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执业”开启导游职业发展新空间

“杜甫在成都的茅草屋,你来过吗?”“西湖边最难认的楹联,你认对了吗?”“走进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是什么感觉?”“南少林为什么建在福建?”……近期,2021年微信视频号“导游文旅直播大赛”的海选正在火热进行。打开直播大赛的界面,一个个由多名专业导游上传的短视频呈现在眼前。翻看这些视频,不仅能了解各地的风景和人文风俗,还能听到导游们讲解的有趣故事,非常让人“涨”知识。

“导游文旅直播大赛”由中国旅行社协会与腾讯微信联合主办,自7月25日启动以来备受业界关注。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说,前段时间,受本土疫情波动影响,不少省份暂停跨省组团旅游业务。在大赛的引导和号召下,不少暂时“停业”的导游拿起了自拍杆等直播工具,利用疫情波动时的空档期,到一些知名景点,尝试起一个人面对一部手机的“云端执业”。

导游文旅直播大赛页面截图

线下“停业” 线上“执业”

“北京的跨省组团游业务又暂停了,但我并没有‘失业’,而是换了云端这个场所继续‘执业’。今天,我们来到的是故宫,这个百游不厌、永远有讲不完的故事的地方……”因大赛要求参赛者必须要有累计不少于4小时的直播,前不久,参赛导游李倩倩带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的首次直播选在了故宫。

这是一个周日,上午9:00,她准时来到了故宫,举着直播工具开播起来。一个台阶、一扇门、一座宫殿……她仔细地拍摄着,认真地讲述着,生怕落下每一个细节。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她一口水都没喝,带着网友们跟着她的镜头细细地游了一遍故宫。直播间内,从最开始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到后来的几百人、几千人……最高峰吸引了将近8000人观看。不少网友与她隔着手机屏幕不时互动:“曾去过故宫,但从来没有这么细地游览过,今天跟着你云游,感觉真不错,你讲得真好。”

直播结束时,她已经收到了很多网友刷给她的礼物,一些网友还加了她的私信,说以后到北京来,一定找她做导游。

“挺开心的,真没想到,我第一次直播就吸引了这么多人观看,顿时让我信心满满。”李倩倩说,她其实一开始挺担心的,不是担心自己讲不好,而是担心没人来看。“但是从网友们的反馈中,我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感觉。今后,我将大力琢磨怎么‘云端’执业。”

而今,随着疫情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李倩倩又开始线下接团了,但她依然在坚持做直播、拍摄短视频上传网端。

“白天带团,晚上直播,时间很充实,最重要的是我感觉到自己的线上直播能力在一点点进步,跟网友的互动交流技巧也越来越娴熟,每天都会增加200多个粉丝。”李倩倩说,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她已收获了不少技能和专业知识。“特别感谢网友们的鼓励!可以说,是直播陪我熬过了那些难熬的‘失业’期,给了我在这个行业坚持下来的勇气和信心。”

在诸多参赛导游中,@张导带你游北京的视频号受到的关注度较高。视频号的作者导游张运会是今年年初开启的线上直播,而今对直播和短视频制作已经颇为得心应手了。他说,以前线下带团最多的也就五六十人,但在线上,他的直播间最高峰时网友达到了上百万人。“这是一种压力,但更是一种动力。”

新的空间 新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虽然导游开直播并不是新鲜事,但在行业中,绝大多数导游仍然处于“线下状态”。像李倩倩一样,有很多导游都是因为要参赛,才拿起了自拍杆。

“虽然看到业内有些导游在直播方面挺出色的,但自己真正去尝试时,感觉难度还是挺大的。”一名参赛导游告诉记者,她前段时间也在某景点尝试了直播,但却因观看者寥寥而备受打击。“但经过多次尝试后,感觉自己一点一点在进步。往云端发展绝对是一个新的空间,但对我们而言,也是新的挑战。”

“疫情加速了导游从‘线下’走到‘线上’。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不少导游通过新媒体手段,以更好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讲述着中国故事,向广大网友展示着祖国的名山大川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委会学习平台负责人杨磊告诉记者,一些导游员还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打造了个人IP,成为活跃在网端的“文旅达人”。“有的粉丝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几百万,线上收入已远远超过了疫情前的收入。”

前不久,国家金牌导游、第四届全国导游大赛金奖获得者曹震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样的感慨:“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7月21日,整整一年,线上粉丝从2782涨到了84.4万。每天4-6小时的直播,从夏天讲到冬天,再从冬天讲到夏天,经历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如果用3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不容易’。”

张运会的粉丝目前也已经达到30多万。他告诉记者,他“还不错”的直播效果也是不断修炼出来的。“我的每一场直播都会做‘复盘’,就是再重复一遍,不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让直播效果越来越好。”

导游张运会在故宫讲述“承乾梨雨”的短视频截图

随手打开张运会录制的一段名为“承乾梨雨”的短视频,只见他拿着导游旗,站在故宫承乾宫前,讲述了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不足3分钟的视频,穿插了承乾宫的景致及宫前的梨花树,配着舒缓的音乐,吸引了七八千名网友的点赞。在多达几百条的留言区,有网友留言:“一个不被后人看到的爱情,被你讲得那样动听……好优秀的导游!”“让我惊喜的是你越讲越好,连续每天看你充满正能量的直播,如果见不到你现身,就像缺了什么。”

“想玩转新媒体、收获众多粉丝,除了讲解内容和场景要吸引眼球,讲得要准确、流畅、精彩,还要注重目的地的选择。”杨磊说,故宫、泰山这些天然就带关注度和流量的地方,成为导游们做直播或拍摄短视频时最热衷的目的地。另外,导游自身的知识也要渊博,要能实时与网友互动。

“网红”导游 争做全才

“导游是一个走南闯北的群体,我们之所以和旅行社协会发起这次大赛,一是为了让他们带着网友们更好地看世界;二是为了引导他们通过短视频、自媒体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新名片,提升导游执业形象,促进导游职业发展。”大赛的主办方之一、微信视频号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一个流量特别高的导游,一定是一个特别出色和优秀的导游,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一般‘网红’,而是为了培养‘网红’导游,让导游们未来的职业生涯空间更加广阔。”

“我们希望网友们在看到优秀的直播或短视频后,能因为一个人而喜欢一座城,因为一个人而来到一个城市旅游。”杨磊说,导游提升线上执业能力,除了拓展在云端的职业空间,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游客的转化。

但也有人顾虑,游客在线上被导游们吸引,线下找其报团,会不会发生导游带“私团”的现象?

杨磊表示,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很高的讲解水平成功“揽客”的,一定是非常出色的导游。对专业导游而言,合法合规执业的理念已根深蒂固,且注册旅行社并不需要很高的门槛,因此,不太可能会发生目前行业内严打的“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事情。

“绝对不会!”一位导游也明确告诉记者,客人在看直播后,能来找自己报团是出于对专业持证导游的信任,如果在接待他们时不签正规合同,将会给客人带来极差的体验感和不信任。“金杯银杯不如客人的口碑,更何况网络是一个自由发言的空间。那样的话,离‘翻车’就不远了。”

疫情影响下,旅游业发展遭受冲击,不少旅游从业者转移到线上平台,变身旅游博主,为旅游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去年11月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数字文化与在线新经济结合,发展旅游直播、旅游带货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注重新技术对文化体验的改变,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培育壮大云旅游、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委会秘书长李健说,旅游直播连接着用户与目的地、酒店、景区、旅行社乃至整个旅游供应链,极大地拓展了旅游服务的时空和场景,延长了游客的体验和消费链条,也拉动着整个行业的系统性升级。未来的导游,职业阵地一定会从线下走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优秀的导游一定是一名既能线下带团,更能线上直播,还会制作小视频的复合型人才。

“大赛报名与海选阶段截至9月30日,总决赛时间为10月15日至11月15日。”孙桂珍说,希望导游们积极参与,在提升个人线上执业能力的同时,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树立新形象、弘扬正能量的专业导游新媒体矩阵,更好地宣扬美丽中国,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导游们都来参赛吧,没准儿下一个网红就是你!”

到底什么才是高端旅游产品?

Transparent ice formation on Lake Baikal, Siberia, Russia, March 2012.

01
我们常见的理解误区

没有人不想做高端。但高端这个形容词,用我这个理工男的思维,不太好量度。

用我们考察团的成员之一、曾被评为“中国最佳精品旅行社”的海豚哆哆COO官文禄的话来说,就连我们这个考察团十几个人,每个人对于高端的理解都不一样。

刑法明确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需要立案追诉,但却没有条文规定多少元以上的旅游消费就是高端产品。

更重要的是,用价格来区别是否高端,本身就不可取。我们先做一下排除法,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① 价格贵就是高端

最常见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用价格区分,个人认为盗窃3000元入刑也需要随CPI与时俱进做调整了,那多少钱的旅游产品算高端呢?8000?还是1万。

我们会很习惯的认为,客单价1万多的马尔代夫6天4晚,或者更贵的3万+的大溪地度假产品,就是高端产品。

我的理解,这只能说明这类产品里的目的地是高端的,酒店是高端的,但并非整个旅行产品是高端的。

理由是什么?这类产品如果没有门槛,没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其实我们只是给这些高端目的地和酒店做搬运的打工者而已。

地接社或者酒店放给渠道的结算价11000,我们卖12500,就这么点毛利率,能叫高端吗?

市面上能做这样“高端产品”的同业太多了,同质化绝不是高端。

② 奢侈就是高端

我相信在高端旅行产品宣传文案中,奢华体验这四个字一定不鲜见,那提供奢侈体验是不是意味着产品高端呢?

我们这次考察用了一台带冰箱的“2+1”旅行车,每个座位都是头等舱座椅,坐着确实舒服,为长时间的乘坐减除了疲惫。

我想起来看过一些云南的低价游KB团产品,也用的“2+1”旅游巴士,有些还住W这个级别的酒店,但团费不到一千元,这个产品能叫高端吗?

所以我认为,包含米其林3星、公务舱等奢华体验元素的产品,不能等同于高端。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一个路边摊的饭桌上,有人开了一瓶82年的拉菲,这顿饭算高端不?

旅行社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和运营方,不能用个别奢华元素来说明整个产品属于高端。

③ 小众就是高端

官文禄还说,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市场中的商家不再千篇一律,开始细分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主题产品。

他很高兴的看到在疫情后,国内游的同业正在快速横向覆盖很多小众领域,比如户外探险、比如营地教育、比如房车自驾。

我补充道,创业在中国,实际已经获得了地球上最大的流量入口,因为每一个所谓的“小众”领域,都不乏足够让公司发展的客源。

那,小众就是高端吗?我还是用举例来说明我的观点。

南极算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目的地,即便接近6位数的消费,也没有挡住中国游客量在疫情前持续快速增长。

分析下这个小众目的地的产品,如果不想在德雷克海峡被西风带折磨得生不如死,那全程坐船并不是一个高端的产品设计。

只有坐飞机直接穿越西风带,从智利的蓬塔直飞南设德兰群岛,用更高的费用解决了一个相对难的痛点,这样的产品我认为才算高端。

同样,自虐级的户外驴友线路,也不属于高端,只有获得跟驴友一样的视觉体验但肉体还很舒适,才是高净值人群所钟爱的吧?

综上,反过来说,高端产品肯定价格不便宜,也会包含不少奢华体验元素,客群定位也是偏小众的,但掉过来直接用等号,我不认同。

02
润总给我们的启发

那我们怎么去理解高端旅行产品呢?正在我苦于没有合适的描述把我的想法总结出来之际,润总的文章来了。

这篇发表于9月14日的头条文章标题是《高端,不是定高价:如何做一个高端品牌?》,文章用的是一个服装品牌劲霸男装的案例,但底层逻辑是通的。

如果你读完他的文章仍觉得不好理解的话,我再把他的3个核心观点,用我们旅游行业的大白话翻译出来。

① 高端是解决更难实现的需求

在中国创业确实占据了全世界最大的流量入口,疫情后国家提出的内循环为主的战略已初步定型,经济也在逐步恢复和增长。

但中国也有全世界最多最勤奋的创业者,没有一个赛道不拥挤,门槛相对较低的旅游业更不例外。

奢牌酒店是很高端,但代理销售它们的产品,不怎么高端,因为能做到的人太多了,除了携程等一溜OTA,还有很多以酒店作为核心体验再打包其它产品的旅行社。

安缦为什么高端?因为它私密、高冷、跟环境天人合一,再用5:1的人配比来提供无微不至但又恰到好处的服务,这不是随便哪家度假酒店能做到的,但贝克汉姆这样的客户就需要这个feel,所以它高端。

请注意,高是一个相对概念,难也是,理解了这个,其实不难找到高端产品设计的切入点,以我们考察过程中我发现的需求举个例子。

巫山的小三峡和小小三峡,一般都是坐船游览,能评上5A风光我就不多说了,但这个产品有些硬伤,从巫山码头出发坐游轮走完小三峡,再换电瓶船游小小三峡,痛点是行程时间较长大概需要3-4小时,而且必须原路返回巫山码头。

如果按照上午9点出发,按这个方式游览结束就快1点了,要饿着肚子回程看一样的景色,是挺boring的。我观察到游小三峡的游轮基本带一个简单的厨房,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做员工餐用的,船上也不难找到一个放餐桌的空间。

我们讨论觉得,请一位厨师上船使用厨房在回程之际做一顿当地菜,既解决了饿的问题,还打发了回程的垃圾时间。

包船和请厨师的费用不低但不离谱,这个产品就成为游小三峡的高端版本了。

② 高端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实力

发现了未被满足的较难实现的需求,还需要能解决痛点的实力,才能真正做出高端的产品。

这个实力要求很高吗?不见得,找到了问题其实就解决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关键靠我们对资源的整合,再举一个考察中的例子。

巫山的神女天路景区,海拔1300多米,对面就是三峡最有名的一块石头神女峰,汽车从县城爬上来,再换景区电瓶车,再步行抵达山顶,至少需要2个小时。

游客抵达这里,如果只是拍拍照就返回,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充饥也只能用面包矿泉水解决,山上连个小卖部都没有。

如果在山巅找一块区域安排一桌下午茶,是不是就很高端了?嗯,当地已经这么做了,怎么解决的?

景区附近有开农家乐的农民,在客人来之前跟他们预订好,他们自己开车送上来并摆好,客人结束离开后,他们再收拾打扫即可。

实物型商品要有做高端的实力,基本上都逃不出高科技的研发,而旅游这样的服务型商品,实力就是能找到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

再比如,松赞产品中的当地人导览,找到了客户想了解当地人文但不喜欢话痨导游的需求,关键是能培训连汉字都不认识的藏族当地人把服务做到位,这就是高端产品所需要匹配的实力。

到底难不难,大家想必各自心里有数了。

③ 高端不能一蹴而就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累,这个就不展开了。

我的理解是,洞察需求很难,找到匹配的人也不容易,但一旦业务跑通了,抄袭很容易,这也是中国“高端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的根本原因。

所以做高端无法短平快,只能不断去发掘新的需求并用创新的方案满足它,直到客户养成了对我们品牌的依赖度。

他们相信今后无论新的需求如何变化,这个“高端”品牌都有一整套解决方案,客户出于高昂的迁移成本,索性图省事不再到处比较。

这个时候,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也就成型了。

03
怎么做高端旅游产品

最后,我小结一下我的观点。怎么做一个高端的旅游产品?

第一,要洞察到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从我个人由出境游转国内的经验来看,这样的需求比比皆是,“高端”消费者忍气吞声只能接受一些不“高端”的产品体验,国内可发挥的空间还很大;

其次,需要找到解决需求的钥匙,实物型产品基本靠科技研发,这也是国家那么在意高科技的理由,只有高科技才能带来更高的行业收入。服务型产品需要靠人来体现实力,但不一定是公司的员工,所有能整合进产品的人力资源,都OK;

最后,重复持续并不断迭代,服务型产品没办法申请专利,只有通过持续解决客户痛点形成深刻记忆,客户害怕迁移成本最终成为这家高端品牌的忠实用户,品牌的护城河也就建成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肖远山,ID:XYS13902447446,作者:肖远山

数字化重构文旅:国家顶层政策加码,巨头觊觎的“大蛋糕”竞争

这两年数字化概念被反复提及,数字化的重要性已不必再多证明,但和文旅的关系,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数字化重构了文旅的消费体验,重塑了消费者的行为,也重新链接了文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电子商务、本地生活服务和娱乐、移动支付,手机几乎可以搞定一切生活所需的数字化。这一实现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很难想象距离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注册Google这个域名也刚刚过去了20多年,距离乔布斯走上旧金山的舞台,推出iPhone仅仅过去了10多年,腾讯也才刚刚满20多岁,阿里巴巴登上全球的互联网巨头的前列,也仅仅花了19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其实数字化已经颠覆了整个世界。

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才引入了数字演化指数,开始追踪数字星球的发展趋势,包括通讯社交、政治交流、商务媒体以及娱乐领域的物理互动,如何被数字媒体所取代。

这20多年中,数字化在实实在在的重构消费体验、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关系。文旅资源其实极其庞杂,体验的维度多种多样,除了自然资源外,几乎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来重构体验。文化资源可以通过数字化重构体验场景,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圆顶巨幕的视频;大明宫遗址参观前必看的大明宫3D电影;华强方特的东方神画项目,重现辉煌华夏历史;Google的数字博物馆Google Arts & Culture提供来自全世界85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艺术作品的数字版。我们可以在线游览全球的博物馆,欣赏全世界最精美的艺术品。

数字经济的部分顶层设计:

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2018年,政府数字报告首次出现“数字中国”,与数字经济一脉相承;

2019年、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壮大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加快成长,到壮大,再到新优势,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描述和定位,处于升级过程中。

2021年,数字经济再入政府工作报告,包括: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之后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经济继续有所体现,“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作为单独一个篇章(章节)在规划中出现,显现了 数字经济被重视之意,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以及推动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大致图谱路径也有所显现。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经济要点内容

执惠制图

当然还有虚拟IP的应用,电影场景的打造,迪士尼、环球影城的动画和电影人物的复活,VR、AR的应用,更可以无限的去创造体验场景,这些重构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它的文化资源可以穿越时空,重现历史,也重塑了文旅体验的场景。大英博物馆、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以及我们的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版权艺术授权产生的衍生品,其实在更广阔的产业维度创造出了更多体验的产品或消费品。我们不仅仅可以实地体验,还能够借助文创品把文化带在身边,陪伴生活。

文旅中消费者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重构,以往的旅行社报名,实地旅游,游后写旅游回忆录的方式也在迅速的数字化,行前的计划、搜索、预订,行中的记录、分享,行后的记忆留存,都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数字化。数字化以前,相机是数字化记忆的唯一方式。数字化以后,相机、手机、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一体化的体验方式就完全形成了,虚拟方式无法取代实体在实地的感受,但辅助于旅行决策,记录旅行的轨迹和喜好,却是数字化的拿手好戏。

数字文旅已吸引大小巨头玩家入局,竞争已是“硝烟四起”且渐盛之势明显:

马化腾较早前就喊出了“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 ,马云在演讲中提出“未来十年,是传统行业推进数字化的最后十年”。两人话语有互通之处,也展示了腾讯、阿里两个巨头的部分“心思”。

1、马化腾亲任项目组长,推动了“一部手机游云南”的诞生与衍变,文旅业成为腾讯产业互联网的入口之一,而新文创则将这一板块业务推到更高层级,数字化是核心手段方式之一。

2、阿里系的数字文旅版图在扩容中,阿里云与天猫、高德、飞猪、蚂蚁集团、钉钉、饿了么、友盟+ 、大文娱(阿里体育、大麦网)等八大阿里巴巴涉文旅业务,它们既讲究单兵突破,又寻求抱团作战,内部需求、外部市场环境都在变化。

3、美团在景区、城市目的地加强布局,包括通过对景区智慧化、数字化能力提升来寻求运营与防疫平衡,并通过加强引流等措施,加快对景区的渗透和扩张,加强平台旅游资源拢聚。

4、拼多多在平台上开通了火车票、飞机票入口,去年12月,旅游出行业务“多多旅行”已全面上线,产品供应商包括华住、小猪民宿、东呈酒店、春秋旅游等。

5、去年5月,滴滴关联公司成立旅行社,业务囊括境内游、入境游、票务代理、酒店管理等,滴滴创始人程维是实际控制人。同时,滴滴先后与猫途鹰、洲际酒店、Booking、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等展开合作,将多元化的出行服务纳入到酒店商旅服务链条中。

今年5月前后,滴滴测试了一个名为“小桔旅行社”的网站,包含国内旅游、国外旅游等业务。

6、去年12月,抖音关联公司成立微字节(北京)旅行社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入境旅游业务、境内旅游业务、旅游信息咨询、票务代理等。今年5月前后,抖音内测了名为“山竹旅行”的业务,产品以抖音内独立的小程序形式呈现,“山竹旅行”平台包含门票预订、酒店预订等功能,支持从视频种草到交易都在抖音App内闭环完成。作为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搅动者,抖音想在文旅业务闭环方面有些尝试。

7、今年7月,哈啰出行关联控股公司成立国际旅行社公司,经营范围含旅游业务。早在2017年4月,哈啰景区业务正式启动,宣告将以“骑游服务一体化运营”的创新模式服务全国,截至2020年6月,哈啰公布相关数据显示,景区业务已进驻全国超420个景区,覆盖120余座城市。

2020年哈啰布局本地生活服务,今年以来在合肥、成都布局酒店业务。

8、京东、携程、小红书、唯品会等,或主业延展,或跨界进入,投注不一,逻辑异同点都有,在文旅产业互联网中也暂时分羹不一。

可以说,这是BAT、TMD(头条、美团、滴滴)新旧三巨头中,只有百度尚算直接缺席的领域,当然如果算上百度地图切入的云旅游,其也算入局,只是份量尚小。

社交平台的发达让消费者关系,消费者与产业链供给者的关系也变得和以前非常不一样。一次旅行行为可以被迅速的围观点赞,刺激更多的旅行欲望,促进旅游的决策,口碑传播变得非常强大。文旅供应链也不得不改变对待旅游的传统方式,从客户关系变成了用户的黏度。客户与用户不同,客户更理性,更“生意”;而用户更强调情绪、粘性互动、情感的诉求,更加的“朋友”。

所以我们看数字化对于文旅产业的塑造是多重维度的,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上面的三层。

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即将于9月23日-25日在苏州启幕

文旅融合,共建共享。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正式于9月23日-25日在苏州向行业和公众开放。本届运博会将继续深化“融合、创新、共享”主题,围绕后疫情背景下文旅行业的复苏振兴与创新升级,搭建大运河沿线城市群发展、推广、共享平台,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业态。

本届运博会共设立六大专题展区,以此汇聚文旅领域全产业链,全面激活运河文化带的活力。其中,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同程集团承办的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下称“产品展”),将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C3馆、D3馆举办,现场设置了旅游产品及线路、休闲度假、特色旅游演艺、文旅景区、旅游装备五大展区,深度展示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运河文化、特色产品等成果,再现运河文化繁华盛景。

(图为精品民宿酒店展区效果)
市场化运作,供需双向发力高效耦合

为期三天的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将以市场化运作引导供需两侧双向发力。在展商层面,产品展不断整合行业头部力量,云集国内各个领域的知名品牌商,覆盖北京、上海、广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江苏、贵州、甘肃、湖南等全国近二十个省份。参展商中,既有腾讯、巨量引擎、喜马拉雅、蔚来汽车、迪卡侬这样的跨界展商,也有携程、同程、开元酒店集团、君澜集团、海昌海洋公园、拈花湾、天目湖、大地风景、苏州文旅集团、景尚旅业等行业精英,集中展销运河沿线的特色精品酒店民宿、景点景区、特色演艺、旅游装备、旅游线路等产品,充分覆盖文旅产业各细分领域。此外,大通房车、上海季高、齐云山、博涛文化、慧域文化、东太湖度假区、涵园游艇、穿山甲机器人、SZOD户外、运河沿岸各旅行社、酒店民宿、演艺公司等百余家文旅展商也将在运博会一一亮相。

在买家层面,除了精准组织长三角百家旅行商买家团外,产品展还通过市场化投放等方式,定向开通社区、旅行社参展观众的展会直通车,为各地展商与买家搭建精准的资源对接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耦合。

拉升消费,体验产业数字化下的新消费场景

疫情的常态化,催生出了新的消费场景。此次运博会期间,产品展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线上专题页面,为消费者提供“云展示”、“云消费”等便捷服务,助推文旅消费活力回升。与此同时,各参展商同步还将落实惠民消费政策,借助网络直播搭建线上购平台,开展“千万让利”直播营销活动。

除了线上“云消费”、“云展示”,线下“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化消费同样是本次产品展的一大亮点。产品展不仅邀请了各知名OTA和二十余家演艺企业现场售卖旅游产品和演艺票务,还将同期举行“穿着汉服游运河”体验活动,全面营造国风主题文化、旅游互动氛围。此项活动将运河文化与汉服文化相结合,以苏州运河十景为灵感搭设古风网红打卡点,邀约知名汉服KOL到场进行汉服巡游、汉服舞蹈等表演,市民和游客可以身着汉服至打卡点体验免费妆造服务。

疫情常态化下,智慧住宿、绿色产品业态亮相展会

本届运博会期间,产品展区还聚合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一些绿色、安全、省心的产品形态,如有氧生态游、野奢露营体验等纷纷上线,既符合各地新的防疫要求,又能为用户带去别样的旅行体验。

同时,产品展还结合“疫后”智慧文旅的发展特点,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具个性化的旅游入住体验,提供智慧旅游的全新方式。展商携住科技公司结合刷脸、语音、人感、主动服务引擎等AI技术,帮助酒店轻松完成智能化改造,充分提升国民出行入住体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推出的诸多创新服务,如“无接触餐饮”、引入导览机器人将海洋馆变身为科普小课堂、电子导览地图服务等等,都将在展会亮相。

(林渡暖村展会现场搭建效果图)
在产品展的精品民宿酒店展区,将展出近三十家国内知名品牌民宿,今年十一即将开业的苏州湾乡村文旅项目“林渡暖村”也将首次亮相,展会现场将以微缩版民宿样板区呈现,还将有沙盘演绎,陶器展示、制作、售卖等环节,市民可在现场进行体验。林渡陶庐以秋千上的房子为打造理念,在疫情常态化下让游客感受乡村高品质旅游的乐趣,享受亲密的家庭关系和放松的生活状态。

此次产品展还将认真贯彻服务展商的宗旨,联合相关协会、组织及企业,现场举办“乡村振兴与民宿融合创新沙龙”、“长三角旅行商专题推介会”、“大运河主题沙龙推介会”等多场精彩主题会议,并开展“运河家乡美”短视频创作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届时,产品展将邀请酒店民宿代表、文旅行业大咖共聚一堂,共话文旅发展新趋势,共商发展新理念,不仅搭建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更是提振市场信心,助力文旅企业共同发展。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运博会,EXPO)自2019年创办以来,一直立足大运河全域,围绕“融合·创新·共享”主题,不断致力于将运博会打造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文旅融合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

2021广东旅博会如期开幕 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新潜能

9月10日,2021年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下称“旅博会”)如期开幕,线上线下3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内21个地市的文旅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数十家旅游目的地和文旅机构企业参展。

同日,广东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共发放约1000万元惠民补贴券,首期惠民补贴消费券第一期已发放5.85万张,金额合计306万元,预计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

旅博会走过十余年来,已然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盛会。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如何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下好文旅消费的先行棋,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记者在本届旅博会上看到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文旅展区”首次亮相

数字文旅被视为广东文旅产业最具潜力的板块。

戴上VR眼镜,通过交互式系统的简单操作,仿若亲身踏上梅关古道,这样的数字文旅体验已经愈发广泛运用到文旅场景中。广东星海演艺集团携手12家成员单位开设“数字文化站”专区,现场展示了VR文博、VR非遗、VR旅游、VR演艺、VR展览、VR红色主题展演以及沉浸式交互剧场等数字文旅新应用。

该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负责人何超说,依托互动沉浸式数字体验技术的成熟运用,云端数字文化内容通过大屏、小屏、穿戴等设备,突破空间定位,可以输送至各线下站点以及千家万户,实现文化惠民。

围绕5G+大数据、VR、数字孪生、裸眼3D等技术,广东移动展现了多项应用场景,深度呈现其数字文旅为景区管理所提供的智慧管理方式。

旅博会向泛旅游延展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户外休闲运动正在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在本届旅博会的参展商名单中,不乏做体育用品的企业。

迪卡侬(广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场营销负责人彭敏君说,文旅和体育是密切相关的,未来将在广东市场拓展露营、滑雪、水上运动等与文旅紧密联系的业务,为大众提供品质生活方式。

“冬奥会的举办让我们看到冰雪旅游的新商机。”在广州凯乐石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产业运营副总裁杨龙看来,广东户外休闲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他希望可以借旅博会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专业的户外运动服务团队,特别是冬奥游有望带旺冰雪旅游,登雪山、滑雪等专业户外休闲运动的消费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深挖。

多年来旅博会不断向泛旅游领域延展。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同行业与文旅跨界产生的“新文旅”不断涌现,让文旅产业呈现出新气象,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动漫、研学成文旅融合重镇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文化元素在旅博会上得以呈现。在2021广东文旅推介大会上,广州交响乐团、广东歌舞剧院、广东粤剧院带来的精品文艺演出,彰显了地道的岭南文化韵味。

广东省动漫行业协会秘书长敖刚敏向记者展示了展厅上数十个广东动漫原创IP。在他看来,动漫行业聚焦内容生产,可以为文旅行业做内容方面的赋能,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旅游消费有望转化为文化消费。

在旅博会上,研学领域的参展商亦表现积极。在明礼德展位上,负责课程研发的璞远教育研发总监谢天天告诉记者,广东是最大的旅游集散地,让优质的研学教育产品触达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是该公司本次参展的初衷。他认为,在“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正在为更广大的家庭所关注,而研学旅行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中,文旅融合的产品亦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和去年一样,在出国游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国内游、省内游高端优质线路仍是今年的主打产品。

“尽管疫情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应对突发更加从容。”在广之旅常务副总裁赵文志看来,旅博会线下办展,也让更多公众看到了旅游业的韧性和复苏的信心。

元宇宙与Soul的结合随想

一、元宇宙的火热

最近时间内,元宇宙一词成为较为火热的话题。

我最早接触到元宇宙其实是看了电影《头号玩家》里面的虚拟游戏世界,其中的世界“绿洲”是影视作品中最接近元宇宙概念的存在。其中电影的主角们佩戴上游戏设备后就能够进入“绿洲”,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幻化成任意的样貌,并且同正常人一样可以去交友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比现实生活刺激百倍的冒险。

虽然当时的我并没有元宇宙的概念,但却对里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不过自己也深知现实生活中要达到电影所展示的科技水准不知要猴年马月。

不过来到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突然被引爆,吸引到了世界各大投资人的目光。起因为国外的一家游戏公司Roblox上市,并在招标书中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

其中元宇宙包含8个关键特征,分别是:

  1. Dentity(身份);
  2. Friends(朋友);
  3. Immersiveness(沉浸感);
  4. Low Friction(低延迟);
  5. Variety(多样性);
  6. Anywhere(随地);
  7. Economy(经济);
  8. Civility(文明)。

Roblox的联合创始人和CEO说道,“‘元宇宙’就是一个人们可以花大量时间工作、娱乐和学习的虚拟空间。”可以设想到未来的成熟的元宇宙游戏系统内,玩家除了“吃喝拉撒”等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人可以完全投入在其中的世界进行工作、学习、社交、玩耍。

其中我认为最吸引人眼球的一项特征是“文明”,因为目前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符合大部分特征的游戏世界,比如大名鼎鼎的游戏《GTA5》,玩家可以沉浸式地在游戏中体验虚拟人生,去做任意现实生活不敢做的事情。

然而《GTA》系列游戏算不上元宇宙,因为他的世界还不够大不够开放,而且对于社交属性做的不够完备。相比较来说,更经典的网游《魔兽世界》或许更加符合元宇宙的概念。因为他做到了几乎上述条件的一切。

魔兽世界有一套庞大的背景文明、由无数玩家制约遵守的经济体系、还有它本身十分出色的社交属性,其游戏本身的出色品质也能够让其成为同时代游戏沉浸感最强的网游。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沙盒游戏《我的世界》,玩家可以沉浸式地建造属于自己的奇幻世界。

沙盒游戏的特点就是自由度高,随机性强,没有固定的任务,这符合也元宇宙的基本特征。

Roblox的野心会更大,他们想做一个沙盒平台并且鼓励所有用户前来利用他们提供的引擎进行游戏创作,并且在这个世界内建立经济和文明的属性。

其次是“沉浸感”。我认为沉浸感这一词语适用于所有具有社交属性的项目,因为其代表用户对于项目产生依赖型,这些可能来源于用户在软件内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可能是该项目的玩法给予用户强烈的刺激。

这让我想到了去年我很喜欢的说唱歌手Travis Scott在时下很火爆的游戏“堡垒之夜”联合开展的沉浸式演唱会活动,这此活动完美地体现了元宇宙沉浸感属性的独特性,因为平台借助游戏这一形式进行沉浸式内容生产,相比较于传统的线上活动,既节约了成本,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更完全更细节的活动效果呈现。

而且往往有人忽视了沉浸感属性迷人的地方,举个例子,我们对于喜爱的歌手往往都会希望参加其线下的演唱会,因为演唱会的形式回给予用户试听的双重冲击,给予乐迷大量的沉浸感体验。

而这次线上游戏的演唱会尝试同样给予了用户新的视听体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所谓沉浸式的内容很难被盗版获取,因为哪怕是视频录制的手段也会大大损害艺术的信息内容,与切身参与的体验相差甚远。所以我认为沉浸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未来或许也会有更多的沉浸感式艺术结合的形式不断出现惊喜我们眼球。

我们想实现元宇宙就是为了在虚拟世界里完全地模拟现实。但是上述提到的三项游戏都没法实现“文明”这一属性。

百度百科对文明的解释为:“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的、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合。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建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含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元宇宙构建出来的世界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可以设想在不远的未来,大量的人类在其中沉浸式工作、享乐、社交,并且创造属于该宇宙中特有的文化特征并不断繁衍传承,虽然是虚拟世界却无限接近于现实世界,并且有一天能够做到从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反扑。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上述提到的游戏都称不上百分百符合“元宇宙”的概念,因为除了“文明”这一特征无法实现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因素是目前无法实现“Anywhere(随时)”这项属性,因为这项属性要求人们能够使用任何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登录,就如同电影中所展示的玩家通过移动设备在地球的任意角落登录“绿洲”世界。

再有,一个真正的元宇宙,应具有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感,现实世界中应该有的各种生活方式、经济制度,里面都应该有,暂时做不到起码也要无限接近。所以限制真正元宇宙产品诞生的最大因素其实是技术的瓶颈。

二、元宇宙的技术壁垒

我们都会对像“头号玩家”中所描绘的世界神往,但是同样我们也深知电影中描绘的世的复杂程度超乎现在人们的想象,其中所需要的复杂技术当前根本无法企及。所以目前火热参与的公司也都是行业内的互联网技术巨头。

其中元宇宙的构成所需技术大致分为三项,即为“区块链”、“XR”(AR、VR、MR的统称)、AI。

其中区块链技术则是为了实现给玩家提供虚拟身份并创建去中心化的结算平台,这一项技术为元宇宙世界提供稳定的经济交易体系,做到真正的经济流通。

再有“XR”技术为玩家进入元宇宙的入门级别技术,也就是说虚拟世界的呈现都是通过“XR”技术的呈现。

前几年VR技术的火爆曾经就给玩家们带来很强的新鲜感,其实现的关键工具就是VR眼镜,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游戏和影视作品运用到了VR技术,虽然画面和交互程度距离成熟还有好一段距离,不过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带给玩家们十足的沉浸感。

不过这些复杂的虚拟扩展技术虽看似发展前景巨大,但是要实现设想中的元宇宙依旧难上加难。

还有不得不说的AI技术,这同样是目前全世界尤其是我国互联网科技巨头着重研究的技术,几年前阿尔法狗通过学习计算围棋游戏并成功击败世界顶级的棋手们使得AI技术狠狠地惊艳了世人一把,也展现了AI技术的美好前景。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元宇宙AI技术就完全充当了NPC的作用,能够与玩家即时互动,并且不再是传统网游中约定俗成设计好的对话而是真正的实现互有来往的交流沟通。

除却这三项技术,同时需要完成的还包括云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用来解决“低延迟”构建稳定的世界……

这些复杂的技术要求使得我们的这一个梦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虽然以腾讯、字节为首的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都在高举开发元宇宙的大旗,不过一想到目前我国甚至还没有一款真正的3A游戏大作,就知道这条路究竟有多难。

所以,距离元宇宙的诞生还有多久呢?10年?我认为不太乐观,20年?有可能,但是对于实现上述描绘的世界依旧持悲观态度。

三、移动社交与元宇宙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似乎都将未来出现的元宇宙世界与游戏等同挂钩,游戏确实是当今互联网业务的前沿项目,但同样社交类产品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众需求工具之一。

时间回到20年前,在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人们更多的使用博客、BBS(论坛)、社区来进行沟通。不过传统论坛的局限在于各个论坛初创时大多建立单一的属性方向,例如早期的天涯讨论明星八卦,游侠论坛做单机游戏方向。时间稍后移才有了整合型的社区——百度贴吧,百度贴吧的火热是随着网民数量扩大并且时代变革人人都想在网络社区发表自身观点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2010年左右声浪达到最高。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移动社交软件也开使萌芽代发,为首的就是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后面微信的横空出世以及陌陌的应用,标志着我们的主要社交需求已经将移动社交平台为主体。

现如今移动端社交产品层出不穷,各个软件也主打各自不一样的玩法,我们对目前市面已经耳熟能详的软件拥有足够多的了解了,在此我想聊一下软件Soul与文章的主题元宇宙的关系。

Soul作为社交类榜单常年到达前5名的社交软件,日活数量也逼近千万。Soul的产品主打灵魂匹配功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算法进行大数据搜索匹配,找到跟用户性格大概率相似的用户来进行交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Soul在不久前更换了产品的slogan“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可见哪怕只是社交软件属性的Soul也想搭上元宇宙风潮的大船。不久前在Chinajoy高峰论坛上,Soul的总编辑王清在演讲中说出了Soul在建设元宇宙的方向:

Soul,我们是基于兴趣爱好共同聚集在一起,在精神共鸣中实现共情;大家会实现共享,共享是基于平等互动的关系,而非个人主义;然后,我们基于责任担当共同建设元宇宙世界,每个人构建自己美好的虚拟家园;最后,我们希望在平台上实现共生,也就是‘和而不同’,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表达自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们可以在这段话中读出许多信息。

首先我们要明确Soul除开其特色的灵魂匹配功能,其社区建设的完备程度同样不容忽视。在Soul的广场的推荐页面中包含大量优质的内容,除却社交软件所共同的交友需求外还推荐了许多标签内容横跨生活分享、知识科普、才艺展示、人生感悟等大量内容,用户如果想查看单一属性的标签内容也可以选择跳转至发现页面去选择观看。并且,这些优质的帖子下面的回复内容也十分正向。

这样的结果就会让社区氛围蒸蒸日上,创作者越来越乐意产出内容,无论创作者和用户都会渐渐对社区产生归属感。

我认为社区建设是否成功的一大特征就是该社区是否能为用户产生归属感,而Soul在这一点做的确实非常棒。其次这段发言中还提到了要构建自己美好的虚拟家园,这个我们之后再提。

我们来看看Soul目前的社区属性是否满足元宇宙的概念,我认为它可以做到“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ness(沉浸感)”、“Variety(多样性)”。

首先,Soul在上线之初就确立不使用真人照片作为头像,并且使用灵魂测试以及添加灵魂签的方式构建一个虚拟却饱满的人物,用户使用这个人物的模型在软件中尽情畅游。其次Soul的方向就是年轻人社交,鼓励用户在社区内交流。

所以这些满足了“身份”以及“朋友”这两项特征,而“沉浸感”则在上文中提到过,优质的社区内容与新奇的玩法会增强用户的沉浸感体验,令用户“上瘾”,而其中新奇的玩法又体现了“多样性”这一特征。在最近的更新版本中,Soul接连上线了群聊排队、狼人杀、兴趣群组及校园吧等功能,这些功能无疑丰富了软件的社交方式。

我认为最能体现建设元宇宙属性的功能是群聊排队,用户通过设立不同活动内容的语音房间吸引人们的加入游玩,等同于线上的派对,这类似于上文提到Roblox鼓励玩家利用引擎去建设游戏的想法,因为元宇宙的未来一定在于大量优质的用户UGC建设内容,毕竟平台内容的去中心化也是移动社交产品的主流风潮之一。

不过元宇宙属性的开发却不能给予用户无止境的开放性与自主性,否则如若产生无法管控的形式势必会对平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虽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总结来看,Soul的匿名身份以及丰富的游戏玩法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使其本身就无限接近于元宇宙的概念,而且作为主要受众的年轻一代人群他们也乐于去探索、尝试、创造新鲜的实物,所以可见未来元宇宙属性的社交产品是需要设计者和用户共同建设才行得通的。

作为新的互联网巨头的字节跳动,据悉他们也在着力建设一款叫Pixsoul的元宇宙社交产品。众所周知字节的优势在于算法,但是算法真的能够适用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么?Pixsoul这个名字是否也代表着其产品将Soul作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同时未来会不会同样杀出来元宇宙的社交产品黑马?

这些疑问我们都不得而知,不过未来百花齐发的场景应该会是用户所希望看到的。

聚焦服贸会 从华侨城看数字经济浪潮下的文旅新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之下,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于9月2日如期开幕。在这个全球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上,一批代表国家服贸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央企业,表现引人关注。

在国家会议中心三楼007展位,不少观展者正用手机下载一款名为“花小橙”的APP软件。“这款APP能提供包括全国九地欢乐谷在内的超50家华侨城各地景区的游园资讯、在线购票、在线预约、在线虚拟排队、年卡绑定、旅游攻略、会员中心、积分商城等功能服务。”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到。

逛展观众扫码下载“花小橙”APP

“花小橙”是文旅央企华侨城集团(下称“华侨城”)的首款APP,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模式引领下,华侨城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科技与文化和旅游两大“幸福产业”深度融合,“花小橙”APP正是其创新融合的成果之一。

“十四五”时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党中央赋予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新的光荣使命。华侨城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发展动能,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本届服贸会,或可从华侨城在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多项成果,解读这个文旅“老将”的互联网新思维,共探数字经济浪潮下文旅产业的新发展。

战略先行,树立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2021年服贸会首设数字服务专区,事实上,这也是对《“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首次提出要推动“数字强贸”的积极响应。展会之“新”反映了趋势之“变”。当今世界正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向产业、贸易和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合渗透,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决定未来产业兴衰和企业生存的关键。

“华侨城将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文化旅游成为繁荣服务贸易发展、构建新格局的重要力量。”华侨城集团董事、总经理刘凤喜表示。发轫于深圳的华侨城,骨子里一直有一种敢想敢做、不断挑战自我和革新自我的精神,“花园中建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中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的创建、从“旅游+地产”到“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索……36年来,华侨城一直将“创想”基因镌刻于企业发展轨迹之中。数字化变革浪潮下,华侨城这一次也走在了前端。

2012年,华侨城启动了“智慧华侨城”战略,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布局,依托智慧旅游平台,逐步将业务线上化。迈入“十三五”后,深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互联网+”、探索数字技术与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成为华侨城发展“主旋律”,通过构建高水平产业生态体系、驱动数字技术与文旅主业深度融合等举措,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新成果。

逛展观众参观华侨城集团展台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对于“体验至上”的旅游行业而言,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景区服务与运营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得益于较早的数字化布局,并依托在全国运营管理的90余家景区和开放式旅游区,华侨城基于多年积累的游客大数据,着力打造智能化运营体系。

2019年,华侨城人脸识别服务平台建成上线,与欢乐谷虚拟排队系统、南昌玛雅乐园人脸储物柜等系统对接,有效提升游客入园体验;2020年,基于华侨城旅游大数据平台产生的“中国旅游景区欢乐指数”发布,该指数是中国首个旅游景区评价指数体系,可实现对旅游景区运行情况和服务品质的跟踪、监测、分析,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对景区的平稳运营起到重要作用。据了解,目前“欢乐指数”在全国旅游景区的监测样本数已达4000余家。

与此同时,在智慧旅游平台的支持下,华侨城以官方电商平台“花橙旅游”、“花小橙”APP和蜂巢微店为抓手,深耕消费互联网,逐步构建起推动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的数字化营销体系。例如,2020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花橙旅游”深挖市场需求,整合上线2400余项创意产品,并通过跨界合作、精准投放、深化会员运营等方式开展创新营销,实现了产品、品牌的强势曝光和销售直接转化,线上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在短视频和直播对消费者的旅游习惯和旅游业营销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大环境下,“花橙旅游”创新推出抖音小程序,直接打通视频直播的官方销售链路,为华侨城文旅营销赋能。2021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100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名单,“花橙旅游”从几千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数字化营销服务类典型案例,成为旅游行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技术搭建自营型电商平台的一个标杆。

大数据云图景区预定

数字营销赋能主业经营的效果也正从集团层面向下属企业逐层显现。在华侨城与腾讯公司战略合作的推进下,欢乐谷集团于今年统一上线了欢乐谷小程序,除了进一步拓展欢乐谷线上营销渠道外,还初步实现了大数据支撑新项目拓展、主题公园提质升级、新产品研发等功能。2021年上半年,全国九地欢乐谷游客接待量、营业收入等多项指标较2019年同期均显著增长,拿下一张领跑行业的亮眼成绩单。

在“深圳精神”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华侨城,一直坚持以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提升数字生态建设能力。面向未来,华侨城提出“133”数字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腾讯公司等通信和互联网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合力构建高水平的数字文旅产业新生态,为“十四五”时期实现“数字华侨城”的愿景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数字赋能,培育畅通“双循环”的文旅动能

旅游业虽不是原发科技的“诞生地”,却是现代科技应用的重要领域。本届服贸会设置的8个专题展中,文旅服务专题展展览面积最大,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数字技术、高科技驱动的文化旅游行业正逐渐成为服务业的中坚力量。

上半年,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得到持续拓展和巩固,服务业经济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市场预期持续向好。旅游业方面,国内旅游总人次18.71亿,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63万亿元,均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约60%,全国旅游市场稳步回升,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

文旅消费升级对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华侨城作为国内文旅企业的“领头羊”,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洞察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变化,打好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创新“组合拳”,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南昌玛雅乐园人脸识别储物柜

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杜一力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越是大需求,产品供给越下沉”,“多元化”“小微化”“日常化”的旅游形态需要更多的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今年以来,华侨城旗下全新文化旅游综合体宁波欢乐海岸试营业、扬州梦幻之城开业;深圳新地标欢乐港湾“湾区之光”摩天轮启动运营;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奇趣童年亲子乐园、西安玛雅海滩水公园等主题公园开园迎客……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陆续推出,撬动文旅新消费。

此外,现有景区改造升级方面,北京欢乐谷六期·天光夜谭、重庆欢乐谷二期·超级飞侠训练营、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三期“杉林奇遇”、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三期等多个主题区全新开放,持续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例如北京欢乐谷六期·天光夜谭,以“夜游、夜秀、夜赏、夜宴、夜购、夜读”为体验主旨,应用多媒体、装置艺术、算法影像、投影互动等技术,把实体场景塑造成异次元空间,让游客获得新奇的沉浸式互动娱乐体验。

北京欢乐谷《欢乐魔方》城市空间装置体验秀

供给“下沉”的同时,华侨城以文旅融合为主线、数字科技为动力,推动品质“上行”,不断催生优质文旅供给。今年6月,华侨城启动2021华侨城文化旅游节,围绕“城市度假”“电音狂欢”“康养休闲”“国风艺术”“美食潮玩”五大专题,推出500余场主题活动、500多项文化旅游产品。节庆启动至今,全国九地欢乐谷联动打造的电音节、自贡华侨城打造的自贡灯会等成为激活新消费、带动夜经济的“现象级”活动;全国首个实景崖壁灯光演艺秀《剑门长歌》、国内首个派对式戏剧《幻境2099》、实景沉浸式戏剧游戏《今时今日安仁·乐境印象》等“解锁”文旅消费体验新场景。

以《幻境2099》为例,其将沉浸式戏剧表演与科技艺术展示有机结合,再次重生的当代建筑空间、科幻未来的艺术场景、数字技术构建的视觉奇观、派对式戏剧……共同营造了打破文旅演艺传统模式、让观众沉浸其中的“幻境”体验。《幻境2099》6月开演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吸引了年轻一代前去打卡,已经成为大理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幻境2099》剧照

自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以来,景区运营、市场策略、技术革新成为文旅企业重点发力的三个方面。7月下旬,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反弹”,华侨城迅速调整景区运营和市场策略,各景区积极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花橙旅游”先后上线购票健康信息确认、0元预约票和景区预约管理平台,有效实现用户实名信息留存和人流控制疏导,助力景区高效管理与防控。同时,华侨城聚焦城市“微度假”、品质周边游,进一步加强特色休闲度假产品供给,成都黄龙溪·欢乐田园、广元剑门关双旗美村、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云南禄丰世界恐龙谷旅游区等景区成为游客青睐的周边游目的地。

线上营销方面,花橙旅游平台与抖音深度合作,举办了“带着花橙去旅游”“国潮好物节”等多场直播带货活动,不仅以好物靓价助力游客欢乐游,还通过直播让“黔货出山”,践行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华侨城旗下深圳东部华侨城、林芝华侨城国际汽车营地、顺德欢乐海岸PLUS、汕尾陆河·螺溪谷等景区,也纷纷开启“直播种草”模式,深度展现旅游目的地特色,推介优质旅游产品和优惠门票,深挖粉丝经济、促进高频次“带货”转化。

创新驱动,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引擎”

今年的服贸会,也是全球“黑科技”的竞技舞台。在华侨城展台,康佳集团展示的“全透明”OLED-艺术电视和文旅科技集团基于AR技术打造的互动游戏“天灯祈福”,为“文化味”浓厚的华侨城增添了更多“科技范”,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

逛展观众体验“AR 魔镜”

一直以来,科技为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认为,顺应科技发展大潮,中国适时提出“数字强贸”,可以说是新一轮以数字驱动的“科技兴贸”。“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重点改革任务中,科技创新是“头号任务”。华侨城坚持走“科技兴国、实业报国”之路,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以“科技+”赋能主营业务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引擎”。

作为华侨城旗下的“科技尖兵”,康佳在“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模式引领下,明确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平台型公司”的定位,近年来不断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在半导体业务方面,打响技术“攻坚战”,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构建行业领先优势。在光电领域,康佳已建成Micro LED全制程研发、小批量生产线,研发推出全球首款Micro LED手表APHAEA Watch等产品,持续探索Micro LED消费级应用;在存储领域,构建了以“设计+封测+渠道”为模式的存储产业链条,发力国产替代市场,首款存储主控芯片已完成量产出货。

在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同时,康佳正加速推进其全球化版图,参与全球贸易互通。今年6月,康佳液晶显示模组搭乘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实现对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此外,康佳在埃及成立合资公司、在北美成立分公司,借“科技出海”,发力全球化布局。为进一步推动技术研发全球化,华侨城创投平台、康佳创投中心“康佳之星”已在深圳、烟台、南京、成都等9座国内城市及美国硅谷、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等地建立了18个创新基地,助力中国“智”造、中国品牌走出国门。

与康佳一样“走出去”的还有文旅科技集团。目前,文旅科技集团的业务遍布国内多个省市,并拓展至美国、土耳其、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极少数可以成套出口大型高科技文化装备及配套文化内容、服务和标准的企业集团。面对全球主题公园巨头纷纷进驻中国,文旅科技集团总经理李坚认为,加强科技应用,加大研发力量,拥有硬核的产品才是发展的根本。

永州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

8月18日,湖南永州“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正式开园,华侨城新一代高科技共享主题公园“卡乐星球”再添“新成员”。“卡乐星球”将新颖的娱乐项目与VR、AR等高科技技术相结合,引入热门的互联网文化内容,为游客打造新奇的互动式体验,并通过移动互联网端口对乐园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直播,实现线下打卡与线上“云游”同步,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主题公园游乐体验。

据了解,位于广东肇庆等地区的“卡乐星球”也将陆续投入建设、运营,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便捷、新颖、有趣的城市旅游体验,同时构建起以“城市旅游文化娱乐”为结构的新生态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八部门:进一步推动文创产品开发 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

 8月31日, 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鼓励开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文化文物资源,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革命历史类文化创意产品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措施》提出,允许试点单位通过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投资设立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企业;明确跨部门组织的试点评估结果要作为核定试点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重要依据,推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业绩挂钩。在此基础上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多种开发经营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开发工作水平。

《措施》重点对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增加市场活动方面提出了系列举措,包括建立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鼓励多种类型主体参与开发;制定文化文物资源数据化采集行业标准,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鼓励搭建展示推广和交易平台,创新优秀产品营销推广;加强创新型文化创意装备制造和研发,提升科技运用水平,增强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承载力、表现力和传播力;实施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发挥文化和旅游双向优势,提升旅游商品内涵和品质,切实促进消费。

《措施》全文如下:

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

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36号)印发以来,文化文物单位按照要求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试点政策落实没有完全到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工作措施。

一、把握正确导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资源的精神内涵,使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鼓励开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文化文物资源,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革命历史类文化创意产品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二、推进先行先试

(一)落实试点政策。在坚持事企分开原则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或备案的试点单位可通过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投资设立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企业,并按要求将企业国有资本纳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支持试点单位按照相关程序设立企业,鼓励多家试点单位联合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企业。各级文化和旅游、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文物等部门要加强跨部门协同,积极研究、推进解决试点单位投资设立企业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推动构建科学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试点单位积极作为、先行先试。

(二)创新开发方式。鼓励试点单位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合作、授权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等。推动试点单位与文化创意设计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支持试点单位与职业学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水平。试点单位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的管理,慎重选择合作单位,积极稳妥推进工作。

(三)优化试点管理。建立试点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成效评估机制,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试点单位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在评估基础上,适时、有序将试点范围扩大至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管理制度较为完备的地市级以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

三、健全收入分配机制

(一)规范收入管理。按照事业单位相关财务规定,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取得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鼓励各地区出台实施细则,确保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入用于加强公益文化服务、藏品征集、继续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内部分配时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倾斜。

(二)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有关制度,推动将文化文物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业绩挂钩,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文化和旅游、文物行政部门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组织对本级试点单位上一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作为核定试点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重要依据。

(三)落实奖励措施。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有关规定,按照奖励范围、条件、种类、比例(名额)、程序和纪律要求,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充分发挥奖励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合理运用一次性奖金等方式,着力调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批准发放的奖励不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四、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用足用好支持科技创新、改制重组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按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企业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可按照规定进行税前加计扣除。落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符合条件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增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主体活力

(一)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建立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为创意设计机构、制造类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渠道平台类企业等畅通信息渠道,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示范单位。鼓励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纪念馆、科技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院团及其他文化文物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二)搭建展示推广和交易平台。制定文化文物资源数据化采集行业标准,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行业组织发展,促进市场主体资源共享、渠道共用,联合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体系。充分利用各类行业展会、商品博览会等平台,展示推介优秀文化创意产品。鼓励搭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版权交易等平台,营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文化文物单位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办旗舰店、进行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营销。

(三)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科技应用水平。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开发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装备研发和生产服务企业,加强文化创意内容和技术装备协同创新。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衔接。支持文化文物单位创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技术,增强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承载力、展现力和传播力。

(四)推动旅游商品提质升级。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依托文化、提升品质、引导消费。推动将旅游商品质量保障、文化特色等要求纳入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评定标准内容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遴选条件。深入推进“创意进景区”“创意下乡”工作,以创意设计提升旅游商品价值。鼓励开展品牌化经营,培育一批品质过硬、设计精良、市场认可的旅游商品自主品牌,加强金融、人才、宣传等政策扶持。组织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推进活动,集中展示、宣传推介优秀旅游商品和品牌,对接市场需求,促进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六、提升知识产权评估管理水平

文化文物单位对用于投资设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企业、对外授权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要进行专门评估、规范管理,原则上应由第三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价值。文化文物单位要做好知识产权登记管理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授权费用标准,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项目中进行合理协商议价。鼓励文化文物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合作方。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健全评估体系,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出台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配套政策举措,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来源:文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