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夜幕降临,灯光璀璨。有别于一般乡村夜晚的宁静,常州溧阳溧城街道礼诗圩村这里越晚越精彩。

100多个铺位、日均营业额4.5万元、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7月29日至8月28日,礼诗圩村“荷风市集”,融入文创、音乐、艺展、美食,因地制宜打造以“荷”为主题的礼诗圩特色IP,以文化注入乡村旅游,用乡村旅游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推出“荷处不练摊、荷处不烟花、荷处不舞台”等系列,在这个夏天奉上了一场属于荷花的“盛宴”。

游客三五成群漫步荷花塘边,闲话日常。而荷花塘步道两边则是热闹的夜间集市,摊主热情的吆喝声,融入了鼎沸人声中。后备箱集市、乡村振兴摊位、乡村市集……商品五花八门,彩灯五颜六色,汇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礼诗圩村立足全村实际,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紧扣“共享村落,礼诗生活”的发展定位,打造水乡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全村呈现一派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2012年,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中,礼诗圩村致力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原本终年积水、无法耕种的低洼地块,建成60余亩的荷花塘。2018年,礼诗荷韵公司以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契机,将荷花塘扩增到了100多亩。当地村民说,荷花盛开期间,游客日均能达6000多人。今年夏天,和气温一样火热的,还有溧阳到处涌现的“夜经济”。礼诗圩村的夜间集市,也由此应运而生。

不同于传统嘈杂单调的夜市,这里的夜市时尚又不失烟火气,“星巴克”咖啡座、“长夜未央”画展、乐队,不管是小众还是大众,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夏天的精彩。独特的乡村生活方式,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推荐这里,荷花很漂亮,夜间集市也让人感觉很新奇,村里的卫生环境也不错,作为溧阳人我感到很自豪。”游客史女士说。

夜间集市可以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但是也面临着规划和管理的考验。如何在做好基层治理的同时,更好地点亮乡村夜生活?江苏礼诗荷韵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庄黎梅介绍,为了做好夜间集市的管理工作,溧城街道组建了由城管、交通、公安,以及村委、礼诗荷韵公司工作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督促经营者定点经营,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同时,为确保游客舒心出行,礼诗荷韵公司还组建了一支车队,为游客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这个夏天,礼诗圩村的荷花集市已经成为溧阳市民打卡最热门的地方,乡村振兴从“夜经济”中找到新思路。庄黎梅表示,接下来村里将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解码乡村文化基因,搭建双向平台,多元化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由“共享”实现“共赢”,助力文旅复苏,乡村共富,走出一条文旅赋能的乡村振兴路子。

非凡十年 | 常州溧阳:处处皆景、时时有景 扮靓乡村振兴“新图景”

漫步于天目湖岸,水光山色之美尽收眼底;登顶吴越弟一峰,揽万亩竹海入怀;畅游七彩曹山,体验炫酷的汽车探险之旅;小憩清风朗月茶舍,享受与大自然亲近的无尽野趣……处处皆景、时时有景的溧阳,有一万种理由,吸引全世界的游客来此纵情于山水。这背后,是溧阳十年破局求变的坚定步伐。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十年来,江苏溧阳全域旅游一路向前。

这十年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过去的十年,溧阳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力构建“三山两湖一团城”全域旅游空间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全景全时全龄”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在综合实力、产业规模、富民增收、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文旅荣誉成果丰硕。多年耕耘,溧阳先后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长寿美食名城,并蝉联“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乡村游路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获评全国研学旅行基地。

富民效应更加凸显。溧阳通过全域旅游,把产业和资源对接起来,带动近10万农民人年均增收1万余元;激活乡村经济造血功能,带动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

文旅品牌不断深耕。溧阳倾力打造多个文旅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溧阳孵化了“溧阳1号公路”旅游交通品牌、“清风朗月溧阳茶舍”精品民宿品牌,对宁杭高铁和京沪高铁进行“天目湖号”“溧阳1号公路号”专列命名;在定期举办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的基础上,推出30余项城市品牌活动;2018年,溧阳南山竹海成为首届上海进博会宣传片开篇最美图景。此外溧阳还与宜兴、长兴、安吉、广德、郎溪和白茅岭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一地六县”区域文旅合作。

这十年 业态出新品质跃升

过去的十年,溧阳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多元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项目为王”,业态推陈出新,企业实力增强,凝聚起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硬核力量。

重大项目实现突破。天目湖夜游画廊、姜下村“鹅生活”特色田园综合体等体验型项目建成投运;温德姆至尊酒店、隐湖居精品酒店等高端住宿产品即将竣工;中国再生医学健康管理中心、天目湖方所文化村、悠然南山特色田园乡村、龙海酒店、东野酒店等重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诗莉莉曼戈塔度假酒店、安悦天目山居、青羽舍温泉度假酒店、艾岚荻海风商务民宿等高品质度假项目建设正酣。普德赋主题乐园、天目湖布鲁可无动力乐园等一批知名演艺游乐项目签约入驻。

企业实力显著提高。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江苏首家景区类上市企业。涵田度假村酒店经营效益华东地区领先,位列中国特色主题酒店前十,2019年单体营收全省第一。天目湖宾馆荣膺江苏省“金鼎级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获此殊荣的酒店全省仅3家。涵田度假村酒店、御水温泉度假酒店、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酒店被评为“江苏精品休闲度假饭店”。万豪、温德姆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相继投运;瑞吉酒店落户溧阳,溧阳成为瑞吉酒店签约入驻的首个县级城市。

产品供给持续优化。全长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串联起全市主要景区景点、文化遗存,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继天目湖品牌后又一闪亮的城市IP。依托景区、综合体、商场街设置夜间消费区,溧阳推出夜公园、夜间文旅市集等新业态、新产品,“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滨湖核心区”成功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这十年 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过去的十年,溧阳以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推动文旅、农旅、体旅融合发展,涵养城市发展进步的深层次力量。

文旅融合加速推进。立足各镇(区、街道)、村(社区)原有公共阅读空间基底,溧阳已完成10家“溧书房”建设。围绕城市社区公共休闲空间、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等区域,溧阳布局了一批“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有场地排练、有舞台表演、有机会出彩”的“美溧美音”小剧场,以地方戏曲形式,讲述溧阳故事,传承地方文化。聚焦“美音自在溧阳”“溧阳1号公路”等溧阳特色元素主题开发设计文创产品130多项,溧阳推出“万有引溧”文创手拎袋、全域旅游手绘地图,在“溧书房”平陵馆开设全市首家文创产品展陈店。此外,溧阳还完成了菡子故居、鲁仙宫等文保单位修缮,启动胥河溧阳段考古调查勘探,再现老城厢风情。

农旅融合成效明显。以农旅融合为导向,溧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曹山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曹山美音茶园景区、别桥原乡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李家园村、庆丰村、礼诗圩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牛马塘村、塘马村、杨家村、深溪岕村、桂林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溧阳拥有高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位列常州第一、全省领先。全市拥有各类民宿300多家,其中精品民宿百余家,星级溧阳茶舍43家,“清风朗月溧阳茶舍”成为省文旅厅重点培育的精品民宿品牌。

体旅融合深度发展。溧阳完善各类休闲体育设施,积极融入旅游休闲功能,2020年,依托樱花公园,新建健身步道3公里;2021年,依托凤凰洲文化体育公园,新建健身步道3.5公里,新增健身器材1批,室内游泳池1个,网球场地2片。围绕优质自然资源,举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长荡湖湿地公园自行车赛、“溧阳1号公路”红色传承风光跑等群众参与广、旅游拉动功能强的活动。建成燕山体育休闲公园、天目湖水世界、松岭部落体旅休闲集聚区、四海钓鱼休闲垂钓基地等一批综合性体育运动与旅游休闲空间。

这十年 消费活力不断激发

过去的十年,溧阳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携手文旅企业创新业态谋求新机遇,加大资金助企纾困,做好营销激发市场活力,为行业发展积蓄动能。

惠民措施相继出台。2020年,溧阳投放3000万元溧阳全域旅游消费券刺激市场复苏,成为省内首家在支付宝平台上发放旅游电子消费券的县级单位。2021年春节期间,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域免门票”活动,共接待游客94.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1.2亿元,央视新闻直播间现场直播,《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21年,为应对暑期疫情对市场造成的冲击,精准推出“南京都市圈惠游溧阳”活动,发布实施“全域景区9月免票游”举措,并在南京、芜湖举办线下城市旅游推介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引流,国庆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10.1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

营销推广不断创新。2021年,溧阳携手企业开展“溧阳温度,暖在这溧”首届冰雪温泉节,联合全市酒店住宿、温泉企业,共同推出“住溧阳全域酒店,免5A景区门票”冬季旅游特惠活动。2022年,推出“诗在溧阳,何必远方”活动,联合全市星级旅游饭店、知名品牌酒店、星级溧阳茶舍等,推出酒店住宿、餐饮消费特惠组合套餐,激活旅游市场,拉动旅游消费。推出“精彩靓溧,花young一夏”主题活动,举办南京城市推介会、开通南京地铁“溧阳文旅号”专列、点亮南京眼地标大屏……通过组合式花样营销,全面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十年乘风破浪,十年阔步向前。溧阳正以“蝶变”的新姿迎接五湖四海的宾客,谱写出全域生态旅游的璀璨篇章。

内容来源 | 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 | 溧阳文旅

记者 | 吴叶飞

洞见湾区丨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助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王继昌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春节假期过后首日,“绿美广东”再次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高频词之一。而据广东省河长办1月10日消息,2022年广东建成碧道2273公里,全省累计建成碧道逾5200公里,河湖治理综合效益加快释放,河流水系生态、景观、人文价值融合发展,有力助推了“绿美广东”“生态湾区”建设。

近年来,我国水生态保护工作进展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各湖泊水质改善明显,I-Ⅲ类湖泊数量提升显著。与此同时,我国水生态治理工作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研究团队指出,我国水功能区划则主要是从水体使用功能角度出发,对水生态区域差异及其功能保护考虑有所不足,需要持续完善集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于一体的流域水陆统筹的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

广东万里碧道建设则开辟了流域生态治理新路径。2020年8月,广东省政府批复实施《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到203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碧道网络。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向明指出,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构想,充分利用河流水系的生态、景观、人文方面的多元价值,强调安全、生态、景观和游憩功能的复合,促进水、产、城共治,构建河流廊道社会—生态耦合的复合系统。近几年,广东在建设万里碧道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多优秀案例。比如,带动沿线乡村“夜经济”发展的茂名高州根子河荔乡水韵碧道,以及助力旧工业物流园向生态友好型科技公园升级的深圳茅洲河碧道,均充分把握自身水域生态差异,为构建流域生态水陆统筹管理体制和长效运作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地市层面,深圳等地碧道建设取得一系列创新突破。深圳在2018年便了制定《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深圳行动方案》,并推动设立市碧道办,与河长办合署办公,实现碧道工作和河长工作一起谋划。在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搭建工作方面,制定《深圳市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措施》,研究制定碧道设计导则、建设评价标准等技术性文件,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碧道建设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在强有力的体制驱动下,经过多年耕耘,深圳的碧道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深圳已全面铺开240km碧道建设,建成106km,打造出茅洲河试验段、大沙河、石岩湖、大鹏东部海堤杨梅坑段等碧道样板。

进一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助力“绿美广东”“生态湾区”建设,可继续关注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细化关键水生态环境监管约束性指标。吴丰昌院士团队指出,当前我国流域水生态环境监管的约束性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总氮、总磷等关键水生态环境指标未纳入约束性指标,而氮磷是地表水体藻类生产力的基本营养元素,容易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适当相应调整约束性指标,或可更有效缓解相关生态问题。二是关注生态流量指标下的水资源保障工作。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在以生态流量等为主要指标的水资源保障工作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据水利部门对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中明确生态流量或水量目标的130个重要河湖180个控制断面进行评估,其中生态流量“不满足”要求的断面有64个,占比达36%。生态流量是指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系统性、稳定性,保障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需求。广东未来在碧道建设的过程中,也可对该问题予以一定关注,借鉴世界经验,高标准夯实水资源保障。

AR导航小程序的技术解析和场景应用

小程序凭借较低的获客成本和更快的获客速度成为企业和商家的重要平台,全面覆盖各种场景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伴随不断更新和升级的小程序功能,基于计算机视觉和3D图像技术,为用户提供小程序AR SDK,支持多种场景下的小程序插件,为广大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稳定低耗的AR服务。集成全面的AR功能,极大地丰富小程序生态。

小程序AR SDK 核心优势

基于小程序端包体限制,对插件中的引擎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在实现逼真渲染效果的同时,缩减包体,留出更多空间给小程序中的其他功能开发。

精准的跟踪算法

支持3 DoF、6 DoF(桌面级)、6 DoF(大空间级)跟踪算法,适用于多种场景下的 AR 体验。

稳定低功耗算法服务

对开发者提供轻量稳定且低功耗的AR服务,整合设备端AR算法与自研AR算法,提供包括图片识别跟踪、物体识别跟踪、手势识别跟踪、空间视觉定位、导航路径规划等算法服务。

全面的服务体系

针对AR导航、AR游戏、AR场景还原等复杂的功能需求,配套了一系列的工具链服务,从空间采集建图、导航地图标注、内容制作工具等实现小程序端复杂的AR功能;针对数字化场馆运营等特殊项目需求,可进行运营后台的定制化搭建。

多场景应用

在文旅空间领域,通过AR导航、场景还原等创新功能丰富文旅数字化体验;在商业空间领域,打造热门AR网红点,吸引大量年轻用户前往打卡并延长用户的驻店时间;在数字营销领域,以AR商品识别、伸手接福、AR寻宝等创新玩法为品牌赢得线上用户流量,提高最终销售转化率,达成品牌业务目标。

基于全栈的AR和空间计算能力,持续迭代和完善小程序AR SDK,助力企业和品牌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实现更多未来应用场景的数智化升级。

复苏在即,AR/VR光影打造文旅新机遇

2022年刚刚过去的4个月里由于疫情原因,景区又一次遭遇寒冬。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短途跨区域游即将复苏。作为新型智慧文旅解决专家,AR/VR光影到底有哪些优势,可以成为景区“阶段性〞复苏最大的机遇?

PART ONE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新型数字文旅体验服务发展政策、技术、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鼓励各地举办数字文旅消费体验活动,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技术层面,AR/VR/MR、3D全息投影、动作捕捉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型数字文旅体验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需求层面,随着文化旅游消费升级,游客对数字体验类旅游产品需求增强。

PART TWO

数字文旅项目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VR、AR、AI、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在文旅项目的应用不断深化,数字化体验项目不断涌现,新型数字文旅体验服务快速发展。

当前,国内不少旅游企业积极推进旅游数字化升级,并引入数字化体验项目,如中业光科推出线下实景体验游戏《越界神游》等,都尝试将数字科技与景区活动、项目深度结合,提升旅游产品、项目的科技水平和互动体验感。

PART THREE

数字文旅体验覆盖“玩吃乐购住”

目前,数字文旅体验服务覆盖文旅“玩吃乐购住”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创意光影秀、沉浸式旅游演艺、全息餐厅、沉浸式主题公园等形态。

01 创意光影秀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而夜间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光影夜景和创意光影秀。创意光影秀至少有四个发展方向,一是立体化,包括3D、4D等,让人们的现场感觉更加真实,更加震撼;二是内容化,用光影来讲述城市故事,传播城市文化,扩大城市影响力;三是沉浸化,极力营造沉浸式的场景氛围,增强感染力;四是互动化,用光影与智能化技术等,进行现场互动,以提升娱乐性和趣味性。

02 沉浸式演艺

沉浸式旅游演艺是通过科技手段和演出元素,让观众通过“视、听、嗅、味、触”来欣赏的演艺活动。较之传统旅游演艺,观众不仅仅能“看”演出,甚至还能调动触觉、味觉,参与其中,获得全新的观演体验。

多媒体、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三维实境等数字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使得传统旅游演艺的观演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打破传统演艺台上台下的形式,使观众近距离感受故事情境、舞台等表演艺术的核心要素。

03 沉浸式主题公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手段在主题公园的应用愈发广泛,主题公园经历了从产品为王到品牌为王再到体验为王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游玩场地,更是可以引起共鸣和欢乐的体验中心。

04 展览展示及其氛围营造

依托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

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如同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活动。

数字体验展展示内容直观,展示方式趣味性较强,沉浸式交互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但是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有专门的交互体验空间,数字体验展一般应用于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文博机构。

05 全息餐厅

全息餐厅又称为全息光影餐厅、互动投影餐厅、沉浸式餐厅,主要借助全息投影、裸眼3D以及动作捕捉等技术对餐厅四周墙面进行投影,通过画面、声音、灯光等元素搭配,营造出高度真实的模拟场景,让顾客多角度、全身心融入其中。

例如通过360°全息投影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顾客可以坐在沙漠、雪山、海底用餐,还有鸟语花香、风声海浪作伴。用餐期间,各类鱼群在餐桌游动、海水波纹流淌,仿若置身深海。

全息餐厅利用数字化形态替代传统餐厅的装饰,围绕定制主题营造餐厅氛围,提升餐厅形象,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运用投影技术,将多变、不规则的画面组合在一起,投影出不同风格的画面,打造不同主题的餐厅,实现场景化定制。

此外还有AR旅游纪念品、VR酒店等。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光影技术、AR/VR等技术必将更多地运用到文化和旅游当中,从而让我们的文旅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魅力。

畅想未来与过去的时间之旅:AR+如何改变文旅业

近年来,AR+文旅正借助智慧景区的推进,为文旅行业的内容创作带来新的价值,也改造着传统文旅业。

8月18日在长沙举行的国际旅行者内容创作大会上,来自AR行业的大咖们认为,随着AR技术赋能文旅行业发展,技术的落地带来优秀内容创作的积淀,好的创意和内容将带动文旅市场复苏的强动力,成为消费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高端对话·论道星城

AR+助用户在文旅场景中穿越时间与空间

“AR+的核心在于如何连接,比如一个从未到过橘子洲头的游客,3年之后,或许只要戴上AR眼镜,到了长沙就知道以怎样的路线去到橘子洲头,感受毛主席的诗词魅力,和那时英姿勃发的少年意气。所以我们的价值在于连接数字和物理世界,也可以穿越时空。”

亮风台联合创始人唐荣兴形象地说,AR赋能景区的价值在本来陌生的地方会让你熟悉与感知,与过去或未来产生连接。另一方面,AR联动当下的国潮更新大趋势,也让文化的消费力进一步释放。区块链、NFT等新的技术,需要更多创造,激发新内容创作的价值和经济的属性。

“AR技术和文旅行业非常有契合度。AR的魅力在于虚实融合,文旅场景提供实景及背后的IP,AR带来新的体验,数字内容的可能性,无论是更沉浸的多媒体的体验,还是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来获得数字导览和服务,对游客来说都是全新的。”

Nreal公司副总裁呼显龙认为,对于景区而言,AR是新的商业模式,景区在实体更新上,成本高、时间周期长,而通过AR进行叠加在现实场景中的虚拟内容的打造则成本低廉且时间较短。“AR在实景上的数字内容可以实现动态更新,甚至千人千面。每个游客通过终端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人看到国风,有人看到赛博朋克,可以更加个性化。新奇的体验能实现引流,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所以这是AR技术对文旅行业的价值。”

飞天云动合伙人副总裁CMO韩沂哲表示,AR作为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将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紧密应用到真实世界中,深度打造文旅体验,以沉浸式的全新观感体验替代原有传统的讲解模式,大大提升游客体验感以及突破性的感官享受,这是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图:长沙橘子洲头

AR+景区将实现社交、商业经济活动于一体的生态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AR+景区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携程集团产业投资高级总监周巧巧也提出,就所做的一些消费者实际体验调研结果来看,认为目前AR+文旅的体验还有待提升,内容也相对单一,在不同区域不同景区体验到的玩法也有些同质化倾向。

对此,易现先进科技商务副总裁郑艺俊认为,AR的发展亟需开放的平台,通过低代码高效率的创作工具,降低AR内容创作门槛,让高校学生、艺术家群体、数字媒体艺术平台等更多的群体融入AR生态共同创作。

“传统景区面对00后、10后的游客,如何让传统的人文历史的观念更加数字化、更吸引人,更理解Z世代的感官和体验就是我们要做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线下空间+AR的技术,会打造全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经济体,消费者从线上到线下,到内容创作者,从PGC、UGC,景区的现实空间被填满后,虚拟化空间的打造就很有想象力了。”

唐荣兴预测,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或者元宇宙,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未来元宇宙,将把许多时间与空间的内容连接起来,将用户的体验也连接起来,让文旅从信息化走向了虚实连接,创造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

韩沂哲指出“目前,AR+已具备了场景的能力与硬件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基础的体验、基础的内容搭建来完成1.0版本。”他还表示,穿戴是否便捷将会影响后续的发展。到2.0版本阶段,整个AR+文旅的生态里,应具备了社交的系统、经济的系统,同时更多的创作者以UGC,PUC的形式参与进来,形成更完整的体验。

未来,AR将成为沉浸式景区观览的首要载体,在游览的同时,实现社交活动以及商业、经济化活动的同步触达,以增强现实技术解决现实痛点,这就是AR+文旅的未来。

呼显龙认为,AR产业链将是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生态体系,不只是硬件平台,还需要各种底层技术与内容厂商的结合,项目的下游还需要专业的集成商和运营商来共同实战落地。而未来,AR内容制作越来越简单,创作者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就像现在的短视频创作一样,这也将成为行业成熟的标志。

“比如在岳麓书院,借助AR技术,游客可以在书院中通过手机或者AR眼镜参与到历史事件还原,甚至可以扮演历史人物沉浸式的参与游戏解密、AR寻宝等体验。当新的数字内容与线下空间充分融合,空间的所有方和场地运营方将会得到持续性的运营价值。”易现先进科技商务副总裁郑艺俊举例,易现和合作伙伴通过AR方式改造厦门胡里山炮台的传统夜游模式,项目上线后3天售票超2万张,在厦门引起热烈反响,不断吸引游客前往体验。“在疫情时代,以优质的内容生态去解锁线下空间新的运营方式,将成为线下”新消费”升级的全新探索。

AI互动+AR文创的综合技术将大有可为

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软件的手机扫描一个文物,随之出现一个还原当时情景的环境,体验者不仅能看到历史再现,更能与之互动,实现文化,场景,人物的深度融合交流,这就是聚象科技AR文创+AI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新时代“文艺复兴”。


AI互动+AR文创的综合技术将大有可为

AR文创+AI文创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旅游周边,教育周边,文化周边,博物馆纪念品周边都能应用。

聚象科技AR文创+AI文创的优势

第一,AR文创是检验市场文化需求的好环境。

不少景区传统的文创产品层次单一,同质化严重,很难吸引年轻消费人群,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的文创产品,在景区体验过的风景和博物馆中观赏的文物,都能带回家中留有纪念,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场景重现,游客戴上AR眼镜即可看到几百年前的场景。甚至还原再现名画和文物古迹历史图片等人文信息“这在文旅和文创方面是个硬需求,很多游客想要看到这个地方原本是怎么样的。或者文物本身的人文价值属性都能通过AR文创展现还原。


AI互动+AR文创的综合技术将大有可为

第二,AR文创市场广告商业价值潜力高。

聚象科技和澳门旅游局以及本地商圈美食店铺合作运营开发的《享饮享食》项目,只需手机应用程序内的AR功能透过镜头显示用户在餐厅或景点留下的评价和感想,用户透过程序,可观看关于澳门美食文化的AR动画。利用AI及大数据技术,把用户标签化及个性化,程序会根据用户过往品味、习惯及喜好等适合的餐厅及景点。这个项目将会加大内地和澳门的交流,促进大湾区的美食经济发展。为游客和文旅产业带来红利。

第三,AR文创提振周边文化市场商品的价值。

过去的景区,周边都是一些传统的文创产品,无非就是一些当地特色的伴手礼,土特产,画册,明信片,工艺品。这些都是传统的纸媒+文字+图案的产品。内容单一乏味,缺乏新意。但是,有了聚象科技的AR文创加AR文旅产品,扫描一张简单的明信片上就能呈现出3D立体,有趣的模型动画,或者声音视频。让没有身临景区的朋友也能感受当地更多更丰富的景色。

在可预见的未来,AR增强现实技术将会越来越广的应用到各类文创产品中,新时代的基于AR的文化产业将大有可为。


AI互动+AR文创的综合技术将大有可为

VR/AR:后疫情时代文旅行业转型新方向

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也让旅游业进入寒冬。全球范围内GDP总量排名前50的国家中,近九成国家GDP实现负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同样惨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

与此相对的则是飞速发展的虚拟现实领域,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近一倍,达到92.1%。人们出行活动大幅受限的现状,让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成为了文化、游戏和科技领域的焦点所在。

应用VR和AR技术打造数字文旅新体验,正是当下时代困局的最优解。

技术的推动和时代的浪潮

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中首次提出“元宇宙”。但这个概念在之后数十年都寂寂无声,直到2021年“元宇宙元年”的到来。
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更名为“元”(Meta),微软宣布将打造“企业版元宇宙”,苹果的VR设备新品也已进入测试阶段。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同构的时代正在呼啸而至。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生成一个虚拟世界,给予使用者全虚拟化沉浸式体验。与VR技术不同,增强现实技术则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计算和渲染能力,将虚拟的事物投影到真实的环境中。

在万物皆可“元宇宙”的浪潮下,本就注重体验和观感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开始将新技术融入到自身的产品和发展中。

01 迎合市场消费主体

今年五一出游的人群中,“90后”占比超过50%,“95后”占比达到23%,年轻客群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旅游业。

通过对目标客群的价值需求进行提炼后发现,文化的沉浸体验是70、80后的核心愿望,而国风、潮玩、身份认同是90、00后的基本诉求,以上所反映出来的是客群背后的情绪价值,即群体认同感、情感浸入感、互动参与感。

VR和AR技术所代表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完美契合年轻一代对游玩体验的新诉求。

02 打破时空局限

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游客往往无暇游览太多景点,或极易错过最佳赏景窗口。于景区而言,未能获得良好体验的游客不会选择重游,无形中损失了大量客流。

VR全景游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记录下景区四季景色,给予游客身临其境的完整游览体验。AR实景演艺则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无缝集成,赋予景点新的生命与活力。

如何将虚拟与现实结合,拈花云科向文旅界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选取拈花塔作为视觉标志物,进行场景三维重建,让游客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塔上生花,千灯浮空的景观。鹿鸣谷中跳跃的“小鹿”则结合了云定位技术和视觉分析技术,只需佩戴AR眼镜即可与它们亲密互动。

现代技术让瑰丽梦境照进现实,实现游客体验优化与景区数字转型的双赢。

03 创新营销玩法

VR/AR+文化旅游,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更创新了营销玩法。由虚拟空间衍生而出的数字藏品备受年轻群体追捧。

近期泰山景区发售的限量一万份的“泰山神启跸图·十八学士”,开售仅六分钟便售罄。与此同时,拈花湾推出超萌IP鹿樱樱,首发亮相便获得破百万关注,同时还在拈花码上线“一起寻神鹿”,兑换精美礼品的活动。

景区能够借用自身所拥有的IP文化标识,精准开发迎合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不断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开发营销转化新渠道。

2022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多次就数字文旅融合发展做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各地区拓展数字文旅产业合作,加强5G、VR虚拟技术等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助力文旅产业的智慧升级。

在系列政策和VR、AR、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文旅将成为文旅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还将诞生更多更加贴合用户与实际应用的新形态与新模式。

打卡敦煌大展!浓缩了1600年的敦煌历史,在Rokid AR眼镜里被唤醒

  轻盈巧妙的敦煌飞天在飘逸,活色生香的九色鹿在奔跑。伏羲女娲、朱雀神兽、持节仙人……在现代AR技术的帮助下,它们栩栩如生,款款而来。沉睡了千年的敦煌诸神,正在被科技的力量唤醒。

  目前,国内迄今为止展览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展——“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正在北京⺠生美术馆火热展出中。作为本次展览唯一应用的数智化导览系统,由敦煌研究院所属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艺琅国际、咪咕动漫有限公司和Rokid联合打造的“敦煌AR智能导览”,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

  这是AR眼镜首次应用到敦煌莫高窟的导览服务中,它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游览体验,开启敦煌数字化游览的新篇章。“敦煌AR智能导览”也将在今年3月落地敦煌莫高窟景区,成为敦煌游客数字化体验的常态项目。

  “敦煌AR智能导览”系国内文旅行业内首个基于单目视觉SLAM的AR眼镜导览方案。基于AI引擎、图片识别、3D场景展陈等技术,重现千年敦煌的绚烂文化。现场观众只需一副Rokid AR眼镜,便可以在数字讲解员 “敦敦”的引导下,跨越时空,进入千年前的敦煌,沉浸式体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携手数字讲解员敦敦

  沉浸式体验国内最大敦煌艺术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字讲解员,敦敦。”

  走进莫高窟第285窟1:1复制洞窟,戴上AR眼镜,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讲解员“敦敦”正将观众带入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被誉为“以佛教为主体的万神殿”的第285窟壁画上,刻画着敦煌佛教艺术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五百强盗成佛》。

数字讲解员“敦敦”

  相传在古印度乔萨罗国,五百人造反成为强盗,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国王痛恨至极,派出大军镇压。经过一场恶战,五百人悉数被俘后剜去双目,衣不蔽体,放归森林,彻夜惨叫。

  在敦敦的引领下,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交融,原来静态的壁画“活”了起来。激战时的短兵交接,一帧帧连环的画面开始在壁画上跳跃起来。随着战事的愈发激烈,兵器、马匹的影像细节被逐渐放大,背景音乐的鼓点声响起。

  凄厉的声音传遍森林,佛祖释迦牟尼怜悯众生,施法吹来香山妙药,恢复了他们的双眼,五百人无一不感激涕零。最终,在佛的感召下,五百强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百强盗成佛》活化图(局部)

  在佛祖以因果报应之说度化众生的故事背后,正是Rokid通过自主研发的AI 引擎、领先的图片识别、3D场景展陈与互动等技术,360度全景式地向现场观众展示壁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比如,随着故事的演进,敦敦将实时调出相应的历史影像与文化图谱,以辅助语音讲解。在官匪激斗的作战中,战马的马尾为何会扎成辫子?人马的装备又为何被称作甲骑具备?壁画被放大,细节被聚焦,敦敦详细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兵穿着、战马造型等细节的历史渊源与风土人情,诸如此类的细节不在少数。

  观众可以在莫高窟景区内的复制洞窟常设展览和巡展中,体验到包括第220窟、第45窟、第285窟等10个最经典洞窟的智能AR导览服务,享受科技的力量,更沉浸式地“走入”敦煌壁画的故事当中。

  国内文旅行业首次落地

  基于单目视觉SLAMAR眼镜导览方案

  不止于敦煌,Rokid目前已经在国内落地了多个成熟的文旅解决方案。

  在2020年的国庆黄金周,Rokid与良渚博物院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AR眼镜的智慧导览系统。除此之外,山东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喀什古城景区等国内百余家知名博物馆和人文景区,也引入了Rokid的智慧文旅解决方案。

  Rokid持续引领AR文旅行业的发展。在本次的展览中,Rokid再次创新,打造了国内文旅行业内首个基于单目视觉SLAM的AR眼镜导览方案,帮助参观者在享受优质内容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更轻薄、更舒适的佩戴体验感。

  目前,主流的AR眼镜中一般会采用2颗或4颗摄像镜头完成SLAM(同时定位与制图技术)。相较于以往2颗以上摄像镜头的SLAM,单颗摄像头需要完成的SLAM算法更复杂、技术难度更高,但相应可以打造佩戴更轻便、硬件更节能、服务更具性价比的AR导览解决方案,从而降低AR智能导览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槛,让更多的观众可以体验和享受到优质的AR智能导览服务。

  在国内文旅行业内,Rokid首次突破了单颗RGB摄像头深度算法的有限性,基于易现自研的大空间三维地图构建能力、标准化建图管理流程、平台化服务部署与在线建图功能,为观众提供快速精准的视觉定位和持久稳定的展示,更加沉浸和富有乐趣的AR空间体验。

  基于单目SLAM的Rokid AR眼镜,敦煌AR智能导览服务能够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导览服务,同时赋能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通过缓解传统讲解员的人员压力,AR智能导览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的展陈效率,同时借此摆脱语音讲解设备单调重复的讲解方案,吸引更多观众体验自助式的深度流览路线,感受更具生命力的敦煌。

  AR技术打破时空界限

  Rokid助力敦煌文化焕发新生机

  对于喜欢敦煌艺术的人而言,莫高窟是朝圣般的存在。它传奇神秘,每年数千万的仰慕者赶来,只为一睹它的风采。

  在展览馆迈向智能化、智慧化的新阶段过程中,许多珍贵而无法呈现人们眼前的石窟与壁画真迹,正通过Rokid AR智能导览方案,以全新的方式将“敦煌之美”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帮助敦煌焕发全新生机。

  

图片来源于敦煌研究院

  比如,在本次展览中,包括第3窟、第220窟、第285窟等已经关闭的部分石窟,正通过1∶1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复制后直接“搬”进北京民生美术馆。依托Rokid的3D场景重建、视觉渲染等技术,AR智能导览内容高度集聚文史信息,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最大程度还原敦煌壁画中的精髓,帮助观众沉浸式感受敦煌美学。

  同时,敦煌是脆弱的。作家余秋雨曾说过,敦煌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一代一代人用生命不断堆砌而出的。自第一代敦煌守护人、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扎根大漠半个世纪以来,无数的追随者跋涉千里,将青春献身于这茫茫戈壁。

  

莫高窟第285窟(复制窟)内景

  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石窟或许终将消亡。历史上人为的破坏、近代游客的涌入、戈壁沙漠气候的侵袭,甚至扬起的细沙、渗入岩壁的雨水,都可以威胁它的生命。曾有壁画修复师花费整整20年,才能修好一个石窟。

  文物的保护从来就并非易事。Rokid的AR智能导览方案助力敦煌焕发新生机的同时,也在为敦煌的保护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在线上,AR智能导览方案通过前期搜集的点云信息,保存了敦煌大量的数字化资料,储存于云端的资源如同一个虚拟而平行的敦煌数字世界,将为后世的敦煌学研究留下珍贵的史料。

  在线下,AR智能导览方案可以有效缓减人流压力对敦煌石窟所带来的物理性伤害,比如,通过合理的导览路线,能够有效地缩短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减轻参观活动对石窟遗址造成的压力。

  “AI+AR+文旅”的文旅模式正在引领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样,科技的力量也将延续敦煌的生命力,让敦煌的美丽能够在世间停留得更久一点,消失得更慢一点。

本文源自:南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