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在流量与热度齐飞中,报复性旅游终于真切地到来了。

五一小长假还未真正开始,热门城市的预订量已经能说明问题。OTA平台「去哪儿旅行」(以下简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国内热门城市五一机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热门城市五一酒店提前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的引领下,今年的旅行出现了一些别具一格的靓丽风景线,当“一日游三城”也不在话下,当人人化身“上香青年”,当一座小城的烧烤猛然出圈,诸如此类的新风潮为旅行注入了更大活力。近日,“特种兵旅游”、“淄博烧烤”等话题花式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南昌、洛阳、淄博等一批非常规的目的地也随之被看到、被选择。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山东淄博:火热的淄博烧烤

2023,无疑是疫后旅行复苏的元年,对于沉寂了三年的行业来讲,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将是第一场真正的大考,消费者的热情如同雨后甘霖,滋养着干涸许久的旅游市场,从业者们摩拳擦掌,期待翻开行业新页。

借着这个节点,36氪邀请去哪儿CMO黄小杰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试图了解当复苏大门敞开,旅行是否还是从前的“旅行”?作为一家成熟的平台,去哪儿看到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理解和应对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

悄然的变局:兴趣旅游成为年轻人的新主张

以一个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复苏元年的旅行市场时,黄小杰的乐观情绪溢于言表,“本来的目标是回到2019年的疫前水平,但目前看这个目标已经失效了,数据比预期高出不少,基本能预估今年是这5年来最好的情况”

这样的破竹之势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有所展现。根据去哪儿的监测,春节期间,国内酒店预订间夜量创历史新高,每位出行的旅客相较去年多走了400公里。此外,往年春节后的旅游淡季,在今年也表现出了“淡季不淡”的特点,三亚、成都、杭州、广州等多个城市3月份的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山东青岛樱花小镇双樱开放

需求端欣欣向荣的同时,站在更冷静客观的角度,黄小杰也坦言“复苏元年当中,行情的利好和挑战是并存的”。在她的感受中,供应链重启对行业带来的挑战仍然不容忽视,“在东南亚的旅行热中,能明显看到供应链跟不上已经导致了一些口碑问题,原先的多数地接人员早已改行,用户一涌而至,但各种供给都还需要时间恢复”。

要知道,2019年至2021年,我国旅行社从业人员从42万下降至28万,几近腰斩。开年以来,36氪走访的多位旅游赛道创业者也都谈及在供应链的重塑中,旅游业的乐观是“有限乐观”。

当供应链的恢复依然没有达到满分时,有限的资源需要更精准地匹配到真实需求中。此种背景下,能否深刻洞悉旅行风向的变化并预判需求,成为行业上下共同面临的第一个课题。

在黄小杰看来,每个时代的旅行都有其专属潮流,而风潮总是由年轻人来引领的。对于出生在第三代婴儿潮中的“80后”而言,旅行是一件相对隆重的事情,所选的目的地也多是大众热门的城市与景区。当代年轻人则成长于物质极其丰富的环境下,精神追求更加个性化,旅行在他们的观念中也是更轻松愉悦的休闲方式。

经历疫情三年后,年轻人一方面对于旅行抱有了更多的“补偿性心理”,另一方面也在心态上更注重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成为一种主流情绪,“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高生活质量,而旅行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年轻人对旅行的向往亟待释放”。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去哪儿CMO黄小杰

当个性化的精神与略显报复性的需求相撞,年轻人喜欢的旅行表现出了怎样的不同之处?黄小杰观察到的答案是「兴趣旅行」。在她看来,原先人们的旅行更像是「目的地旅行」,但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过分在意目的地是哪里,而是以个性化的兴趣爱好为驱动力,更关注旅程是否有趣、个性,玩法和目的地都愈加多元。

她举例称,无论是过去两年备受青睐的飞盘、滑板,还是今天频频登上热搜的“淄博烧烤”、“云南旅居”、“特种兵旅游”、“寺庙上香”等等,都表现出年轻人更爱玩、也更会玩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不再仅仅拘泥于远方,也在‘寻常’的目的地中寻找新玩法、新乐趣”。

除了目的地的变化外,在黄小杰的感受中,更加随性的「兴趣旅行」理念映射到实际的消费行为中,还有旅行决策周期的大幅缩短。她表示,原来常态化的长节点下,人们往往是在小长假里才会出行,去哪儿的业务更像是低频业务,但如今已经明显转为高频属性,周末换个城市微度假、高铁随订随走成了很多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

“年轻用户给旅行赋予了新的概念”,黄小杰对36氪感慨。越来越高的旅行频次、越来越短的决策周期、极具个性的目的地、不走寻常路的玩法,构成了年轻人「兴趣旅行」的一个个切面。

新风向里的需求:追求低价的心比以往更强

行业环境和旅行偏好在变,消费者的决策逻辑也随之改变。

从业多年,黄小杰对于旅行消费的决策过程有长期观察,在她看来,用户最关注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无外乎价格、服务、产品体验三个方面,变化在于敏感度的高低——复苏初始的今年,价格的重要性似乎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过去三年中,旅行频次较低且长途旅行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机票、酒店价格也普遍跌入尘埃,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价格并非旅行决策中的敏感因素”,黄小杰告诉36氪。但复苏之后,去哪儿的业务端感受到了十分显性的变化:节假日前,用户预订前平均搜索量为13次,较2019年平均增加5次,。

搜索次数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用户“淘到低价票”的心愿变得更为强烈,这种变化何以发生?黄小杰对36氪解释称,“疫情之后需求爆发,但行业整体处于供应链的震荡和重塑期,整个价格起来了,加之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降级,而旅行又是相对大额的支出,用户对价格的追求会比三年前更加敏感”。

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来看,社交平台上被暴涨的价格吓退的人不在少数,无论是年初“泰国游”热潮中的天价机票,还是此次五一的酒店预订价格上涨10倍,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这一背景下,去哪儿与生俱来的“低价基因”恰如其分地回应了用户需求。这家以“总有你要的低价”为Slogan的平台,起步时期便是一个专门提供“搜索比价”服务的技术公司,主打“机票便宜”的优势,发展至今,其低价优势已拓展到酒店、门票等各个环节,也由此成为了推动旅游大众化进程的第一平台,2021年在去哪儿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用户达到1200万。

如何做到低价?除了最初的技术能力和规模化带来的供应链优势外,黄小杰笃定地谈起去哪儿的价值观,即“用户第一,合作伙伴第二,去哪儿第三”。她表示,去哪儿的“笨办法”是在运营端让利,即收取相对低的佣金比例,让利供应商和用户,内部也会跟踪价格lose率等指标,“价格优势是我们多年坚持的,低价策略不会变”,黄小杰告诉36氪。

价格之外,当爆发式的需求遇到尚不完备的行业供应链,服务能力也成为考验一家平台的重要一环,毕竟,在五一这次大考中,能否承接好高峰期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到下半年的用户口碑。黄小杰透露,去哪儿今年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战役小组,开展“服务保卫战”。

具体做法上,此前平台关注的重点是从Click到下单支付的服务流畅度,而现在去哪儿的业务端除了会关注常规的服务接起率、服务满意度等“服务后”指标外,也在将更多的服务实现“前置”,降低服务引发率。

谈及“服务前置”的内在含义时,黄小杰向36氪聊起自己的一次旅行体验。在某次购买平台推荐的联程机票时,她看到的有效信息是“中转时间1.5小时”,但前半程略微延误,到达中转站后,才被告知后半程所在的航站楼距离很远,需要打车前往,原本充裕的时间突然变得急迫。

“呈现在预订平台上的信息完整性、准确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引发服务矛盾”,她如此解释在自身体验中所感知到的服务前置的必要性。

同时她也重申,在用户的旅行决策中,价格、服务、产品是永恒的需求,去哪儿在创立至今的20年中,从未松懈过任何一点的优化。如今,去哪儿已能从用户需求及兴趣捕捉、产品供给、服务指标监测等多个维度出发,保证用户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流畅度和体验。

当老玩家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如何在风口上造梗

硬能力之外,拥抱年轻人也是OTA平台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难题。

如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发生深刻改变,长攻略逐步让位于更生动、碎片化的内容社交平台。当抖音、小红书这样的时代新秀也开始进军酒旅行业,一家传统的OTA平台该如何应对?这是个亟待老玩家们回答的问题,仿佛答不好便会在这个时代中掉队。

不过,去哪儿并不焦虑,而是给出了一个聪明的回答——拥抱变化,合作共生。

近日,去哪儿联合「小红书」,共同发布了《五一旅行趋势报告》,报告以去哪儿所监测到的专业数据作为依据,用十分贴近年轻人的语境和表述方式,洞察了十大旅行趋势,包括「上香青年」、「旅行特种兵」、「在逃艺人」、「资深躺客」、「临时饲养员」等等,抓足了眼球。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为什么选择小红书,而非坚持自己做内容?黄小杰告诉36氪,去哪儿做内容频道的诉求与内容社交平台不同,内容平台的种草能力强,但很难为用户提供全链路服务,二者是共生而非竞争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做了,更希望拥抱内容平台、相互合作”。

在她看来,此次联合小红书发布趋势报告,除了能将小红书作为营销和宣传阵地外,也有助于去哪儿更好地将信息反哺给业务端。

具体而言,在该报告中,每个趋势下均列有“TOP5推荐”的目的地和玩法,比如向「上香青年」“安利”的雍和宫、五台山、寒山寺等等,既能在产品侧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目的地推荐,也能提前为供应商提供可能的“爆款”参考。

关于年轻化的营销这一议题,去哪儿的解题思路远不止于此。

2021年,在春运的大节点中,去哪儿与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合作,在脱口秀中用接地气的语言植入去哪儿的春运活动,一句“宇宙的尽头虽然是铁岭,但人生的归宿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直接出圈。2022年,去哪儿也曾与亲子、情侣、美食、健身等各类画像的博主、KOL联动传播。

着眼于今年的用户需求变化,黄小杰透露,去哪儿的营销核心是从低价需求出发,主打的Slogan便是“上去哪儿比比看”,与业务端所监测到的用户搜索比价次数上涨形成了有效互动。

围绕着这个Slogan,去哪儿在五一节点再次“花式整活”, 官宣《狂飙》的剧中角色“老默”为去哪儿首席比价官,并发布了宣传片,片中按酒店篇、机场篇、玩乐篇划分,以清晰、洗脑、幽默的“三段式”结构呈现给观众,“老默”在每段中的“帮你们把价格打下来了”,既契合了剧中的人物角色,也以直击人心的方式植入了去哪儿全年的核心营销点。

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纵观去哪儿在品牌塑造上的种种玩法,不难发现其难得之处——作为OTA领域的老玩家,却总能展现极强的风口捕捉能力。无论是抓住春运痛点中与李雪琴一起调侃,还是联合小红书输出兼具洞察力与趣味性的十大旅行趋势,又或是在年轻人被旅行价格刺痛时与“老默”的绝佳配合,无一不证明着这家平台“在风口上造梗”的实力。

如果说低价、服务和产品是去哪儿在此轮旅游复苏中的“硬肌肉”,那合乎时宜又极度年轻化的营销方式则是其毋庸置疑的“软实力”。在旅游业的内外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下,唯有内外兼修,才能抓紧年轻人、顺应行业趋势实现发展。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7 4 月, 2023 2:59 上午
下一篇 4 5 月, 2023 2:48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