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一码游贵州”,有何大不同?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一码游贵州”,有何大不同?

“一码游贵州”,有何大不同?

2020年5月发布至今,“一码游贵州”上线300天+。作为中国联通在贵州的文旅创新落地项目,业内好奇的是,“一码游贵州”运营的到底怎么样,和其他省份“一机游”项目到底有何大不同?

撰稿 :陈 杰

编辑 :壮 壮

01

“一码游贵州”?

张安林首次听到这个“新概念”,是在去年4月。

作为“四季贵州旅游度假区”营销负责人,只是隐约知道这是政府搞的文旅平台。彼时,他所在的景区和所有当地同业一样,根据文旅部要求,全神贯注弄“景区线上预约”。

这并非一项高精尖技术,不过短时间内测试、调整并最终上马,依然是个复杂工程,实力弱小的中小景区,一度焦头烂额。

“要有谁能技术支持就好了。”这样的声音开始在业内传出。

没想到,贵州政府果断出手了,而且和这个“新概念”有关。

4月28日,官方主导的“预约黔行”小程序上线,贵州A级景区均可提前三天通过这个小程序预约,景区接入就可以实现预约功能,不用自己单独开发。

“我们松了一口气,帮景区省时省力省钱了。”张安林对这份大礼很是开心。

5月29日,“预约黔行”并入“一码游贵州”。至此,张安林和所有同业对这个“新概念”不再陌生,后者成为景区日常运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实上,“一码游贵州”品牌早在4月15日就低调上线。5月19日,“一码游贵州”正式发布亮相。

“一码游贵州”,有何大不同?

这个看上去大而全的平台到底能干啥,很多业内人士一时都难以全搞明白,但有一点大家清楚:

想要线上预约,就找“一码游贵州”。

“景区线上预约”成为“一码游贵州”最鲜明、最通俗的标签,也是外界了解这个“新概念”最好的切入口。

02

“一码游贵州”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一机游”概念风头正盛,这股风潮触动贵州推动文旅数字化革新的念头。

2018年,贵州省文旅厅提出“全域旅游数字升级改造项目”,要借鉴“一部手机游和全国智慧文旅平台建设经验,打造全省智慧旅游平台,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发展”。

2019年,贵州省文旅厅对多地“一机游”项目进行考察,却陆续发现几个问题:

项目多为政府主导;

投资金额动辄破亿;

APP模式运营太重;

贵州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如果参照现有诸多“一机游”案例,投不起,更运营不起,想让要“一机游”落地,必须模式创新,更需要一个合适机会。

没想到,这个机会,来的如此突然,如此猛烈。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袭中国。度过最初艰难时光后,旅游复苏成当务之急,景区亟待重张。但问题随之而来,景区恢复开放必须建立在对疫情严格防控的前提下,“线上预约”成为一道防火墙,配备的景区才能重新开放。

根据文旅部规划,2022年全国5A景区才基本实现“线上预约”。2020年初,全国除了少数5A景区和头部民营景区外,不少景区连基本规划都没有,绝大多数小景区甚至不具备建立线上预约系统的基础能力。

这个问题在贵州尤为突出。

在此“危”时,贵州却发现了“机”,一个推动“全省文旅数字化改革”的绝佳机会:

政府出手帮助所有景区解决“线上预约”刚需,同时把全省旅游资源借机归拢起来,通过运营模式创新升级,打造一个“省级文旅资源大平台”。

贵州动作很快。

2020年3月,贵州版一机游平台——“一码游贵州”项目浮出水面,两个月后,平台正式上线。

03

“一码游贵州”能够如此顺利推出,除了贵州省政府坚定的决心和大力推动之外,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则是——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早在2014年就将旅游行业纳入战略领域;2015年,中国联通与原国家旅游局、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探索运营商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2016年,中国联通在贵州成立旅游信息化产品基地。

2019年3月,混改背景下,中国联通以贵州旅游信息化产品基地为基础,与腾讯合资成立专注服务智慧旅游的云景文旅。

而云景文旅作为中国联通全国智慧旅游项目重要支撑团队,承担了“一码游贵州”平台的核心承载方。

“一码游贵州”品牌发布后,中国联通也的确向贵州官方和行业展现了强悍的执行力、组织力和运营力,一个细节可以展现:

“一码游贵州”品牌发布后,有一个最繁琐,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大数据采集。这项工作需要深入贵州全省腹地,将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文旅企业、资讯、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并上线,想要在近一个月内完成,难度极大。

关键时刻,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全线发力,组建省公司-市公司-县公司三级机构一码游贵州数据采集团队,调动400多名各级员工,配合贵州各级文旅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短短25天,实现11类旅游数据共计8万余条数据初步采集和录入,完成“一码游贵州”平台初步搭建。

可以说,中国联通在区县、村镇的服务团队也是助力贵州省政府成功实施一码游的关键。特别是400多家贵州省内景区全部接入平台,实现景区线上预约,不仅解决了当务之急,也为“一码游贵州”上线迎来开门红。

03

外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一机游”,而且贵州却是“一码游”?

云景文旅副总经理王显宇解释,“一码游”最大的创新是采用流量分散分发的模式,整体架构彻底变“轻”。

“一码”的展现形式是二维码,背后则是无数个小程序组成的金字塔矩阵:

一个省级总入口(“一码游贵州”小程序);

9个市(州)入口(“一码游贵阳”小程序等)

近500个景区入口(景区在平台上的小程序)

N个涉旅产业入口(旅游商家在平台上的小程序)

它们共同构成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新平台,这种模式的优势很清晰:

一个二维码,统一其他所有外在形式。用一个二维码把贵州此前各种APP、公众号小程序统一在一个平台,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集中。

一个二维码,背后是不同入口和管理者。消费者在贵州省外扫码,进入的是“一码游贵州”小程序;在贵阳市扫码时,进入的是“一码游贵阳”小程序;在贵阳市青岩古镇扫码时,进入的是“一码游青岩古镇”小程序。

能够实现这一效果,是因为“一码游贵州”采用LBS定位技术,抓取游客位置信息,精准推荐,而这些小程序日常内容填充、维护全部由相对应的单位和商家负责。

对于游客而言,一扫直达,精准且高效,省去以往点进APP,各种翻找的麻烦。对于政府或商家而言,私域流量不被平台盘剥;小程序自己运营维护,自主性强,不受平台束缚。对于“一码游贵州”运营方云景文旅而言,只负责专心维护平台即可。

04

在平台最核心的旅游电商板块,“一码游贵州”的特点是吸纳的旅游资源更全面,特别是一些很小的特产店铺、农家乐、民宿等。因而游客能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打破了游客与小、弱旅游资源之间的信息壁垒。

李棋是贵州遵义一名制作并出售当地土特产熏制腊肉的商家,去年疫情导致停工3个月,复工后鉴于线下游客大幅减少导致客源不足,他不得不将更多精力转到线上获客渠道。

“一码游贵州”,有何大不同?

“一码游贵州”成立之初,当地旅游协会向商家们宣传,平台免费让大家在上面开店设铺,拓展线上新获客渠道。由于不熟悉新平台,不少商家犹豫不决,李棋则大胆报名,成为首批尝鲜者。

“反正是政府推的项目,试一试总没坏处。”去年5月,李棋的店铺就在平台开张,前几个月生意一般,每天三五个订单,但从去年“十一”黄金周假期以后,情况发生变化。为刺激旅游消费,贵州依托“一码游贵州”,下半年陆续发放多轮文旅优惠券,鼓励消费者在平台上更多消费。在平台上经营小半年的李棋成为平台重点推介商家,生意爆棚,一天几百单,成为如今最大的线上销售渠道。

谈及在“一码游贵州”和天猫上经营店铺的异同时,李棋强调,天猫的优势是全国性大平台,流量充足,商业模式成熟。但是作为一个小商家,很难在大平台上获得存在感,也无法在流量、政策等方面,得到大平台有效支撑。

在“一码游贵州”上不一样,作为区域性电商,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得到重视,获得流量、营销层面的多重福利。

李棋同时表示,“一码游贵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交易资金不经过平台,直接进入商家账户,使得中小商家的资金安全性更高,流动性更充裕。

“旅游商家在平台上有充足的自主性,我们作为运营方不干涉任何经营活动,只需要做好技术、数据与营销推广服务即可。”王显宇强调,这种严格的产业分工,让“一码游贵州”的电商业务做得特别“轻”,不需要海量运维人员和地推人员,也就不会靠大量烧钱维持运转。

05

“一码游贵州”在电商产业逻辑上的另一大创新,是首创了聚拢贵州旅游资源的“云仓”模式。

旅游商家上线“一码游贵州”后,想要形成电商闭环,还需要解决上游供应链问题。为此,平台尝试探索一套S2B2C的新模式:

供应商(S)——云仓——旅游商家/采购商(B)——消费者(C)

其中,“云仓”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供应商们可以将符合需求的旅游商品上传到“云仓”,供平台上有需求的商家直接采购。

旅游商家在“云仓”采购完成后,除了能够在“一码游贵州”平台销售外,还能够透过平台的渠道聚合能力,将旅游商品销往多个第三方平台,包括携程、飞猪、马蜂窝、驴妈妈、美团、支付宝、联通积分商城……

由此使得“一码游贵州”形成产品到平台,平台到企业,企业到消费者的贵州旅游互联网供应链。

“云仓”的出现,特别是可以帮助贵州中小旅游商家解决货源、渠道、流量、营销等方面的难题,让其更好发展。

王显宇介绍,“一码游贵州”作为中国联通面向游客服务的智慧文旅产品,它最大的优势是技术架构的先进性。打造以“旅游资源云仓”为核心的开放共享、多方运营的平台,实现文旅数据资源、商品资源的聚集和一站式服务,这是“一码游”能够迅速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轻运营的基础。

今年“一码游贵州”电商板块的重点任务是,推动景区之外的更多旅游商家,特别是酒店、旅行社、旅游土特产商家、大小交通、娱乐休闲等,长远目标是让所有涉及旅游的商家都能够在平台上开店。

贵阳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是今年1月1日才入驻“一码游贵州”的新商家,负责人王先生透露:上线三个月以来销售量超出了预期。与其他商家不同,贵阳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在“一码游贵州”上线了一些特色线路产品,大部分为专供“一码游贵州”渠道订制,其中两款是独家产品,一款景区通票类产品,一款“酒+景”半自助当地游产品。

“我们在OTA上不太会上线独家产品或者新产品,因为平台的门槛高费用高,导致新产品上线比较难,一旦不如老产品卖得好,还会错失市场机会”。王先生认为,“一码游贵州”给予商家较大的经营发展空间,还鼓励更多新产品上线,经营成本相对较低,这是商家最在意的。

王显宇透露,“一码游贵州”今年会加大对商家的赋能,帮助率先成长起来的商家打造私域流量池、开设平台专栏、建设会员体系、平台营销体系等。

06

2020年,“一码游贵州”交出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截止12月31日:

总访问量超1亿人次;

累计用户突破1000万人;

入驻景区490多家;

上架商品 超过25000种;

入驻包含全省酒店、民宿、文旅商户等共计3万余家

……

相较OTA,这样的成绩不算耀眼,但作为一个政企合作新模式,实属不易。2021年,“一码游贵州”上的旅游商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张安林表示,“一码游贵州”一定要坚持服务中小旅游商家的定位,只有他们活跃起来,贵州的旅游经济才能有爆发式增长。在具体策略上,张安林建议,“一码游贵州”可以在旅游淡季更多帮助商家进行营销推广,毕竟 “雪中送炭”更有价值。

李棋建议“一码游贵州”要加大在省外的营销推广力度,从去年数据来看,贵州本地消费者在平台上更加活跃,要让外地消费者也要在平台上活跃起来。

2021年,“一码游贵州”获得官方更大支持,《贵州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明确提出:

“一码游贵州”全面推广,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加快恢复;

加快推广“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平台;

中国联通正在尝试将“一码游”向更多省市复制。

广西崇左、四川阿坝州黑水县、江西庐山西海等多个城市和景区,已经有中国联通的“一码游”项目尝试落地,帮助政府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游客服务。

“我们希望’一码游‘能够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王显宇最后表示,这是一项创新性大工程,需要更多尝试。

“一码游贵州”,有何大不同?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1 4 月, 2021 1:43 上午
下一篇 1 4 月, 2021 2:06 上午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