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AR从业者的独白:苹果来了,我们快要死了

“一群从美国回来的创业者,用顶尖技术打造出了堪比完美的AR头显产品。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避免“毫无规章的管理模式、毫无计划的产品迭代、毫无适配的应用场景…”似乎都意味着即将滑向从未想过的终点。”

1、情理抉择

2024年,是公司成立的第6个年头,也正处于下一轮融资的关键档口。

10月份,与投资机构商定的3000万融资,到了24年初,也没有见到一分钱。账上现金紧张得连供应商的几万块钱也没有办法兑付,资金链也即将断裂。不仅如此,投资人提出了精简人员、对赌回购等极为苛刻的要求。降本增效成为了2024年的主基调。

老板纠结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对这些一起奋斗过的员工们开口,在他的眼里,这些员工早已成为了家人。可人员的不精简又拉不来投资。老板开始陷入了第一个矛盾里:情理抉择

老板虽说是个理工男,但内心十分的细腻。在会议上看到员工争吵,会主动引入下一个话题,然后私下找员工谈心。面对群里客户的质疑,也会第一时间回复,并安慰相关同事,害怕同事因为客户的指责心里有压力。也正是这么一个老板,却一夜白头。不知道当时选择回国创业的时候,是否有想过会有如此艰难的选择。

出货量不尽人意,成为投资人缩减投资的原因。起初,公司主要业务是给大的终端厂商做技术授权和贴牌整机。凭借着强大的底层算法和交互技术,一众拿下了华为、联想、中兴等行业大客户。但由于技术研发成本高,贴牌利润少,很难满足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

于是,在2022年初老板决定开始做自己的品牌,把公司定义为元宇宙时代的XR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一定位是因为元宇宙势头正热,沉淀数年的苹果Vision pro即将发布,一路“跑马圈地”,资本蜂拥而至。老板“科技报国”的情怀受到鼓舞油然而生。原30多人的团队半年内扩充到了60多人,而项目却只有寥寥几个。在早期商业模式还未跑通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注定要承受着入不敷出的压力。

就像罗永浩在锤子手机失败时说道,他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拿着几百万去尝试做硬件。也曾经有行业人士喊话,如果没有能筹到几个亿的本事,别来碰AR。

虽然,核心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但公司没有人熟悉工业数字化、数字医疗等领域,也自然不具备提供成熟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两个销售只能拿着眼镜到处吆喝,跟客户说着专业技术名词,听得客户哈欠连天。

起初,老板打算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顺带把我们的硬件推广出去,想跟大厂一样构建起自己的生态体系,但体系的建立不是简单的只是几个APP运行在眼镜上,在营销渠道、行业应用、软硬件适配等都没有成型起来的时候,这一切都是徒劳。把对市场理解的工作交给合作伙伴,这一决定让老板错过了转型的时机。

其实,早在22年年会上就有人提议铺设区域销售体系,但老板认为这样做投入大、回报周期慢,不如多一些技术投入。然而只注重技术投入而忽略了渠道建设犯了硬件厂商的大忌。

并且,原本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老板计划组成一个解决方案团队,希望深耕几个领域。但是由于前期没有行业应用的技术积累,导致很多apk无法顺利地跑起来,在产品还没有ready的情况下,解决方案的同事是来一个走一个。后来他们发现最主要的工作是给老板做宣讲PPT,而手里真正能做的项目一个也没有。战术的勤劳也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失败。

2、早有征兆

“为什么会这样?”直到被裁前夕,员工都仍心存疑惑。

令众员工感到蹊跷的是,既然有数百台样机被客户借走去适配,并且老板一直强调还有数千台订单即将交付,但为什么公司连基本的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其实,早在2023年9月份就出现端倪。

8月,老板决定通过数字营销获得更多客户,于是就招了一位市场负责人,并且承诺将年收入的10%作为市场经费。而这位同事进来后做了一系列的市场计划都被老板搁置,老板将之前承诺的媒体与营销费用都用到了研发上。他刚进公司就只能独自完成展会和新品发布会,全程总计只花费了数千元,半数用在了差旅费上。

殊不知,在此之前,公司也只是愿意参加免费的展会。在老板那里看来,参加展会的钱不如去多研发几个产品,多申请几个专利。

于是可以看到,两年内,公司推出了7款不一样技术路径和光学方案的产品,而每款产品只有几十台的销量,当老板发现一款产品没有什么销量的时候就快速上马新的产品,所有资源又被调配过去。

技术同事抱怨说,一年熬夜都不知道研发了多少产品。想通过产品质量制胜,结果工业没有三防、医疗没有认证、教育没有方案,只有各种样机摆在技术团队的面前,就没有了下文。也正是这个原因,原本流失率最少的技术团队也在2023年基本走光了。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如果没有在市场上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就“闭门造车”,即便砸再多的钱也不会有任何用。“驴唇不对马嘴”,这也是很多技术型公司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除了公司内部问题外,AR产业过于早期也是导致现在困境的主要原因。目前AR眼镜还未建立用户心智,对于AR眼镜并不是刚需,没有人愿意长时间将100g左右的设备带到头上。

AR眼镜内容生态也仍未建立,从本质上讲,智能交互终端最重要的真实记录与流转分发信息的功能都未能很好地实现,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R眼镜的发展。

大多数AR眼镜企业都选择了To C,因为成本低、周期短、利润高,有可以遵循的产品市场化路径,像XREAL、ROKID。有的企业虽然选择了To B,但以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将硬件设备包在整体的方案中,像燧光、谷东。只做AR硬件的公司很少,唯独公司走了这一条路。就像老板所说,要做难而正确的事,可这条路现在正不正确都很难说了。

3、追求极致,但并不极致

老板对于产品极致的追求并不是基于场景需求的产品优化,而是通过极致堆料让设备具备了超高清显示、多种交互形式、超强算力等各方面的优势,这个后果就是过多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增加了重量,降低了使用体验以及提高了生产成本。这些问题,在老板那里都选择了忽视。

后来,很多客户给我们反馈说,我们只需要一两个功能就行,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两个痛点就够,但你们似乎像一个不懂专科的医生一样,所有与疾病相关的药物都大剂量地给病人服用,也不管病人需不需要。

团队从一开始就理解错了产品极致的含义。元宇宙浪潮刚刚兴起,所有大厂都在布局XR领域。我们没有能力像苹果、微软一样把所有好的技术都用在产品上,号召生态合作伙伴来帮助构建用户体系。也没有办法跟AR四小龙一样采取互联网打法从用户端和产品端同时出击,在精准了解用户需求的同时,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与产品。此时,我们正确的产品路径应在垂直赛道中寻找场景落地。

理解这一背后的逻辑,就要看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从手机智能化开始,生态就随着内容软件、SDK、多任务系统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建立,同时针对拍照、游戏、办公等功能的手机频出,开始追求轻量、美观等。到了技术真正成熟的这几年,各个手机厂商才逐步推出集多数优势功能于一体的手机,此时也就意味着手机的应用生态、供应链、渠道等方面已有了成熟的体系。

现在,国内AR行业开始陷入百企大战,各公司都在探索垂直应用场景的同时,不断优化供应链、生产工艺,提高产品体验同时降低产品价格。

国产品牌XREAL

然而,公司反其道而行之。当有市场部同事将设备拿给客户体验的时候,一问到价格,就没有了下文。当有了订单需要交付的时候,原计划1个月的生产周期硬生生拖成了3个月。

其实,产品极致不代表什么功能都要有,而是在优化供应链、完善制作工艺的同时,能够推出符合市场定位的产品。

4、从心出发,彼岸就在眼前

2023年,XR行业在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火热冲击、技术瓶颈限制、内容生态缺乏等多方面影响,致使出现市场低迷,波折中前进。但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巨头企业开始入场,中国电信、长虹、魅族等公司都开始布局AR赛道,这一举动将会反促供应链加快成熟,越来越多的低成本高质量的OLED显示屏、光学模组等被用在AR眼镜上。

魅族最新发布的AR眼镜MYVU系列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深挖细分场景。对于To C而言,运动、观影、翻译、导航……任何一个场景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未来3到5年将会有更多AR垂直应用品牌出现,跟并用户日常行为深度绑定,用户习惯也会随之建立。对于To B来说,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能源、船舶、医疗等各领域的场景需求都将会有专门的团队提供产品与服务。

但无论如何,对于市场的认知和洞察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所有产品的创新和组织变革都应该是围绕着市场需求而调整。并且,市场洞察在复杂竞争环境中始终是创业者必备的一项技能。

一直以来,很多创业者总是忽略了对于市场的理解和认知,习惯埋头苦干打磨产品,没有用心去认识市场,也没有真正用心去关心用户,最后只有被用户所抛弃。从心出发,感受用户,理解用户是做产品最重要的命题。所有新科技产品都会有一个不断被教育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投入可能不计其数。但天花板越高的东西发展越久,产品周期肯定会越长。

直到现在,老板才可能意识到“简单、专注、持久”的含义。可能我们公司活不过这个寒冬,但那又能怎样呢。接下来,会有更多怀有“创造下一个智能时代”信仰的创业者涌现出来,会有更多用户开始接纳AR眼镜并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此刻,当回望走过的这些路,我们会感慨、会欣慰,因为所有踩过的坑、难熬的夜都是值得的。

易世界 现未来丨 2023易现春季发布会

3月21日,2023易现春季发布会「易世界 现未来」在杭州成功举办。

会上,易现宣布以全新SLOGAN“重塑空间,轻而易现”迎来品牌焕新升级,并围绕AR云平台、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以及内容生态建设带来最新成果分享。

易现创始人兼CEO李晓燕博士在会上表示,“2023年是易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自2019从网易分拆成立公司,易现已走过4个年头,一路以来,易现沿着空间计算消费级的场景不断迭代空间计算能力和工具产品服务,在XR领域成绩斐然。” 

软硬一体、端云结合,AR云平台焕新升级

2020年初,易现从线下的多元场景切入,首度推出大空间AR云服务;2022年,易现AR云加速平台化,在线下空间场景落地大量标杆案例,并针对重点场景沉淀规模化拓展的能力。

本次发布会中,以软硬一体、端云结合为核心的易现AR云平台再次实现焕新升级。

图/易现官方

在软硬一体上,易现从2015年开始布局移动端的SLAM引擎,并逐渐在移动端几乎实现全量覆盖,能够无缝适配VR眼镜的VST接口。近3年来,易现与国内外主流AR眼镜厂商紧密合作,参与了AR眼镜参考设计及算法加持,已为超过一半的主流AR眼镜提供服务。

面向更大的消费级应用,易现AR云为AR技术与企业和消费者结合提供了无限可能。易现AR云平台不仅为用户提供了高效易用的建图服务以及业界领先的定位服务,适应全天候大客流环境,并且支持多端格式的AR统一描述语言和可视化空间编辑工具,满足低代码以及0代码的内容编辑和一键发布。平台还将逐渐融合AIGC工具,进一步提升创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此外,易现与国内领先的云原生实时渲染引擎技术提供商光线云达成战略合作,将AR和虚拟人技术融合,打通真实人和虚拟场、真实场和虚拟人的交互,进一步降低虚拟人创作的技术门槛、提高AR虚拟人的渲染效果,从整体上缩短创作周期和成本,服务平台用户实现简单、高效的AR创作与开发,打造个性化的虚拟形象,更好地利用技术释放想象力。

基于AR-World云平台,易现致力于成为各场景AR桥梁,通过工具链不断迭代,培育发展内容创作生态,连接品牌、ODM硬件端厂商,满足各类消费应用场景的数智化需求。

易现AR-Glasses亮相,加速平台应用闭环

为了加速平台从内容应用到硬件体验的应用闭环,易现重磅推出了易现AR-Glasses平台,采用一体机设计,带来领先的场景理解、交互识别、大视场角沉浸式光学体验,为行业提供更系统、更直观、更高效的AR云服务。

图/易现官方

在易现AR云全栈能力的支持下,易现AR-Glasses平台拥有精准的OST标定能力、精准的6DoF、3D手势交互以及超大空间定位及理解能力。

通过与浙江舜为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易现AR-Glasses平台结合了舜为在光学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易现在AR软件和算法端的核心优势,打造更适用于线下运营的光学方案。

超大FoV打造沉浸式体验,让视野不再受限,高透光率则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虚实融合效果,配合120Hz高刷新率,满足需要快速响应的如线下多人竞技游戏场景。

通过对底层系统及算法深度优化,易现AR-Glasses平台性能表现强悍,可稳定提供2小时+的使用时间,超长续航满足用户的畅玩需求。

此外,易现AR-Glasses平台全面适配海量内容生态,面向易现AR眼镜开发者提供AR眼镜SDK,以多种交互方式、外接支持、硬件适配等功能帮助开发者降低内容开发成本,提升开发效率,带来更具想象空间且稳定优秀的AR内容体验。

后续,易现AR-Glasses平台将针对文旅营销、展厅展陈、竞技娱乐等重点应用场景不断优化,并通过“开放硬件联名、开放线下运营加盟”等方式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以易现AR平台为核心,共同赋能线下场景。

战略业务部署焕新,加快行业数智化升级

技术的变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体验经济与场景式消费正在加速到来。通过与众多合作伙伴在文旅、数字营销、展厅展览等各大行业场景探索落地,易现希望能打破传统线下消费场景的局限性,充分利用线下实体场景的优势,来赋能线下场景实现数字化升级转型。

李晓燕博士表示,AR技术正在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逐渐成为一种通用技术,融入不同场景的生产生活中,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此易现公布了包括文商旅实景元宇宙、元宇宙展厅展览、AR竞技娱乐等在内的最新战略业务布局。

在文旅营销场景中,易现联合创始人刘海伟宣布,易现将基于文旅景区商区商圈等线下场景,通过AR将不同形态的虚拟内容整合为一套与物理场景相互关联的统一世界观的故事线,通过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虚实融合的沉浸式娱乐体验。

基于本次合作,易现将引入腾讯云开放的原子能力,如AI、音视频、云渲染、数字人、安全、地图等,将其融合到相关的AR领域产品中,面向博物馆、公园、乐园、公共空间、展览展陈等细分文旅场景推出一体化的AR+文旅解决方案。

图/易现官方

不断深度挖掘用户的价值需求,迭代和完善AR技术及产品,易现精准覆盖几大重点行业,提供专业且高效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实现从传统生产制造向数智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值得期待的是,AR竞技娱乐是易现全新尝试与布局的业务赛道,看好其背后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价值。当下,“融合”与“破圈”已成为竞技娱乐的重要标志,易现希望通过AR技术赋能竞技娱乐产业,开拓全新体验。 

构建内容生态,促进合作共赢

元宇宙时代的增值红利是虚拟与现实的空间互联,面临逐年出现的大量内容需求和人才缺口,易现一直重视并践行内容生态的建设。

在过去几年,易现不断地完善AR-World平台的创作工具与能力,致力于降低AR内容创作的门槛,帮助用户突破创造力和生产力的边界。目前,易现AR-World平台吸引50,000+创作者及开发者入驻,拥有3,000+个AR空间地图,170,000+ 有效内容数量,创作者通过易现AR-World平台在2022年实现最高营收超百万元。

易现希望帮助每个进入AR-World的创作者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和成长路径,另一方面也致力于作品和商业价值的连接,让优质内容落地,连接到真正的商业场景里,并产生持续的商业数据。

为了更好地引入创作者,打通一个持续、高效、优质的AR内容生产供应链,易现在全国50多所高校持续开展合作课,开展AR-World创作巡回赛事,通过“青创AR计划”汇聚青年先锋艺术力量。

基于2月份举办的黄山创作大赛成功合作基础,易现与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布会正式启动“黄山AR元宇宙创作基地”,通过产学研的三方深入合作下,将科技、艺术、线下空间运营融合形成强大的产业合力,共同建立健康、持续成长的内容生态。

图/易现官方

同时,易现与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创壹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未来场景数字科技中心、深圳市光蕊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各自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互补,作为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XR产业的发展。

易现深信通过AR云平台的技术服务、行业资源、商业化能力等,能够赋能并孵化更多AR创作力量,更好地焕发实体文商旅空间的活力。

大咖云集,圆桌共话

本次发布会也邀请到了舜宇光学科技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王文杰、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德辉、光线云创始人兼CEO 王锐,与易现创始人兼CEO李晓燕博士一起围绕“打造元宇宙生态共同体,赋能虚实产业创新发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核心底层技术是易现AR云平台的立足之本,易现将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持续地投入易现AR云平台发展,打造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服务落地价值场景。”李晓燕博士对合作伙伴一路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创更加自然、多元、开放、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

龙珠:你真的了解战斗力探测器吗?人类战斗力真是战5渣吗?

要说到青少年热血动漫,除了努力、友情、感动等等元素外,粉丝们最热衷也是讨论度最高的无疑就是战斗力了,就是谁比谁强,再搞几个战斗力排行榜乐此不疲。

在龙珠之前的青少年热血漫,几乎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战斗力衡量标准的,动漫中角色们到底哪个更厉害粉丝们可以为此争论不休。

没想到龙珠这部作品在赛亚人篇章开启后,直接搞出了划时代的道具——战斗力探测器,有了它,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角色的强弱值,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设定了。

战斗力探测器到底是什么和其功能

战斗力探测器的名字是史考特,使用者最多的自然就是弗利萨军团,属于量产型单片眼镜式史考特,将其装在一侧的耳朵上就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弗利萨军团使用过的史考特总共有两款,一种是旧型号,另一种是新型号。两种型号的史考特最主要的区别自然就是性能。

赛亚人来袭篇最初登场的悟空的亲哥哥拉蒂兹使用的就是旧型号的史考特,在拉蒂兹死亡后布尔玛拿到了他的史考特,并改造成了地球人能看懂的文字说明。

旧型号因为性能不够高,对方战斗力达到一定数值就会爆炸,在贝吉塔与悟空的战斗中,悟空使用界王拳玩命提升战斗力,布尔玛在探测悟空战斗力时就引发了爆炸。旧型号探测战斗力数值的上线大概是在2万2左右。

而新型史考特的探测战斗力数值上限则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那美克星篇章时,基纽特种部队在探测出悟空的战斗力达到18万以上时,依然不会爆炸,可以正常运作。

贝吉塔在与第一形态的弗利萨战斗时,释放出全力的贝吉塔就引发了新型史考特的损坏,这个时候的贝吉塔战斗力最多在50万上下,因为此形态的弗利萨是53万战斗力。因此新型史考特的检测上限差不多就是50万。

除了最主要的战斗力数值探测,史考特还拥有远程通信功能和定位目标位置的功能。在拉蒂兹死前,他说自己与悟空比克的对话都已经传给了贝吉塔他们。

普通地球人的战斗力到底是多少?

要说龙珠产生的梗,那最有知名度的当属“战五渣”了。

拉蒂兹初到地球遇到的第一个人类就是一普通的农民大叔,通过史考特拉蒂兹测出其战斗力只有五,在拉蒂兹眼中就是渣渣一枚。自此“战五渣”便开始火了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地球人的战斗力真的是5吗?拉蒂兹探测器测出的数值有没有算上农民大叔手中的枪?

从龙珠后面初登场的特兰克斯可以得出结论,弗利萨军团的小兵对其用探测器,完全隐藏自身气息的特兰克斯战斗力也只有五,而此时的特兰克斯是背着剑的,因此可以看出探测器对战斗力的检测是不包含目标的武器的。

龙珠公式书中提到了初登场的小悟空战斗力是10,下面的说明写的是悟空战斗力是普通人的两倍,坐实了普通地球人战斗力是5的事实。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有线太麻烦了,限制行动不说,甚至还夹头发。」志明向雷科技抱怨道,年后为了奖励自己,他购买了雷鸟 Air 1s AR 眼镜,看中就是厂商们宣传轻便和 AR 观影体验,但也感受到了好多年前有线耳机和鼠标的使用体验。

2022 年,国内厂商发布了一系列轻量型 AR 眼镜,主打轻量化和观影体验,包括华为也推出了 Vision Glass 智能观影眼镜。在年底的时候,Nreal Air 宣布成为全球首个消费级 AR 眼镜突破 10 万台量产的品牌。

但落到实际体验,AR 眼镜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在佩戴上,虽然产品采用轻量化的设计,却还拖着一条「脐带」。

图/LIKEMUSIC

公允地说,现阶段轻量型 AR 眼镜需要外接数据线,一方面是出于续航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数据传输和性能限制——轻量化的 AR 眼镜没有足够的空间塞下芯片等一系列硬件,解决不了发热和功耗等问题,也无法实现低延迟的无线数据传输,导致 AR 眼镜在现阶段只能通过有线连接手机的方式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

还是需要芯片厂商和终端厂商联发产业上下游一起发力才行。

2月27日,小米在 MWC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重量为 126g,此外最大的亮点就是「无线」设计。雷军公众号的发文中写道:「依靠自研低延迟通信链路及高通骁龙 Spaces,手机与眼镜通信延迟低于 3ms,全链路延迟低至 50ms,媲美有线方案。」

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图/小米

小米没有透露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搭载的芯片,但合理猜测可能就是高通去年年底推出的骁龙 AR2 Gen 1,其中主打的一大亮点是支持 WiFi 7 无线超低延迟,高通声称能让 AR 眼镜和智能手机或主机设备之间的延迟少于 2ms。

于此同时,高通第二天也在 MWC 上宣布,将基于骁龙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与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全球 7 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布局下一代 AR 眼镜。作为 Meta Quest、字节 Pico 背后的代工厂,歌尔股份也发布了搭载骁龙 AR2 Gen 1 的量产化轻量型 AR 眼镜参考设计,此前歌尔已经与高通联合发布了连续两代 AR 眼镜参考设计。

骁龙 AR2 Gen 1 量产化 AR 眼镜参考设计,图/歌尔

看起来,从电信运营商到芯片、从代工厂到终端厂商,无线化的轻量型 AR 眼镜已经快准备好了。

下一代无线AR眼镜

2022 年 11 月,高通骁龙峰会。全球知名 AR 游戏《Pokémon Go》的开发商 Niantic 展示了一段视频:用户戴上无线 AR 眼镜就,手持控制器走在户外。

图/Niantic

头戴式 VR 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已经强而有力地证明了,无线才是王道,繁琐的线缆是用户体验的一大门槛。对于偏向室内游玩的头戴式 VR 尚且如此,作为移动设备的 AR 眼镜更是注定了「无线化」的必然。

志明也向雷科技谈到:「果然,无线才是王道。」

那场峰会上,高通推出了骁龙 AR2 Gen 1,采用多芯片架构,由 AR 处理器、AR 协处理器和无线连接模块组成,分布在 AR 设备的不同位置。对比骁龙 XR2 Gen 1,骁龙 AR2 Gen 1 的 PCB 占用空间减少了 40%,AI 性能提升 2.5 倍,功耗还降低了 50%。

在尽量缩小占用空间和功耗的同时,骁龙 AR2 Gen 1 的无线连接模块 FastConnect 7800,利用 WiFi 7 连接 AR 眼镜与智能手机或其他主机设备,眼镜端收集的数据和感知结果—— 6DoF、眼球和手势追踪等——将传输到主机端,由主机端上的芯片进行画面渲染,再经由编码器及压缩,最终传输回眼镜端显示。

理论上,这一套下来将大幅缩小运动到成像时延(M2P),让无线AR眼镜更接近有线连接的体验,高通也宣称整个完整过程的 M2P 延迟将小于:9ms。

骁龙 AR2 Gen 1,图/高通

当然,小米还要考虑很多设计和功能实现,延迟没有做到高通宣称的 9ms 也在意料之内,但 50ms 的延迟标准,也足以让日常操作和大部分游戏的体验,基本接近有线连接。

另外从重量上来说,AR 眼镜告别有线连接意味着需要搭载电池了,必然会对整机重量有所影响。

根据公开信息,上一代轻量型AR眼镜普遍落在 80g 左右(裸机),Nreal Air 裸机为 79g(不含线缆和鼻托),雷鸟 Air 1S 裸机(不含线与前挡镜片)为 82g,华为Vision Glass智能眼镜裸机约为89g。如果加上线缆,华为 Vision Glass 约为 112g,其他裸机重量相近的产品大概也都在 100g 以上。

而从小米的官方介绍来看,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采用了包括镁锂合金、碳纤维件、自研硅氧负极电池等大量轻质材料,整机重量为 126g。但考虑到小米没有透露无线AR眼镜探索版的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还很难推测接下来量产商用的消费级轻量型,大概会有多终。

同样的,续航和重量也会是消费者最终选购时关注的重点。与志明的对话中,我们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表示:「重量就是两倍也能接受,但续航就有些纠结了。」

对于整个 AR 产业而言,也是纠结的。

AR还没有标准答案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真正的消费级AR眼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Magic Leap,在过去十几年AR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证明了,做一款真正的消费级AR有多难。

轻便到能佩戴一整天、续航至少支撑日常一天、性能还要足够强劲以支撑计算处理、近眼显示的屏幕也要精细到视网膜级……现有的芯片、电池、屏幕和光学方案还无法支持实现。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AR产业在商业化上不得不分化出两条实现路径:

一是从轻量型AR开始逐渐扩展功能、性能和场景;二是从头戴式MR开始带来比较完整的AR体验,再逐步实现轻量化的类眼镜产品形态。

以Nreal、Rokid和雷鸟代表的国内消费级AR品牌就主打轻量化体验,大幅削减了功能实现,并让手机等主机设备提供主要算力,集中在单一或少数场景,代表就是观影,此外还有米家和拍照,李未可和骑行等。

图/小米

一方面,除了试验性项目,大部份AR初创公司在技术实力上远远不足以与大公司竞争;另一方面,面对AR产业的「漫漫长路」,初创公司拥有更紧迫的生存压力,需要更早的商业化支持企业正常运作,继续投入AR眼镜的研发,才可能同大公司在AR的赛道上形成竞争。

与之对应的,包括苹果、Meta在内,基于头戴式的产品形态,都在试图实现并完善MR/AR的体验,建立完整的开发生态。同时,承载AR的设备必然也要变得「日用」,否则也无法承载库克「智能手机般」的想法。而大公司没有短期的商业化压力,在技术上也允许一定的研发资源持续投入。

这不是小公司具备的条件,但也不意味着「羊肠小道」就走不到最后。就像Nreal创始人徐驰说的,今天的AR眼镜赛道,没有人知道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案和想法,而能够验证是否正确的只有市场和消费者。

但毫无疑问的是,至少在触手可及的未来,AR眼镜的全面无线化将是一种必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36氪经授权发布。

深度|为什么AR有确定的未来?AR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是否有人想过退休之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我们寿终正寝后的墓志铭上,你希望别人用什么关键词描述你?

这是终局思维。举个例子,如果你希望别人用「有爱」来概括你,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多做能帮助弱势人群或其他能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用终局思维去引导当前的产品计划,也是很好用的产品思维模型。用另一种说法描述,就是「新闻发布稿」思维。大概的做法是,组织一下当你产品做出来后在开新闻发布会的那天,你会怎么介绍自己的产品,有什么亮点?消费者有啥感受?给行业起到什么推动作用?等等。用对终局的预测和期望来反推现在的产品计划。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一方面是在年底这个时间点用来审视自己从事AR行业以来的积累和贡献,另一方面是因为网上缺少关于AR与生活的深入介绍,故借此写了这篇文章。

接下来展开来聊聊:AR为什么有确定性的未来,以及AR对我们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AR的终局体验是怎么样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首先打个预防针,AR的终局是怎样的,说实话没人说得清,但如果我是一个合格的行业从业者,作为AR行业的产品人,就一定要去主动想这个事情。

一方面是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么去做,另一方面,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一定要有产品和用户共同发展之心,做的事情不光是着眼于眼前的几个产品功能和利益,也要尽自己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社会共同繁荣的义务。

在这点上非常佩服特斯拉的马斯克,他在2019年就宣布对外公开特斯拉的部分专利(这里不讨论他开放专利时附带的条款),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所以我也会在合适的时候把一些做AR软件产品的思维方法分享给需要的人,希望对推动AR行业的发展起到一点作用。

那么,AR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会用「需求、社会、技术」和「行为改变、习惯改变、观念改变」的框架进行分享。

开头先给AR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首先,本文不讨论脑机接口是否会替代用穿戴设备实现的AR,因为那还太遥远;也不讨论「Mojo x」这类AR隐形眼镜,那大概率是个忽悠人的产品,因为那没有感知现实的能力。

再者,这里讨论的AR不是在手机或Ipad上借助摄像头实现的Video See-Though AR,而是佩戴在眼前用Optical See-Though实现的近眼显示AR,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在窄视锥下观看的2D画面,后者是在较宽视锥下观看的3D画面,后者更具视觉沉浸感。

而基于手机或Ipad上用Video See-Though观看的AR,因交互方式的局限(用二维的方式实现三维的交互需求;单手交互或双手手指位移、腕不位移的交互,如下图),以及在视觉体验上没有发展的空间,因此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潮流,所以我们只讨论有未来的近眼显示AR,即AR眼镜带来的AR体验。

在Ipad上实现的video see-though AR

图为Magic leap,是optical see-though AR的形式

此图可看出交互方式。

给AR一个明确的定义后,接下来聊聊为什么AR有确定的未来?AR到底价值几何?

需求上,亘古以来,人类有三个需求永恒不变:

  1. 为达到目的而提高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
  2. 突破人体局限,实现能力的增强;
  3. 延续人类的知识和先进文化。

为什么AR能满足这三个需求?接下来一一展开来说。

从技术的角度看,人类提高效率的历史,是一部工具进化史。原始人用棍棒,农业时代用铁器,工业时代用蒸汽机。每一次工具的进化,最先解锁工具秘密的人,都会率先实现财富的巨大提升。

书写工具的发明,使识字的人得以拓展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也因此获得了别人无法获取的资源;用牛马代替人拉扯,不仅提高了速度,而且也更人道;飞机的发明不仅能让不同肤色的人能联系起来,更加速了不同地域的人彼此共享自然资源的速度,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丰富性。

二、民用飞机的出现让不同地域的人联系更紧密

回到现代,AR之前是手机,两者的定位相似。在创造出图形界面和4G网络的发展下,手机通过整合图、文、影音通讯的方式帮助人类实现高效化、情感化的交流。但是,在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情况下,手机之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感官通道是「保持联系」的关系,而不是「需时即有」的关系。

怎么理解「保持联系」的关系?因为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手机在大多数时候距离我们一臂距离甚至更远,且某些嘈杂的情境下、手机离肤状态下,我们无法及时从视觉、听觉或皮肤觉上及时获取手机通知。手机与身体的空间关系,就像在桌前的水杯,它在多数时候不占据我们长时间花注意力的关键区,而是放在桌面伸手可及之处,需时可有,无则搁之。

为什么获取信息的及时性那么重要?现代社会中,对变化的响应的及时性,能让我们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另一方面,决策所需的信息层次——及时性、丰富性、真实性和足够性,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能让我们决策的依据不至于主观和片面。

再者,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无意视盲」(还有听盲等),有时候会造成伤害性事故,这就需要有工具帮到我们及时获取被我们忽略的关键信息。这点在后文中的「AR能满足增强人类能力的需求」中会进一步解释。

手机之后是AR,对AR来说,现实是基础,增强是价值。AR眼镜 不割裂我们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同时距离我们获取信息的主通道——眼镜和耳朵 最近,只要有一个感官通道不被占用,就能及时通过屏幕光线的变化或听觉的刺激来及时获取信息。

抛开手机没能满足的信息及时性需求,说说AR之于手机满足的娱乐需求。

引用一条我们常用的产品公式:

新产品的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代成本

手机在有限的屏幕边界内提供画面显示并提供触觉反馈,而AR则能Cover之。AR不仅能提供更强的视觉刺激(3D、大屏、多屏)和有效的触觉反馈(指环/腕表/硬屏),而且能提供空间音频的听觉娱乐性和高能量交互动作的动觉娱乐性,这使AR带来的新体验能大大优越于手机本身的旧体验。

在替代成本方面,AR设备所需付出的金钱成本和手机大概率是一个等级的(因其「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的定位所决定),也就是原本换手机所需付出的价钱。

社交关系(关系成本)也很好迁移,因为聪明的硬件大厂会在底层用一种通用的用户界面打通手机端和眼镜端的同一个应用,无非新的交互方式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所以AR对手机的替代成本不算高。

根据这条公式,有着良好AR体验的AR眼镜是有着较高用户价值并能被市场接受的。

三、AR娱乐

其次,在提高生活效率这个目的上(包括安全性,保证安全性能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这里算入生活效率),AR能更好地担任生活助理的角色

一般来说,AR眼镜上都有IMU、摄像头、地磁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眼动传感器,以后还会加上生物传感器,基于AR眼镜上的这些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无论采集的是窄频窄域的数据还是宽频宽域的数据,AR眼镜都能很好的感知、分析我们所处的生活情境并提供指导。

1. 举几个例子

1)健康助理

华为智能眼镜有个很好的健康功能,通过IMU采集一个时间段下头部的运动数据,这个窄频窄域的数据就能很好的给我们一个健康提醒,当我们长时间低头且身体没有一定的位移量时,就会收到这个健康助手类似「起身活动、转动头部」的提醒。

2)安全助理

在走路时,AR眼镜通过摄像头判断出「马路」这个对象语义和我们「正在过马路」这个情境上文,就可以通过加强对马路安全性的数据采集和判断,无论我们在过马路时注意力是否缺失,都可以及时反馈马路状况给到我们,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同样,音源是卡车,AR眼镜能识别音源方向,判断音源离用户的距离,并在AR眼镜中显示音源对象类型和音源对象的距离变化,同样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更不用说AR眼镜也能实现智能手表的摔倒检测功能。

3)个性化服务定制者

眼动数据同样非常有用。眼动的停留时长、停留对象、眨眼频率、眼动范围,结合时间、地点、兴趣、状态等个性化数据,数据丰富度是非常值得想象的。眼动数据+生物数据(如血压 汗液)+语义语调分析+表情分析+…… = 提供「比你还懂你的个性化服务」。

4)生活管家

再举个AR眼镜采集我们上下文行为动作和交互对象后做出的判断。AR眼镜通过空间定位、摄像头采集到时间段和时间点行为数据,分析到「主人在购物,双手被占用,已在前往地下一层的路上」这一问题语境,这时生活助理给一个提问给主人:“是否召唤爱车?”“是”,这时眼镜给已经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一个召唤指令。

当主人到达地下停车场时,车子已经在合适/指定的位置等待主人,当车子和眼镜小于某个通信范围,车子就打开车尾门进入「等待行李模式」。ps.当然,还有一种方案是用全场景的自动导航小车,但这也需要理解用户需求进而在设备之间产生协同。

在这个场景中,感知、收集、处理、分析、决策,有其他单一媒介可以做到同样的效率吗?暂时没想到。

四、AR社交

再者,社交场景下,除了语言,还有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表达,在2D屏幕下都只能做到有限传达,而通过AR眼镜中通过面捕、动捕的方式能更有效地传达肢体和表情语言,通过空间锚定、深度感知和场景语义的理解,能把你的Avatar很舒适地放在对方所在场景中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一种「同在」的共处感。

试想一下,你在外地工作,你们一年只见面一两次,这种情况下你最好给父母买一副AR眼镜,当你「打电话」过去时,你父母带上AR眼镜即看到活生生的你出现在他们面前。这种跨越物理空间的共处感,能让你不因工作原因而对失去对父母的陪伴而愧疚,同时对父母来说,「想念即看见」,这就是能被即时满足的「爽点需求」。多美好的样子~

情感伴侣:再者,通过空间锚定和三维显示,这位「生活助理」可以做到具像化的存在,再结合NLP,我们能跟他实现情感链接。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孤独。当用户觉得这个生活助理“懂我”,无形中硬件服务商已经实现了个性化服务,其中的商业空间值得想象。

新技术对老技术的替代,要不就是你无我有,要不就是你有我优。在「为达到目的提高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这个需求下,AR能在大多数场景下做得比手机更出色,这是AR在解决生活效率需求上跟手机相比的优越性所在。这里不过多举例,大家可以自由想象。

理想主义者中到处充满标注的现实世界

再来说说「突破人体局限,实现能力的增强」这个需求。

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都会考虑产品面临的约束,所有产品的目的几乎都是在约束内找到的最优解。人类面临的大多数约束有三种:时间约束、外部资源约束、自身能力的约束。

时间约束和外部资源约束这里不展开。什么是自身能力的约束?

  • 大脑处理能力的局限——记忆相关的米勒定律(7+-2)、瞬间处理量、对短时变异量的处理;
  • 人眼能力的局限——人眼是个定焦镜头,即小于对焦距离的微距对象和无法变焦查看远距对象,无法很好感知焦点外的细节,也无法看到380~780nm之外的波长,更无法看见视野外的事物;
  • 听觉能力的局限——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
  • 空间移动能力的局限——我们无法瞬间出现在另外一个城市;我们无法不借助工具就能够到10米高的物体;
  • 其他局限:嗅觉和味觉不是AR的核心需求,此文不展开,除此之外,人类有限的感官数量、有限的生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肌体运动能力,还有感官通道被占用的各种情境,如开车时双手被占用。

面对人体自身的这么多约束,当科技产品能很好地延伸人的能力时,该科技产品就会被保留下来,如无人机、电视、电话,能让我们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和听的更远。

而且,自然进化无法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低分辨率物种,我们的大脑还真是被我们的感官给拖累了。也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其实是被我们的感官所束缚住了的,所以没法了解世界的真相。而能突破感官限制的输入系统,一定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而AR眼镜有着穿戴性质,某种程度上有机会成为我们的「感官」,其优秀的体验甚至会被大脑接受和默认。通过AR眼镜的各种传感器,我们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时间、空间、焦段、波段),听以前听不到的(如音道分离后定向放大目标声音和相向抵消噪音),包括增强视弱/听弱人群的能力。

甚至在某些场景下,AI能帮助我们记忆和处理部分信息。

不得不说,人类是何等幸运,在21世纪的某一天,能够感受到比祖先多得多的世界丰富性。

声明:没经过同意不得转载和用于商业用途,来聊聊需求中的最后一点,AR为何能更好地满足「延续人类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需求?

因为其数据独特性。

在AR/VR时代,现实世界的文明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物质资产组成,另一部分是由人类基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产生的数字资产组成。

物质资产难保存、移动性低、可分享性低,更别说基于物质资产能产生跨地域协作,而且大多数物质资产只有「型」和「义」(型是材料、造型,义是用途和含义),数据维度少得可怜,而数字资产不仅有「型」和「义」,还有时间数据、体三维数据、所在空间的坐标数据、交互数据等等。

如,博物馆中的一个数字花瓶,数据可包含创作者、再作者、创作思路、步骤、制作时长、成品时间、获得多少注意力、相似品、用途、被人工智能预测的可能性,其估价也根据数据维度动态变化。这些数据都可以被归档、分析、创作和协作,不仅能形成静态的知识,而且能形成动态的、可被学习的经验。

人类经验数字化后,能被AI学习,AI和AI之间还能互相学习,这样一来,人类的知识将大部分由AI来挖掘,由此人类知识的数量、丰富度和积累速度都会大大地提高。

幸运的话,在21世纪,我的遗产不仅是我留下来的能被火烧的钱财等物质,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我的经验、知识、思想、性格、兴趣,那是一副有着跟我一样的嗓音和外貌的虚拟身躯,而这些有意义的数字资产还能被我们的后代学习、优化。这可能才是我们在21世纪最重要的个人遗产。

因为这些数字资产可以通过AR的方式创造、阅览以及在云端保存,所以说,AR能很好地满足「延续人类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需求。

调侃数字资产在现代人生活中价值。还有,AR也迎合了时代发展下社会需求的变化:

物质需求满足后追求的精神满足;从真实到虚拟,再到超越现实的能力。

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底层逻辑,引用许怡然老师的一段话来解释:

原始人类跟动物一样,更多的能量都被用来帮助物质的身体获取养料,生长、繁殖,但是人体需要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人体对任何物理刺激都有很强的负反馈设计,不可能无限制的循环。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神经就自然的开始需要更多的精神刺激,这就是人类对虚拟世界内容的需求本质来源,而脑神经的构造对这种需求的刺激反馈机制相对限制低很多,在能量足够的情况下,能够循环无数次,这就是为什么人的精神享受可以绵绵长长,无穷无尽的原因。比如吃甜品能让我们快乐,但是吃的太多,很快身体就有负面反应了,让我们觉得继续吃下去已经食之无味了,再多吃你就得吐了,可是看有趣的书、电影、电视、玩游戏,你可以持续获得快乐。所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的内容,是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市场。在科技发展到能够基本上靠非人力的自动化工具,就能给人体提供基本物理生存所需的足够的物质基础的时候,人类肯定会走上更多的虚拟化生存的道路。到那时,人类将会花更多的时间呆在虚拟世界里,对满足精神需求的内容的追求必然会无限制的继续增加,同时为这些内容付出最多的消费。

所以,总结一下需求和社会这部分,用一条公式来总结判断AR眼镜的成功概率:

产品成功概率 =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使用障碍

AR眼镜的成功概率 = 解决了「为达到目的而提高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突破人体局限,实现能力的增强;延续人类的知识和先进文化」三个重要问题 – 「金钱成本、学习成本、隐私成本」三个使用障碍。

前面分析过,不算高的金钱成本和学习成本让使用AR眼镜没有过高的使用障碍,相信在设备方、应用提供方、数据服务商等多方努力下能慢慢削弱用户对隐私的芥蒂。

五、再说说技术

既然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现代生活的需求转向都让AR有着出现并存在的巨大价值,那AR的技术发展能否支撑其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么多的传感器,这么强的算力需求,怎么把这些硬件能力集成在薄薄的镜腿上,进而实现轻便化眼镜形态?

先说结论:需要时间。

理想的AR眼镜体验是怎样的?

  1. 作为穿戴设备,要有以人为本的舒适的穿戴体验。普通眼镜25-40g,AR眼镜同样要做到60g以内才能支撑用户全天候、全场景地佩戴;
  2. 作为近眼显示设备,要有视觉沉浸感,这样就要有几乎能覆盖双眼视野的显示区域;要有好的AR体验,就要有物理沉浸感,光照(尤其是阴影,即黑色)、遮挡、力、对物理变化的反应;
  3. 作为全场景的基础硬件,要有能在户外看清楚的高亮度和宽色域,同时有着长续航、低功耗的特点,交互方式还需保证高可靠性;
  4. 作为智能生活助理,AR眼镜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输出同样要出色,也就是AI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一样不能落后;
  5. 在个性化时代,要有着能对眼镜外观个性化选择和改造的余地。

综合来说,一副有着理想AR体验的AR眼镜需要把电池、芯片、PCB、光机、扬声器、只会越来越多的传感器等零配件集成在薄薄的五六毫米厚的两个镜腿上,同时兼顾散热、安全、零件微型化和整机轻便。

这需要轻便材料的突破、零件微型化工艺、电池技术的突破、MEMS光学方案的突破及可量产性的保证、物联网的普及(AR本身就是链接一切)、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可靠(边缘云、5G成熟并规模化的结果。

因为AR的长续航需求所以很难做到所有数据本地化处理,如何做到预测、讨巧处理和及时分发)、AR云的建设、底层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支撑(实现虚实融合的物理沉浸感)、以及一个基于手指的交互硬件和交互动作的定义,以上所有技术成熟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才能让AR眼镜有成为一个平民级的基础设施的能力。

你可能会问,什么时候能实现这样比较理想的AR体验?

只能说没有一个可量化的时间点,当这些技术ready后,我们可能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已经不习惯于没有数字痕迹的现实世界。

这是AR的技术部分。企业在这个技术生态位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就能有光明的前景。

再说一点,科技影响社会的规律,一般都是从「行为改变」到「习惯改变」再到「观念改变」

  • AR改变的行为是:我们开始利用智能眼镜来提高生活效率;
  • AR改变的习惯是:我们习惯了戴AR眼镜来交流、协作以及与现实世界交互;
  • AR改变的观念是:以前我们戴眼镜是为了看清现实世界,现在我们戴眼镜更多是为了看清数字世界。

这是AR眼镜作为重要的科技产品影响社会的规律体现。

人类社会在未来会虚实相融
而现实是,AR的产业化之路颇艰。

AR要进入C端,就要找到一个稳定、可靠的核心能力向下找场景,这个场景如果不是痛点/痒点/爽点,那大概率是个不痛不痒的「AR+」场景。

所以AR的第一个Killer scene是什么?一定是在情绪价值上深挖。

顺便提一下,网上那些通过后期合成出来的AR效果视频,满世界充满了图像化的标注,这或许是AR令人兴奋的样子,但这一定不是AR能与用户长期共处的方式,毕竟,能最小化用户注意力的技术才是好的技术,最好的用户界面是无界面。

深挖用户需求就能知道,用户要的不是锤子和钉子,也不是要墙上的洞和画,而是画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所以在AR中,在用户无目的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有目的时根据用户目的提供合适的信息,这种人机共处方式才是有亲和力、舒服的、能长期共处的方式。

好了,AR在人类的三个需求上、社会需求转变上、技术发展上的价值,以及技术影响社会的普遍规律都分享完了,文章有点长,感谢你看完,这里有的是观察、有的是观点、有的是规律总结,anyway,写到这,这篇文章完成了它的使命——让大家了解到AR的价值。

当然,还有很多话题值得聊,比如苹果VR中的AR机会、比如AR硬件形态都有哪些应用场景、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我们换个时间再聊~

罗永浩来了,AR行业瑟瑟发抖

罗永浩退网埋头再创业去了,教育、网站、手机、直播之后,这次被“行业冥灯”看上的是AR。

“「真还传」接近尾声,我也要再次创业去了。这一次的创业,是一家AR科技公司。”昨天下午发布的一篇个人公众号文章中,罗永浩开篇就情真意切。

这并非老罗一时兴起。他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或是公开表态中表示对AR行业的兴趣,据腾讯《深网》,从去年开始,老罗已经对AR企业展开广泛的调研。而老罗表示,其现在入局做AR主要基于两点认知:

  1. 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2. 现在是做AR合适的窗口期,具体推进的时间线大概是2-3年特殊用途垂直类AR设备商业化,5年左右通用型AR商业化

激情满满的创业家是老罗的态度,但AR行业并非“无人之地”。Google、微软、苹果、Meta等海外科技巨头已耕耘多年;老罗的“老对手”、国内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也纷纷出了概念AR眼镜;另外,还有一批创业公司如Magic Leap、Rokid、Nreal等都在争抢AR这张通往未来的门票。

“划时代”的AR眼镜何时能出现?属于它的杀手级应用会是什么?现在入场的老罗会成为下一个乔布斯,还是一通折腾后化为炮灰?商业之残酷往往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01 下一代计算平台

“我们相信 AR 就是下一代计算平台,这在科技界很大程度上也是共识了,并不是我们的创见。”罗永浩说。

AR是XR概念的一部分。近两年,元宇宙风起云涌,XR被认为是“打开元宇宙的钥匙”,行业热度直线上升。XR是一个宽泛的“大雨伞”,涵盖了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以及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三者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是从实现难度上说存在递进关系。

总体上,XR技术期望实现网络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进化,即,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融合交互。而作为终端设备的AR眼镜在此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在理想设计中,它轻薄可穿戴。

与人们已经颇为熟悉的VR头显所打造的沉浸感有所不同,理想的AR眼镜产品希望将虚拟的三维立体影像叠加到现实世界中,正如电影《失控玩家》中的墨镜,而这给网络基设、显示技术、交互技术等带来很大挑战。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AR公司亮风台、Nreal、Rokid相继获得大笔融资,并有新产品亮相。

今年5月,GoogleI/O大会带来多项AR领域更新,包括ARCore Geospatial API和可实时翻译的AR眼镜概念机“One More Thing”。Meta正在开发项目代号为Nazare的商用AR眼镜,以及消费级的第二代产品Artemis。

国内AR企业Nreal去年10月新品,主打观影体验的Nreal Air

库克多番为AR“站台”,苹果的AR/MR眼镜虽然还是“神龙不见尾”,但是消息不断,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预计,将于2023年WWDC前上架。

据华映资本统计,2021年,全球和国内在AR领域的投资分别以374亿和181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上一个高峰发生在2016年。

图源:华映资本

一级市场真金白银的押注,科技巨头的技术、产品军备竞赛,也是对“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判断的肯定。

“我们见证了XR从一开始被媒体关注,被我们投资人关注,我们也投了一批企业,然后进入到一个冬天。现在,就来到了第二春天。”高通全球副总裁兼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曾告诉「真探」。谈及原因,沈劲说:“XR经过过去7、8年的发展,用户体验和价格成本上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

若按照Gartner曲线,技术成熟通常分为几个阶段:科技/概念诞生,受到广泛关注和很高的期待值;到达峰值后跌落,泡沫出清;技术逐渐成熟,稳步爬升;技术价值和潜力被市场接受,被更大程度上实现。

“第二阶段的发展一般是的比较真实的发展,真正在发展用户、发展收入。”沈劲判断XR技术在经历低谷后已经进入稳步爬升期。

这背后不仅仅是概念炒作,而是行业多年在光学、芯片、交互方面的技术沉淀和从业者寻找路径的结果。

02 五年够不够?

但显然,虽然老牌科技公司、社交网络巨头、智能手机厂商动作积极,但是能打入主流市场的消费级的AR眼镜却一直没有出现。它们多在CES之类的展会上出现,然后成为小众极客的玩具。按Snap CEO的话来说,消费级AR眼镜进入主流还要10年。

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普遍苹果寄予厚望:一方面是苹果在XR技术的积累上动作不少,自2006年开始就申请VR/AR专利、招揽人才、收购企业,消费者也在iPhone上看到多款AR应用,比如测距仪、Animoji ;另一方面,外媒和供应链消息不断,苹果对于VR和AR硬件设备都在发力;另外,人们的期待也来自对于相信苹果的品牌号召力、调动开发者的能力、以及整合供应链的实力。

从苹果以往的出品习惯也可以看出,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对于新品类,倾向于出成熟的产品,而非“小步快跑”。

但是,“平台革命的时候,新世界的主宰者,几乎从来都不是旧世界的霸主”,老罗如是说。

他认为,现在科技巨头和终端设备厂商并没有直接All in做AR,也不会很快做大规模投入,全情投入的几乎都是一两百人的小团队,而做出消费级别的产品,至少需要“几百到上千人左右的规模开发三五年以上”。这也是他判断的创业窗口期。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5-10年并不短。

对于如何熬过艰难创业期,老罗认为这期间商业化机会有两个:

  1. 将技术落地、复用到VR软件上
  2. B端特殊用途的垂直类型AR设备

其实,AR会先在To B落地已是行业共识。

2015年,AR眼镜的“先驱”Google就因为成像不理想、可视区域小、应用生态不完善、价格高昂等原因,停产了初代Google眼镜。在To C的尝试失败后,迅速掉头转向企业伙伴。

微软的Hololens是一款AR眼镜的开山之作,或许是目前业界最高水平的体现。第一代Hololens诞生于Google眼镜停产那一年。Hololens重达600g,比起眼镜,更像头盔。Hololens搭载基于Windows 10系统全新打造的全系操作系统Windows Holographic,可以将图像投射到空中和周围物体上,用手势、语音均可操控。

在光学显示方案上,与Google眼镜的棱镜反射技术不同,采用了全息波导技术,可以将光学镜片做的更薄更小,色彩还原更真实,当然,工艺难度和成本也更高。

Hololens定价3000美元,一开始就面向开发者发售,然后逐步面向企业级市场开放,且暂时没有看到近年会向消费者开放的计划。2019年,Hololens 2面世,相比上一代,升级版重量更轻,视场角更大,显示像素更高,允许双手手势操控,而且加上了眼球追踪技术,但依旧是企业级产品。

Hololens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级用户,比如在医疗场景可辅助手术(图源:Microsoft官方视频)

去年10月,AR行业最著名的初创公司Magic Leap宣布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0亿美元。公司声明,新融资将进一步推动Magic Leap提供一流的AR解决方案,包括预计在2022年推出的第二代产品Magic Leap2。

“自2020年加入Magic Leap以来,我一直专注于加速公司向企业级市场的转变,加强我们的技术基础,并在从医疗保健和制造到国防和公共部门的各个领域建立强大的业务实力。”Magic Leap首席执行官佩吉·约翰逊(Peggy Johnson)说。向To B市场发力是她上任后的主要目标。

“对业务有明确的方向,是我们(从业者)必须要做的事。”企业级AR平台公司亮风台市场总监洪雁菲曾在采访中告诉「真探」。“无论是我们自己、客户、背后的投资方都需要找到AR技术真正的价值在哪里。不可能像上一波一样,贴上VR/AR的标签,热钱就会来,现在大家都冷静了,能更理性来思考这个问题。”

她说,在2015年,亮风台第一次发布AR眼镜的时候,大家很兴奋,但是对于用途和下一步迭代的思路并不清晰,“大家讨论的是行业概念的科普”。2016年,互联网APP结合AR的应用的很火热,支付宝“集五福”活动第一次举办 ,“虽然我们和不少大厂、大品牌合作了AR活动,但还是经常有一种焦虑感,(这样的应用)窗口期不会很久。”

在行业起落中,亮风台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线,面向垂直的行业场景,比如工业、医疗、安防等,提供产品和技术方案。

在ToB业务里,客户有亟需解决的痛点,产品的落地能沉淀出一些标准化的应用,客户的反馈也为下一次迭代作指引。虽然面向客户的模式决定了产品不可能是百分百标准复制的,但在目前阶段,体现了AR技术的应用价值。

打开消费级市场,AR眼镜还有太多门槛要跨了:上游技术,包括光学与显示的问题、计算单元、交互、操作系统;中游的制造工艺、产品设计;下游的内容生态。这并不只是独立公司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作为消费者,看到过去近10年里AR的进步,对未来仍然心怀期待。从Google发布初代智能眼镜,微软发布Hololens,到苹果、Meta、Snap以及创业公司不断发布惊艳产品,AR已经从一个不知所云的“黑科技”一点点落地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或许这一次,老罗不再是“冥灯”。

作者:陈文琦

来源公众号:深响,全球视野,价值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