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有线太麻烦了,限制行动不说,甚至还夹头发。」志明向雷科技抱怨道,年后为了奖励自己,他购买了雷鸟 Air 1s AR 眼镜,看中就是厂商们宣传轻便和 AR 观影体验,但也感受到了好多年前有线耳机和鼠标的使用体验。

2022 年,国内厂商发布了一系列轻量型 AR 眼镜,主打轻量化和观影体验,包括华为也推出了 Vision Glass 智能观影眼镜。在年底的时候,Nreal Air 宣布成为全球首个消费级 AR 眼镜突破 10 万台量产的品牌。

但落到实际体验,AR 眼镜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在佩戴上,虽然产品采用轻量化的设计,却还拖着一条「脐带」。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图/LIKEMUSIC

公允地说,现阶段轻量型 AR 眼镜需要外接数据线,一方面是出于续航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数据传输和性能限制——轻量化的 AR 眼镜没有足够的空间塞下芯片等一系列硬件,解决不了发热和功耗等问题,也无法实现低延迟的无线数据传输,导致 AR 眼镜在现阶段只能通过有线连接手机的方式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

还是需要芯片厂商和终端厂商联发产业上下游一起发力才行。

2月27日,小米在 MWC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重量为 126g,此外最大的亮点就是「无线」设计。雷军公众号的发文中写道:「依靠自研低延迟通信链路及高通骁龙 Spaces,手机与眼镜通信延迟低于 3ms,全链路延迟低至 50ms,媲美有线方案。」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图/小米

小米没有透露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搭载的芯片,但合理猜测可能就是高通去年年底推出的骁龙 AR2 Gen 1,其中主打的一大亮点是支持 WiFi 7 无线超低延迟,高通声称能让 AR 眼镜和智能手机或主机设备之间的延迟少于 2ms。

于此同时,高通第二天也在 MWC 上宣布,将基于骁龙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与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全球 7 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布局下一代 AR 眼镜。作为 Meta Quest、字节 Pico 背后的代工厂,歌尔股份也发布了搭载骁龙 AR2 Gen 1 的量产化轻量型 AR 眼镜参考设计,此前歌尔已经与高通联合发布了连续两代 AR 眼镜参考设计。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骁龙 AR2 Gen 1 量产化 AR 眼镜参考设计,图/歌尔

看起来,从电信运营商到芯片、从代工厂到终端厂商,无线化的轻量型 AR 眼镜已经快准备好了。

下一代无线AR眼镜

2022 年 11 月,高通骁龙峰会。全球知名 AR 游戏《Pokémon Go》的开发商 Niantic 展示了一段视频:用户戴上无线 AR 眼镜就,手持控制器走在户外。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图/Niantic

头戴式 VR 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已经强而有力地证明了,无线才是王道,繁琐的线缆是用户体验的一大门槛。对于偏向室内游玩的头戴式 VR 尚且如此,作为移动设备的 AR 眼镜更是注定了「无线化」的必然。

志明也向雷科技谈到:「果然,无线才是王道。」

那场峰会上,高通推出了骁龙 AR2 Gen 1,采用多芯片架构,由 AR 处理器、AR 协处理器和无线连接模块组成,分布在 AR 设备的不同位置。对比骁龙 XR2 Gen 1,骁龙 AR2 Gen 1 的 PCB 占用空间减少了 40%,AI 性能提升 2.5 倍,功耗还降低了 50%。

在尽量缩小占用空间和功耗的同时,骁龙 AR2 Gen 1 的无线连接模块 FastConnect 7800,利用 WiFi 7 连接 AR 眼镜与智能手机或其他主机设备,眼镜端收集的数据和感知结果—— 6DoF、眼球和手势追踪等——将传输到主机端,由主机端上的芯片进行画面渲染,再经由编码器及压缩,最终传输回眼镜端显示。

理论上,这一套下来将大幅缩小运动到成像时延(M2P),让无线AR眼镜更接近有线连接的体验,高通也宣称整个完整过程的 M2P 延迟将小于:9ms。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骁龙 AR2 Gen 1,图/高通

当然,小米还要考虑很多设计和功能实现,延迟没有做到高通宣称的 9ms 也在意料之内,但 50ms 的延迟标准,也足以让日常操作和大部分游戏的体验,基本接近有线连接。

另外从重量上来说,AR 眼镜告别有线连接意味着需要搭载电池了,必然会对整机重量有所影响。

根据公开信息,上一代轻量型AR眼镜普遍落在 80g 左右(裸机),Nreal Air 裸机为 79g(不含线缆和鼻托),雷鸟 Air 1S 裸机(不含线与前挡镜片)为 82g,华为Vision Glass智能眼镜裸机约为89g。如果加上线缆,华为 Vision Glass 约为 112g,其他裸机重量相近的产品大概也都在 100g 以上。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而从小米的官方介绍来看,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采用了包括镁锂合金、碳纤维件、自研硅氧负极电池等大量轻质材料,整机重量为 126g。但考虑到小米没有透露无线AR眼镜探索版的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还很难推测接下来量产商用的消费级轻量型,大概会有多终。

同样的,续航和重量也会是消费者最终选购时关注的重点。与志明的对话中,我们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表示:「重量就是两倍也能接受,但续航就有些纠结了。」

对于整个 AR 产业而言,也是纠结的。

AR还没有标准答案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真正的消费级AR眼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Magic Leap,在过去十几年AR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证明了,做一款真正的消费级AR有多难。

轻便到能佩戴一整天、续航至少支撑日常一天、性能还要足够强劲以支撑计算处理、近眼显示的屏幕也要精细到视网膜级……现有的芯片、电池、屏幕和光学方案还无法支持实现。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AR产业在商业化上不得不分化出两条实现路径:

一是从轻量型AR开始逐渐扩展功能、性能和场景;二是从头戴式MR开始带来比较完整的AR体验,再逐步实现轻量化的类眼镜产品形态。

以Nreal、Rokid和雷鸟代表的国内消费级AR品牌就主打轻量化体验,大幅削减了功能实现,并让手机等主机设备提供主要算力,集中在单一或少数场景,代表就是观影,此外还有米家和拍照,李未可和骑行等。

无线化能救AR眼镜?

图/小米

一方面,除了试验性项目,大部份AR初创公司在技术实力上远远不足以与大公司竞争;另一方面,面对AR产业的「漫漫长路」,初创公司拥有更紧迫的生存压力,需要更早的商业化支持企业正常运作,继续投入AR眼镜的研发,才可能同大公司在AR的赛道上形成竞争。

与之对应的,包括苹果、Meta在内,基于头戴式的产品形态,都在试图实现并完善MR/AR的体验,建立完整的开发生态。同时,承载AR的设备必然也要变得「日用」,否则也无法承载库克「智能手机般」的想法。而大公司没有短期的商业化压力,在技术上也允许一定的研发资源持续投入。

这不是小公司具备的条件,但也不意味着「羊肠小道」就走不到最后。就像Nreal创始人徐驰说的,今天的AR眼镜赛道,没有人知道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案和想法,而能够验证是否正确的只有市场和消费者。

但毫无疑问的是,至少在触手可及的未来,AR眼镜的全面无线化将是一种必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6 3 月, 2023 2:57 上午
下一篇 6 3 月, 2023 3:43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