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google-analytics-for-wordpres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user/ht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 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场景|Online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继文旅在去年火热之后,数字游民也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突破口。

你听过“数字游民”这个概念吗?如果答案否定,或许你还不够松弛。

截至2022年,全球数字游民总数已达到3500万人,全球共有54个国家提供数字游民签证。据国际数字游民自发组建的Global DNX预计,到2035年,全球数字游民或采用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远程办公的人将达到10亿人。

数字游民译自英文Digital Nomad,指完全依靠互联网赚取收入,借此打破工作本身与工作地点、时间的强关系,全球移动生活的人群。

在中国,2.8亿“00后”中有76.4%愿意成为数字游民,其中想要逃离一线城市的人口高达1000万,而他们的下一个人生选择很有可能是数字游民。

着陆TouchBase在四川省资阳市走进了一个刚刚开始运营的数字游民基地DNβ。在这里,我们尝试解读这个新兴的社群空间以及其中的人与生活方式。

01 起因于一个浪漫构想

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驱车20分钟,就能抵达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所在地仁里村,这里是典型的川中小乡村,距成都市区车程也不到1小时车程。

村庄是典型的浅丘地貌,处在这样一片离蓝天白云很近、景观建筑与自然风景良好结合的乡野间,松弛舒适、交流顺畅的社区氛围,让社区充满自由和谐的气氛和旺盛的生命力。

自由和松弛是从环境和设计上就开始营造的。在社区里,看不见很高的建筑,只有矮矮的楼房,建筑大量采用了木材、石材、青瓦、毛竹等,让社区更像一个充满乡野气息的生态园林而非狭窄拥挤的城市,在这种氛围里,心也可以放松下来。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DNβ的建筑

其实,在打造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之前,当地曾打算在这里规划打造农旅项目。

“但最终我们选择了‘数字游民’这一项目。”资阳市委副秘书长、资阳市住建局副局长赵怀民表示,因为这不仅可以盘活闲置资源,还会衍生更为丰富的新兴业态。

此前,他们前往浙江安吉、云南大理等地方进行考察,对当地的数字游民社区印象深刻。“比如安吉的数字游民公社,是将一个废弃竹木加工厂改造而成,不仅满足了游民们的生活、工作所需,还吸引了800多位年轻人入驻。”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也叫DNβ。其名字本身也解释了社区的内涵,DN代表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Beta既与古文字“阳”同形,也象征迭代、升级和持续的创新——它指向一个由数字游民共建的可以无限迭代的创新社区,甚至城市。

DNβ的投资建设方资阳空港投资集团总经理王胤告诉着陆TouchBase:“DNβ并没有做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我们还是利用仁里村原有的资源,就是它以前规划的集体性建设用地,同时盘活老百姓闲置的宅基地资源。通过点状布局的方式,因地制宜,尽可能地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建设数字游民社区,除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之外,配套设施也是资阳的另一重要优势。”王胤说,他告诉着陆TouchBase,在毗邻DNβ的位置,中华优秀文化创作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开业,此后,根据群集效应也将进一步吸引相关产业入驻。

除了基建之外,人是社区的灵魂。DNβ目前已吸引部分引领型数字游民个体作为种子人才入驻并合作开展孵育计划,其中有健身瑜伽教练、脱口秀演员、社群主理人、青年作曲家、数字游民咖啡师、千万品牌创始人、音乐厂牌创始人、95后跨界艺术家、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全网粉丝超过200w+的自媒体创作者、拿到多项国际顶尖设计奖项的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博士团、破圈而出的大厂追梦人、逃离北上广深的“反卷”先锋等。

DNβ的设计者、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曾先后创立了数之联、数联铭品、国信优易等大数据企业,总市值超过200亿人民币。

周涛认为,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将建成一个无限迭代的创新社区模型,为海内外优质青年提供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旅居式创新孵化场域。这将有效缩减城市与乡村的鸿沟,促进城乡发展均衡。

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创建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发中心,周涛担任主任。这一中心拥有十数位国家级人才,产出超过500篇原创研究论文和100多项发明专利。2019年,大数据中心与STAR REACH共建新媒体艺术实验室,尝试用科技手段创造新艺术,基于大数据洞察年轻人。数字游民是他们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新媒体艺术实验室团队在一年前开始寻找数字游民的线下落脚点。一个偶然的机会,团队在网络上的一篇帖子里发现了资阳,帖子里有俯拍山顶观景塔的图片。

“我们第一反应是觉得这里的建筑很好看。通过搜索,发现这里竟然是资阳的一个村庄,这里一共有三栋非常美丽的建筑。”新媒体艺术实验室团队运营柯宇回忆道。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人们在DNβ享受休闲生活

新媒体实验室来到仁里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根据已有的建筑进行重建和软装,于是三个月之后,DNβ开业了。

作为DNβ的社会创新召集人,周涛在DNβ的启动仪式上表示:“我们鼓励青年以边工作、边度假的方式加入社区,在这里找到连接点、成长性与归属性,以社区为桥梁,切入乡村,为资阳乡村经济带去年轻的生产力,为资阳乡村教育推进更公平和多元的发展机会。”

02 三个月完成搭建开业

山间共居公寓,远离城市喧嚣,没有使人内耗的办公室氛围,没有令人费神的人际关系,只有来自世界各地为了更好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向往生活、自由且自律的年轻人。

这是许多人梦想的生活场景,也是DNβ正在发生的现实。

DNβ占地近20000m²,由资阳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包括全球数字游民创新中心、共享办公、共享食堂、数字游民文化体验中心等模块,将为“数字游民”提供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旅居式创新场域。

在DNβ,有2364m²的超大共享办公空间,涵盖开放式办工位、路演区、独立会议室、自由洽谈区等,让旅居的数字游民既能徜徉美丽山丘,也能连接全球、高效工作。工作之外,共居区域设有共享厨房、洗衣房等生活配套设施,山顶观景区还特别打造了新消费场景——古法手工窑烤面包,并与知名咖啡师合作创立DNβ同名咖啡品牌,大大丰富了游民生活的多样性,使之能充分体验田园的自由与闲适。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人们可以在DNβ交流和工作

“其实也是希望可以先由数字游民带动,让其他成都重庆周边的人发现这个地方,让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周末游的选择地,就是可以来这里看看游民的生活,然后体验一下。”新媒体艺术实验室团队运营柯宇补充说,“希望大家可以先来认识乡村、先来旅游、先来玩,从而可能希望待在乡村。”此外,DNβ也会策划相关匹配的活动,类似露营、集市等,借此带动周边人群的消费。

当然,面包之外,数字游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也非常丰富。

在DNβ的社区环境内,特别邀请了一众国际艺术家设计和十个相互串联的艺术装置,以数字游民精神为主题,涉及现代科技、自然景观、乡村风貌和人文情感,为来访者奉上一段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

大名鼎鼎的来自意大利知名设计工作室的Atelier Biagetti,曾与LV合作了家具系列,作品曾在米兰三年展、迈阿密巴塞尔艺术设计展、米兰Riccardo Crespi画廊以及其他公共机构、私人空间、博物馆等地展出。他的作品也在DNβ的空间里亮相。

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知名的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新加坡艺术家Tan Zi Xi、国际艺术家及音乐家Ronnie Deelen等诸多艺术大咖,也都为社区量身打造了独具风格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

在这里,艺术呈现的方式也自由而多元。

数字景观《咫尺星河》是数字游民们探索自由与无界限之旅的起点,旅程的下一站是花朵装置《Blooming绽放》,它用充满未来感的色彩传递着资阳这座城市的朝气与生命力;公共雕塑《Endless无尽》则象征着数字游民自由灵活的生活方式;户外装置《Fantasy Evolution奇幻进化论》浓缩着数字游民对自然生态的奇幻想象,展示了超越自然的力量。山脚下的屏幕装置《涌·石Stone Whisper》上,有一条虚拟河流在静静流淌,它昭示着各种文化之间不断的交融和流动,恰恰也折射出数字游民社区所倡导的多元文化和包容思想。

在自然而松弛的氛围中工作,在艺术且优雅的空间里生活,也在创意和多元的人群中社交。在DNβ,大家随时可以交换技能,实现休闲共创。DNβ为才华横溢的人提供了空间,也创造出社交圈。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DNβ的艺术装置

在4月12日的社区启动仪式上,36名数字游民入驻DNβ,成为仁里村的新村民。这些新村民来自五湖四海:曾生活在英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地;从事的行业也五花八门:程序员、设计师、自由撰稿人等。

但他们来到DNβ的目的却十分相似: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低廉的生活成本、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包容、自由的青年文化。

作为首批入驻社区的新村民,韩国咖啡师秋浩真觉得,数字游民是最不缺乏创造力的群体,其最大的特点是涵盖面广,在网络、艺术甚至工业领域,都能看见数字游民的身影。

秋浩真决定在DNβ创业。他尝试组建自己的产业链,从进口生豆、烘焙、包装到出售,需要成熟的运营方式进行推动,但他仍信心满满。“我更现最迫切的是先把产品弄出来,一旦产品能够成型,就可以去已有的咖啡门店测试实际效果,随后在进一步去铺渠道。”

洞察到咖啡豆需求存在口味不均、且容易闲置的痛点,他初步的设想是将咖啡豆做成烟一样,在任何一家超市便利店都能够买到。“我选择做一个像这种烟盒一样的包装,里面可以放各种各样的咖啡豆,这样的话这样的话我实际不需要门店,也许我可以把这个东西放到其他咖啡店去销售。”秋浩真说。

自媒体博主肖恩(B站:肖恩看)之前居住在长三角,身边有不少朋友陆续搬家到了成都,这让本来就关注旅居内容的他有了新的想法。最终,在朋友的推荐下,肖恩选择来到DNβ,尝试开启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期间也实习过好几家公司,但我觉得在公司里上班的状态不是我自己喜欢的,我可能更喜欢自己去支配时间,自己去安排计划。”毕业后,肖恩选择成为全职自媒体工作者。

现在,肖恩觉得,工作是为了自己,自己可以掌握工作的节奏效率。自媒体工作灵活自由,也恰恰符合数字游民可以按照个人心意选择工作地的特质。

2024年年初,肖恩发现身边的朋友陆续形成了一个数字游民圈。“我在不同的数字游民社区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在这个圈子里面经常有时候会交流。”肖恩说。

他发现,这个小圈子里,互联网创业者身份的朋友会多一些,也有不少在人生“gap”期的朋友,选择成为数字游民,暂时逃离当下所处的工作状态。

如果仔细梳理这些新村民的经历,不难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具备做自由撰稿人、独立开发者等的能力,且有极强的自律性。

这也符合DNβ的构想:先吸引一波引领型数字游民来到此地,再带动更多的同类和探索型数字游民。

03 DNβ的未来

除了空间的更迭之外,人始终是社区的核心。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DNβ将成为人才孵化的乐土,也为年轻人们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已经入住DNβ的艺术家张鹿鸣看来,数字游民的工作种类更纯粹:“一般的数字游民不需要跟在地有很强的链接,但我们的工作还是需要跟地方在地有一个链接,可以帮助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这种工作场景在海外更为普遍,尤其适合中小型企业。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自由职业者成为数字游民的主力后,为创意、创业本身创造出新的土壤,打破一些固有的传统行业壁垒,产生出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DNβ也正在为这样的碰撞创造机会,同步实施人才培育计划。

数字游民全球创新中心将汇聚全球英才,推进校企合作,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心已开启多项数字游民人才计划,包含Genius β优秀人才创业新物种孵化,打造海归青年创业者的着陆点;Art β国际双边校园驻留计划,联动资阳本地高校中小学,注入优质教育内容;Prize β分季多主题的数字游民马拉松竞赛,打开多元游民群体的筛选路径……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人才计划还将持续打造个性化的孵育系统。

文旅向左,数字游民向右

DNβ的文化体验中心

如果说四大核心场景为数字游民打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空间,十大艺术装置创造了一个惬意的休闲艺术展区,数字游民全球创新中心则为数字游民们铺设了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成长孵育系统。

与此同时,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的营业,也为这个村庄带来人气和就业机会。仁里村的活力也正在悄悄被“唤醒”。这个依山傍水的小乡村逐渐被更多人知晓,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受益于乡村“数字化”改造。

如今漫步在仁里村,昔日的小乡村变了新面貌——乡村建筑成为了数字游民的创业空间,乡村咖啡馆、精酿酒馆、窑烤面包店等配套产业随处可见。

DNβ将代表资阳这个年轻的城市,去发声,去链接全球有才华的游民群体。社区为数字游民群体提供共享办公、住宿及其他优质共享生活设施,打造可信赖的友好共居环境,并为渴望旅居式生活的数字生态能力者打造一个创新孵化场域。

随着DNβ启动营业,资阳也筹划,进一步依靠川渝腹地的地理位置,发展中部地区经济优势,把数字游民变为数字乡民,激活资阳整座创业城市的活力。

未来,DNβ还有更大的愿望。王胤表示,下一步将对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进行更为精细的规划,继续扶持创业者,通过产品场地资源互换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规模。

“将来包括优秀文化传统科技示范园等周边社区的建成,也将进一步形成联动效应。”王胤说,“我们的设计中,DNβ一年的流量是300万人次。这不仅包括数字游民,还有外地来的游客。所以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开发特色餐饮、民俗、文创产品等相关产业。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公寓的接待能力,预计一年后突破150张床位。”

除此之外,农业文旅也是新的计划之一。如果城里公园的花看腻了,看到乡村里整齐的高粱、大片的花生、油菜花,或许有不一样的感觉。

在政策层面,资阳当地出台了共创共居社区、共享工作空间与相对应的创新支持机制。在产业建设方面,距离DNβ不远,依托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等建设的“天府艺谷”雏形也已呈现,以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代表的“临空智谷”也在积极打造。这些都将为数字游民提供创业土壤。

新兴的数字游民文化正在崛起,谁能顺应趋势,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数字变革时代的领跑者。未来,资阳将成为数字游民的中转站,为数字游民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可以从这里走向世界,出海创业,也从这里走向乡村。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网:数字游民新生活。

度看四川:新资阳人:“数字游民”。

封面新闻:成都周边新地标,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4月12日开业!

川观新闻:资阳数字游民社区迎来首批居民:边工作、边度假,休闲共创、不倦不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着陆TouchBase”(ID:Touch-Base),作者:李楚悦

本文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14 5 月, 2024 8:39 上午
下一篇 20 5 月, 2024 3:39 上午

相关推荐