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 同比增长70.83%

5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全国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五一景区“发高烧”,带薪休假还有多远?

西湖的水,挤出的泪;长城的砖,就要磨穿;青岛栈桥,无处可站;上海外滩,不能动弹……

“五一”假期过半,国内大小景区“人从众”,东南西北堵不通,国民出游需求被抑制长达一年之久后迎来集中爆发。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五天小长假,各大OTA平台的门票、机票、酒店、民宿等预订量均超过2019年同期,另全国交通客运量预计将达到2.65亿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65.63%。

旅游市场强劲复苏的同时,也折射出更多需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5天小长假通过“前挪后移”调休得来,带来不小争议,通过5天假拉动长线游及扩增消费的意图明显,但两个周末也近乎消失,如果要算整个消费大账,孰多孰少?另一方面,近三天公开信息显示集中出游带来景区过度拥堵、局部挤爆等问题,和此前的黄金周问题相差无二,观光游升级到观光游+休闲度假并行的过程中,观光游依然占据较大比重。

再一次的现实提醒我们:更分散、更高频、更持续性、更具体验度的旅游消费该如何实现?带薪休假需要继续寻求落地可能吗?

火热却“疲惫”的景区 

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五一”小长假里,久违的“迁徙式旅游”盛况重现。酒店、机票、景区门票的预定火爆程度就已经预示着,这个小长假将成为“史上最热五一”。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披露,“五一”假期预计全国客运量将达2.65亿人次,每日客运量将达5300万人次,而2019年这个数据为1.6亿,同比增长65.625%。仅5月1日当天,全国铁路、公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就达5826.7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9.2%。

民众“补偿式出游”的热情如同箭在弦上,带动的是一系列产业链的爆发增长。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机票经济舱平均票价为1021元,超过2019年同期均价,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43%,门票、租车订单较2019年同期分别上涨114%以及126%。

故宫博物院5月1日-5日门票早在假期前一周就售罄;小长假第一天,上海迪士尼、中国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热门景区整个假期已无余票,八达岭长城、北京动物园、黄山等景区仅能购买假期后两天的门票。

假期前夕,文旅部已明确提出要求,各地景区景点“五一”期间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尽管各个景区实施预约制,严格限制客流,依然出现了“人山人海”的聚集场面。

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5月1日早上八点左右,西湖即已开启“人从众”模式,断桥变身”人桥”,连公厕外也排起百米长的队伍。

全国各地的热门景区基本都是同一画风。上海外滩游客密布、西安兵马俑只见人头不见俑、泰山顶上“人从众”、洛阳龙门石窟游客如蚂蚁搬家…游客纷纷吐槽,排队两小时,游玩5分钟。

这些“挤爆”的景区,多以观光游景区为主。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并行,是当下旅游消费的市场情况,虽休闲度假的比重相对在提升,但目前观光游仍占主位。

“五一”假期出游也有不少新趋势。数据显示,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增速排名第一。年轻人当道使得今年“五一”的玩法发生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全国20余场音乐节全面“开花”,且多数落地到旅游城市,包括不限于北京草莓音乐节、长沙Yolo音乐节、云台山音乐节、南京咪豆音乐节、上海国潮音乐节、海南MDSK音乐节等。

音乐节天生具有迅速聚集人群的作用。近年来,旅游目的地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和内容为核心。由地方政府与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将音乐节与地方旅游相结合,为城市、乡村、文旅景区吸引流量,正成为一门火热的生意。

随着三星堆遗址走红,考古旅游也渐成风潮。平台上,考古、博物馆及文化遗址等相关商品预订量同比涨超15倍,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国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搜索热度较高。

此外,数据显示,“五一”夜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大涨超20倍。夜景观光、夜游乘船、星空露营和主题乐园夜场撒欢成为年轻人夜游主选项。西安大唐不夜城、乌镇、珠江、重庆两江和桂林“两江四湖”、宁夏沙漠等夜游胜地受欢迎。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为何会成为“史上最热五一”?

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游客心理安全防线已基本建立,这属“硬性条件”。政府部门持续放开出行限制、鼓励和推动旅游业发展。近日,文旅部取消对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75%的统一规定,允许各地自行决定,江苏、四川等省份已放开相关限制。

另一方面,今年春节假期因疫情防控需要,群众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而清明节3天假期只能以周边游、短途游为主,部分旅游需求被压抑。随着政策放宽、天气转暖,就地过年积压的探亲、长途出游需求,在“五一”假期集中释放。

再者,旅游目的地和市场主体的营销活动,刺激消费者卯足劲出游。

平台端,从4月起,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平台纷纷推出机票盲盒、火车票盲盒产品。地方政府端,用“消费红包”迎接“五一”文旅消费热潮。例如,河南省392家A级景区参加5-8月促消费活动,实行门票免票或者打折优惠,占恢复开放景区的70%;5月1日至6月30日,长沙将安排1035万元旅游专项扶持资金,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送出价值250万元的3万张红色文旅信用卡首刷礼。

“五一”小长假从政策层面而言,有刺激旅游消费的目的。旅游消费内需的提振,本是一件多赢的事情,然而水满则溢,过度的拥堵、局部的挤爆,不仅冲击了景区秩序、暴露景区运营管理问题,还致使游客体验度打折。

5月2日,多名网友反映称,庐山景区观光车过少,游客在山上滞留数小时,质疑景区超量接待。有网友称,景区秩序管理混乱,插队严重,六点买的票排的队,八点多了坐不上车,车辆还跟不上人流量。

湖北荆州有网友反映,某景区从早7点排队到11点,现场十分拥挤。在爆料视频中,不断有游客大喊退票。据媒体核实,该景区已为游客全额退票。

同样在安徽六安金寨天堂寨景区,也出现游客暴涨、超出交通承载能力,近万人在下山途中滞留的现象。

图片来源:黄鹤楼景区官方微博

与此同时,八达岭长城、云南大理古城、湖北黄鹤楼等全国多个景区都发出预警,景区接待游客已经超过疫情条件线上售票限额,呼吁游客改天再去。

景区持续火爆也让“歪门儿”生意有机可乘。某二手交易平台,有人出售故宫“嘉宾票”,价格已经涨到1300元,但目前这种票已被下架。此外,还有“求购”和提供“代抢”服务的用户。据报道,在苏州拙政园景区旁,一家不起眼的小超市内暗藏“黑旅社”,该超市老板涉嫌倒卖门票,原本80元的门票被炒到了240元。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还有多远?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放假天数,曾有一段波折的历史。

时间倒回到1999年9月,当时的新法定休假制度规定,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五一黄金周”的概念自此诞生。

但“五一黄金周”的存废一直颇有争议。一般认为,黄金周制度的实施,契合了民众需求,赋予了民众更多休憩机会、更长出游时间,由此形成的“假日经济效应”有助于国民经济提振。

然而在2007年,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认为,自1999年起已实施了8年的黄金周制度,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课题组对近20年来我国年国内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黄金周旅游收入的增加仅仅是旅游消费的集中,是一种时间上的转移,对全年旅游收入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贡献。

课题组还提出,黄金周制度至少有四大弊端:1、商家短期成本剧增;2、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3、不利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正常运转;4、最直观的弊端是,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破坏。游客大规模集中出行,全国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的接待能力面临严重挑战。大规模游客集中游览时,更会超出景区的负荷能力,对文化古迹的破坏力明显增强,更不利于社会和谐。

因此,课题组建议,增加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

随后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三天短假期,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放假总时间也由10天变为11天。

那么今年“五一”休5天,是怎么来的?

按照现在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即5月1日当天放假。今年在保持法定节假日天数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前挪后移形成“6天工作日+5天假期+3天工作日+1天假期+5天正常工作日”。

此次“五一”连休5天的用心良苦之处,就在于激发出“假日经济效应”,带动旅游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提振,打一场旅游业”翻身仗“。

而对于今年的五一假期调休方案,公众似乎并不买账。更多的争论集中于:拼假实际上只放了一天假,但却毁掉了两个周末。

有媒体做了一项调查,在“短假无调休”、“长假有调休”和“都行”三个选项中,将近80%的网友选择了“短假无调休”。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不希望用调休的方式“凑”出一个长假。

而从目前“五一”假期前三天的出游情况来看,大多游客虽不满意调休、不喜欢“挤爆”,却也不得不在选择在“五一”长途出游。

与此同时,关于错峰“带薪休假”制度的讨论声势逐渐浩大。与集中放假相比,带薪休假有利于实现分散放假、错峰出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集中出游带来的环境压力、接待压力,改善游客体验,提升休闲品质。

让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之策在于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给人们更多出行的自由和空间,使旅游、休假更加自主和均衡,有效缓解国庆、“五一”假期出行的压力,提高假期尤其是长假的“价值”和“含金量”,人们才不会再纠结于假期是不是“凑”来的。

尽管我国已有明确的带薪休假制度,但在落实层面始终遭遇各种难题,其全面落实还需从制度安排、实施措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抖音发布五一数据报告 重庆成最热门旅游城市

5月6日,抖音发布《2021抖音五一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重庆首次成为抖音打卡数量最多的城市,超过上海、深圳和苏州。

今年五一假期,抖音旅游视频数量增长明显,比春节增加2.4倍,比去年五一增加5.9倍。报告还从文旅、美食、直播、音乐、抖音热榜话题等维度,总结回顾了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五一旅游视频数量增长翻倍

五一假期,重庆成为抖音打卡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深圳、苏州紧随其后。重庆万盛奥陶纪旅游度假区也成为五一假期抖音获赞最多的景点。该景点因蹦极、悬崖秋千、空中走廊等多个项目在抖音走红。紧随其后的无锡“官林大梦想城·亲子游乐园”因其吉祥物大熊猫率受到抖音网友关注,引发线下旅游打卡热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单个抖音用户最多打卡了37个景点。

今年也是继去年十一后,苏州、东莞持续入选抖音热门旅游城市前十,苏州上升至第四位。据新京报报道,本次五一假期苏州旅游热度上升,与当地举办热门电视剧《山河令》演唱会有关。从旅游出行app飞猪发布的数据看,五一期间,苏州搜索热度同比大涨超620%,苏州酒店预订量同比涨超160%。

从获赞景点榜单看,适合全家同游的综合度假区更受欢迎。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韵园燕儿岛山公园等上榜景点,均为集休闲、游乐场、户外极限运动等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五一假期出游视频量相比今年春节增加2.4倍,相比去年五一增加5.9倍。从抖音用户的省内省际流动看,五一假期,68%用户为省内周边城市游。

相比去年五一,今年五一抖音站内露营视频数量增加1倍,冲浪视频数量增加6.4倍,音乐节视频数量增加21倍。今年五一,多地举办户外音乐节,如上海国潮音乐节、济南迷笛音乐节、海南mdsk音乐节等,借助短视频成功出圈。其中一位乐迷因在济南迷迪音乐节穿防护服跳舞走红抖音,获赞超过百万。

1.12亿人在抖音直播间云游中国

五一期间,多个景区在抖音进行了直播,超过1.12亿人在直播间云游中国。最受欢迎的直播间包括穿越湖北恩施狮子关水上栈道、四川峨眉山杜鹃花节赏花、上海外滩灯光秀、四川甘孜徒步、青海海东徒步等。

此前,恩施狮子关水上栈道因两侧层峦叠翠的美景和蜿蜒横亘水面的构造走红抖音,被网友称为“湖北最美漂浮桥”。四川峨眉山因抖音创作者“凌云”(抖音ID:12345678Ly777)的武术视频,多次冲上抖音热榜top1。而四川甘孜正是去年爆红的“理塘丁真”(抖音ID:dyy2z3g4rxme)的家乡,他的走红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持续关注。抖音的创作者、主播们把镜头对准了热门景点,带领用户足不出户领略当地风光,丰富了人们的假期生活。

此外,抖音联合意大利、迪拜等多个国家旅游局举办了“与世界美好重逢”系列直播,带领用户云游五大洲,超过50万人在直播间游览了西西里岛、巴厘岛等经典旅游目的地。据悉,该直播活动将持续到5月20日。

小龙虾成最受欢迎美食

节假日一般为结婚高峰期。今年五一,抖音记录了1319万个婚礼瞬间,网友为新人们送上了4.1亿次点赞祝福。其中,河南用户发布的婚礼视频最多,江苏、广东、安徽、四川紧随其后。

五一期间,抖音获赞美食top10榜单中,第一名是正值旺季的夜宵之王小龙虾,超越了热门小吃螺狮粉。武汉作为小龙虾胜地,也带火了当地美食热干面,排名第九。长沙热门美食臭豆腐、奶茶上榜占据两位。作为80后童年记忆中的经典零食,山东小吃“高粱饴”也登上美食榜单第十位,靠抖音创作者“侯美丽的家乡美食”(抖音ID:w18663190589)的经典台词“QQ弹弹还能拉丝”成功出圈,成为月销超过2000万的热门美食。

音乐一直是抖音视频的特色。五一期间,抖音新热门歌曲包括《千千万万》《失恋不怪她阵线联盟》《大风吹》等。最后,抖音热门话题榜单回顾了五一假期网友们关心的话题,包括五月你好、花式过五一、猪坚强可能即将走完生命旅程、电影院回应熊孩子踢打屏幕等。

热点:“五一”热搜解读分析

  1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出游预订创历史新高,今年既要坚持疫情防控,又要促进文旅业有序复苏,如何避免再现景区“人山人海”、游人“一锅粥”的现象,挑战严峻。

    解读分析

    魏云(国研智库旅游研究院院长):要实现游客的有序分流,可采用分时预约、分区疏导、分散度假等方式。

   一是分时预约。分时预约已成为景区新标配。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很多景区为做好科学防控错峰入园,上线“分时分段”网络预约购票系统。景区后台管理更加精准,限流由“每日”可以精确到“每时”。下一步要大力倡导“无预约,不旅游”,让预约融入游客生活,成为新的消费习惯。

   二是分区疏导。一方面是景区内部,分流的不只是景区大门,景区内各景点、各片区也要进行精细化调控。景区可通过广播、景区大显示屏、短信微信等渠道,告知游客各景点的拥挤情况和承载空间。另一方面是各景区之间,要解决热门景区“人从众”,其他景区门可罗雀的现象。这就有赖于我国景区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有赖于中小景区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改善。

   三是分散度假。消费者是理性的,之所以“明知景区堵,偏向景区行”也是无奈之举,这与休假制度有一定关系。大多家庭只有在小长假或黄金周才能实现全家游,扎堆休假势必造成扎堆出游。这就要进一步落实全民带薪休假制度,将集中休假更多地转变为分散度假,让休假释放出更多的结构效益。

   2  “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成为旅游出游新势力,青睐跨城看演出。

    解读分析 

   唐承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梁文琪(硕士研究生):“00后”群体具有较强出游实力、较小生活压力、较好的身体素质、较为自由的出游时间。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趋于稳定,文旅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态势。寒暑假、节假日等均是“00后”可支配的休闲时间。

   首先,高质量发展成为文旅产业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品质化、个性化的新兴文旅体验层出不穷,如“音乐文化+旅游”“实景演艺+旅游”“影视打卡地+旅游”“动漫文化+旅游”等。

   其次,目的地营销渠道不仅局限于单一的旅游APP,转向以B站、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靠人气偶像、主播、UP主吸引着互联网年轻消费群体,网络社交平台的流行深深影响了“00后”的旅游行为。旅行已成为“00后”的一种社交需求,他们普遍寻求在小众文化圈里的身份认同,努力投入同一兴趣圈层,共享同一话题。

   最后,“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可能与去年同期各地学校严格防控疫情有关,大多“00后”为学生,离校离家外出均需严格审查,导致“00后”学生群体出游需求积压,今年“五一”期间则出现极大反弹。

   3  近日,马蜂窝发布“五一”小长假趋势观察。数据显示,北京、西安、重庆、成都、三亚的城市攻略最受年轻人关注。涠洲岛成为“五一”旅行热度最高的景点,年轻人热衷潜水等小众玩法。

    解读分析 

   冯饶(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机票、酒店预订量早已超过去年同期,在众多热门航线中,从北京出发的航线居多,重庆至北京的航线抢占了第一位。

   目的地方面,九寨沟、凤凰古城和婺源是最受欢迎的周边游目的地。广西平南、甘肃迭部、新疆叶城则分别以178%、139%、137%涨幅位列涨幅榜前三席。涠洲岛、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是最受欢迎的景点。湖北雾云山梯田生态旅游区、江苏第十届扬州园博会、浙江温州洞头半屏山,以及新秘境目的地四川冷噶措,都是新晋热门景点。

   随着国内游热度的日渐回升,广大游客对旅行体验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当代年轻游客既希望踏遍祖国大好河山,又希望能在传统旅游意义层面的观光游览之外,获得更加独特、新奇的旅行体验。红色旅游、小众玩法、探秘祖国“新秘境”都是这届年轻人的心头好。

   马蜂窝数据显示,沙漠、徒步、房车、赶海、冲浪是最热门的小众玩法。夜晚沙漠露营观星、去远古冰川徒步、开着房车带宠物出游,都是广受年轻人认可的“社交货币”。

   数据显示,近期马蜂窝“北极星攻略”热度大幅提高,其中以北京等红色旅游目的地攻略关注度最高,这些城市的“北极星攻略”阅读量在一周内均增长70%以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许多年轻人选择将长征路走出青春的味道,通过徒步和自驾亲历长征路、重温党史。   (本文由本报记者程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