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四川成都:营造多元体验场景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四川成都:营造多元体验场景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四川成都:营造多元体验场景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油菜花开满地黄,红叶李如雪绽放……春暖花开的成都平原美不胜收。连日来,成都市内各区县(市)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踏青赏花主题活动,通过多元体验场景的营造,成功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往各地体验田园生活,全市“赏花经济”越来越“热”。“赏花经济”热度攀升仅是成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积极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紧扣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逐渐形成了“以‘三城三都’为引导,以满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等为引擎,以多极多点文化消费活动为支撑,以‘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融合+’为核心”的成都文化和旅游消费模式。

消费场景愈发丰富

去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名单,全国15座城市入选,成都位列其中。成都能够作为示范试点,与其大力营造消费场景,带动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密不可分,夜游锦江、天府绿道等“千处城市消费新场景”也让成都的文化和旅游消费辨识度与美誉度愈发凸显。

以成都全新打造的天府绿道项目为例,春节期间,依托天府绿道和公园等开敞空间,成都以“New year 成都·成都牛”为主题,开展了100余场主题活动,营造集游憩、消费、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户外场景,提供有亮点、有记忆点、有幸福感的多样化游乐选择,吸引了近800万市民游客走进公园、绿道,感受春回大地的新年喜乐氛围。同时,在公园中、绿道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销活动,展销产品品类达200余种,产品销售量达30万件,销售金额超过8000万元。

在大力建设“三城三都”的进程中,成都打造了一批“文化为魂、城市为底”的精品旅游大轴线,并推出“大慈寺(太古里)—339—九眼桥(兰桂坊)”“太古里—东郊记忆—熊猫基地”等精品线路,以轴串景、以轴聚业、以轴兴文、以轴连片,全方位挖掘旅游景点沿线的文化内涵和优势,建成了“从白天到夜间、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消费新场景。同时,已建成投运的沸腾小镇、都江堰融创文旅城、天府国际慢城、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完美世界文创公园等一批极富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体验项目不仅让成都市民多了休闲出游的好去处,更让来蓉游客的体验感大幅提升,为成都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增添了新的动力。

此外,成都还通过全面促进旅游与农业、体育、康养等的有机融合,推出温江类经堂、大邑南岸美村等一批小而特、特而美、美而精的精品新业态,打造120个以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康养度假等为主题的“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丰富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

消费格局清晰明了

近年来,成都以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为统揽,以“夜间经济、周末经济”为驱动,从时间、空间、创新三方面入手,构建了清晰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格局。在构建文化和旅游消费格局进程中,成都把文化名城建设摆在城市发展的全局位置,出台《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成立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天府文化为灵魂、以公园城市为本底,引领文化和旅游消费产业提能升级;印发《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纳入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印发《成都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2017—2020)》《成都市发展周末文化旅游经济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促进消费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和安排部署。

通过构建新场景、创造新产品,助力消费升级,释放市场需求,成都为万千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2020年,成都举办了2020天府古镇旅游节、2020天府绿道休闲旅游节、首届成都夏季熊猫冰雪节、首届天府芙蓉园国际灯彩节等一系列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有效拉动了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增长。为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能级、增强场景消费活力,助力“三城三都”建设,2020年10月,成都还针对市场需求制定了涉及80余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2800亿元的《“三城三都”领域投资机会清单》。

作为大众熟知的美食之都,成都还通过构建“名菜、名店、名师、名节、名街”餐饮品牌体系,实施首店、小店“双店计划”,大力引入海内外美食品牌、培育知名川菜企业、推进重点美食载体落地建设,以美食体验进一步拉动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

加速激发消费潜力

目前来看,成都在构建文化和旅游消费格局、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等方面已走在前列。接下来,成都又将从哪些方面持续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成都印发的《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提出,将从强化高品质消费新场景打造、促进线上消费等新消费发展、提升消费创新引领能力等方面,提出消费场景项目招引建设和线上消费、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消费发展的三年工作目标,积极扩大有效需求,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活力、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品质、引领消费趋势、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市将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通过营造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举办文化和旅游活动,持续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提升服务方式和质量,开展宣传营销,充分挖掘调动市民游客的消费意愿和需求,并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开发力度,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趋势,创新消费场景、消费模式,培育新型消费形态,形成新的消费增长极。

按照相关计划,今年成都将以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康养度假等为主题,评选“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60家、A级林盘景区20家;持续打造包括乡村休闲地、文博体验地、文创街区(园区)、绿道打卡地、美食品鉴地、特色民宿等在内的“千处城市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数字经济,分类推出10个夜间旅游景区、10个视听剧苑、10个文鉴艺廊,培育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等业态,持续优化夜间消费供给;分期推出12类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活动),构建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周末消费新生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19 3 月, 2021 8:35 上午
下一篇 23 3 月, 2021 2:44 下午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