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当我们再谈青年旅舍时,我们在谈什么?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当我们再谈青年旅舍时,我们在谈什么?

一、青年旅舍的由来

当我们探寻一个事物的未来,就有必要去追溯它的过去。
一百年多年前,德国一名叫理查德·希尔曼的教师带领一班学生徒步旅行,途遇大雨,在一所乡间学校里以草铺地当床,度过了艰难的一夜。彻夜未眠的教师,自此产生了建立专门为青年提供住宿旅舍的想法。

1912年,世界上第一所青年旅舍——Youth Hostel(YH)在德国一个名叫Altena的废弃古堡中诞生,从此奠定了青年旅舍的基本模型,即以“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为特点,室内设施简朴、备有高低床、硬床垫和被褥、带锁的个人储藏柜、小桌椅、公共浴室和洗手间,有的还有自助餐厅、公共活动室等。根据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YHF)的宪章精神,青年旅舍是不分国籍、种族、年龄、性别、职业、宗教、政治立场,没有歧视的经济实惠的住宿设施。 

当我们再谈青年旅舍时,我们在谈什么?

青年旅舍从诞生起便不是经济型酒店,它提倡:文化交流,社会责任,实践环保,爱护大自然,简朴而高素质的生活,自助及助人。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学校的社会外延,其存在具备明显的公益基因和教育属性,服务对象非常明确的为年轻人。

二、青年旅舍在中国
为了进一步开发国际青年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外青年人来中国旅游、学习和交流,1998年夏,广东省旅游局率先将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中国,在广东建立了第一批青年旅舍。中国国际青年旅舍总部(YHA China)经IYHF授权设在广州,负责中国大陆国际青年旅舍的发展和协调事务,并代表IYHF实施在本区域内有关国际青年旅舍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在中国大陆范围内行使有关“蓝三角”、“青年旅舍”、“Youth Hostel”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职能。

当我们再谈青年旅舍时,我们在谈什么?

中国青年旅舍为国外青年认识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中国旅行,入住青年旅舍。2021年YHA China官网旅舍一览表展示在册旅舍129家(包括香港地区7间)。随着青年旅舍的文化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人认同和实践,在中国也陆续产生了体量较大的独立于YHA之外的原创青年住宿品牌,比如背包十年、登巴客栈、一间森林等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存在的旅宿品牌。更有一些规模不大以单体或两三间门店用心经营的旅舍品牌,代表着主理人对青年旅舍文化的独有见解,比如在福建的揽海听风等。当然市场上也充斥着大量在城市楼区和景区边缘,在政策法律夹缝中苟活的体量不大也不太美的,但是同样给青年人提供一张温暖床铺,满足经营者生计需要和小小情怀的旅舍。从青年旅舍这类型的住宿模式在中国的普及看来,青年旅舍落地中国是成功的。

三、青旅面临的问题

1、宣传普及不到位导致的认识偏差。成功的一面是更多的人知晓了青年旅舍的名字,但同时大多数人对青年旅舍的认识还非常局限,几乎是从“上下铺“开始到”“高低床”结束。关于它的内涵价值和倡导的理念知之甚少,也还是有很多人认为青旅就是特指中国青年旅行社。

2、良莠不齐的产品误导消费者。市场上以青年旅舍自诩的住宿商品千差万别,有些连基本的卫生标准都不能达到。初识青旅的年轻人如果去到经营不善的旅舍,遭遇不修边幅的老板,难免会留下青年旅舍“脏乱差”的第一印象。由于没有受到有效监督,被授权加盟YHA的青年旅舍中也不乏个性奔放的。那些本就靠着对住过青旅的一知半解创办起来的小旅舍,也做实了大家对青年旅舍的野兽派印象。

3、政府不认可政策不支持。在近几年民宿圈近乎哀号的寻求政策支持和合规化途径的时候,早在中国由政府牵头落地的青年旅舍依旧在政策边缘游走,并不想走上台面,争取更广泛的认可和政策支持。即便满足了授权要求加盟了YHA的青旅,所在的地方的消防部门和公安部门也并不会因此认同青年旅舍的存在方式,相关的支持文件也无处找寻。开会关门,检查歇业,被派出所约谈事件并不鲜见。

当我们再谈青年旅舍时,我们在谈什么?

4、经营者重效益脱离青年旅舍本质。不少青年旅舍在OTA上线是归类为经济型酒店的,久而久之真的以为自己是经济型酒店了,提供着跟别的酒店并无二致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宾至如归的各种服务。当然还有一些青年旅舍还坚守着最初的理念,秉承着公益与教育的宗旨存在。比如:本就是公益背景的昆明连心国际青年旅舍等。

总的来说,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养成教育并不算成功,对于青年旅舍的经营者和更多认同青旅文化的从业者而言,道阻且长。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10 4 月, 2021 1:09 下午
下一篇 12 4 月, 2021 2:18 上午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