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旅游人的个人IP要怎么设计?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旅游人的个人IP要怎么设计?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肖远山,ID:XYS13902447446,作者:肖远山

01
几个常见的误区

我在《旅游人如何发好朋友圈?》已经就IP人设写过不少自己的经验,但我觉得那个IP概念偏窄,今天希望就更富进攻性的商业IP打造,系统谈一谈我的观点。

我在研究IP打造过程中,学习了很多老师,可以说大部分不是我原创,但确是我特意为旅游人梳理总结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① 旅游消费低频故粉丝价值低

这句话题设是对的,但结论我不认同。没错,再有钱的人也不会每月在旅行,何况还有零星疫情的影响。

这样旅游IP粉丝的价值就要低于美妆、美食或者母婴的吗?

我们分客源方和资源方两个企业角色来说,首先客源方好比春分,他的粉丝去海南找他,去内蒙还是找他,再加上转推荐,每个有效粉丝的LTV(生命周期价值)是很高的。

个人IP

▲这个公式是不是很晕
再说资源方,没错,一个游客不能每年都去黄山,但他身边可能有数十人上百人对黄山感兴趣的朋友。

转推荐价值是大家都能想到的,那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一个黄山目的地IP,通过输出深度内容手握10万粉丝,你对上游供应端包括政府在内的议价筹码有多大,这些难道不是价值么?

② 公司品牌比个人IP更重要

我接触过不少同业,他们说,我们主推的是公司品牌,不是哪个人,所以没必要去打造个人IP。

我问大家1个问题:你知道耐克公司的CEO是谁么?小米呢?华为呢?格力呢?

这就是上世纪的企业品牌战略和新时代的区别,现在中国所有的超级大公司,都在做公司品牌+创始人个人双IP战略。

回到我们中小旅企,打造个人IP要比把公司品牌做到这个影响力容易多了,客户更容易对活生生的人产生信任。

公司品牌,要不等我们年营收过了亿这个槛再说?

③ 得拥有**万粉丝才能变现

这个误区我也犯过,直到今天还在很辛苦的去设法扭转它。

我现在要说,现在做IP,应该从第一个粉丝开始就以赚“钱”为目标。

提高用户质量,比提高用户数量,要简单的多。

但这个“钱”不一定等于现金,所以我加了引号,人脉、转推荐、免费体验权,都算。

我们必须从第一个粉丝开始,设计我们的变现逻辑,并通过不断试错调整它,直到持续为我们产生价值。

以上一些误区,我认为都是不想做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这也符合大脑的逻辑,趋利避害,选择更轻松的方案。

问题是,旅游人已经没有轻松的路可以走了。

02
打造个人IP难点及应对

打造个人IP是很难,但不等于没有方法,我胡乱说些给大家听听。

① 出头难

很多人的口头禅是“要是我在**的时候就**就好了”,要是我10年前在深圳买房就好了,要是我5年前做抖音就好了,要是我3年前买茅台股票就好了……

现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那么多大V了,我还有出头之日么?

我不再说“种一棵果树第二好的时机是现在”这样的鸡汤,也不重复举春分半年就成为视频号旅游类大V的例子,我跟大家说一个圈层分级的概念。

假设梁建章是我们行业的10分人设,房琪算8.5分,那我们中小旅企的老板们,自评6.5-7分有木有?

那就旅游行业而言,不管是同业菜鸟还是普通游客,专业水平5分以内的人有没有?

没有?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买走着瞧的599云南游呢?

有了2分左右的专业人设分差,就存在了价值流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的粉丝基础。

不要觉得一个莆田系的客户会去粉梁BOSS,一则梁没时间理他们,二则对方也听不懂梁说的什么。

基于圈层级差的概念,你还觉得出头会很难么?

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每个圈层都挤满了人。

个人IP

▲图文无关
② 内容难

前面说到的,长相一般、没有特长、文笔不好、不会拍摄这些,都是用来解释自己不能创作好内容的理由。

做内容难么?我觉得不难,还是基于前文的圈层分级理论。

第一,你文笔不好不会拍照,那要跟《滕王阁序》和《中国国家地理》、BBC纪录片比文笔和摄影、录像,房琪也要靠边站。只有2分级差的群体,喜欢他能理解的大白话和接地气;

第二,好的作品成功于发自内心、要讲人话,把你遇到的真实、有差异化的信息传递出来,就会有人关注,好比云南小象迷路甚至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第三,我的新媒体写作老师Spencer说,所有爆款文章都有格式,具体我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可以跟老师学,只要用心不可能学不会。

③ 变现难

变现这块,也是我的难点,最近也反复在重新规划,我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所有行业自媒体的变现方式,无外乎广告、带货、知识付费和服(劳)务输出几种路径,对于刚起步的新人而言,不推荐关注广告模式,很难做主营收入。

再来看春分的案例,看上去他像是带货旅游定制产品,但实际他也在通过服务输出(给民宿做视频号),既获得了资源给民宿带货,又获得了更多的素材吸引新的粉丝,进而为带货提供用户基础。

反复问自己2个问题:你给粉丝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有,如何变成你的收入?

再补充一点,很多人通过自媒体IP结识了合作伙伴,找到了核心员工,这不都是基于IP产生的价值吗?

花爷说:凭自己的优势做 IP,通过 IP 扩大业务;业务扩大,IP 影响力更大,链接更多牛人形成合作,这是当下IP价值滚雪球的一个标准路径。

还是那句话,去中间化越来越明显,搬砖已经无法生存,旅游人只能选择难且正确的路来走了。

03
万能公式及案例

最后这一Part,把从花爷那学来的个人IP定位万能公式分享给大家。

个人IP万能定位公式

为*****的客户人群

提供收费*****元的*****服务

解决这个客群的******问题

套用这个公式,我给自己重新规划调整:

肖远山IP定位

为中小旅行社业者(屁股永远坐在这一方)

提供收费****元的3种服务(数字化规划产品策划内容输出)

提升这个人群有关以上三项的认知(顾问+实操)

再根据我对公式的理解和行业经验,临时设计2个,供大家参考:

某地接社IP定位

为对甘南藏区旅行感兴趣的年轻人

提供收费500元一次的旅行策划服务

全面落实吃住行游购娱的各种具体安排并保证交付质量

珠三角周边游IP定位

为珠三角的中产阶级家庭客户

提供不收费的珠三角周边游视频化探店解读(供应端返佣)

多样化时令性解决周末不知道去哪里休息玩乐的需求

—  尾 声 —
有不少同业跟我讲,我不直接2C,我做自媒体岂不是抢了我的组团社的生意?

且不说很多地接社可以通过自媒体做2C的尝试,你可以问问你的组团社,他们现在触达客户还是用海报+Word这种原始的工具吗?

做内容并不一定要发给直客,提供足够优秀的内容给你的客源方,让他们去发,还不是你得利么?

做一个为客源方同业服务的专业IP,也未尝不可,2B也是大有可为的。

我跟你一起学习。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8 6 月, 2021 8:27 上午
下一篇 30 6 月, 2021 2:00 上午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