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CMO黄小杰: 旅行行业悄然的变局,老牌玩家的变与不变

在流量与热度齐飞中,报复性旅游终于真切地到来了。

五一小长假还未真正开始,热门城市的预订量已经能说明问题。OTA平台「去哪儿旅行」(以下简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国内热门城市五一机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热门城市五一酒店提前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的引领下,今年的旅行出现了一些别具一格的靓丽风景线,当“一日游三城”也不在话下,当人人化身“上香青年”,当一座小城的烧烤猛然出圈,诸如此类的新风潮为旅行注入了更大活力。近日,“特种兵旅游”、“淄博烧烤”等话题花式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南昌、洛阳、淄博等一批非常规的目的地也随之被看到、被选择。

山东淄博:火热的淄博烧烤

2023,无疑是疫后旅行复苏的元年,对于沉寂了三年的行业来讲,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将是第一场真正的大考,消费者的热情如同雨后甘霖,滋养着干涸许久的旅游市场,从业者们摩拳擦掌,期待翻开行业新页。

借着这个节点,36氪邀请去哪儿CMO黄小杰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试图了解当复苏大门敞开,旅行是否还是从前的“旅行”?作为一家成熟的平台,去哪儿看到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理解和应对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

悄然的变局:兴趣旅游成为年轻人的新主张

以一个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复苏元年的旅行市场时,黄小杰的乐观情绪溢于言表,“本来的目标是回到2019年的疫前水平,但目前看这个目标已经失效了,数据比预期高出不少,基本能预估今年是这5年来最好的情况”

这样的破竹之势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有所展现。根据去哪儿的监测,春节期间,国内酒店预订间夜量创历史新高,每位出行的旅客相较去年多走了400公里。此外,往年春节后的旅游淡季,在今年也表现出了“淡季不淡”的特点,三亚、成都、杭州、广州等多个城市3月份的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山东青岛樱花小镇双樱开放

需求端欣欣向荣的同时,站在更冷静客观的角度,黄小杰也坦言“复苏元年当中,行情的利好和挑战是并存的”。在她的感受中,供应链重启对行业带来的挑战仍然不容忽视,“在东南亚的旅行热中,能明显看到供应链跟不上已经导致了一些口碑问题,原先的多数地接人员早已改行,用户一涌而至,但各种供给都还需要时间恢复”。

要知道,2019年至2021年,我国旅行社从业人员从42万下降至28万,几近腰斩。开年以来,36氪走访的多位旅游赛道创业者也都谈及在供应链的重塑中,旅游业的乐观是“有限乐观”。

当供应链的恢复依然没有达到满分时,有限的资源需要更精准地匹配到真实需求中。此种背景下,能否深刻洞悉旅行风向的变化并预判需求,成为行业上下共同面临的第一个课题。

在黄小杰看来,每个时代的旅行都有其专属潮流,而风潮总是由年轻人来引领的。对于出生在第三代婴儿潮中的“80后”而言,旅行是一件相对隆重的事情,所选的目的地也多是大众热门的城市与景区。当代年轻人则成长于物质极其丰富的环境下,精神追求更加个性化,旅行在他们的观念中也是更轻松愉悦的休闲方式。

经历疫情三年后,年轻人一方面对于旅行抱有了更多的“补偿性心理”,另一方面也在心态上更注重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成为一种主流情绪,“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高生活质量,而旅行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年轻人对旅行的向往亟待释放”。

去哪儿CMO黄小杰

当个性化的精神与略显报复性的需求相撞,年轻人喜欢的旅行表现出了怎样的不同之处?黄小杰观察到的答案是「兴趣旅行」。在她看来,原先人们的旅行更像是「目的地旅行」,但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过分在意目的地是哪里,而是以个性化的兴趣爱好为驱动力,更关注旅程是否有趣、个性,玩法和目的地都愈加多元。

她举例称,无论是过去两年备受青睐的飞盘、滑板,还是今天频频登上热搜的“淄博烧烤”、“云南旅居”、“特种兵旅游”、“寺庙上香”等等,都表现出年轻人更爱玩、也更会玩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不再仅仅拘泥于远方,也在‘寻常’的目的地中寻找新玩法、新乐趣”。

除了目的地的变化外,在黄小杰的感受中,更加随性的「兴趣旅行」理念映射到实际的消费行为中,还有旅行决策周期的大幅缩短。她表示,原来常态化的长节点下,人们往往是在小长假里才会出行,去哪儿的业务更像是低频业务,但如今已经明显转为高频属性,周末换个城市微度假、高铁随订随走成了很多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

“年轻用户给旅行赋予了新的概念”,黄小杰对36氪感慨。越来越高的旅行频次、越来越短的决策周期、极具个性的目的地、不走寻常路的玩法,构成了年轻人「兴趣旅行」的一个个切面。

新风向里的需求:追求低价的心比以往更强

行业环境和旅行偏好在变,消费者的决策逻辑也随之改变。

从业多年,黄小杰对于旅行消费的决策过程有长期观察,在她看来,用户最关注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无外乎价格、服务、产品体验三个方面,变化在于敏感度的高低——复苏初始的今年,价格的重要性似乎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过去三年中,旅行频次较低且长途旅行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机票、酒店价格也普遍跌入尘埃,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价格并非旅行决策中的敏感因素”,黄小杰告诉36氪。但复苏之后,去哪儿的业务端感受到了十分显性的变化:节假日前,用户预订前平均搜索量为13次,较2019年平均增加5次,。

搜索次数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用户“淘到低价票”的心愿变得更为强烈,这种变化何以发生?黄小杰对36氪解释称,“疫情之后需求爆发,但行业整体处于供应链的震荡和重塑期,整个价格起来了,加之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降级,而旅行又是相对大额的支出,用户对价格的追求会比三年前更加敏感”。

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来看,社交平台上被暴涨的价格吓退的人不在少数,无论是年初“泰国游”热潮中的天价机票,还是此次五一的酒店预订价格上涨10倍,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这一背景下,去哪儿与生俱来的“低价基因”恰如其分地回应了用户需求。这家以“总有你要的低价”为Slogan的平台,起步时期便是一个专门提供“搜索比价”服务的技术公司,主打“机票便宜”的优势,发展至今,其低价优势已拓展到酒店、门票等各个环节,也由此成为了推动旅游大众化进程的第一平台,2021年在去哪儿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用户达到1200万。

如何做到低价?除了最初的技术能力和规模化带来的供应链优势外,黄小杰笃定地谈起去哪儿的价值观,即“用户第一,合作伙伴第二,去哪儿第三”。她表示,去哪儿的“笨办法”是在运营端让利,即收取相对低的佣金比例,让利供应商和用户,内部也会跟踪价格lose率等指标,“价格优势是我们多年坚持的,低价策略不会变”,黄小杰告诉36氪。

价格之外,当爆发式的需求遇到尚不完备的行业供应链,服务能力也成为考验一家平台的重要一环,毕竟,在五一这次大考中,能否承接好高峰期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到下半年的用户口碑。黄小杰透露,去哪儿今年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战役小组,开展“服务保卫战”。

具体做法上,此前平台关注的重点是从Click到下单支付的服务流畅度,而现在去哪儿的业务端除了会关注常规的服务接起率、服务满意度等“服务后”指标外,也在将更多的服务实现“前置”,降低服务引发率。

谈及“服务前置”的内在含义时,黄小杰向36氪聊起自己的一次旅行体验。在某次购买平台推荐的联程机票时,她看到的有效信息是“中转时间1.5小时”,但前半程略微延误,到达中转站后,才被告知后半程所在的航站楼距离很远,需要打车前往,原本充裕的时间突然变得急迫。

“呈现在预订平台上的信息完整性、准确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引发服务矛盾”,她如此解释在自身体验中所感知到的服务前置的必要性。

同时她也重申,在用户的旅行决策中,价格、服务、产品是永恒的需求,去哪儿在创立至今的20年中,从未松懈过任何一点的优化。如今,去哪儿已能从用户需求及兴趣捕捉、产品供给、服务指标监测等多个维度出发,保证用户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流畅度和体验。

当老玩家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如何在风口上造梗

硬能力之外,拥抱年轻人也是OTA平台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难题。

如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发生深刻改变,长攻略逐步让位于更生动、碎片化的内容社交平台。当抖音、小红书这样的时代新秀也开始进军酒旅行业,一家传统的OTA平台该如何应对?这是个亟待老玩家们回答的问题,仿佛答不好便会在这个时代中掉队。

不过,去哪儿并不焦虑,而是给出了一个聪明的回答——拥抱变化,合作共生。

近日,去哪儿联合「小红书」,共同发布了《五一旅行趋势报告》,报告以去哪儿所监测到的专业数据作为依据,用十分贴近年轻人的语境和表述方式,洞察了十大旅行趋势,包括「上香青年」、「旅行特种兵」、「在逃艺人」、「资深躺客」、「临时饲养员」等等,抓足了眼球。

为什么选择小红书,而非坚持自己做内容?黄小杰告诉36氪,去哪儿做内容频道的诉求与内容社交平台不同,内容平台的种草能力强,但很难为用户提供全链路服务,二者是共生而非竞争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做了,更希望拥抱内容平台、相互合作”。

在她看来,此次联合小红书发布趋势报告,除了能将小红书作为营销和宣传阵地外,也有助于去哪儿更好地将信息反哺给业务端。

具体而言,在该报告中,每个趋势下均列有“TOP5推荐”的目的地和玩法,比如向「上香青年」“安利”的雍和宫、五台山、寒山寺等等,既能在产品侧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目的地推荐,也能提前为供应商提供可能的“爆款”参考。

关于年轻化的营销这一议题,去哪儿的解题思路远不止于此。

2021年,在春运的大节点中,去哪儿与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合作,在脱口秀中用接地气的语言植入去哪儿的春运活动,一句“宇宙的尽头虽然是铁岭,但人生的归宿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直接出圈。2022年,去哪儿也曾与亲子、情侣、美食、健身等各类画像的博主、KOL联动传播。

着眼于今年的用户需求变化,黄小杰透露,去哪儿的营销核心是从低价需求出发,主打的Slogan便是“上去哪儿比比看”,与业务端所监测到的用户搜索比价次数上涨形成了有效互动。

围绕着这个Slogan,去哪儿在五一节点再次“花式整活”, 官宣《狂飙》的剧中角色“老默”为去哪儿首席比价官,并发布了宣传片,片中按酒店篇、机场篇、玩乐篇划分,以清晰、洗脑、幽默的“三段式”结构呈现给观众,“老默”在每段中的“帮你们把价格打下来了”,既契合了剧中的人物角色,也以直击人心的方式植入了去哪儿全年的核心营销点。

纵观去哪儿在品牌塑造上的种种玩法,不难发现其难得之处——作为OTA领域的老玩家,却总能展现极强的风口捕捉能力。无论是抓住春运痛点中与李雪琴一起调侃,还是联合小红书输出兼具洞察力与趣味性的十大旅行趋势,又或是在年轻人被旅行价格刺痛时与“老默”的绝佳配合,无一不证明着这家平台“在风口上造梗”的实力。

如果说低价、服务和产品是去哪儿在此轮旅游复苏中的“硬肌肉”,那合乎时宜又极度年轻化的营销方式则是其毋庸置疑的“软实力”。在旅游业的内外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下,唯有内外兼修,才能抓紧年轻人、顺应行业趋势实现发展。

五一出行被挤爆,年轻人开始尝试这种新旅游方式

盼望着,盼望着,五一小长假的脚步终于近了。

事实上,在五一前,这股旅游的热潮就已经在热搜榜上频繁轰炸:大学生周末坐高铁到淄博撸串、日行三万步特种兵式旅行、蹭老年旅行团黄昏游,一手拿着地域竹筒茶、一手拿着手机在“我在XX很想你”的路牌下自拍,年轻人想出门玩的心情早就溢满屏幕。

另一边,热门城市的劝退帖也不少。有长沙市民吐槽,“这还没到五一呢,长沙你别太离谱,工作日晚上12点了,点杯茶颜悦色还要排20分钟左右。”

究竟有多少人准备五一去旅游?哪个城市最热门?DT财经和DT研究院联合发起了一份旅游调研,收集并分析了1505份问卷结果,发布《2023旅游调研报告》,下面是我们的发现:

近一半人不打算五一去旅游

虽然社交平台上的照片上的“人头”很多,但出乎意料的是,五一不打算去旅游的人更多。

调研中,接近一半人(49.6%)都没有五一旅游计划,只有三成(32.4%)有计划。还有18%的人还在考虑中,但越往后民宿、机票也越少,大概最后也不会去。

不打算五一去旅游的原因,一是人多,二是花钱多。76.1%的人被假期出行的人流量劝退,57.1%的人被暴涨的酒店民宿、机票等价格劝退。

尤其是涨价后,对还在上学的00后来说,诗和远方的路费并不便宜。42.3%的00后因为没有充足的旅游预算,所以不打算五一出行。普遍是打工人的90后也在心里暗暗叫苦,担心旅游太累,放完假还要上班,简直雪上加霜。

不过,五一不旅游的人只是想错峰旅游,避开五一高峰。

对比DT财经2022年国庆前的旅游调研结果,大家今年计划旅行的次数比之前多。今年打算旅行3-4次、5-6次、甚至7次及以上的人群比例,都有提升。

五一旅游热门TOP 10城市,杭州排第一

调研中,最多人五一想去杭州、上海、北京旅游,其次是香港、武汉、重庆。

计划去香港、武汉、重庆、广州的,大多是奔着当地美食去的——港式茶餐厅、武汉“过早”、重庆火锅,广州早茶等等,每次刷到别人的旅游vlog都馋得不行。

但像杭州、北京这些被称为“美食荒漠”的城市怎么会更备受青睐呢?

我们看了看计划去杭州、北京旅游的受访者给出的理由,原来大多是因为朋友在那,约好去找朋友玩;或者父母没去过,想带父母一起去看看。所以五一出行都以这些交通发达、城市建设完善的大城市为主。

在上海打工的秋秋(化名)计划五一去北京,“和朋友一起去看草莓音乐节,已经买好了票,到时候就住在她家,再去逛逛鼓楼、公园”。

这也是人们筛选五一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理由——21.7%的人都是因为找朋友玩、和家人一起,或者是当地景点、景色有吸引力,比如想看海、看山、亲近大自然。

有少数受访者(6.3%)挑选目的地的理由是人少、小众。我们也根据他们的回答,找到了可能是五一比较冷门的城市:呼和浩特、盐城、哈尔滨、兰州、襄阳。

Citywalk是最多人想尝试的新旅游方式

在几种新型旅游方式中,82%的人想尝试Citywalk,排名第一并且远超其他旅游方式。

CityWalk最早起源于英国伦敦,现在它既可以是一项专门的活动——几个人在专业讲述员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在城市的某条路线上;也泛指以行走、骑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漫游,围绕街道,亲自丈量城市。

除了旅游,在当地生活的人也在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城市。在上海工作7年的90后糖宝就热衷在周末或节假日CityWaik,“日行两万步,有精力的话就‘徐汇半日游’‘杨浦一日游’,如果懒得跑就去静安寺半日游。主要就是走走路、看看风景”。

相对来说,年轻人更希望旅游是充实、丰富、有新体验的。越年轻越喜欢参加老年旅行团和特种兵式旅游,越不喜欢躺平式旅游。

不少博主在抖音、小红书上分享自己参加“夕阳红旅行团“的经历,“一大早7点集合,逛、吃、玩一天,天黑了才回酒店”。特种兵式旅游更狠,周五一放学就去坐火车,一天逛八个景点,逛到第二天深夜再坐火车回学校,一觉醒来直接去上早课。

所以在旅游项目上,00后的偏好也更多。除了最多人都选择的观赏自然风光(87.1%)和探索街头巷尾(75%),00后比其他年龄段更喜欢逛园子、去寺庙上香祈福、参加户外运动。

究其原因,是人们期待一场旅游能够让自己从高压、重复的日常中解脱出来,近八成人都认为旅游的意义主要是解压。

而最想尝试新旅游方式、想要竭尽所能看看更多风景的00后,不仅是出于性价比的考虑,也是因为他们更认同旅游的意义是开阔眼界、玩得尽兴和享受当下。

00后对旅游搭子有更多期待

除了旅游方式、旅游项目,“和谁一起出去玩”也是个重要的问题。

调研显示,81.6%的00后想和朋友一起去旅游,95后和90还想和伴侣一起去旅游,普遍已经成家的85后和80后则更想和家人、孩子一起旅游。

而在对旅游搭子的期待上,大家的要求普遍务实——超过一半的人希望对方和自己消费观念接近(61.3%)、兴趣相投(55.9%)以及大方、不斤斤计较(54.8%)。

95后张牧之觉得,找旅游搭子的重要性就跟谈恋爱一样:“对方不一定要很大方,两个人都很抠门也可以,这样吃什么、玩什么、包括坐什么交通工具都能很快达成一致,否则一个想骑车、一个想打车,总有一个人要妥协。”

相比其他年龄段,00后对同行人有更多的具体要求和期待:既要在观念、习惯等大方向上和自己一致——消费观念接近、兴趣相投、大方不斤斤计较、生活习惯相似,又要在实际行动中满足自己的需求——擅长做攻略、拍照好看、听安排。

尤其是特种兵旅行,更需要多方面合拍的旅游搭子。“时间紧、项目多、费体力,所以两个人越有默契越好,不然最后又累又不开心,没意思”,大二在校生邱斯曼说。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次调研的全部结果。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旅游更多意味着缓解压力和逃离日常,不过,这种“逃离”未必是空间位置上的远离,也未必一定要刺激新奇或者高消费。

无论是小城市淄博的兴起,还是本次调研显示人们最看重自然风光、街头巷尾,以及想尝试CityWalk、就地旅游,人们向往的还是本质、简单的生活。他们选择去一个地方旅游的原因大多是简单且日常的——“见见朋友““散心”“因为早餐好吃”“人少地方小,带娃没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既是逃离生活,也是回归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郑晓慧 张晨阳,编辑: 唐也钦 王朝靖,数据:董道力,设计:戚桐珲,运营:苏洪锐,监制:唐也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