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年轻人来了,旅游市场请接招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年轻人来了,旅游市场请接招

     年轻人来了,旅游市场请接招

 年轻客群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旅游业,这从数据就能看出来——“90后”占比超过50%,成为今年“五一”出游人群的绝对主力。他们既可以追求家庭集体出游的小确幸,也可以追求情侣的浪漫之旅,甚至来一场独自一人的探险体验。这届年轻人既拥有实实在在的旅游消费能力和出游需求,其选择更具多样性,出行也更不将就。在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大背景下,面对年轻人磅礴的旅游需求带来的改变,旅游市场主体如何接招?

    “Z世代”旅游已崛起

    毫无疑问,“90后”成为刚刚过去的“五一”旅游市场的关键词之一。

    “年轻群体,尤其是‘00后’的出游是推动今年‘五一’火爆的重要原因。”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介绍,从去哪儿数据看,“五一”出游的人群中,“90后”占比超过50%,成为绝对的主力,其中“95后”占比达到23%。不仅如此,与2019年同期相比, 1995年至2000年出生人群的出游增速达到1.85倍,“00后”增速达到2.5倍,“00后”成为出游增速最快、活力最高的人群。

    不同于“80后”“90后”携家带口扎堆服务好、旅游资源多的传统热门目的地,“95后”“00后”更加偏爱小众旅游目的地。去哪儿数据显示,在增幅最高的新疆阿克苏、西藏阿里、湖北黄石、云南怒江、黑龙江黑河等目的地的预订中,“95后”“00后”占比超过四成,远超“80后”“90后”的占比。

    兰翔认为,从今年“五一”假期来看,20岁至25岁的游客已经全面崛起。从其出游特点看,更加注重个性化、品质化的“95后”“00后”,不仅目的地的选择更加广泛,旅游的纵深较其他年代游客也更加深入,乡村游、房车游、户外游等新型旅游形式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95后”“00后”在推动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将推动整个旅游业向多元化、个性化进一步发展。

    相比在年轻客群中更有市场的去哪儿,携程“五一”数据中,年轻群体虽未成为绝对主力,但其比例也十分可观。携程数据显示,渐渐成为职场实力担当的“90后”在今年“五一”出游人群中占比达37%,成为绝对出游主力,“80后”位列第二,占比达27%。

    其中,以“00后”为代表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人群在这个“五一”旅游市场中表现亮眼,占比达21%,旅游消费直追“80后”。“70后”占比10%,“60后”占比2.7%,“60前”占比2.3%。而在性别分布中,携程女性用户占比51%,略高于男性用户。

    携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多项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发现“00后”与“80后”两大主要出游群体在旅游消费中差异明显。以景区为例,在“00后”所青睐的热门景区中,以“险”著称的华山位列第一,圆明园、颐和园、拙政园紧随其后,主题乐园类景区仅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入围前十。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既要拥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要参与体验感强、挑战性高的玩乐项目。而“80后”偏爱的热门景区,主题乐园类景区占据半壁江山,“溜娃”才是“80后”小长假中的头等大事。

    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更加偏爱碎片化的体验。在“00后”的携程关键词搜索中,“小吃”“夜市”“奶茶”“打卡”“地标建筑”位列热度前五,“80后”的关键词前五名则是“景区”“三亚”“自驾线路”“酒吧”“长隆”。

    创新点燃年轻人出游热情

    如果追溯年轻世代在旅游市场展露实力的原因,创新性的盲盒绝对算非常重要的一个。从清明假期开始,一场基于“未知”的盲盒营销热潮席卷在线旅游平台,点燃了年轻人的出行市场。

    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盲盒经济的热潮已经蔓延到了旅游行业。在清明小长假里,同程旅行“机票目的地盲盒”吸引了超过2000万名用户参与,并引起广泛关注,成为2021年春季旅游营销领域第一个现象级爆款。覆盖“五一”假期的第二轮升级版的机票盲盒也于4月22日受到追捧,并引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跟进。

    机票只需88元、火车票只需66元,目的地覆盖成都、杭州、西安、厦门这类“网红”城市,也有张家界、中卫、无锡、丽江这类旅游大热门,还能自主选择出发日期,时间涵盖了“五一”小长假……去哪儿平台紧随其后上线了机票盲盒和火车票盲盒,满足“抽到哪儿去哪儿”的出游新需求。事实上,自2020年至今,去哪儿共上线6款机票盲盒产品,包括春运盲盒、学生机票盲盒等。“今年机票价格普遍恢复至疫情前,盲盒产品更适合航空公司和平台拉新。”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说。

    与彩票类似,盲盒产品都有运气的成分。最著名的旅游盲盒产品莫过于1998年在英国建立的“lastminute.com”——旅客先提交想要去的地方和预算,再由网站协调匹配尾仓产品,确认支付后再出票。

    “对于购买机票盲盒的游客来说,旅行的乐趣从点开盲盒的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机票盲盒系列活动通过新鲜的玩法设计,延长了用户旅游消费体验的链条,让用户能够感受更多线上旅游消费的乐趣。“盲盒不盲,我们用独到而敏锐的洞察力,紧抓新生代用户的消费偏好;盲盒很忙,我们用创新的思维夜以继日地迭代产品,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的产品。”该负责人说。

    携程盲盒则包含酒店类盲盒和机票类盲盒,酒店类盲盒预订成功后还能获得机票补贴。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分析,从旅游消费人群的需求来看,除了新奇有趣的玩法外,用户会更加关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与传统的潮玩盲盒用户不尽相同。张致宁认为:“有趣的营销玩法只是一场旅行的开始,用户更期待旅行过程中的高品质体验,而这离不开相关平台在供应链与服务体系上的积累。”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各平台目标略有不同,但不可回避的是创新营销的诉求。加速裂变的盲盒玩法,已经成为一种针对“后浪”的“网红”营销。

    社交生态成布局重点 

   “我们一直很关注年轻群体对民宿需求的变化,升级营销策略,不断通过各类营销方式占领用户心智。”途家民宿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李珍妮介绍,从今年“五一”民宿消费数据来看,民宿消费的主力人群是“80后”“90后”,其预订量占据民宿预订人群的50%以上。

    为此,途家在平台内以新颖的营销玩法、高性价比的特惠价格来刺激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并通过“途家美宿家”项目打造出优质民宿的口碑传播矩阵。李珍妮介绍,“途家美宿家”是对民宿有很高品位和鉴赏能力的、在社交平台拥有大量粉丝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社交平台的影响力,以实地“种草”的方式来刺激消费。“途家美宿家”看重的是体验民宿和当地风土人情后的真实反馈,而不是出片出广告的模式。

    “年轻用户对‘种草’内容的接受度还是非常高的。这也是民宿和酒店的最大差异点所在——民宿并不是一张床,更多的是与目的地结合,传导的是旅行和生活的理念。”李珍妮介绍,今年,“途家美宿家”相关活动已取得近5亿次曝光。

    除了机票盲盒,针对年轻客群,携程在社交生态布局上也着墨颇多。今年3月,携程集团将构建“旅游营销枢纽”提升至战略高度,其基本逻辑就是让超过2亿人次的月活跃用户多在平台停留一会,多逛逛、多看看,激发新的购买诉求,从而在主交易链条之外打造一个新场景和新流量入口。旅游营销的变革不仅改变了携程作为纯交易平台的属性,也进一激发了用户的出行灵感。

    作为“旅游营销枢纽”战略的重要载体,“星球号”的上线进一步丰富了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获取旅行灵感和优惠产品的交易渠道。目前,已有近150个旅游业顶级商家、目的地加入“星球号”,在这里发掘旅行营销新乐趣,实现内容到交易的价值转化。最新发布的携程一季报显示,作为携程营销体系的重要组成,3月份,携程直播预售GMV环比取得双位数增长;携程直播间平均访问量环比增长已突破40%。截至一季度末,携程平台的旅游KOL数量环比去年四季度末增长50%以上。

    2020年,有934万人通过去哪儿购买了人生第一张机票,“95后”占比达40%。去哪儿CEO陈刚表示,这些用户大多是来自一二线以外城市的年轻人。2020年底,去哪儿发布了“新低价”战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低价格的旅游产品。陈刚认为,又好又便宜的供给来自小众的目的地和非标住宿。这也是未来全球旅游增长的两个机会点——区域间的渗透和非标产品的增长。

    “我们会做两件事,一方面,实现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需求和供给的对流,不只是帮助一二线以外城市的‘小镇旅行家’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搬到线上,把大城市的消费者引流到这些小而美的目的地去。”陈刚表示,另一方面,凭借平台优势,加大优质民宿供给,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保守地看,民宿消费在住宿领域短期内有至少15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

    专家观点

    休闲度假市场需要打磨“慢”“精”“高质”产品

    马牧青

    在休闲度假旅游时代,观光吸引物已经不是唯一核心吸引力。在新的旅游市场消费需求驱动和年轻一代旅游人群引领下,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皆可成为或延伸、叠加为旅游产品,并可以成为业态核心吸引力。

    当然,前提是市场定位精准、规划设计得当,在这里只有高质量产品和慢生活方式,没有巧运营,更没有网红抖音之类短暂、浮躁、虚幻的人为因素。如住宿型的莫干山、小吃型的陕西袁家村、综合型的游轮,以及景区之外更大区域内的旅游度假区和旅游目的地。

    在文化层面,休闲度假不单是无脑的玩乐,而是已上升为精神层面的消费,而精神感受是基于文化体验之上的。所以,文化、景观与业态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三大核心吸引力,且三者既可独自成核,又可统一、互补、联动、融合。无论是旅游景区、度假区的景观和产品,还是区内大建筑和小设施,以及一切线路和标识,都需要文化、景观和功能的高度融合。当下新出现的一些旅游新现象、新业态、新产品都已明白无误地提醒我们——休闲旅游度假时代已经到来,这从国家层面提出的高质旅游战略也可以寻到注脚。

    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渐进的,休闲度假旅游也是如此。首先进入这个阶段的可能是发达城市、部分中高端人群,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今天的局域就是明天的全域。如何把握市场?政策不能一刀切,投资不能一股脑,产品需要分层级。

    这个判断人所共知,也不足为奇,所有旅游人已经感同身受。休闲度假旅游时代不同于观光旅游时代,旅游人需要换一种理念,然后才是换思路,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旅游区需要提升产品质量,而不仅仅是提升景观;旅游者已经有心慢下来、停下来,旅游规划者、投资者、经营者也必须慢下来,精打细磨一些匹配当下旅游休闲度假市场的慢产品、精产品和高质产品。(作者系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记者 张 婷 整理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4 5 月, 2021 1:36 上午
下一篇 25 5 月, 2021 2:09 上午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