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产品思维做营地?

相信能做一款属于自己的成功产品,是每一位产品经理的梦想。前两天在朋友圈做一个调研,“如果有机会做一款产品,不考虑钱的问题,你会想做什么?”

在评论区里有的朋友说想做马蜂窝,有的想做家庭教育,有的想做私人数据管家,也有的朋友说想把老家的石榴做成瓶装饮品…

内心想做的事可能就是我们的初心吧,这一点作为自己创业也尤其重要。幸运的是有的人正在做自己热爱事,有的人还没有找到。

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正在做自己热爱的事。

他是星谷营地的主理人李海波,我在视频号上看到一期关于“产品思维做营地”的视频,因为“产品思维”四个字吸引了我,于是又看了他所有的视频,

他之前做过很多职业,因为自己露营有20多年,但每次露营没有遇到让自己满意的产品,决定自己做一家营地。花费3000多万,在北京延庆打造了星谷营地。

虽然做营地不容易,但透过视频能够感受到他在做自己热爱的事,认定是自己要坚持做的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通过“产品思维”做营地的呢?

一、为什么做营地

1. 疫情原因(社会现状)

近两年疫情防控原因,跨省流动受限制,只能选择周边游,而露营成了家庭聚会、朋友出行的首选。

2022 年春季综艺《一起露营吧》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内容影响下,露营需求再度爆发:小红书关于“露营”笔记数从 2022 年初约 100 万到 5月底接近 350 万篇。

根据通联数据,2022 年 1-4 月天猫淘宝露营野炊装备累计成交额 31.8 亿元,环比翻倍增长。2022 年 1-4 月通过携程报名露营游用户是 2021 年全年 5 倍以上。

2. 山野生活向往(用户需求)

一周紧张工作的结束了,周末露营是一种逃离城市,亲近大自然、接触疲劳的新社交方式。

大自然里的生活能够把城市的生活更加放开,人们更追求自由的山野生活,帮助我们暂时从都市生活中逃离出去,身心获得片刻放松。

天幕下营帐里、烧烤炉、咖啡壶、一盏汽车….放下手机,与好友一起纯粹真诚的交流,已经碾压密室逃脱、剧本杀,成为年轻人的娱乐新方式。

3. 自己露营生活20余年(自己热爱)

主理人李海波称自己关注露营行业已经有几年时间,他本身是一个露营狂爱好者,从最早的背包式露营到后来的山野式露营,再到风格露营,陆续爱好有22年时间。

过去的营地基本上是农家乐的形态,缺乏美感,在审美成为刚需的年代,从产品到设计,再到服务都需要全新升级。

自己也走了很多营地,但没有一个营地是自己想象中的。

2021年11月,他开始开展露营规划工作,与几位朋友一起在北京延庆包下5000亩地山林和200亩野鸭湖。

4. 社群+内容运营经验丰富(自己优势)

星谷营地的核心能力是社群聚集和内容运营的能力。

主理人做过10年记者,做过编剧、做过科学媒体,创业+投资共有17家公司,在喜马拉雅做了6年时间,担任喜马拉雅副总裁。出版《时尚中国》《体验者马骅》,摄影专辑《乡村面孔》《藏路》等专著。

通过他的经历能够看出,工作阅历基本是围绕内容行业,为他的这次新创业奠定基础。

二、营地行业现状

1. 露营的主要类型

露营消费是休闲户外消费的典型,露营消费方式主要有四类:

(1)公园露营

半日游为主,载体主要为城市公园,消费者自带帐篷/天幕,人均消费0-80元(门票费)。

(2)精致露营/搬家露营

以 2 天 1 夜露营为主,设备全,人均消费 150-200元,拎包入住则人均 700元以上, 载体主要为商业化露营地。

(3) 房车露营

过夜需求,载体主要在商业化房车营地,消费者自备/租赁房车,游玩时间1天以上,人均600元起。

(4)小屋露营

以多日游为主,主要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中西部地区、丘陵/山岭/高原地带,更具特色。

2. 中国营地数量不断攀升,但缺乏标准

中国露营相关企业与营地数量快速攀升。2021 年中国共有超 3 万家“露营”相关企业,仅 2021 年新增超 2 万家,2022 年 1-4 月新增露营相关注册公司超 7000家。

露营地行业标准缺失,与民宿归属同样特种行业。

部分营地大多提供过夜食宿,与民宿酒店类似,属于特种行业,需取得经营许可证,办理完备的“六证一书一证”,但大多数露营地缺乏规划,拿证相对混乱。

3. 露营地经营模式相对灵活,营地利润率3-8%

帐篷露营地规划用地相对灵活,旺季可增加出租营位,淡季可撤帐篷出租场地。

根据露营天下数据,2017 年优秀露营地年平均营业额为 1068 万元,收入中 57%来自于营地出租(合约 610万元)。

43%来自于出租空闲场地、娱乐餐饮等项目,优秀营地平均净利率 8%。

三、营地的核心特点

主理人李海波想做的不是搭了多少个帐篷让用户住进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及资源搭建整个营地体系,需要从餐饮、活动内容、服务体系上都要打造不同的东西出来。他们最核心的能力是社群聚集能力和内容运营的能力。

他想通过美学重构营地业态,将营地作为一个平台,将具有特色美食、咖啡、酒吧,甚至商学院、野外剧场汇聚在平台上,让人们感受到休闲娱乐同时,满足用户对学习的需求。

所以他的目标是搭建一个营地中台,把服务能力做好,运营做好,将整个sop做好。再招募各领域擅长的合伙人加入,比如威士忌酒吧找最擅长的人,餐饮找最擅长的人,咖啡找咖啡擅长的人。

星谷营的核心产品并不帐篷和酒店,而是房车,有上百辆的汽车改成了乌尼莫克。

房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的帐篷成本也是很高,里面配有冰箱,完整的灯具,两套半日闲的床和床垫,共有72种设备,每一个平台的成本在5-7w间。

能够让用户在野和奢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用户体会到山野间的乐趣,同时又是一个星级酒店的配置和标准,让你在轻松的体验搬家式露营的乐趣时没有那些痛苦。

同时还为用户设置了拍照打卡的网红建筑。像透明的威士忌酒吧、山顶的混凝土和原石、无边泳池都是其他营地没有的特色,满足用户所有的幻想。

营地对主理人李海波来说虽然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但他认为想做就去做,不懂就去问,不会就去学,错了马上改,重要的是先从小规模去打样。

四、以内容为主的运营模式

目前看到他们的运营方式以内容为主,在抖音、小红书和视频号平台都有账号。内容主要分享达人露营经验和装备,探访评级露营地,通过他们的故事讲和露营生活的故事。有几期内容是采访营地主理人李海波,讲述自己为什么做露营及营地介绍。

通过评论区能看到很多用户都在问多少钱,地址在哪里,通过几期视频后预约营地的用户明显增加。

在小红书平台,也有很多博主分享去星谷营地的感受,确实能感受到营地的高颜值及高服务。

除了各平台的短视频内容,用户主要通过公众号下单。

目前主理人的主要精力应该是在打造营地上,营地是他的产品,只有营地的产品打造好,加上以内容方式让更多用户看见,转化率应该不成问题。

李海波讲:“短期看是一个好生意,长期看会有一个卷的过程,当大量的人开始做时,拼的是谁将事情做的越重,护城河就会越高。

他不担心露营是不是一个好生意,而担心是不是一个好产品。

现在这个行业缺少的是具备互联网思维,同时能够将各种业态融合进来,从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化上需要提升”。

期待通过他积累多年的互联网经验,将营地这样重基建、重服务的产品做好。也希望他的营地早日实现稳定盈利。

写在最后:

互联网行业热潮减退下,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找到一个内心想做的事情,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实体行业结合起来也是一个新机会。

希望我们都能像文中主理人一样,找到自己的热爱,为热爱的事业去奋斗。

本文由 @柿子姐说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北京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会长:露营业一路向上,未来或分化升级

今年露营正火爆,从小众休闲变成了都市青年热爱的度假方式。那么,作为刚刚入门的露营爱好者,怎样恰到好处地“入坑”?作为投资者,露营产业的风口将持续多久?各地政府又该如何规划建设露营营地,如何平衡度假休闲与安全、环保之间的关系?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北京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会长、中国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大会发起人廖红斌。

刚入门别“一掷千金”,先去成熟营地体验一下

新京报:露营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都是哪些人在露营?

廖红斌:之前露营在国内休闲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属于比较小众的活动。其实,国内房车产业的发展仅有20年,我还记得,中国第一批规模化房车是1999年生产的;2015年公安部交管局正式下发规范旅居挂车上路通行政策的通知,房车可以上高速;北京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成立还不到10年;2019年全国自驾游人次达35.9亿,占全国旅游人次的64%,这其中就包括房车和露营人群。可以说,露营的火热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从小众转为大众消费。另外,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疫情之后将有更多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助推露营活动发展。

露营爱好者的群体非常广泛庞大,其中,自驾游和户外爱好者占很大比例,有些都市年轻人可能没有汽车,但哪怕骑着自行车,也要携带装备去露营。前几天我就遇到几位骑着摩托车去露营的游客,他们带着帐篷、小桌、咖啡机、音箱等装备。

某一村房车露营营地提供帐篷、房车和木屋。

新京报:很多人对露营的第一印象是在温榆河公园搭帐篷、喝咖啡、玩飞盘,露营营地有哪些类型,应该怎么玩?

廖红斌:按照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露营营地分为森林型、滨海型、湖畔型等,还有一种更小众的荒野型露营。现在国内流行的精致露营和搬家式露营也非常有意思,除了帐篷,还要带上各种设备、锅碗瓢盆,帐篷也要搞成“两室一厅”式,好像“搬家”一样。我建议,作为刚刚入门的露营爱好者,先不要冲动之下“一掷千金”,购买大量露营设备。可以买张“蛋卷桌”、几把户外椅、一个天幕,试试感觉;或者先去成熟的露营营地体验一下,那里通常设有帐篷、房车以及小木屋,并提供烤炉等户外设施,服务人员还会帮忙处理食材,非常方便。晚上几个人围坐,吃烧烤、聊天、听音乐,十分惬意。

新京报:露营市场火爆带动了哪些产业?是否具有长远优势?

廖红斌:我认为,五年内国内露营产业都将一路向上、高歌猛进。对投资者来说,五年内投资这个产业都没问题。五年后,露营市场将面临消费升级,届时整个露营产业都需要拿出更好的装备和更有特点的营地或者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其实,目前国内营地与露营设备只能打80分,未来将分化升级,一部分走向高端或者奢华。整体而言,这个市场是向好的,而且国内露营设备产业颇有优势,要知道在整个国际户外露营市场,80%左右的装备都产自中国,我们有很好的基础。

露营营地不应是度假村或者房车旅馆,量化监督管理指标很重要

新京报:从产业角度来看,你认为国内露营旅游发展目前存在哪些短板和瓶颈?

廖红斌:自驾车房车露营经历了10多年发展,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许多针对促进自驾车房车露营发展的引导政策,促进了自驾游、休闲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一旅游业态的发展始终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规模和速度,这主要是受露营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羁绊。

自驾车房车露营营地是开展露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规范和管理房车露营的重要方法。国内的露营营地建设虽然步入初始阶段,但是由于对露营活动本身的理解不同,各地区在建设营地时产生了一些误区。例如,有的概念不清,混淆了度假村和露营营地的区别,人为堆砌景观和设施,使得投入加大,产品不对路,从而造成经营困难;有的假借露营营地之名,只是为了拿地建设房地产项目;有的地方在建设露营营地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目前,在国内现有的或即将开业的2000多个露营营地中,80%以上为“房车旅馆”,即为停放不能上路的拖挂房车或其他形式的临时建筑物,营地中没有预留或预留的自驾车房车露营车位不多。

新京报:针对未来露营营地的管理和发展有什么建议?

廖红斌:国内露营发展的瓶颈主要存在于营地。国内露营营地建设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成本过高,拿到地的人不愿意只建一些简单的露营车位。因此,国内发展露营产业和露营休闲,国家应该给予更多政策层面的支持,比如县市、风景区等都可以设置一两处营地。实际上,房车露营营地可以充分利用滩涂林地,并承担社会层面很多功能化的作用。针对房车露营营地的土地政策,我认为还有待改进。目前房车营地是按照旅馆用地的标准,即商业用地,这就限制了露营营地投资发展的积极性。因为,开发商拿到地后,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出发,更愿意做利益更大的商业或者酒店开发,而房车露营利润较低,应该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管理方面,建议量化监督管理指标。比如自驾车或者房车露营营地,地上建筑包括木屋、集装箱等以及没有获得上路许可的拖挂房车,不得超过露营营地总体营位面积的10%;房车度假村或者房车公园,地上建筑物不应超过20%;度假村则以固定不动的住宿设施为主……从而建立规范的约束性指标,防止改变建设内容,变相建设旅游度假娱乐设施和搞房地产开发。

东南沿海可发展休闲度假营地,西北边远地区适合建设自驾车驿站式营地

新京报:当下露营在全国各地火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不同,怎样才能避免“一窝蜂”式建设营地?

廖红斌:国内露营营地建设应加强顶层规划。根据不同经济、气候与环境条件以及旅游业整体规划要求,分区制定营地发展方针和策略,确定总体数量、类型、规模、主题要求等。比如,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较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但幅员辽阔,自然风光雄伟壮丽,适合自驾车驿站式营地;东北寒冷地区,露营营地经营期限短,建议以特色主题和冰雪运动相结合;云南、海南等旅游热点地区,建议重点扶持,优先策划营地建设;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度假休闲设施有较大需求,建议规划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营地建设。

同时,鼓励建设公益性质营地。将露营营地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大类,公益营地集中在生态环境薄弱以及经济落后地区,由当地政府部门出资建设简单的自驾车露营营地,以带来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商业露营营地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鼓励没有建筑物的营地建设。商业性质的营地用地管理办法应该协调国土和住建部门统一制定,可以考虑把有关审批管理权限适当下放,根据区域功能、环保要求、土地类型、建设内容等,确定相对灵活的用地审批制度。

新京报:随着露营的大众化发展,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垃圾遍地,造成环境保护、林业安全等隐患,你有什么建议?

廖红斌:强化标准,分类分级,统一名称,制定不同类型的营地标准,在分类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供地和管理办法。在林业安全、公共绿地保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其实营地也有行业标准。2019年我参与起草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包括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选址和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对环境、资源和动植物保护的要求。其中就涉及了垃圾收集箱数量满足需求,分布合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对废弃电池、污油等危险废弃物专门回收;设置废弃物收纳站,位置与其他功能区有一定距离,位于营地下风处,有绿化带隔离;对污水、废弃物及时外运,进行无公害化处理等。有时候,露营营地显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比如垃圾,其实未必是游客的素质问题,而是这个营地的专业问题,比如垃圾收集箱的数量和分布不合理。

另外,露营营地其实是非常专业的领域,选址、水电搭建、垃圾清运、安全防护等方面,都需要专业机构实施,同时也需要当地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比如,露营过夜如何上传游客的相关信息,这在住宿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仅是有块地,安寨扎营住一晚那么简单。郊野上网不方便,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技术支持,比如通过移动上传系统来实现。因此从露营火爆到露营营地的发展成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与机构的支持。
(环球旅讯)https://www.traveldaily.cn/article/162291

元宇宙社交:「宇宙」内还没微信群人多

“元宇宙是个筐,未来往里装”。

火热的元宇宙,在其众多核心要素中,社交的属性似乎最易融入,也被视为短期内最好切入元宇宙的入口。

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从社交大潮中登上元宇宙的大船,Facebook、Match Group(Tinder母公司)迅速跟进布局,而国内也有打着元宇宙第一社交平台的SOUL,和最近转型为“映宇宙”的映客,百度、阿里、字节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

抛去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web3.0等时髦的概念,我们更关心,目前的元宇宙社交到底发展得如何了,达到爆发的拐点了吗?

事实令人失望,不论是百度重磅推出的“希壤”,爆火一时的“啫喱”,跟风而来的超级QQ秀、缓缓星球等产品,都还没能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也尚未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一位元宇宙赛道投资人表示,元宇宙,这个词都快要凉了,还没有出现一款能真正代表行业的产品。而元宇宙社交也依然还是在蹭热度和概念徘徊。起码目前来看,元宇宙社交更像是一片荒漠,绿洲还未长成。

一、元宇宙社交:“宇宙”内还没微信群人多

2021年,元宇宙的大门打开了。沉寂已久的社交的赛道,也因此再度热闹起来。

主打红人经济的服务公司天下秀,于2021年4月宣布推出元宇宙虚拟社区虹宇宙,同年12月,百度推出元宇宙社交App希壤,还特意把2021年度Create大会、集度发布会搬到了希壤平台上举办。元宇宙领域最为激进的Facebook在更名为Meta后,也于去年12月正式开放了VR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

今年,这股风头仍然不减,一直在社交探索的字节,也在今年1月,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进行内测。之后还有如ZEPETO、缓缓星球等主打元宇宙概念的社交App,以及最近效仿Meta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为“映宇宙”的映客;已经诞生6年的Soul,也抓住风口,在招股书中首次宣传自己要“建立以 Soul 为链接的社交元宇宙”。

“元宇宙”的诞生速度有多快呢?数据公司Sensor Tower报告显示,自“元宇宙”概念爆发以来,平均每天都会新增一个“元宇宙”APP。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大概有552个APP在自己的描述中增添上“元宇宙”三个字,其中有70个自称为元宇宙社交的APP。没人愿意错过这趟高速发展的元宇宙列车。

尽管赛道内一片欣欣向荣,可目前还没有一款产品可以说是前途光明。

“啫喱”上线仅20多天,就超过微信、QQ,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一的位置,成为了近三年来第一个排名超越腾讯系App的社交类应用,但好景不长,官方称卡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延迟、闪退、无法进入等诸多问题确实存在,主动下架了App,并暂停新用户进入,至今仍未上线。

在希壤的评论区,最多的评论是“画质粗糙、穿模、加载速度慢”等问题的吐槽。

而在试玩过腾讯超级QQ 秀的玩家“烁烁爱epol”告诉Tech星球,“捏脸”、变装,购买家具,建设“QQ 小窝”,更像是一个低配版的“动物森友会”。

曾宣称要成为元宇宙社交第一股的“Soul”,其产品的元宇宙特性只有一个单薄的虚拟形象,甚至无法用形象进行互动。

Tech星球也在“X世界”的元宇宙社交App里体验,在白天,整个元宇宙地图里几乎没有在线的玩家,通过相关引导加入交流群,群里的30多名玩家甚至比软件里更热闹一些。

一位从事元宇宙的产品研发告诉Tech星球,“当前的所谓元宇宙产品,都是从游戏的角度出发的,元宇宙社交应该做到超级沉浸式、比拟真实互动性,时空自由以及构建有真实的元场景,从而达到现实社会中都没有的社交,拉近人之间的距离,赢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感。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元宇宙产品”。

的确,相比和现实世界的“平行时空”,当前的元宇宙社交App本质上还是新瓶装旧酒,不外乎一些旧玩法的升级或者是3D化“半成品”,更尚未出现玩法和商业模式上的颠覆。

二、极速涌入“元宇宙”,大厂小厂为哪般

等不及了,或许是无论大厂还是小厂,纷纷选择元宇宙社交赛道的一大写照。

其实社交领域内,已有微信、QQ这两座大山难以逾越,想要在社交领域再打开一个缺口并不容易,但在元宇宙风口涌现时,仍然有很多公司选择在短时间打造一个产品,迅速落地。

即使先拿出来一个尚未成熟的产品,背负着用户的不满和吐槽。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要想在Web3.0 的互联网有一席之地,就要抢先占位,早早规划布局,甚至All-In元宇宙。

流量,当然是最为当头的魔法。

互联网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渴望流量,但经过二十年发展,Web2.0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已经吃净所有的流量红利。从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二季度,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92.7%和96.2%,字节系渗透率达到63.1%。

流量红利的停滞,带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天花板见顶,用户增长的停滞必然带来营收增长停滞,以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为例,2019—2021年间,脸书的美国青少年日活用户数量比前三年下降了13%,预计到2023年时将下降45%。另一方面,用户的抛弃加剧了脸书广告收入的下滑。

而脸书遇到的问题并不是特例,这是全球互联网公司所面对的共性问题,这让一直习惯了狂飙突进的互联网陷入了全新的困境。

流量见顶的背后是生存空间的挤压,面对眼前的困境,降本增效是大厂普遍的做法。

去年开始,互联网公司出现裁员,但节流总是有止境的;而对小公司来说更夹缝中生存。因此,一个全新的赛道,意味着崭新的的机会,而元宇宙恰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应运而生。

于是,就有了急于求成的互联网公司们在元宇宙里纷纷发力,以“啫喱”为例,最初是一点资讯旗下名为“身边”的应用,在2019年8月推出,是一个以本地内容社区类App,由于反响平平,2021年5月后便不再更新,直到2022年1月摇身一变更名为主打元宇宙的“啫喱”,6个月构建出的“元宇宙”产品,昙花一现也并不奇怪。

而构建更宏大元宇宙的百度希壤,则还没有用1年的时间,内部戏称版本号为-6.0,一位行业内人士向Tech星球介绍,“希壤”中的虚拟人物模型并没有进行骨骼绑定,导致虚拟人物的轨迹经常会出现在地上飘逸、物理碰撞也几乎不存在,穿模现象则处处可见,存在赶工痕迹。

众多企业积极入坑的另一重野心是,元宇宙是一个要多大有多大的市场。彭博社报道,2024年,“元宇宙”的全球收入规模预计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游戏厂商的份额预计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其余收入分散在直播和其他社交应用中。

因此,对于既没有游戏基因,又不准备在游戏上发力的公司来说,投入元宇宙社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市场空间大,足够打开互联网成长的新空间,相应地也能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和商业可能。

蓝驰创投投资人何明认为,“元宇宙”是个比较广阔但空洞的概念,几乎任何细分行业都能在“元宇宙”中迁移,正是因为它足够大,足够广阔,包罗了游戏、社交社区、支付、艺术等诸多行业的外延,以及估值想象力的野心。

Web3.0时代,去中心化将成为趋势,社交平台更难一家独大。资本最先嗅到气味,疯狂下注,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就达成近百笔融资。

因为,无论是深耕已久的互联网巨头,还是想在下一个时代开拓天地的创业小厂,元宇宙的机会都是看似公平的,哪些技术能实质性推动元宇宙的进展?

哪个细分行业最有前景?哪种需求最能满足用户?在巨大的未知面前,先进入或许就更有可能成真。谁都不愿错过再创造出一个微信的机会。

三、距离真正的元宇宙社交,还差多远

作为第一个以“元宇宙”概念上市的公司Roblox,为元宇宙勾画了八大特征:身份、朋友、低延迟、沉浸感、多元、随地、经济、文明。

从金字塔的最底端来看,目前国内元宇宙社交产品,可能连最基础的“朋友”“沉浸感”都无法达成,还需要漫长的技术迭代。

比如,在沉浸感上,技术的受限让所谓的元宇宙无法构建,甚至连社交的属性都无法达成,诸如“Horizon Worlds”的半截人形象,“希壤”的粗糙3D场景,暂时没有UCG内容等,都让用户无法沉浸其中。

元宇宙社交产品BUD的一位研发人员表示,现在在产品中想要完整的3D呈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设备、宽带速度都无法支持。元宇宙真正的基础设施,目前国内外的公司都没有搭建起来,元宇宙真正的指数化进步,必须等到顶级硬件终端的运用和普及,当前层面只能做到应用层面的局部创新。

作为元宇宙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一、跨平台引擎COCOS公司的市场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目前的元宇宙的只能做到在个别场景上的开发,比如Mata开发的会议场景,一个场景就至少花费150万美元,因此想要构建一个更宏大的宇宙,钱够厚才行,这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的实力。

作为出海成功的社交产品Oasis ,其在巴西App总榜上稳居3-5名,甚至超越了Facebook、Twitter等软件,但内部研发人士告诉Tech星球,它们并不把自己定义为元宇宙,而是半Web3.0的社交产品。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连最基础的VR、AR技术都还没有实现,根本谈不上元宇宙时代。说到底,元宇宙是一个生态,它的构建需要硬件,OS、底层技术、AI、5G等等多个组件,相关产品创新需要组织自上而下的系统化支持。这些号称自己是元宇宙的产品,更多仅仅是动画片场景复原。

社交的本质是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参与感,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创建最高层级的文明、而在这样搞不清核心买点的的App面前,用户参与不进来,就永远还是在原地打转,更谈不上更上层的商业化,元宇宙的构建每一层都是在前一层之上的累加,底层都做不好,无法成为真正的宇宙。

还有行业人士对Tech星球表示,如果还是局限在手机屏幕上,这就不配叫做元宇宙。

另一方面,要构建生态,则需要源源不断的用户和开发,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曾下这样论断:“要成为新一代VR平台,我们需要销售至少1000万台Oculus设备,才能吸引足够的开发人员来构建生态”。

事实是,根据Counterpoin数据,2021年全面的XR终端的出货量为1100万台(其中VR占90%),成为生态还为时尚早。

而更进一步,如果VR真的成为了元宇宙的基建,基建的构建能力还是掌握在他人之手。

为了使VR更易被接受, 在经历了需要强大算力的外接设备后,一体机成为了当今VR世界的主流,但这也意味着,VR设备中关键还是高算力的芯片。

当下市面上销售最火爆的Oculus Quest 2、Pico Neo 3等主流VR一体机使用的都是高通骁龙XR 2芯片。

去年5月发售的NOLO Sonic以及更早发布的一些VR设备,则直接选择骁龙845等手机芯片,而如果再次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元宇宙仍然无法是去中心化的,主导权还是主宰在少数派手中。

抛去技术上的难点外,找到元场景下的社交需求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腾讯财报电话会议中,总裁刘炽平列举了一系列腾讯发展元宇宙业务的可行路径,但也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提到了很多发展路径,每个路径当中最为吸引人的东西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清楚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元宇宙还只是个概念”。

因此,在概念模糊、硬件发展暂缓、技术不够成熟的当下,所谓的元宇宙产品不仅功能缺失,用户体验也都比较差,看来都像是一个蹭概念炒作的半成品,是急于求成的厂商们抢位的“伪需求”产品。

当下的元宇宙社交赛道,仍是一片蛮荒之地。

作者:乔雪;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Tech星球,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我,月薪5000元,在南美看世界

“拒绝996”、“躺平看世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选择回到二线城市过起慢节奏的生活时,一个更具个性化的群体悄然兴起。

他们另辟蹊径,告别固定城市,前往国内或国外一些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且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一边工作,一边旅行。

这个群体自称为数字游民,它译自“Digital Nomad”,指无需办公室等固定工作场所,而是利用网络数字手段完成工作的群体。

早在1997年,原日立公司总工程师牧村次夫便提出了关于数字游民的设想。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让远程办公逐渐成为常态。《2021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显示,超六成年轻人渴望成为办公地点不固定的数字游民,在工作的同时享受度假生活。其中,80后、90后以超过70%的占比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

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分享自己作为数字游民的旅居生活,他们尝试从城市出走,利用线上工作的便利,以一线城市的薪资前往小镇、乡村、海岛生活,寻找自己的“诗与远方”。

而他们选择成为数字游民的理由不尽相同。“我不想等到60岁退休后,才能去看看世界。尤其是生活在北京,节奏太快,很难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就冲动了一回,去了南美洲。”2018年选择离开北京前往南美洲的yeye表示。

与yeye的“逃离”不同,蓝蓝从大学开始就有着很明确的“游民”规划。“我想远离城市的内卷,也想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但在上海,如果不‘996’可能连房租都负担不了。所以我大一时就开始思考,去一个远离城市、风景好的小岛隐居。”于是,2020年,彼时大二的蓝蓝就频繁往返上海和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花鸟岛。

蛋黄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环游世界的梦想。经历过2019年做为旅行博主旅居世界的计划“破产”后,2021年再一次开启了旅居生活。

而成为数字游民后,他们亦有不同的感受。

蓝蓝决定扎根在花鸟岛,做着一份线上编辑工作,可以时常回去看父母。“收入虽然不高,但没有房贷和‘996’的内卷压力,每天的支出就是买书、买咖啡。”

yeye在体会了国外旅居的自由与动荡后,选择回国寻找新的理想之地。“刚开始旅居时,我一周可能就要换一个地方,但现在,我已经连续4个月呆在浙江安吉的一个小村庄里,现在我完全适应在小村镇的旅居生活。”作为一名完全的自由职业者,yeye为自己营造了一种稳定的旅居状态。

蛋黄则再次开启旅居生活,她告诉燃财经,“如果你在2019年问我旅居的生活如何,我可能会回答‘想走就走,重在当下’。但现在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第一次旅居尝试失败后,蛋黄回到北京重新开启了“996“生活。她意识到在没有一份稳定收入的线上工作前,盲目选择旅居,本质上忽略了一个问题:成为一名数字游民的门槛很高。

现如今,成功开启第二次数字游民生活的蛋黄,收入反而比在北京“打工”时翻了2-3倍,并计划在今年开启一份新事业。而对于数字游民的生活,蛋黄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少了理想化的幻想,多了理性化思考。

事实上,数字游民早已超越了自由职业和远程工作的概念范围,不仅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圈子,同时也具备了规模化的商业逻辑。2022年3月,中国数字游民理念倡导者檀林发布了《数字游民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到,3年内,基于温州泰顺、金华浦江、景德镇浮梁、成都蒲江等多处数字游民基地,打造10万+数字游民会员,建构规模化的中国数字游民产业。

数字游民的生活固然自由,但问题也不可忽视。曾在南美洲被当街抢劫的惊魂时刻让yeye至今难忘。蛋黄也坦言,在长达一个半月没有收入的日子里,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对心怀向往的年轻群体而言,如何最小化旅途风险,如何克服收入不稳定的焦虑情绪,以及确保自己具备一边旅游一边工作的能力,才是思考的关键。

“我不是逃离,只是在思考后选择了一种能带给我更多快乐和自由的生活模式,而为了继续这种生活,我必须努力的工作。只不过是在路上工作罢了。”蛋黄直言,成为数字游民,确实是人生一种别样的体验。

但与此同时,蛋黄也建议,想要成为数字游民,需要“从长计议”。拿到一份线上offer,调节收入不稳定的焦虑情绪;有着不错的自律能力,以确保可以将这种“自由”继续下去,才是潜在数字游民思考的关键。

01 旅居,未必动荡且成本高昂

“去旅居不稳定,如何才能保障收入?”这是曾经想要离开北京去旅居的yeye面临的最多的质疑。

成为数字游民之前,yeye曾在北京一家公司从事项目管理相关工作。2018年,在听到了某程序员朋友突然猝死的消息后,yeye突然明白,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因工作原因哪里雾霾严重就要去哪里出差的工作和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而早在大三时,yeye就已经有过在泰国清迈的村庄里独自居住半年的生活经验,并且对这个群体有着一定的了解。

实际上,国外数字游民早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根据MBO Partners对美国“数字游民”的调查显示,2020年,有1090万美国人将自己描述为数字游民,这一数字比2019年增加了49%。而由国际数字游民自发组建的无国界数字游民机构“Global DNX”也预计,到2035年,全球“数字游民”的数量将会突破10亿人。

在国外,甚至有为数字游民推出的长期签证,和针对性的医疗保险。而国内的大理、成都也早已形成了数字游民的新型社区。

了解越多,yeye对旅居的生活越向往。在成功说服了父母后,yeye背着包去了南美洲。

选择去南美洲,不仅因为那里有着相对便宜的生活费用,更因为此前,yeye有过在南美洲实习一年的经历,这是一块令她向往但又不陌生的土地。事实上,数字游民把选择去生活成本更低、物价便宜的国家生活,同时通过互联网工作赚取收入,利用汇率差带来优惠以提升生活品质的方法,称为“地理套利”。

当然,最终让yeye有勇气成为数字游民的,是她在离开北京时,有着一份月入3000-5000元的线上口语老师的兼职。这份工作不仅能让她实现移动办公,也足够负担她旅行的日常开销。

“没有了周一的例会,随时随地娱乐放松,物欲反而降低了。”yeye表示,之前在北京工作太累,总会有补偿性的消费,一个月下来不仅月光,还要拆借信用卡。但去了哥伦比亚的yeye,做免费住宿的沙发客( 即寄宿在主人提供的免费沙发的旅居者 ),5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足够保障她的吃喝玩乐,甚至还能攒钱。

在每一个地方,至少待足3-4个月,慢慢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规律的作息让yeye的工作效率更高,也彻底告别了北京凌晨三四点才归家的夜生活。

yeye告诉燃财经,旅居带给她的改变不止是生活方式的拓展,还有住得舒适、吃得健康,睁开眼就可以沐浴在阳光里;去想去的城市,结识不同的人。yeye开始极力创造和维持“稳定”的生活,并不断思索,“在城市生活真的有必要吗?”

图/yeye在祁连山草原办公露营 来源/yeye提供

在旅程中,yeye遇到过带她参观果园、拜访父母的小农场主;在去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赏海景的途中,花100元人民币吃了当地最高档的西餐厅;甚至搭乘过境大巴,从哥伦比亚跑到了秘鲁;还在玻利维亚苏克雷的青旅,认识了很多旅居的艺术家……南美洲的旅居生活,让yeye走过了包括阿根廷、巴西在内的大大小小17个国家。

不过,因为总是一个人在路上,yeye在人口相对混杂的南美洲也遭遇到了惊险时刻。

在一次去博格达乘车时,yeye因为担心走错车站,第一次没有将手机放在贴身的口袋里。然而,在刚刚拿出手机查看地图的下一秒,就被两名当地人拦住了去路。虽然没有受伤,但手机却被抢走,没备份好的3000张照片也丢了。最后,在其他旅行者的帮忙下,yeye搭乘Uber回到了朋友家

在之后的旅居中,yeye带上了朋友送的双截棍。“其实友善的人更多,不过提高防护意识也很重要。”

随着旅居时间的变长,yeye对父母的牵挂也越加浓烈。如今,虽然还在继续着数字游民的生活,但yeye已经回到了国内,辗转在大理、海南两省之间。2021年,她甚至带着母亲一起开启了旅居生活,“其实不需要成为百万富翁,你也可以旅居世界。趁现在压力小,多多运动,心情舒畅,不也是一种积极的养老思路吗?”

今年,yeye已经在浙江安吉的小村庄里待了4个多月,还买了一辆车,养了一只狗。由于国内便捷的快递,她出门甚至不再带背包,除去一周3-4天的工作时间,她能够随时离开,也能够随时回去。

02 年轻人的出路,不只有大城市和大厂

不同于yeye是在体验过“打工人”的生活后半路“出家”成为数字游民,蓝蓝从大学开始就萌生了旅居的想法。

在上海上大学的蓝蓝学着并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并深知自己按部就班的未来。“最多进入一家大厂,在上海豫园路这种不算贵的地段,租一个月5000-6000元的房子。剩不下存款,还要背上买房的压力,我不想这样。”

为了破解这种固化的生活,尤其是看到《后会无期》里,生活在东极岛的人民,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又朴实的渔民生活时,她也想试一下,只需几百元的往返机票,就能体验到的全新生活的状态。

就这样,在大二时,蓝蓝一边继续在上海上大学,一边在结束一周的课程后,飞去花鸟岛。花鸟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列岛的最北面,整个小岛的房子以蓝白色为主调,高低错落,海景公路贯穿全岛、花鸟灯塔沐浴着落日余晖,被称为中国的“圣托里尼”。

图/蓝蓝在花鸟岛生活日常 来源/蓝蓝提供

花鸟岛上没有上海常见的商场、电影院,吃的更是简单。在这里,蓝蓝春天和朋友上山挖野菜包饺子;夏天挖覆盆子,自己动手做面条,还学会了蓝晒、扎染。“唯一的生活支出就是买书、喝咖啡。”蓝蓝在花鸟岛做酒吧驻场歌手,不仅包吃包住,还能拿着相机随意拍摄发展副业。

不过,最让蓝蓝意想不到的,是她心境的改变。“我感到自己的世界一下子打开了。”

2020年,花鸟岛开始打造“艺术花鸟”主题岛,一批艺术家登岛展开社区艺术创作,建起了60多家主题民宿。在这个4A级景区小岛,游客数量逐年增长,近三年游客数量的增速更是分别达到了62%、59%和86%。旅游旺季也从常规的7、8两个月,延展到了4-11月。

此后,在花鸟岛,蓝蓝不仅了解到了很多新的职业,也找到了一份月薪8000元的线上编辑工作,足够支撑她自然、简单的小岛生活。

“这里有很多朋友,也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决定留在花岛岛的蓝蓝很明白,数字游民可以成为她在城市和大厂之外的新选择。在花鸟岛上,每天设有300人的游客人数限制,但来到这里短暂放松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然而还缺乏有格调的咖啡馆,这让蓝蓝产生了开咖啡馆的想法。

今年,蓝蓝在花岛岛租了一栋房子,上下两层还带了一个大院子,一年租金3万元。“我准备一楼开咖啡馆,二楼做胶片冲印室。”现在,她每天忙着装修、学咖啡制作。“我觉得小岛的生活更自在,《向往的生活》在电视上看只是节目,但其实就是我在岛上的日常。”

旅居生活2年后,蓝蓝才知道自己这种生活方式被叫做数字游民。“我没有刻意选择做数字游民,只是顺其自然地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

03 不在公司工作,并不意味着躺平

与yeye和蓝蓝相比,蛋黄的数字游民生活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喜欢旅行,但设计师每天的工作状态,让我有种一直在网吧上网的错觉,完全失去兴趣。”就这样,2019年,刚刚毕业一年的蛋黄辞去了设计师的工作,决定做一名旅行博主。

在起初的设想里,蛋黄认为自己可以边旅游边工作,成为一名专职的旅游博主。不过很快,她就意识到,自拍自剪的旅游vlog并没有多少流量,半年的积蓄也很快见了底。最终,她忍痛卖了设备,拿着仅存的现金回到北京继续“打工”。

“刚毕业的时候想的太简单,没有意识到做数字游民还是有一定门槛的。”蛋黄告诉燃财经。数字游民部落创始人Jarod曾表示,数字游民,其实是一个生活门槛比较高的生活方式。它的要求是,你必须具备一技之长,还要具备不限于英文能力、自学能力、互联网收入能力等。除此之外,你还得有强大的自律精神以及忍受孤独的能力。

“实际上,既自由又不自由。”蛋黄坦言,当工作时间和地点绝对自由后,不需要打卡,也没有KPI和DDL( deadline ),自驱自律的能力就需要更强。“可能那时我还未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及一份稳定的线上工作。”蛋黄补充道。

2019年底,回到北京的蛋黄入职了一家MCN机构。但一年半之后,她再次选择了辞职。“我当时感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都到了极限,必须停下来,出去走一走。”

就这样,停下来的蛋黄,揣着两个月工资,再次开启了旅居生活。但与第一次不同,这次蛋黄做了更充足的准备。

靠着在MCN机构积累的人脉,蛋黄开始和固定的导演合作,一边旅行一边做视频。“旅居后第一个月,流量很少,也不稳定,当月有项目才会有收入。”

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收入,蛋黄对每一个项目都全力以赴、用心去做。可即便如此,蛋黄还是有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没有赚到一分钱。“但彼时的我,已经掌握了一定旅居的生存技巧,再加上之前的工作经验,很有底气等着项目来找我。”

事实证明,蛋黄并没有盲目自信。随着短视频流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制片人找到蛋黄寻求合作。

2021年,蛋黄的足迹遍布国内。7月她去了一直向往的新疆,8月到了拉萨冈仁波齐转山,之后去了重庆的防空洞废墟探险、去青海赶海。12月来到了云南看雪山,游泸沽湖,赏篝火晚会……

白天旅行,晚上搬砖,旅居中的蛋黄做到了真正的自律。“去任何地方我都会确认是否有稳定的网络和电源。”旅行包里雷打不动的“C位”必定是留给长3米的便携插座。在新疆草原上,由于山里没有任何网络,要用汽油发电,蛋黄不得不抱着电脑连夜下山,用手机开热点和甲方沟通项目进度。

“我可以不上班,但不可以不工作。对我来说,旅居不是躺平,只是换了工作地点罢了。”去年一年,蛋黄的月收入已经比在北京的时候翻了2-3倍。今年她正筹备自己的视频工作室,准备进入下一个事业阶段。

“过去,家人会问我是不是安全?收入从哪来?劝我回去上班……现在他们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已经很放心。”谈起家人对于自己态度的转变,蛋黄略带骄傲。

选择旅居前,蛋黄总难以找到满意的人生状态,她在成为一位旅游博主和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之间挣扎,不断陷入自我消耗和低落中。在MCN机构工作时,她和不少一线明星合作,做出过几千万播放量的视频项目,在朋友眼中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与此同时,她也承受着高强度日夜颠倒的工作,甚至在周末也必须秒回消息……

但在旅居的过程中,蛋黄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她意识到生活不是只有留在城市这一种选择,也不是只有成为一名旅游博主,才能实现看遍世界的梦想。

如今,她在为抵达下一个城市激动的同时,也收获着工作带给她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整个人轻松了很多。

“成为数字游民,是我这些年间,最大胆、也是最满意的一次选择。”

参考资料:

《当数字游民,“赚第一世界的钱,到第三世界花。》,来源:新周刊。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你向往数字游民生活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丨马舒叶,编辑丨曹杨,36氪经授权发布。

今夏北京流行词:喝野酒

这事儿值得餐饮人看看……

前有上海“街头10元热红酒”,现有北京“胡同鸡尾酒”。

01 胡同鸡尾酒走红,街头版“微醺”成流行

今年的北京,夏日浪漫发生在胡同里。

29岁的Wendy,告别了一周的满负荷工作,在周五傍晚的地铁里卸掉繁忙,出了五号线雍和宫站F口,七拐八拐地沿着老北京胡同穿梭前行。远处,俊男靓女三五成群,正举着酒杯闲聊,花花绿绿的鸡尾酒装在透明盛器里,格外显眼。

目的地到了。

鸡尾酒需要DIY,把玻璃杯里的预调酒倒进冰杯,再添上各类花哨的装饰(包括薄荷叶、水果干甚至辣椒),一杯“行走在夜色里的时尚”就这样诞生了。

受疫情的影响,北京餐饮堂食“停摆”了一个多月。就在这一个月期间,小店哀鸿遍野、各大头部品牌积极自救;而另一面,在胡同里,浪漫的酒吧店主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意包装,让一杯原本只能坐在店内享用的鸡尾酒成了“走食”,娇艳而缤纷的气质,足够匹配文艺青年“不为疫情羁绊”的内心。

而这种饮酒方式,也有一个狂放的名字——喝野酒。

02 凉面装进奶茶杯、龙虾鲍鱼街头吃…“边走边享受”的可不只是酒

胡同鸡尾酒能够在社交媒体上火爆起来,和颜值、社交意义、微醺经济有直接关系,这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特质。从大环境来看,这是今年崛起的“露营风”在餐饮各个品类中的蔓延。

事实上,不少餐饮品牌也在产品原有的零售基因上,增加了“走食”的元素,让产品更加适合户外就餐场景。比如,“人手一杯的鲍鱼小龙虾杯面”蹿红网络,这产品来自于北京一家日料店,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鲍鱼和小龙虾组合,很有视觉冲击。倒上搭配好的酱汁,以及爽口黄瓜等辅菜,一份价值不菲的海鲜面(走食版)就制作完毕。

类似产品,还有更早之前的“盒装意面”、“mini拇指小笼包”、“口袋凉皮”都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个开始渐渐变热的6月,被疫情反复“蹂躏”的天津餐饮人,将凉面装进奶茶杯,同样躁动了这座城市。

6月初,青岛举办“城市咖啡露营节”,定位露营+市集+咖啡+美食,在这场城市露营中,网红面包、网红甜品、网红小龙虾成为“流量三剑客”,挑起人气大梁。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封控之下,“憋屈”的年轻人正在疯狂挖掘新的就餐场景,“边走边吃”、“胡同吃”、“户外吃”正成为新流行。

03 城市露营+走食经济,两大成因叠加下迸发的新潮流

从鸡尾酒到烘焙、包子、面条,这波潮流横跨了多个品类,这背后,是露营经济和走食经济的叠加,并在疫情和封控的刺激下一跃而起。

首先,连郊区露营都无法实现的年轻人,在胡同里找到了“低配版的快乐”。

今年大火的露营经济,着实带火了不少品类。在这其中,海底捞、必胜客、烤匠等头部品牌也纷纷试水。不过,露营在国内尚属于萌芽阶段,露营与餐饮的结合还在探索中,一些更小的餐饮品牌、单品小店,暂时踏不上这班车。既没有全国铺开的势能,也没有引领全国的研发力,更多的只能是在原有的菜单中,挑选和顾客需求匹配的产品进行微创新。

同时,一个残忍的现实是:不少年轻人因为没有代步工具,无法实现去郊区露营的自由。在疫情散发、块状封控的情况下,公共交通能够触达的区域,就是其“低配版露营”的最佳阵地。

供需两方“一拍即合”。伴着夏日的月色,眼见城市的霓虹,花上几十元钱就可来一次微醺。换句话说,胡同鸡尾酒,就是更接地气、更低成本的“轻露营”。

杭州,餐车变成小酒馆,号称“西湖边的外带鸡尾酒”

其次,走食经济有了新的升级。

走食这门生意,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顾客有了新的期待。

内参君尤其记得,曾经北京西单有一条“小吃网红街”,售卖的全是酸辣粉、土掉渣饼、烤肠这类小吃,就是这条人均消费不到20元的小吃街,吸引了无数俊男靓女心甘情愿地站在路边用餐。每到夏季,丝袜、A4腰、超短裙汇聚在此,这条街就是当年的“顶流”。

而如今,同样是走食,同样是年轻人,产品形态悄然发生了变化,几十元一杯的鸡尾酒取代了当年的快乐柠檬;鲍鱼龙虾面替代了当年的十元酸辣粉……要品质、要调性的年轻人,对“走食”有了新的理解。

第三,爆品打天下,模式更轻的餐饮自救路线。

最近的上海和北京,大型餐饮都在忙着自救。

而对于这些扎根于胡同、社区的小型餐厅来说,自救的最佳出路,就是将原本堂食的产品“改装”成外带版本。

做高价值爆品、高颜值包装、高社交属性单品,是这些品牌的“路数”。不少鸡尾酒、茶饮,在产品中擅长用“花”做加持,并赠送精致的杯子、带有城市地标的贴纸等。“义乌制造”的低成本道具,让这些原本平凡的产品变得有了明星气质。

这种模式更轻的自救方式,无需投入太多成本,灵活而且更适用于疫情下的小店。

04 餐饮人从“胡同鸡尾酒”中有何启发?

胡同鸡尾酒火了,未来还有可能继续火。因为战“疫”不停,餐饮人就需要随时做好发力外带生意的准备。

从胡同鸡尾酒中,餐饮人可以受到怎样的启发?

>>>就餐场景的拓宽,处处是商机

露营经济的兴起,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当然,露营过程中,饮食因素必不可少,这也吸引了餐饮人的关注甚至入局。不管是露营经济,还是胡同鸡尾酒,都指向了一个清晰的趋势——就餐场景和就餐方式的多元化,让这门生意“有的可做”。

说起就餐场景,很多人想到的是“餐厅、家庭、办公室”,这些依然属于封闭的空间下。而如今,外放的共享就餐场景成为新的风口,围绕场景打造更加匹配的产品,或许是接下来餐饮人可以思考的方向。

>>>颜值即正义,出片率决定传播力

曾经的酸辣粉、土掉渣饼同样是街边顶流,但为什么没有火?区别在于颜值。

无论是夸张的造型,还是独具噱头的食材,甚至是让人舍不得“扔掉”的酒瓶子……这波走食经济的火爆,和颜值有直接关联。社交媒介盛行的当下,出片率决定传播力。

>>>小份装的魅力,“Mini 生意”值得关注

去年,内参君曾经写过《Mini菜火了,Mini店也来了》,从茶饮到餐厅,各类Mini产品盛行。产品做小后自带Q萌气质、价格做小后更加接地气,说好了叫微创新,说难听叫“换汤不换药”,维持消费者的新鲜感。

以“鲍鱼小龙虾杯面”为例,一杯面32元,包含2只鲍鱼、四五只小龙虾,成本可控,利润不低,同时,因为奇特的造型和有传播力的卖点,让年轻人更能接受这样的售卖方式。

05 小结

疫情催生出来的“胡同生意”,虽然卖的是酒,却可以给餐饮人不一样的灵感。

或许,跳出餐饮看餐饮,大多数老板可以收获更多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作者:王盼,36氪经授权发布。

露营市场前景广阔 行业重视规范发展

□ 本报见习记者 赵腾泽

通讯员 陈熠瑶

近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微旅游、微度假逐渐成为休闲旅游的热点,与之相伴的是露营市场逐渐升温,露营正在成为一种备受大众青睐的时尚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旅游业界正在积极推动露营市场规范化发展,如通过引导游客有序露营、规范营地建设标准、丰富露营产品内涵等方式,让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北京市民王女士是一名露营爱好者,经常带着帐篷去公园露营。她介绍,露营在北京的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特别在社交媒体上,许多朋友都以各类方式分享着自己的露营经历。“露营的人太多了,合适的露营地供给比较少。此外,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垃圾清理不到位、草木和周边环境受到破坏等现象。”

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秘书长宋磊认为: “露营热背后也存在一些行业发展问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营地经营者和广大游客共同‘冷思考’,无论是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景区服务,还是游客素质都要跟上露营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相关标准,对露营地建设等做出相应规范并推动落地实施。近期,各地也在不断推出新规,引导露营市场有序发展。

2016年,《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自驾车露营地、帐篷露营地、青少年露营地的选址规划、服务设施、质量要求等做出规定,有力推动了我国休闲露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行业标准,明确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条件。

“近年来,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积极推动各项标准在全行业的贯彻落实。特别是近期,我们开展了全国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认定工作,这对全国露营休闲旅游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宋磊说,“截至目前,已认定35家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其中5C级13家、4C级22家。营地涵盖了度假休闲、体育运动、亲子户外等主题类型。”

“市民游客在没有充足的露营产品、露营地选择的时候,往往自发选择野外环境露营。很多不具备露营功能的公园、野外空间,或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或缺乏明晰的管理规范,导致无法有效对接这些自发形成的露营需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说,“要解决这些问题,除持续丰富露营产品供给,有效引导市场发展外,还可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公众自发性户外露营行为的宣传引导。要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划定临时性露营区域范围,设置露营规则,补充临时性公共设施。”

随着露营市场热度的持续高涨,各地也陆续研究出台了一些露营规范。

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方案》,并发布了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的22个具体点位及相关管理措施。根据方案,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将梳理一批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公园(绿道)草坪或林下空间作为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区域,适当增加便民、运动、娱乐等设施。试点点位可设置中小型家用帐篷,为保护草坪和环境,不提倡使用需脚钉固定的天幕、帐篷等。明确禁止攀折花木、乱丢垃圾、毁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以及烧烤、烹饪等使用明火行为。

近日,广州也发布了《广州市公园草坪开放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园草坪开放将按照观赏类和游憩类等进行划分。观赏类草坪以景观效果为主,不允许游人进入;游憩类草坪可供游客入内游玩。其中可搭建帐篷的区域,不超过开放草坪面积的1/2。同时,要求各开放草坪公园控制聚会人数,超过10人需向公园管理机构报备;不得在市内公园放风筝和飞无人机;不开展踢球等可能严重损坏草坪植被的活动。

此外,一些景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景区内露营活动进行规范。如4月18日,南京市玄武湖景区公布《玄武湖景区帐篷搭建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游客可在指定区域和时间内搭建帐篷。帐篷不允许全封闭,要能从外面观察到帐内情况,以便巡防人员发现安全隐患。

当然,推动露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眼下,旅游市场主体都已关注到露营这一行业风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满足市民游客露营需求、增加露营产品内涵,实现旅游行业恢复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露营有着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市场规模,经济社会价值巨大,投资机构和旅游企业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露营的目的是饱览大好河山、密切家庭亲情、促进友人交流。作为旅游企业,我们必须顺应消费者的露营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露营产品和服务。” 北京青鸟云游天下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民说。

在东莞,2022年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系列主题活动为露营活动增添文化氛围。东莞图书馆将“阅读与社区”“阅读与成长”“阅读与生活”三项主题活动带入露营活动现场。在“悦读在路上”夏日故事会中,小朋友们进行自我介绍,参与绘本故事互动。“五彩帐篷诞生记”绘画活动则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留下专属亲子的露营记忆,也为业界丰富露营产品服务提供了借鉴。

珠海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珠海大横琴星乐度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啸介绍,露营并非新兴概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露营重新站上风口,根源在于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作为主题公园,星乐度要做好产品自身IP主题及周边文创开发,常态化开展非遗等主题文化活动,聚焦“近郊微度假”这一风口,更好吸引本地及周边城市游客。

“推动露营市场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共同发力。”吴丽云建议,政府应加强供给引导和规划,加快调配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更多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露营地;行业协会应从露营服务、露营设施、露营管理等多个维度推动形成行业标准,引导露营企业规范发展,推动形成露营企业共同遵守的规则、制度和质量要求;企业应加快露营产品创新和供给提供,形成健康的露营市场竞争氛围。

2022年第四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

2021年以来,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快速提高,国内免疫屏障逐步建立,国内旅游业迎来稳步复苏的市场机遇,短途游、周边游成为恢复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疫情持续散点多发、跨省旅游熔断等也对旅游行业继续回暖增加了新挑战。为继续全面、客观、科学反映我国县域旅游发展水平和质量,助力县域旅游回暖和创新突围的积极信号持续释放,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近日在京联合发布第四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暨“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对象为内地1866个县(含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

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研究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推动作用、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功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旅游质量监督与市场监管6个方面35个指标构建研究体系,得分居前100位的即为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36.18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438.3万,相比2020年有所上升,分别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0.95%、84.39。

其中,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的有24个县,相比2020年减少了10个县;100亿元至199亿元的有116个县,50亿元至99亿元的有325个县,分别比2020年增加了29个、50个县,表明我国县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在逐渐提高,发展前景持续看好;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2000万的有34个县,1000万至1999万的有146个县,500万至999万人次的有400个县,分别比2020年增加了7个、8个、34个县。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且接待游客总人数超千万的超级旅游大县为114个,比2020年增加了14个。这其中,四川和贵州最多,均为17个,浙江、湖南紧随其后,分别为15个、11个,江西、云南、江苏、重庆、广西分别占9个、7个、7个、6个、6个。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分布在19个省区市。具体分布为:浙江占35席,四川占10席,贵州、江苏、江西均占9席,湖南、云南占4席,福建占3席,安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重庆均占2席,甘肃、广东、广西、湖北、吉林各有1席。前十强中,浙江表现突出,占7席,湖州安吉县连续4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145.3亿元,平均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326.27万,同比分别下降了18.46%、19.32%。

疫情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损失,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人们重新审视旅游业的价值,挖掘中国旅游业发展结构性潜力。在大众日益重视休闲的背景下,旅游将更多地聚焦周边游、本地消费等领域,此举将有助于推动形成以内循环为主的城市旅游新模式。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是对城市旅游业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旅游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包含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开发效益、社会经济支撑条件5个方面共20个指标。得分靠前的100个县即为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分布在22个省区市。具体分布为:四川最多,占14席,广东、云南各占9席,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均占6席,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均占5席,贵州、陕西均占4席,山东、浙江各3席,福建、江苏、山西均占2席,吉林、内蒙古、新疆、海南均占1席。

(本报告由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提供,数据来源为各市辖区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旅游公报等公开渠道数据和课题组调研所得数据。)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先行一步”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孟苑全景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1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决心在乡村振兴领域实现新突破。邹城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市委、市政府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杠杆作用,实施“个十百千万”行动,包括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培育10家农文旅融合型“小巨人”企业、扶持100个乡村精品文旅样板、培植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激活乡村万众创业,开创了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邹城模式”。

大项目引领,蓄水引“金鱼”

近期,投资15亿元的孔孟研学文创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包括国学文化馆、六艺体验馆、综合服务中心,集研学体验、文创商品研发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有望盘活周边乡村文旅资源。

4月初,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后,邹城市立即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邹城市“个十百千万”计划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成立由邹城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邹城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利用3年时间,以文旅产业激活乡村万众创业。

邹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壮大文旅产业雁阵集群,当地投资8亿元建成使用的孟苑项目,是2022年山东省旅游发展的重要观摩点。同时,邹城市强力推进孟苑、两孟、峄山三大优势资源一体发展,创建5A级景区,投资50亿元盘活片区内建设用地、老村址,规划布局孟母小镇、九里花溪等项目,拉动项目投资近60亿元。

邹城市坚持大项目引领,落实“四个一”助企攀登措施,实施A级景区提升计划、农文旅企业孵化计划。过去5年来,当地先后建成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等投资3亿元以上的乡村文旅项目12个。

此外,邹城市坚持市场牵动原则,年列支100万元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年均拉动消费500余万元。当地提出“小微文旅产业园”理念,实施文旅创客行动,拟规划投资2亿元,建设10处“悦农家”消费集聚区、10处“后备箱”购物市场、10处“夜画邹城”乡村夜经济消费集聚区。

品质第一位,特产变名产

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为邹城留下数不尽的民俗文化遗产。为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当地近年来建立手造资源、项目产品、非遗名录3个“信息库”,推出邹鲁糊粮食茶、峄山松墨等手造产品128项,吸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人。

比如,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村村民张扬创办的山东伏陶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

同时,当地实施“千家旅栈”计划,市财政列支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金,重点扶持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已培育上磨石村“柿子红了小院”等品质小店180余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乡村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依托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城市开设京东邹城文旅旗舰店,上线“一部手机游邹城”智慧平台,新发展电商专业村6处,发布24个系列300多种孟子文创IP,将文创延伸到乡土产品等领域。

邹城市还采取“文旅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大束蘑菇、看庄土豆、张庄大樱桃等乡土优质特产,擦亮地理标志,形成品牌溢价。石墙镇农民张兵投资5000万元创办的山东光头李记食品公司,借助乡村游东风,2021年冻干果蔬精加工实现产值790万元。

聚焦乡村游,生态获红利

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邹城市的上九山古村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上九山古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为国内罕见的石头村落,村内至今保存着玄帝庙、南山寨、老古井等古迹。

近年来,邹城市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探索“古村+商业”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投资8.9亿元开发上九山古村,再现柳编坊、酒坊等作坊工艺,打造婚俗院、老学堂等经典特色小院,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

依托东康王村秀美的田园风光,邹城市招商引资建成两万平方米的采摘体验馆和“亚洲第一玻璃栈道花桥”,打造田园生态示范园,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收入1200万元。

同时,为做好“自然+文化”文章,当地将大洪沟村70余套农院、400亩土地整体流转,建成乡风大礼堂、集市街区和19套民俗小院、6幢大师工坊,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万元,所在镇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在泉山沟村,邹城市相关部门支持社会力量保持原生态村落风貌,通过租用农村闲置资源、农民入股土地等形式,建成精品民宿客栈8间,改造青年旅社17间,打造民宿院落36处,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邹城市将坚持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推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和市民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构建乡村文旅大市场,激活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精致露营,玩腻了没?

今年五一假期,陕视新闻的一则采访视频火了。记者问一小伙,“为什么五一选择出去露营?”小伙子回答:“跟风呗。”

不明白为啥要去露营的,不只小伙子一个。2020年被称为中国的“精致露营元年”,这一年,我国露营营地相关企业数量为8315家,较上年增长200%;小红书社区露营相关笔记发布量增长了271%。2021年,露营相关的企业数量又翻了一倍多,达到17579家。

进入2022年,随着疫情反复,出省旅游愈加困难。在携程App上,仅1-4月上旬,报名露营游的用户数量就是2021全年的5倍以上。有数据预测,2025年,露营经济的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接近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的规模。

在媒体中,露营被塑造成一种对于草地、河流的“集体乡愁”。在疫情所带来的“必要生活”下,露营是“憋疯了”的人们开拓的“非必要生活”。

目力所及,从社交媒体到央视新闻,都开始起讨论起露营。或称赞,或批评,但每一条讨论都让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大流行。

与普通的露营不同,当下时兴的“精致露营”最初发源于2005年的英国,十多年前在美国、日本掀起热潮。随着2019年我国人均GDP迈入1万美元大关,这一新的露营形态走入大众视野。精致露营讲求舒适的营地和舒适的睡眠,要能在距离都市不远的地方体验野外,最好“不需要自带被褥、工具”且“有专人负责准备餐食,不需要自己准备”。

但回到现实,蚊虫、垃圾、风沙、人挤人的营地,任意一样,就能轻易摧毁这场“精致”的美梦。去年9月,微博博主“滤镜粉碎机”到宁夏中卫体验网红沙漠野奢帐篷,结果发现帐篷破洞、漏雨,硕大的飞虫就趴在帐篷顶上。夜里,由于帐篷太过湿冷,他被冻醒了,只好走到帐篷外活动身子,等待天亮。

有人好不容易配齐了露营装备,却被出门瞬间的雨滴打败;有人到了营地,才发现宣传中的“南望湖”,原来只是一个小水坑;还有人在营地睡了一晚,第二天起来,所有的锅、早餐的鸡蛋、方便面、甚至垃圾袋都被偷走了。

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在露营后将这些“惨状”公之于自己的朋友圈。毕竟,只要照片足够精致,谁还会在意背后的营地是“小众秘境”还是“人山人海”呢。

有媒体统计了小红书上分享的露营笔记,发现热度高居前五的关键词分别是“出片”“氛围”“自然”“精致”“颜值”。露营地人多?没关系,早有人为你总结出了“避开人群摆拍技巧”。天气不好?没关系,应对各种光源的滤镜参数都能在社交软件上找到。姿势不会摆?没关系,早有教程详述了81种拍照姿势,以及各类构图技巧。

似乎,在这场全民露营的热浪中,“证明精致”远比露营本身更加重要。一位露营爱好者直言:“出片了没,是评价一场露营好坏的唯二标准,另一个标准是出片后得到的点赞数。”

微博上,搜索“跟风露营”,结果全是网友自己发的露营美照。在许多年以前,“跟风”还是一个贬义词,常出现在媒体批判式的评论标题里,如今,我们开始乐于用它形容自己——带着轻微自嘲的语气。

这并不奇怪,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流行的时代,任何事物都能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浪潮,在消费完我们的注意力后,又快速退潮。无数的“xx热”就像病毒——突然出现、扩散速度极快,许多人还没弄懂怎么回事,便已不自觉地“被感染”。

最近,似乎是终于疲倦了这场精致的“跟风”,一部分露营爱好者开始投入“粗糙露营”的怀抱,把露营玩出了百种花样:拿麻袋做天幕,在阳台搭帐篷,或是搬两把折叠椅在小区的绿地里“就近露营”。

当“垃圾堆”“秃草皮”成为一个个露营地无法回避的问题,“无痕”“环保”也代替了“精致”,成为更常被提起的露营理念。现在,“今天去露营,做了咖啡、牛排,还看了电影”在朋友圈里已经获得不了多少点赞,一条更好的露营文案是:“今天去露营,我带走了120%的垃圾。”

128个!浙江首批旅游驿站(试点)名单出炉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浙江第一批旅游驿站(试点)名单。其中,一级旅游驿站30个,二级旅游驿站37个,三级旅游驿站61个,共128个。一起来看看具体名单~

下面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部分上榜的驿站吧~杭州市骑客驿站千岛湖36都骑客驿站位于最美绿道千汾公路上,是一家以自行车为主元素,集住宿、餐饮、团建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驿站。

柳庄驿站位于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依托青山湖景区码头,临近水上森林,共建共享,集补给、休憩、观赏、游玩于一体。

宁波市海天一洲旅游驿站位于跨海大桥中段海面上,集补给、望海、听潮、品鲜、游学、休闲、度假为一体,整个旅游驿站也是个4A级景区。

宁海火车站旅游驿站位于宁海火车站站前广场,由坐落在广场两侧的旅游公共服务区和旅游文创展销区两个空间组成,集旅游咨询、智游导览、休闲购物于一体。

湖州市新市古镇旅游驿站新市古镇旅游驿站“内嵌”于景区,涵盖旅游接待、咨询、票务、古镇展示、信息发布、游客就餐、休息等功能。

莫干山旅游集散(换乘)中心驿站莫干山旅游集散(换乘)中心驿站位于莫干山镇燎原村,具备交通换乘、指挥调度、品牌展示、定制服务等功能。

嘉兴市南北湖换乘中心旅游驿站驿站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北湖畔,与山水相融,提供休憩、阅览、咨讯、展览、购物、租赁、泊车、交通、食宿及志愿岗等一站式服务。

绍兴市曹娥江旅游驿站位于曹娥江滨水绿道,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集咨询、补给、影视、休闲、阅读、运动、体验、观光等于一体。

舟山市普陀田园综合体旅游驿站依托普陀田园综合体,坐落路下徐网红景区村,是集咨询、补给、休憩、体验、展销、研学、亲子、党建于一体的智慧型驿站。

台州市尤溪老街驿站尤溪老街驿站位于临海市尤溪镇花联村,有老街三寻图书馆、义城港绿道等休闲服务设施。驿站秉持开放、共享、连接的设计理念,打造多个特色区块,整体建筑古朴雅致,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

丽水市咖啡之窗旅游驿站咖啡之窗旅游驿站以咖啡文化来营造旅游亮点,在推动“青田咖啡”走出去的同时,不断强化驿站旅游服务功能。

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