友累计打卡122万个村庄。

短视频记录美丽乡村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成为新潮流。过去一年,78万人发布了“乡村游”主题视频,视频累计播放63亿次。其中,新疆布尔津禾木村、安徽黄山宏村、四川凉山悬崖村、黑龙江漠河北极村和四川甘孜下则通村最受关注。抖音上,#禾木村 话题浏览超过2.8亿次。走红后,当地发展餐饮、住宿、马拉爬犁等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网友到这里旅游。北极村所在的漠河,因为一曲《漠河舞厅》走红抖音。下则通村因少年丁真被大家熟悉,成为游客去理塘旅游时的打卡地点之一。

这些村庄最受抖音网友关注根据报告,抖音上与乡村相关的热门话题有#我的乡村生活、#乡村味道、#乡村守护人等。其中,#我的乡村生活 话题有1043亿播放量。在众多乡村短视频内容中,乡村生活和乡村美食题材最受网友们关注。刚过去的2022年春节,65万人次在抖音记录返乡过年的生活,近3万个家庭分享了村里的“团圆饭”。杀年猪、赶大集、包粽子、打糍粑、炸年货等,各种民俗和年味儿体现在抖音网友的视频中。日益丰富的乡村短视频内容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称,2021年全年共有179.3万款农产品通过抖音电商卖向全国。“抖音好物年货节”期间,广西螺蛳粉、新疆奶酪、河南烩面、湖北热干面和内蒙古葵花籽瓜子是最受欢迎的家乡好物。短视频成新农人学习工具此外,短视频还成为新农人的学习工具。超过82万条短视频分享了养殖猪的技术要点,果树嫁接相关短视频在抖音获得300多万点赞,9.9亿人次观看了“乡村大师课”。贵州省施秉县的“90后”苗族女孩王静,在抖音上开通@王静(农村生活记录者)账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种植技术,吸引260多万粉丝。经她指点的老乡,成为当地的茯苓种植大户。她还帮助县城八九百户农户带货,年销售额过百万元。各类乡村内容火热的背后,是一群像王静这样的乡村创作者。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的万粉乡村创作者同比增长10%,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四川、贵州和广东。“80后”成为乡村内容创作的主力军,占比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