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天庭的收入,一半来自福建,一半来自潮汕”“游神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明年五大世子还集齐的话就去那边过年, 感受一下福建人的热闹气氛”“现在游神的,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甚至更小,福建传承的很好”……

“游神”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以闽、粤最盛,也称“迎神”“抬神像”“神像出巡”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或其他喜庆节日里,到神庙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春节期间,“游神”活动通过短视频彻底出圈,这一地方民俗开始被大众所了解。除此之外,甘肃醉关公、潮汕秧歌舞、蟳埔村簪花等越来越多地方民俗进入大众视野,民俗文化为何得以爆发?这对地方文旅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众开始拥抱地方民俗

众多火热的地方民俗中,福建游神最为出圈。在抖音上,#福建游神、#福建游神赵世子、#福建游神世子天团、#福建游神净炉手 等话题频出,其中,#福建游神这一话题播放量高达91.3亿次,多个视频带网友领略地方特色。

在@糖糖(游神)发布的“福建游神变装系列”这个视频中,一个男孩先是展示了练习游神时的动作,接着镜头切换到正式游神时的热闹场面,变装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直接惊艳不少网友的眼球,“刚开始没衣服的时候觉得很普通,后面一出来,这也太帅了吧”“不知道为什么对这游神情有独钟,特别喜欢看”……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图源抖音截图

目前,这一视频点赞量964万,在#福建游神 这个话题中热度最高,而@糖糖(游神)也凭借多个游神视频收获23万粉丝。福建游神的出圈,也让这个民俗以更接地气更年轻化的方式融入大众,网友甚至戏称5年不出门的“宅男”赵世子、爱吃QQ糖的华光大世子。

不同于福建游神的众星捧月,潮汕英歌舞是人民的群体狂欢。目前,#潮汕英歌舞 话题播放量63.2亿次,春节期间还走上伦敦街头,名声传至海外。

在@双子星 发布的视频中,一个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在街头舞动,他们身穿传统服饰,脸上画着独有的彩绘,看起来活力十足。对此有网友表示“怎么感觉个个都会轻功一样”“个个生龙活虎,这才是当代青年的样子”,甚至有网友调侃,“如果体力允许的话能跳到四川来吗?”。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图 源抖音截图

据了解,潮汕英歌舞专门克制日本阿波舞,潮汕年轻人从小就开始学习,到演出的日子,早上四点就要起床,一直持续一整天。舞阵牵头人手中拿着模型蛇,走着蛇步,既神秘又有力量。并且潮汕还成立了女子英歌队,以穆桂英挂帅故事为原型。

在甘肃醉关公表演中,关公扮演者踩着三米高跷,手中拿着青龙偃月刀,借着酒劲大步流星的走在街头,恍惚间仿佛关公真的“附身”一般,不少民众在醉关公表演时祈求平安健康。抖音评论区里,“在医学和科学都无力挽回的情况下,信仰是最后一道防线”“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只因无路才跪天,关公袍下是人间”比较常见。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图 源抖音截图

蟳埔村簪花同样是热门民俗,不过这一传统习俗的受众是女性群体,在小红书上相关内容更受欢迎。簪花的出圈离不开女明星赵丽颖的簪花造型,她头上插一圈各色的花朵,身穿一身红色服装,端庄的坐在门前。这组照片惊艳众人的同时,也引来许多明星和红人的模仿。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图 源抖音截图

比如小红书博主@胡阿小小 分享了去福建泉州旅游时的簪花视频,她身穿蓝色服装,坐在凳子上让当地居民盘起头发,画面十分养眼,该视频点赞量高达14.7万,众多网友表示也想尝试簪花。

可以看到,地方民俗走向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尝试了解不同的特色文化,在短视频内容的加持下,民俗热度不断上涨,从而实现破圈传播。

民俗文化为何得以爆发?

可以明显感知到,民俗热在春节期间实现大爆发,相关热点霸榜了多个社交平台。快手上,关于非遗民俗福建蟳埔村簪花围的播放量增长3058%,抖音更是把「村晚」搬到线上,仅在2024年1月18日至2月17日期间,超过1600名主播在抖音平台进行了约3500场“村晚”主题直播。

不难理解为什么民俗内容会在春节期间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像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这种民俗活动就是重要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必然少不了当地特色民俗表演,这就为民俗内容传播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用户在短视频中感受年味儿已经变得普遍,这进一步助推了民俗视频的热度。《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抖音上进行了3.3万场潮汕英歌舞直播、1.2万场晋剧直播,传统文化类的演出PK达到45.5万场。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推出的越剧《新龙门客栈》在抖音上爆火,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越剧这一曲艺。2023年,抖音上共有16万场越剧直播,吸引8.9亿次观看,同比增长50%,主演陈丽君、李云霄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图 源抖音截图

此外,春节作为全年最长的假期之一,很多人选择旅游进行放松。相较于过去热门城市打卡式旅游,2023年的文旅市场黑马城市涌现,凭借特色烧烤带火的淄博、靠跳水伯伯走红的天津、因为冰雪大世界出圈的哈尔滨等等,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小众目的地正在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

过去一年文旅市场的这些变化也为这些民俗传播提供了土壤。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甘肃社火这些民俗文化,都有着极强的地域文化属性,这也为出行的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非遗文化的流行是近几年的趋势,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的热度持续走高。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2023年短视频用户价值调研报告》显示,66.5%的短视频用户看过传统文化短视频,历史故事/人物/遗迹、特色民俗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类型,用户比例均超五成;其次对传统服饰/礼仪习俗、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手工艺感兴趣的用户占比也超四成。

在创作者层面,从去年至今,非遗赛道新人辈出,这一小众赛道也开始火热。从“李子柒”成为现象级开始,@彭传明、@彭南科、@朱铁雄、@山白、@肖辰逸 等越来越多的非遗创作者出现,他们聚焦非遗内容,产出多个高质量作品。

更有众多凭借传统文化内容涨粉百万、爆火出圈的短视频达人。比如@江寻千(九月)最近的雕冰龙视频,单平台播放量2亿,带动账号全网涨粉近300万,甚至她还被称为“下一个李子柒”。实际上,这并不是@江寻千(九月)的首次走红,去年凭借“打铁花”视频,她给人带来“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视觉震撼画面,同样涨粉超百万。

短视频带火地方民俗,能否推动文旅新发展?

图源抖音截图

此外,@南翔不爱吃饭 不断拓展自己的内容边界,探索中国传统技艺,让创作者身份更加多元立体。@李意纯 则从搞笑博主转型为非遗创作者,给粉丝很大惊喜。@朱铁雄 的变装视频惊艳众人,视频中融合了京剧、舞狮、甲胄等民俗文化元素,展现国风魅力。

地方民俗能否带动文旅新消费?

地方民俗的火热从线上传播至线下,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因此对文旅的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美团数据显示,元宵节前一周,福建游神所在地福州市异地订单中,休闲娱乐交易额较去年元宵节同期增速为112.5%,住宿交易额同比增速为66.1%,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速40.9%。

而英歌舞也为潮汕旅游带来了明显的增长,春节期间,潮汕文旅订单量同比上涨114.5%,今年2月至今,英歌舞表演大众点评搜索量同比上涨破千倍。文旅的增长进而带动了本地生活业务,比如潮州线上日均消费规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51.4%;线上参与商户数量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65.1%,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6.1%。

虽然民俗活动能给地方文旅带来一定的增长,但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验证。一方面民俗活动并非常态化表演,而是节日限定,这就意味着线下客流量会集中在某个时间段,从全年的维度来看,会有很长的空窗期。

另一方面,当地的文旅资源能否吸引更多用户也是一大考验。就比如,蟳埔村簪花吸引许多红人前往当地打卡,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出行的成本以及体验。并且簪花虽然是地方民俗,但妆造容易被模仿,目前杭州、许昌等多个城市都有簪花项目,这对蟳埔村当地的文旅业务产生一定影响。

总的来看,随着文旅市场的复苏,人们的旅游热情还在不断高涨。一顿美食、一场表演、一个景点都可以成为用户前往打卡的理由,对于地方文旅而言,不仅需要积极拥抱线上流量,还要完善线下基础设施,从衣食住行全方位保障用户体验,才能更好的发展文旅业务。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12 3 月, 2024 2:57 上午
下一篇 15 4 月, 2024 2:34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