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中外大咖、6000字最新深度研判:说清2022年旅游业的危难与新机

十位中外大咖、6000字最新深度研判:说清2022年旅游业的危难与新机

疫情到底什么时候结束?2022年是更困难的一年,还是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恍惚两年如一瞬间,我们个人或行业征程中已被凿下的深刻印痕,清晰可见,但这些越加萦绕我们脑际的问题,却还没有一个明晰答案。

黎明曙光终将出现,被黑夜侵袭的肌体终会迎来新阳的沐浴。

疫情第三年,我们能做的依然是奔涌向前。

于此,执惠推出春节特辑,邀请文旅业者大咖执笔成文,凝练所行所思,以拨云见雾。

第四篇,执惠摘选国内外10位大咖公开发言等信息,观点交叉碰撞间,展现一个更立体丰富的2022年旅游业前路图景。

疫情进入第三年,其依然是左右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因素,今年的旅游业开局并不乐观。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下调了2022年旅游经济预测数据,其发布的《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指出,2022年,疫情仍将是影响旅游复苏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全年旅游经济预期下调为谨慎乐观,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19年的2-3成。

近期,世界旅游组织表示,预计2024年全球旅游业才能完全恢复至疫情暴发以前的水平。而此前,该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宣称,全球旅游业最有可能在 2023 年之前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2022年的旅游业已有多个声调:更加困难的一年、旅游行业活下去最重要,更多更新的困难和挑战、国内旅游大体走向正常化……当前仍难,未来仍可期,是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是,在复苏进程向上中,政府、企业等都需要更多的积极作为。

我们摘选国内外10位大咖观点,他们所思有交叉重叠,有碰撞,也就构成了一个更立体客观的2022年旅游业图景预判。

(除国外人士外,以下内容主要按作者名字首字母顺序呈现)

一、顶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向宏:现在旅游行业活下去最重要

两年来,我总结我们旅游行业是“四个减少”、“四个增加”。

“四个减少”:第一,游客量减少;第二,景区的效益减少;第三,员工的收入减少;第四,我们的信心减少,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从业者的信心减少,外界对我们行业的信心也减少。

“四个增加”:第一,成本的增加;第二,负债的增加;第三,贷款难度的增加;第四,稳定员工的难度增加。

我一直在说:现在旅游行业活下去最重要。下一步如何活下去?

第一,要呼吁全社会提振对旅游行业的信心,这点尤其重要。我认为旅游行业将会是疫情好转后恢复最快的行业,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全社会的信心,旅游行业是经济行业的晴雨表。

第二,希望政府出台实实在在的纾困政策。房土两税免交、养老保险金缓交等政策,来帮助解决我们切实面临的问题。同时,希望能解除或临时解除一些对我们旅游行业的传统限制,比如对一些政府会议召开的限制政策要更加灵活。

第三,要创新,旅游行业的恢复不是一种简单的恢复,而是一种改变的恢复。疫情影响下,游客的出行方式、选择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在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也要在自己的领域上进行大力创新。比如我们企业以前只做景区行业,去年开始我们利用自有酒店的设备与技术,为高收入的家庭提供家政服务,为一些大企业提供上门餐饮和培训服务,同时我们也输出部分员工借给其他企业。最终我们应该强调线上线下的融合,没有创新,我们就没有出路;没有创新,我们就适应不了疫情后旅游行业的变化。

二、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2022年将是旅游企业更加困难的一年

2022年我认为将是旅游企业更加困难的一年。首先,疫情将进一步常态化,疫情防不胜防,随时都可以出现。第二,经济的下滑减少了旅游消费的支出。11月份开始,我们疫情解除的几个地区,旅游消费是大幅度减少。我们预计2022年的旅游消费将是不乐观的。第三,全国酒店业的负债率是75%,2020年的资产回报率全国的酒店只有4.2%,2021年的数据现在没有出来,估计是4个点以下。大量的酒店会入不敷出,抵不过银行的贷款利率,那么将会导致很多酒店休业关门。

因此,有几项建议:

第一,希望政府部门对旅游企业进一步关心,特别是要增强旅游企业的信心。现在旅游企业普遍信心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希望政府恢复社保缓交或免交、税收优惠等措施。

第三,疫情防控利用大数据为依据,实行全国的统一化。各地的防控的措施不一样,防控的方法也不一样,相比来说上海是最好的。所以,以大数据为依据,实行全国的统一化标准、统一化做法方法来解决用户的防控措施。

第四,研究新的方法,比如现在全员做核酸全民打疫苗,是不是可以全民做抗体检查,有抗体的允许全国流动,没有抗体的限制流动,这样对经济增长、对旅游的恢复都有好处。

三、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旅游市场还将面临更多更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复苏向上的进程不会停止

疫情仍将是新的一年里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旅游市场还将面临更多更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复苏向上的进程不会停止,创新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

刚性出行的基础市场将进一步稳固,文化休闲、科技体验和度假消费的新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2022年的旅游市场大概率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的热闹场面,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常生活的渴望会持续释放和成长,推动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旅游产业的变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进程,包括科技推动的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快。更多机构会携资本、技术、文化等新要素新动能而来,并在旅游创业创新的进程中逐步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

入出境旅游市场大概率会延续过去两年的表现,但是国际和港澳旅游交流将会更加频繁。新的一年,政府会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形势的判断,适时启动入出境市场的政策研究,但是双边和多边的旅游交流仍将以线上为主。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疫情影响和市场因素,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19年的25%左右。

四、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中国估计半年就有条件开放

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除了亚洲以外,欧美国际市场已恢复得相当不错,已恢复至疫情前的一半,但亚洲市场还没有起色,相信很快会跟上。随着英国与美国的恢复,尤其是英国,现在英国已经完全把新冠当作流感,没有任何路径的限制。当然亚洲国家也在跟进,澳大利亚已经开放,新加坡也对很多国家开放,只要接种了疫苗就可以进入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也在开放当中。

大家都关心亚洲、中国什么时候开放,我见了十几个国家的旅游局,他们都非常期待中国游客的回归,他们都觉得中国游客特别好,又不是冲着他们本土的夏季(旺季)去的,很多都是淡季去的,比如我们中国的十一(国庆假期)、春节,住得时间也长,他们非常期待中国游客,他们也非常期待能到中国来。

现在估计其他亚洲国家会在3个月内随着新加坡的脚步陆续开放,当然中国会比较谨慎,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如果这些国家成功放开,中国也不会太久,估计半年就有条件开放。

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在艰难时刻更要理性冷静思考

总体上看,旅游业仍将艰难前行,多数旅游企业仍将艰难度日。尽管旅游业和继续坚持的旅游企业展现出了极大的韧性,但旅游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也面临着队伍大调整、行业大调整、产业生态大调整、发展预期大调整等方面的变化,给2022年旅游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困难,也给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增加了新的变数。在这个艰难时刻,更要理性冷静的思考:

如何看待微旅行的发展?

微旅行究竟能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乃至整个旅游业的主体性业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投资动能下降和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微旅行乃至周边游能否在所谓高消费能力人群的境外回流、远程旅游人群消费在地化的窗口期吸引足够的增量投资,并最终带动高品质供给增量,也还值得观察。如果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对微旅行没有体系化的支撑、革新性的认知,无论是城市的微旅行还是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周边度假发展的持续动能都会面临问题,微旅行市场的社会化程度也必将受到限制,微旅行的体量规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只能是补充性的甚至是暂时性的。

如何看待当前发展困境?

要理性深入地分析当下的困境有多少要归因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有多少要归结于长期累积的问题。

另一方面,面对困境,文化和旅游的处境还是会有所差别。文化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来传播,旅游则需要通过在地的方式来体验,而且在线的发展可能会挤占在地体验的时间,因此在科技赋能基础上文旅融合之外还隐含着文旅背离的可能。

如何判断旅游发展动能?

旅游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因此毫无疑问,旅游业的发展动能始终都在。而且现在的旅游业太需要这种信心和鼓励了。

不过,同样存在着是不是需要冷静理性地认识旅游需求的问题。过去的两年来,因为疫情影响人们无法随性外出旅游,那么旅游的需求究竟是不断被沉淀等待破土而出,还是被经济形势和预防性储蓄不断稀释呢?尤其是当前“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形势下恐怕还是要客观做判断。同时,因为疫情而导致优质需求回流究竟是临时性的回流还是趋势性的变化?周边游究竟是临时之举还是趋势性方向?高端消费也好、高品质的周边及乡村旅游也好,究竟值不值得重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跟上述变化究竟是临时性还是趋势性的判断密切相关。

六、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中国的国内旅游,今年大体可以恢复正常状态

2022年,疫情仍然持续,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格局也不会变化。这是旅游的大背景,所以,指望着后疫情时代,仍然是一厢情愿。入境和出境旅游的复苏,看不到希望。入境旅游的开放也是如此,现在就如临大敌,开放旅游看不出来。也就是说,较之2019年,入境旅游的收入别指望,出境旅游的消费仍然会回流。两者相抵,难说高低。

但是,国内旅游的振兴是可以看到的前景。在目前的防疫政策之下,大面积爆发疫情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局部产生,迅速解决。由此,中国的国内旅游,在明年大体可以恢复正常状态。冬季冰雪,春季江南,夏季西北,秋季全国。美景依然,美食处处,美感泛滥。对于憋了两年的国人,这是抑制不住的追求。而中国旅游人,要抓住机遇,走,不能等待,不能躺平。

不但要走,而且要走起,市场在前,只能往前走。但是不必奔跑,也无须大步流星。要稳稳当当的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好办事。要扎扎实实的走,一步一个脚印,在内容上下功夫。我最怕引发恶性的价格竞争,大家都削价,价格竞争则无意义。当前,更怕的是恶性的营销竞争,看起来花样百出,新渠道,新手段,一时网红,没有长红。要走得聪明,老路走不通,就换一条路,或者绕着走,没有必要一条路走到黑。要走的顺畅,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七、无锡拈花湾文旅董事长吴国平:旅游企业转型的4个要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次危机过后,都需要政府、市场、行业等各方多管齐下,以此推动旅游业的全面振兴。为此,有两点意见建议:

1、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在科学精准防控的基础上,呼吁逐步放开低风险地区的各类旅游业务;春节后,春暖花开的时候,建议政府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营造有利于中远程旅游消费的市场环境,持续释放鼓励出行、鼓励消费的市场预期。

2、建议就旅游业的各细分领域的复苏情况,譬如旅行社仍困难重重、恢复缓慢,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更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延续2020年的税收、人力等扶持减免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其找准市场定位,创新旅游产品,创造盈利模式,实现自身的转型迭代。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如何转型,我认为有几点:

1、抓落实:坚决落实各级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

2、保团队:不降薪、不裁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强转型: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4、炼内功:从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

八、山东省旅游职业学院院长闫向军:2022年的9个动态和动向预判

2022年: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移动端实时信息咨询问答交互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天安门广场预约制的推行,标志着国内游客流量进入可调控时代,带来信息交互行为的变化,也带来流量的重新调整。

会有更多的导游借助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进入信息传播领域,把目的地在地信息行为转移到目的地之外,同时成为目的地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旅行社商业模式发生调整。

“激发旅游灵感”阶段竞争将进入白热化时期,而现在打开各种手机应用的界面,由短视频、精美图片以及诱人标题组成的千篇一律的“瀑布流”已经分辨不出各自的差别,未来旅游信息传播形式和内容结合是竞争焦点之一。

线上不断涌现的旅游要素和服务产品品类多样化以及目的地产品碎片化,使目的地产品组织和营销日益关键重要。目的地产品组织和营销本质是目的地旅游信息组织和传播,其适应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重要领域。也就是如何寻找下一个“寻宋之旅”的产品和客户。

旅游市场结构的变化依旧持续,本地生活平台更加快速介入线上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组织以及信息传播相应发生调整和变化,旅游者和本地居民获取旅游信息或者生活信息的渠道、形式、内容日益趋同,两个生活场景的竞争真正开始了。

人力资源入口——酒店在转型,人力资源出口——旅游职业院校在转型,重要的是00后年轻一代人力资源在转型。那么,一个很大的可能是大批年轻俊男靓女托起中国酒店服务的现象正在减弱或者消失,酒店员工大龄化和酒店业数字化转型并行,在人口红利减少、农村人口转移以及老龄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

元宇宙相关技术会成为增强“体验感”和“沉浸感”的手段,也可以成为吸引物本身,这种作用乐观估计有大的突破。不过,这种“沉浸感”或者元宇宙吸引物的市场化产品化是关键,技术不是难题,麻烦的是市场,大麻烦是多变的市场。

2022年以及相当长的时期,对于元宇宙替代真实旅游,这可能有些想多了。

出境旅游的亮点是澳门特别行政区,2023年以后一个可能出现的格局是澳门或者香港成为出境旅游的“缓冲区”。出境旅游市场恢复最大的困难是人才的回归,这恐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散客市场恢复应当早于团队市场。入境旅游市场恢复同样会从澳门和香港开始,就是说香港澳门是出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标杆和观察点。

九、途易集团CEO弗里茨·尤森:旅游业在当下和未来都是一个增长强劲的市场

途易对2022年有何期待?

展望2022年夏季,我们很乐观。由于各个指标及其趋势走向没有受到太大影响,2022年夏季产品提前预订量很好,目前与公司对产品供给的预期一致……但是,关键还是要看2022年春季和夏季的具体情况,目前对2022年夏季做准确的预测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对旅游在明天夏天恢复至2019年水平很有信心。

疫情以来,旅游业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一个主要的、持续的趋势是客户对更高价值旅行和更多附加服务的需求。度假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在例如房间升级,更高质量的酒店,真实体验等方面,平均停留时间也略有增加。当前,我们看到地中海国家的市场出现明显回升。我们预计长途旅行复苏会晚些出现,但包括北非和佛得角群岛在内的远程目的地也正在复苏。

对旅游业而言,不变的是什么? 

旅游业在当下和未来都是一个增长强劲的市场,它受益于总体的社会趋势,这些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未来还会继续增强:人们正在变老,他们比过去的人更健康,更有生活意识。许多人有经济能力,能够自觉地决定旅行。对他们来说,经历比财产更重要。可以说体验是新的奢侈品,人们想要体验特殊的时刻,比如在酒店、邮轮等场景度假,旅游行业从中获益匪浅。疫情几乎给旅游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但这些趋势不会被打破,未来会延续下去。 

十、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数字化带来很多好处,但数字革命也带来很大风险

当扎克伯格宣布“元宇宙”的时代到来时,我认为他的意思是互联网将从二维转变成三维,我觉得他对“元宇宙”世界的未来有非常清晰的愿景。我相信未来的互联网会越来越向沉浸式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互联网会取代现实生活,还是只是取代二维属性比较明显的屏幕时间?我的观点是,三维属性更明显的互联网将来能取代二维互联网,而不是取代现实生活。

疫情加速了数字化的广泛应用。疫情期间业绩很好的公司都是那些对物质世界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数字化公司。改造完成后,购物中心变成了亚马逊式的商场,金钱变正在变成加密货币,酒店逐渐向 Airbnb的风格靠拢 。数字化能带来很多好处,但数字革命也带来很大风险:我们正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孤独的时期之一。

(以上部分内容摘选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中国旅游研究院、厉新建旅游文库、韦陀一杵及公开报道等,一并致谢。执惠对相关内容略有编辑。)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月 7, 2022 3:21 上午
下一篇 2月 7, 2022 3:49 上午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