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Mobile2023智慧文旅报告:旅游服务APP月活近1.4亿,数字化促“服务-管理-营销”闭环,迪士尼月活破125万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3月,旅游服务类APP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36亿,同比增长36.4%,同时,旅游服务、远途出行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53亿、0.42亿,同比增长80.4%、149.4%,这背后,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引导、数字化不断深入,文旅产业的智慧升级持续加速,服务、管理、营销三方面的智慧化闭环初见成效。

从用户画像上看,文旅消费人群总体上呈现消费意愿强、线上活跃高,一线、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接近六成,25岁到40岁用户占比超五成,其中,年轻旅游人群是主题乐园的主要受众,银发人群更依赖旅行工具、攻略类应用,家庭游则是文旅市场绝对中坚力量。

受此影响,除了平台方,各文旅主体方也在服务、管理和营销方面,持续加速应对,2023年3月,迪士尼度假区APP月活用户突破125万,同比增长273.5%,一举跻身旅游服务类APP TOP 10;华住会APP、首旅如家APP月活分别达到560.5万、156.4万,同比增长64.4%、62.1%。

更多景区场所,则借助小程序的高效、操作简单,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使用,例如天安门广场预约参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入院预约、河南省科技馆票务预约、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门票、黄山旅游官方平台、玉渊潭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预约系统、大唐芙蓉园景区,月活用户分别达到152.7万、96.7万、85.7万、68.1万、54.8万、51.6万、40.5万、26.2万。

此外,虚拟现实、虚拟人等智能化技术的场景化使用,以及淄博烧烤、云南泼水节等特色旅游标签,持续带动旅游消费,成为“五一”假期热点,带火了12306 APP、携程旅行APP,其中,携程旅行在“五一”期间的日活跃用户峰值达到2176万,远超春节假期峰值……

具体怎么玩?不妨看报告吧。

一、文旅产业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新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1、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新技术,成为文旅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2、国家发布多个政策,鼓励以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积极引导产业生态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3、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融合文化、旅游和科技,推动数字化的智慧文旅产业新生态的建立

4、智慧文旅场景建设主要围绕服务、管理、营销三大方面,推动数据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应用平台加速落地

5、随着用户出游需求的爆发,旅游业迎来强势复苏,中远程出行带动“吃住行游”一整条产业链的繁荣

QuestMobile 2023年3月数据显示,旅游业全面回升,旅游服务类APP活跃用户数达到1.36亿,同比增长36.4%。

6、除APP外,各旅游出行平台也注重多入口承接激增的流量,小程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二、家庭游是旅游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银发人群旅行需求快速释放

1、不同年龄段的旅游人群,表现出差异化的线上行为特征

2、一线城市、25-40岁的用户成为推动旅游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银发人群也积极加入旅游热潮中

3、旅游人群线上消费能力较高,部分用户追求舒适、个性化的品质出游体验

4、旅游人群具有一定的财富基础,理财意愿高;旅途中偏好拍照分享,关注资讯、达人内容获取当地美食游玩攻略

5、旅游人群理财行为多样,在股票、基金投资交易平台表现更加活跃

6、旅游用户活跃于多个新媒体平台中,浏览内容类型丰富,娱乐属性强

7、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复苏,旅游人群对OTA、酒店等旅游服务平台的使用粘性快速增长,其中家庭旅游群体为主要增长贡献者

8、飞机作为长途出游的主要工具,各类旅游人群均有较高活跃度;相比之下,年轻用户偏好电影娱乐,有车家庭比例更高,银发人群是有声听书的主要受众

9、年轻旅游人群更偏好主题乐园,家庭出游多使用OTA平台完成行程规划预定,银发人群出行较依赖旅行工具、攻略类应用

10、公共交通、网约车是年轻旅游人群的主要出行方式,家庭旅行倾向租车自驾,银发人群关注旅途舒适性,多选择飞机出游

三、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五一假期迎来出行高峰

1、旅游消费需求强劲,携程、去哪儿、飞猪等OTA平台流量同比增长超30%,酒店预订、主题乐园等垂类平台用户量也有较高增长

2、小程序作为热门景区的线上预约、购票渠道,受春游热情带动,用户量成倍增长

3、中高端旅游消费力释放,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提高,智慧景区打造更具科技感、沉浸感和互动性的项目,实现文旅品质进一步升级

4、国际航线逐步恢复,出境游市场迅速升温,消费者积极性高,出入境免税店也迎来新一波消费利好

5、旅游平台的高热度,吸引各品牌加大投放力度,触达更多用户,与出行联系密切的汽车行业,各品牌营销更加活跃

6、春节假期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后,各旅游出行平台高开稳增态势一直延续,五一小长假出行人次迎来“井喷式”增长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临近五一假期,火车购票平台流量暴涨,2023年4月28日假期前一日,铁路12306 APP活跃用户达到峰值,DAU增至4,850万。

用户五一出游意愿相对春节假期表现更加强烈,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后,携程旅行APP活跃用户峰值达到2,176万,远超春节假期峰值。

7、五一假期全民出行需求全面爆发,火车购票用户达三年来新高,“抢票”“候补”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

8、长途游、出境游需求的攀升,航班服务咨询平台及各航司官方APP的流量也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9、特色旅游标签带动城市消费,各地充分利用本地特色美食、景点、传统文化活动,打造旅游热点,同时注重提升服务体验,建立口碑

四、创新科技持续驱动产业硬核升级,通过打造IP、联合营销,创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1、趋势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文旅体验,目前已在部分景区试点,将向更多区域场景扩散

2、趋势二:文旅运营方以虚拟人、数字藏品、文化衍生品等形式,打造自身特色文化IP,并与热门IP跨界合作,实现内容变现

3、趋势三:城市、景区与品牌联合营销,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文旅体验,品牌热度助推更多地域文化出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ID:QuestMobile)

文商旅新趋势|多元化业态融合的数字化建设方案

由于近期接触了几个文商旅数字化项目,曾经的想法和思考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和落地。本期原计划写一篇关于文商旅多业态融合的数字化建设产品方案进行分享,但考虑到大部分读者可能未涉足文商旅行业而对背景相对陌生,所以分“文商旅多业态融合背景”和“数字化建设”前后2部分展开分享。

一、文商旅多业态融合背景

1. 消费组合:文化+商业+旅游

随着消费升级转型和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封闭式的消费环境或者单一景点观光旅游,而是对商业和文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商旅是从满足居民及游客多元休闲消费需求出发;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的业态创新组合,创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并打造一站式的服务结构,升级文旅项目体验质量;并通过文旅产业带来的人气聚集与创意聚集,带动商户的入驻及规模化的经济发展,形成文旅商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结构。

换个角度来说,消费转型升级正倒逼文旅供给侧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随着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文旅深度融合急需完善的商业化链条承接。

通过孵化文旅品牌、激活酒旅新场景、优化商旅人士的体验、打造文商旅产业集群效应,从而推动文商旅的品牌化、商业化、平台化和产业化发展,使之成为互相促进、进阶发展的系统,迸发可持续的普惠力量。

2. 为了更好的卖房子:地产+文商旅

近几年,“地产+文化旅游”的模式火遍全国,地产、文化、旅游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然而,地产和文化旅游如何融合发展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对身处其中的开发商来说。

这里以大国企“华侨城集团”举个例子:拨开纷繁复杂的表述,我们可以更加直白地表述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文旅项目投资金额大、开发周期长、回报慢等弊端,地方政府不愿意投、投不动,华侨城愿意帮助地方政府“造城”,以此获得政府提供的政策和规划支持,再通过对周边优质资源的获取力度来变现。

像这种模式还有非常多玩家,比如:中旅、融创、万达、恒大、富力等等。业态不再是纯地产或纯文旅,逐步形成以旅游景区、酒店、商业地产(步行街/购物中心/临街商业)、房地产、写字楼、产业园区等业态类型。

无论被怎样指为“假文旅真卖房”,过去十几年中,地产企业在文旅行业都无疑部分担任了了排头兵的角色。只是现在,经济形势要求“去杠杆、消泡沫”势在必行。加之文旅行业也度过粗放期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所以才有了2022年文旅地产频频转手、爆雷的“诸事不顺”。

但相对而言,一次性变现的地产板块所沉淀的常驻业主用户将成为反哺于文商旅项目的核心客群。在长期的精细化运营过程中,地产业主的个性化营销和权益运营将成为运营团队的关键工作,从而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小结

业态融合是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

无论是文化+商业+旅游的组合消费,还是文商旅+地产的商业模式运作,核心在于以下:

  1. 文商旅三大产业通过互嵌发展资源、互植服务内容、互导客群流量,开展多维度的分工协作,重构价值链,实现同心跨业经营,丰富产业内涵,从而实现规模效应。
  2. 文商旅产业链通过交叉延伸、纵横拓展,实现业态的重组,并叠加商业及盈利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创新、业态创新等,实现业态功能的互补,进一步催生新业态、产品及服务,赋予文商旅产业新的附加值和新的发展动能,从而实现文商旅业态融合后的整体业态升级。

二、数字化建设

1. 在数字化层面遇到什么问题

回归到数字化建设主题。

近期交流了分布在各地区的文商旅项目,基本可以确认的是:国内一定规模的文商旅项目已经完成了基础的信息化建设。该采购的票务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商管系统、会员管理系统、停车系统等等业务系统已经建设完成,留给各位文商旅行业软硬件厂家在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遇到创新功能、业务变革或者新概念,新系统的建设价值或必要性远远大于系统更换的成本,才有可能迫使文商旅项目投入资源和资金来建设。

该建的系统都建完了,虽然大多数都存在烟囱式建设问题,但对于运营的需求来说,是否应该更多考虑如何在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更多业态间的联动?

通过几轮的市场调研,我对于业态融合或业态联动总结了以下4个核心需求

1)产品组合销售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运营部门、市场部门辛辛苦苦、高高兴兴策划了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活动,将各个业态产品进行组合联动和互相融合;最后发现由于不同业态之间的跨系统问题引发一系列的工作难点。

比如:酒店套票的使用需要线下前台人工兑换,商业购物中心的餐饮卡券无法直接组合到乐园门票,单一业态系统无法支撑多业态联合的营销活动报名和材料收集等等。

基于产品的业务运营重新构建产品体系,围绕产品标准化、产品组合、个性化管理建立3个层次的产品结构:

  1. 基础产品:最小颗粒度的原子产品或服务,将与业务系统产品一个对应一个做映射关联,并作为产品的最终校验条件。
  2. 业务产品:关联渠道、价格、库存规则的业务类产品,产品销售需要基于业务产品展开,同时解决各业态之间产品组合问题。
  3. 活动产品:基于业务产品开展营销活动,配置指向型的活动对象、活动价格与活动库存、活动规则,支持千人千面的产品活动运营。

2)流量转化/会员沉淀

OTA的渠道来源占比高居不下,好的项目可能是五五开,一些对OTA依赖性比较强的项目甚至占到70%。

再考虑考虑10%~20%的渠道费用,“如何做好私域流量转化”突然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商旅项目越来越需要一个平台承载深度游玩服务的的全过程,将OTA所产生的消费引导至自营平台进行精细化运营,赋予更多的特定权益和景区服务。

比如:组合产品包含的优惠卡券使用需至景区自营平台使用。目前有很多做了“一机游”或“一码游”的项目在实际运营效果方面都有待改善,一方面是没有深度将多个业态的能力集成起来,另外一方面是没有在OTA流量转化上投入功夫。

3)个性化用户权益运营

除了用户基本属性和行为属性所赋予的标签体系外,文商旅项目的用户可以划分为等级会员、集团员工、协议单位、地产业主、渠道游客等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运营是否可以更个性化?是否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对于相对传统的文商旅和地产行业来说,基于用户的精细化运营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基于会员标签与数据营销模型为每位用户在游前、游中、游后提供差异化产品列表,支持灵活的定向活动或营销策略制定,为角色提供专属化的产品和丰富的价格体系。

如:业主专属产品只有业主角色的用户才能看到;通过一体化平台系统实现权益在线集成,将各业态的能力组合成为功能包,地产项目业主信息入库认证即可尊享多重业态权益。

4)财务收入结算分账

往往运营策划都不是行业的短板,最大的合作障碍来源于营销活动的“压款”。由于系统烟囱式建设的问题,在结算层面无法快速把结算给合作商家,极大影响商家对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国企常规的结算周期大概为1个月)。活动效果越好,对合作商家的现金流效果影响越大。

财务分账的前提基础是产品定义环节对于利润的归属、营销费用的分摊(包括产品分销)等产品规则制定,再结合第三方支付或银行提供的资金清算能力进行分账。

这里分享2种模式给大家参考:

  1. 采用的是微信支付的能力,支持基于收付通支付做分账结算,支持核销即到账、营销卡券预充值等场景。
  2. 采用的是第三方金融机构聚合支付与分帐结算,优点在于支持积分、储值卡的分帐以及补贴分账。

2. 构建一体化网络协同平台,聚集产品体系与服务能力

将多业态融合的业务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方案,如何整合跨业态产品和服务能力,本文可以概括为以下目标和实现路径:

  • 优先完成多业态有效整合,支持灵活业务组合形成多样化产品服务。
  • 跨业态的信息系统紧密连接,打破业务系统限制,支持业务创新。
  • 建设自营体系的消费者有效触点,实现渠道消费者转化至会员体系。

面对割裂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围绕全业态资源及全渠道用户运营打造一体化平台;真正实现跨业态的紧密连接,打破业务系统限制,支持业务快速创新。

  • 对上:全域链接。全面对接集团、事业群、集团其他业务单元系统,全面开放链接各大OTA渠道、建立自营矩阵、搭建分销体系、完善企业服务、升级线下业务体验。
  • 对下:数据直连。直连线下业务系统,包括酒店PMS系统、乐园票务系统、餐饮系统、商品零售等,形成线上线下O2O能力与数据应用能力。
  • 对内:业务协同形成业务一体化能力,形成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客户服务、异业合作、经营分析等关键业务的数字化快速协同能力。
  • 对外:互联互通。全面对接外部渠道,包括OTA、自有电商、自媒体平台、异业联盟、广告投流等,形成集中对外接入能力。

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博物馆

在当代数字化时代,博物馆不再是静谧的陈列室,而是焕发着智慧的光芒。

智慧博物馆以其创新的展示方式、互动性的体验和高效的管理方式,成为了当今文化领域的新宠儿。它融合了先进的技术和博物馆的丰富文化资源,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观感受和学习体验。

本篇文章作者将简单叙述智慧博物馆面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充分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博物馆业态,它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以提供更丰富、更互动、更个性化的博物馆体验为目标。

智慧博物馆与传统实体博物馆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一、关于概念

2003年11月,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成立,至今已经十余年。

这些年里,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新的博物馆应运而生,不少博物馆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从总体上看,博物馆信息化起步较晚,与国内许多行业比相对滞后。如何抓住后发优势,制定既切实可行、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规划,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博物馆信息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实施本此项目建设,对于博物馆信息化工作者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对于提升博物馆科技含量,加快推进博物馆的信息化;对于博物馆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广东省政府于2012年制定和颁布了《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博物馆建设,不断提升国有博物馆和国有文博单位的服务水平。

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利用数字化资源、智能化技术、网络化传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加快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面对新一轮规划建设工作,地方性博物馆认真贯彻执行、努力提升博物馆专业化服务水准,将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工作起着积木成林推动作用。

二、业务背景

目前国内博物馆已经初步建立了办公和业务数据库管理系统。

然而,随着各业务应用服务系统的增加,博物馆工作人员、馆领导,面临着一个问题——为了获取处理工作所需的决策依据,他们不得不登录多个相关业务应用系统。

这个过程非常耗时且繁琐,对馆内的业务处理效率产生了极大影响。

同时,各系统之间缺乏高效的数据共享通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滞后,对相关项目的工作进度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需要登录的系统增多,用户出错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也增加,同时用户授权的准确性也难以确保,这将导致系统维护成本和难度的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业务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应运而生。它借助先进的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博物馆的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智慧博物馆项目旨在促进文物活起来的基础,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效率、参观体验和文化传播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

三、需求和目标

1. 智慧平台

将所有应用系统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各系统之间建立特定的逻辑关联,实现信息集成、数据集成、管理集成、界面集成、功能集成,为馆领导、业务部门提供统一信息资源访问入口。

根据用户的角色不同,提供个性化、直观、可视化的工作台面。打造“一站式办公”、“个性化需求定制”、“信息全面基础”、“业务一体化”“多业务多窗口”的协同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

2. 智慧库房

结合藏品管理系统使用RFID标签将每个库存物品进行标记,通过RFID读写器可以实时追踪物品的位置和数量,实现库存的精确管理和跟踪。

同时可以通过在库房各个关键节点安装RFID读写器,可以自动识别物品的进出和流转情况,实现自动化的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3. 智慧导览

利用智能手机先进的传感器对游客进行室内定位,并且实时推送语音讲解。

让游客一部手机在手打开微信小程序就能实现自助讲解。抛弃传统租借讲解设备的烦恼。

4. 智慧预约

智慧预约系统可以让游客提前在线预约参观时间和展览,避免排队等待,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游览体验;增加游客满意度;实时监测和掌握博物馆的人流量情况;根据预约数据进行人流预测和调控;有效避免人流拥堵和过度拥挤的情况发生。

5. 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通过全景拍摄技术,博物馆可以将展览的全貌以全景图像或全景视频的形式呈现在线上平台,使远程用户可以进行虚拟的展览体验,享受身临其境的参观感受。

尤其是那些无法亲自到达博物馆的人群,例如身体有限、地理位置偏远或者时间受限的人们,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观众群体。

6. 文物考古“一张图”大数据平台

平台整合了来自不同考古机构、研究单位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多源数据,实现了文物考古信息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存储,避免了数据分散和重复采集的问题。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将文物考古数据与空间位置关联起来,并以地图形式展示,实现了对文物遗址、发掘点和文物分布等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分析。为文物考古研究提供更直观、全面的视角。

同时可以向公众开放部分数据和功能,让公众了解文物考古的进展和成果,参与到文物保护与研究中来,提高公众的文物意识和文化素养。

7. 三维文物模型

利用高精度拍照、扫描数字化技术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资料,博物馆可以为观众呈现更加逼真和生动的文物展示方式。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VR(虚拟现实)设备或者在线平台与三维模型进行互动,深度了解文物的细节和历史背景,获得更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8. 客流大数据平台

实时监测和统计博物馆的客流量,包括每天、每周、每月的客流趋势和峰值时段。

通过对客流数据的分析,博物馆可以了解不同时间段和展区的客流情况,优化人员调配和资源分配,提高运营效率。

四、技术效益

1. 弹性的系统结构技术

  • 可伸缩性:在智慧博物馆中,参观者数量可能会在不同时间段或季节出现波动,弹性系统能够根据实时需求调整资源的分配,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 可靠性:当某个组件或节点发生故障或负载过高时,弹性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并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故障隔离和负载均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性。
  • 灵活性:弹性系统结构允许组件的替换、更新和动态配置。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弹性系统能够灵活适应这些变化,快速集成新的技术和功能,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2. 物联网(IoT)技术

  • 文物保护与监测:物联网技术可用于文物的保护和监测。通过在文物上植入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文物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及文物的位移和振动情况。这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物联网平台,使保护人员能够远程监控文物的状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性。
  • 展品追踪和管理: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展品的追踪和管理。通过在展品上安装RFID标签或其他传感器,可以精确地追踪展品的位置和状态。博物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查看展品的位置信息,确保展品在展览过程中不会丢失或被盗。
  • 观众体验提升:物联网技术可以改善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观众可以获取与展品相关的实时信息、音频导览、视频解说等。
  •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物联网平台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挖掘和处理,为博物馆的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和喜好,博物馆可以调整展览策划和资源分配,提升参观者的满意度。

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

  • 扩展展览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扩展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使参观者能够浏览更多的展品和场景,而不受实际展览场地的限制。通过虚拟展览,博物馆可以展示珍贵文物、远程文化遗产和无法亲临的场景,提供更丰富的展览内容和选择。
  • 文物保护与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提供新的途径。利用文物的三维数字模型,博物馆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展示文物的细节和特征,而无需直接接触实际文物。这样有助于减少文物的频繁搬动和暴露,降低风险,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全面、高质量的文物展示。
  • 互动与个性化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内容与真实环境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互动和个性化体验。参观者可以使用移动设备或AR眼镜,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展品上,获得实时解说、交互式内容和增强的视觉效果。

4. 大数据分析技术

  • 访客行为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博物馆的访客数据,如访问时间、展览路径、停留时间等,可以深入了解观众的行为模式和偏好。
  • 个性化推荐:基于大数据,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展览推荐。通过分析观众的兴趣、历史参观记录和其他相关数据,系统可以智能地推荐与他们喜好相符的展品和活动。
  • 展览评估与改进: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博物馆评估展览效果和参观者反馈。通过分析访客的评价、评论和社交媒体反馈,可以获得关于展览质量、内容吸引力和观众意见的宝贵信息。
  • 文物保护与风险管理:通过监测文物环境数据、安全数据和其他相关指标,可以实时监控文物的状态和风险,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五、结语

智慧博物馆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为博物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效益。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博物馆能够提升展览与展示效果,改善观众体验,加强文物保护与管理,促进学术研究与教育推广。

不仅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互动的参观体验,还为博物馆管理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助力博物馆的运营与发展。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博物馆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虚拟展览和远程参观,扩大影响力和观众群体。

在当下的数字时代,智慧博物馆将成为传统博物馆向前迈进的关键一步。

通过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人们沉浸于文化艺术的魅力中。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省乡村建设行动,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推进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集中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到 2025 年,全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着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东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珠三角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 80% 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二、强化规划引导

(一)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按部署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规划优化工作。采用重新编制、规划调整、通则管理、详规覆盖等方法,分步分类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优先提升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搬迁撤并类村庄侧重保持干净整洁,为留守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二)合理优化乡村用地布局。在县、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推进底线管控与村庄布局优化。因地制宜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建立 ” 留白 ” 机制,引导建设用地集约、有序、复合利用。统筹安排村民住宅、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用地。

(三)推动村庄规划有效实施。逐步推进村庄规划数据上图入库,将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 一张图 ” 管理,将村庄管制规则纳入村规民约。按规定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健全村庄规划动态维护和实施监督评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村庄规划管理立法。构建 ” 村庄规划 – 村庄风貌设计 – 农房单体设计 ” 管控体系,引领乡村有序建设。

三、实施乡村建设六项行动

(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升改厕质量,强化后期管护。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以县为单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深入推进 ” 三清理 “、” 三拆除 “、” 三整治 “,清理整治出来的空地优先保障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发展空间。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庭院和村庄美化。到 2025 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标准化公厕按需建设,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覆盖圩镇和有条件的村庄,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五)实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建房全程监管,规范村民住房建设,依法有序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坚决遏制增量,分类处置存量。加强乡村风貌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新建农房风貌塑造,用好用活村内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到 2025 年,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规范有序、管控有效,基本完成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清理整治和裸房外墙装修,规范编列安装门楼牌,存量农房微改造进展明显,乡村风貌显著提升。

(六)实施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

1. 实施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深化 ” 四好农村路 ” 示范创建,加快推进 ” 美丽农村路 ” 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将符合要求的村内道路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继续优化路网结构,实施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工程和路网联结工程。巩固提升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工作成果,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优化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强化道路桥梁、临水临崖等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到 2025 年,完成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升级。

2. 实施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同步推进消防取水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健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合理水价机制。

3. 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和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户用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项目。推动市政供气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圩镇延伸,支持建设安全可靠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4. 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推动重要物流节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布局建设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到 2025 年,建成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5.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推动落实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统筹做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整治、管理维护。优化粤居码等人员、地址登记便民小程序,引导乡村流动人员做好线上自助登记。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同步推进道路规划与命名。推进行政村 4G 网络深度覆盖和 5G 网络建设,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网。

6. 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农房建设满足质量安全、防雷击和抗震设防要求,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地段,顺应地形地貌,不随意切坡填方弃渣,不挖山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老树。建设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持续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点示范。统筹建立从用地、规划、建设到使用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按照 ” 谁审批、谁监管 ” 要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将农村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农房周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业监测,加强综合治理,切实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七)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1.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扩大农村和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合理配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

2. 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完善村级医疗疾控网底建设。落实乡村医生待遇。

3. 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下沉,推进参保登记缴费、异地就医备案等服务事项进驻村级综合服务站点。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加快形成 ” 物质 + 服务 ” 综合救助模式。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 ” 双百工程 “。开展县镇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建设。

4. 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 ” 一站式 ” 服务示范创建,推动 ” 粤智助 ” 政务服务自助机镇村全覆盖。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公共照明设施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一体规划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向农村基层拓展。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和优化提升。完善乡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体系,加快城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提升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八)实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行动

1.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连线成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发展乡村产业,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运营和管护。到 2025 年,城市周边、主要交通线、重要旅游区沿线基本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2. 推进小城镇(圩镇)品质提升。巩固美丽圩镇攻坚成果,逐步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特色品质,提高治理水平。到 2025 年,小城镇(圩镇)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

3. 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深入实施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 工程,接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镇、村创建。

(九)实施党建引领乡村建设行动

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进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 ” 头雁 ” 工程、南粤党员先锋工程。持续优化村 ” 两委 ” 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 ” 一肩挑 ” 人员管理监督。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镇帮扶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做到红色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推动各级党组织通过驻村工作培养锻炼干部。强化县级党委统筹和镇村党组织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2. 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所、站 ) 建设提档升级、提质扩面。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规民约等机制,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推广积分制、数字化等典型做法。

四、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十)健全项目库管理机制。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县审定原则,在县级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加强项目论证,优先纳入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制定乡村建设 ” 负面清单 “,防止形象工程。健全完善入库项目审核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

(十一)健全项目实施机制。施行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可依法不进行招标。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小的农村零星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可按规定免于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对农民投资投劳项目,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建设。对重大乡村建设项目,严格依法依规规范招投标项目范围和实施程序。

(十二)健全村民参与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 ” 四议两公开 ” 制度,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发动村民共建美好家园。在项目谋划环节,组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研究决策。在项目建设环节,积极推广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方式,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开展建设。在项目管护环节,落实 ” 门前三包 “、受益农民认领、以奖代补等农民自管方式。支持各地创新方式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鼓励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带头人承接乡村建设小型工程项目。

(十三)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高校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稳妥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投资运营经营性乡村建设项目。持续开展 ” 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 ” 等行动。

(十四)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县制定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等。强化运营企业管护责任,供水、供电、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应落实普遍服务要求,全面加强对所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推行经营性、准经营性设施使用者付费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企业有序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电按规定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

(十五)健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将乡村建设行动纳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内容,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作用,引导多方资源力量投入乡村建设,帮助镇村完善乡村建设规划布局,推动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

五、加强组织保障

(十六)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省市县镇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发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作用,完善专项工作机制,协调推进重点任务,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县镇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细化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十七)强化责任落实。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专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工作方案,指导推动各地组织实施。县(市、区)要科学制定任务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并结合乡村建设进展和年度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调整。

(十八)强化投入保障。将乡村建设作为各级政府支出的重点领域,合理安排资金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加强对乡村建设的资金支持,适当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对农田水利和农村供水、道路等公益性强、收益较低的基础设施,省级涉农资金予以重点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乡村建设项目纳入各级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部分可按规定统筹安排支持乡村建设。县级可按规定统筹使用相关资金推进乡村建设。

(十九)创新金融服务。推动辖内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提升乡村建设服务质效,引导机构法人、业务在县域的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把工作重心放在乡村建设上。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量身定制乡村建设金融产品,探索股权债权联动、基金直投、中长期信贷融资等方式拓宽乡村建设融资渠道。发挥广东美丽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平台作用,为相关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联动创新发展。加强涉农金融创新服务监管和风险防范。

(二十)完善集约节约用地政策。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工程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优化用地审批流程,在符合经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前提下,可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探索针对乡村建设的混合用地模式,保障乡村建设合理用地空间。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支持乡村建设。探索建设农民公寓,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实施宅基地集中连片改造。

(二十一)强化人才技术标准支撑。实施乡村建设人才培育工程,建立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培训管理制度。支持各地建立驻村、驻镇规划师制度。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培育护路员、水管员、改厕专家等专业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的电商骨干队伍。支持乡村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绿色技术应用。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体系,完善建设、运维、监管、服务等技术标准。

(二十二)加强宣传发动。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持续开展 ” 乡村振兴大擂台 “、” 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 等活动,总结推广一批乡村建设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积极宣传乡村建设成效。广泛开展公益性宣传,编制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建设题材文艺作品,增强社会公众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